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03|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白话诗》(12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3-19 18: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关于白话诗》(12章)



  《诗是什么》


  诗歌,是精炼的文学样式。每一个字词都应当要有着落,字词之间,无论在意象上还是气息上,都应当是连通的、承继的、扩散与聚拢的,纵然是跳跃,也当在情理之中。这样的话,才能够将诗歌中的文字粘合在一起,形成整体的力量,透示出诗意。因此,要在字词上下足功夫,对于初学者,诗歌语言的关是第一步。
  诗歌,是情感的产物。只有具备了丰沛的情感积累并找到激情的喷发口,才能抒发出跌宕起伏、气息顺畅的诗句。诗歌的丰满和厚度,一眼就能看得出。而对于初学诗歌的人来说,些许感受就下笔为文,勉强的、牵强的痕迹毕显,写作时的难受自然就传导给了读者,这样的文字不能算作创作。因此,积累再积累,让感悟和激情推动写作才是创作的规律。
  诗歌,需要新意。新可以是思想情感,可以是表现手法,也可以是创作方法,或者是诗歌中的细节。没有新意,文字再华丽也是华而不实,难免有空洞无物之感。
  一首诗歌,应当具备完整性。表情达意要通过相关的、能够有所联系的意象表达出来,并注意起伏、过渡、显隐、腾挪、跳跃等写作技艺。比如:要写到一株树,那么就应该想到树的特征和四季变化及与其实事物的联系。
  诗歌是美的雅的。要做到美和雅,不仅要注重思想情感的纯洁、高度,更要注意诗句中的遣词造句以及细节的美丽。比如,要写一位少女的美丽,那么诗句中肯定不能出现凶杀暴力的字词。这是一个极端的例子,是想说明在诗歌中,用词炼字,是需要服从一首诗歌的表达需要的。
  我们都在诗歌这条路上。多阅读,多比较,尤其要多思考,才能将汉字有机地粘合在一起,服从思想情感的驱使,创作出让人读过、享受过并加以回味的篇章。


  11.04.09




《诗的特征》


1、无生造的字词和生涩的句子。
2、每一个字词和句子要有所指。
3、分行自然,有节律存在。
4、段落之间有必然的联络,有照应映衬关系。
5、一首诗遵守一个主题含义。
6、跳跃合理,不可陷入不可知。
7、用意象透示意义。
8、音乐感是必须的。
9、顺畅的气息,气息与意义紧密联系。
10、字词和句子要有独创性。
11、精炼是诗歌的第一要求,也是诗歌的要义。


11.03.08




《好诗的特征》


1、好诗不是写出来的,是诗意的自然呈现,好诗不得不遵循自然的法则。
2、好诗的字词是雅的,没有生硬和生涩的感觉,也许流畅能表达其中的一部分含义。
3、句子有独立性,越独立越显示出诗意的深刻,而句子与整首诗歌又是紧密联络的。
4、章节是相对独立而完整的,诗意的启发、深入、深刻、扩展、收放是章节间联系的纽带。
5、好诗当具有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婉约美、人性美,而人性之美最重要。
6、对美的揭示和逼近是诗意的唯一追求。真是基础,善是极致。
7、好诗的光辉是人性的、情感的、历史的、哲学的高度和深度。诗歌的一切表达形式都在为之服务。
8、好诗透露出的人性和人格是独立的、丰满的,因而是丰富的。
9、好诗是诗人生命在燃烧,精神的火光中不存在杂质和水分。
10、好诗没有雅俗之分,只有人性与情感的广泛性和深远性之别。
11、外国诗歌永远达不到汉诗的高度,这是因汉字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表意文字所决定的。


11.03.08




  《新诗分行断句的依据是什么》


  古汉语是没有句读的,“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指得就是在阅读古文时首先要学会断句。我国古代的学堂里,断句是作为课程的一部分来教授的。也就是说,断句不能说是专门的学问,却也是学问的组成部分。就是当今我们游历名山大川的时候,经常会遇到契刻于木石之上的对联诗赋,需要得当的断句才能明白其含义。因此说,断句是非常之重要的,否则就会“惑之不解”。
  现代新诗产生之日起,就面临着一个分行断句的问题。有的人解决好了,使作品锦上添花,成为佳品;有的人解决不好或者根本不知道如何解决,却使原本不错的作品狗尾续貂,令人遗憾。因此,坊间就有现代新诗无非是分行文字或者回车键的讥讽说法。实际的问题是出在了分行断句上。那么,在现代新诗的创作中,对于诗句的分行有没有明确的依据呢?有,又是什么?
  有关讨论新诗断句方面的文章我还没有看到过。但是在阅读新诗的过程中,明显地感觉到许多诗人的作品质地原本是很不错的。但在阅读的时候总会给人不是那么舒服的感觉,很是惋惜。对于创作新诗多年的诗人,断句不是什么问题。他们会依据创作时的情绪、内在逻辑、汉语知识以及借鉴、创新,将一首诗歌的诸多诗句,在创作的过程中自然分行并处置得当。当然,这需要现代诗歌学养和文字功力。而对大多数人而言,特别是初涉新诗创作的人来说,断句往往是妨碍他们发挥创作才能的绊脚石。本来很不错的诗意,由于分行不得当而让人遗憾。更有一些人因为对断句重要性的不理解,故意将完整的诗句断成词或词组,让人阅读如夜行,深一脚浅一脚,或者干脆如同走在泥泞的乡间小路上,给人以难于上青天的感觉。因此有必要将断句的基本依据强调出来,以利于诗人的创作和读者的阅读,从而提高现代新诗的创作质量。
  一、诗歌中的气韵是分行断句的依据
  新诗发展到今天,诗歌的表现内容和技法都有了长足的发展,毫不夸张地讲,这是前人无法想像和企及的。当代诗人对于汉字的挖掘,赋于了汉语言独特而丰富的表现力,这是别的语言无法做到的。而这种独特的表现力首先在新诗中得到了实践和体现。对于成熟的优秀的诗人而言,诗歌就是汉语言的实验场。内在的情感思维驱使下,语言文字成为了诗人笔下的牛马走卒。对于这类优秀的诗人来说,不存在分行断句方面的问题。他们凭借语义与语感,根据自己情感思维的张驰缓急及诗意的逻辑,下笔如有神助,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首完整的诗歌样式。当然,这样的创作与他们的文学修养、诗学素养和对语言的驾驭能力有关。
  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是完整的,它具有的气韵也是多方面的。诗、音乐、绘画、影视、雕塑、建筑、诗人的个性特征等等艺术元素都将在诗歌中隐含。诗歌中表现出来的人性美、音韵美、思维逻辑美、形式美等等都将在阅读中得到享受和感悟,这就是诗歌独特的艺术魅力。而这些艺术元素和特质及诗歌的美学呈现,都是在诗歌气韵的统领之下构筑完成。因此说,诗歌的气韵既是诗歌的内质也是诗歌外在的表现形式,气韵是诗歌有别于其它文学样式的独特的综合美。
  二、分行断句要观顾到阅读能力
  对于具有新诗基本常识的人都知道,诗歌是需要理解和想像的文学样式。它不能够如散文、小说那样明白无误地告诉你人物事件的起因结果。它是对这些表像的高度提炼和加工,省略的、映射的正是读者需要理解和想像补充的。因此诗句的跳跃性、象征性、指引性、转折性等等构成了一首诗歌波澜起伏的画卷。诗歌创作者就要有意识地在这些方面安排字词和句式,使情感思维的表达呈现出层次感、丰富性及立体意义。从而能够更好地引导读者进入诗人创作的艺术空间作广泛而深入的美学观光和感悟,从而得到美的享受和陶冶。
  就这个问题,我曾经与诗人湘莲子讨论过。许多诗人的诗作是闪光的但就是进入不了读者的情感世界。我想这与诗歌的表达方式有关,与诗歌的分行断句有关。
  诗歌的分行断句看似形式的,其实是诗性的。



  《气韵是诗歌优劣的试金石》


  如果说内容是诗歌的骨,那么气韵应该是诗歌的肉。骨肉相连,密不可分,就是好的诗歌。
  那么什么是诗歌的气韵呢?简单地说,诗歌的气韵就是作者为了表达内容在谋篇布局时确定的情感基调,也就是一首诗歌阅读时能够让读者感受到的强烈的抒情说理节奏。这种气韵能够让读者进入作者的情感与意境、悲欢与喜乐、激情与事理。并且能够享受到作者在气韵的驱使下所安排的词语、句法以及分行与章节间营造出来的独特的美感。因此,我认为一首成功的诗歌至少必须具备两个动人的因素,一是诗歌的内容,二是诗歌的气韵。
  诗歌的气韵是多种多样的。毫不夸张地说,有多少独特的诗人就有多少诗歌的气韵。同样的内容与题材因诗人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气韵。或沉稳或激情、或优雅或昂扬、或睿智或灵秀、或大气或精致等等。诗歌的气韵既可以体现诗人的人生智慧也可以体现诗人的文化修养,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社会、人性等等世界构成的综合感知。在这个意义上讲,诗歌的气韵就是诗人才华的综合表达。
  诗歌的气韵是美的。如果说一首诗歌的内容以新颖与观察角度的独特而让读者动心,那么诗歌的气韵就应该让读者在阅读内容的时候,感觉到抑扬顿挫的情感起伏、转换收放的有度、张驰进退的自如。那些跳动在诗行中的词语就像是一首歌曲中的音符,在气韵的驱使下形成诗歌内在的节奏与韵律,给读者以连贯的完整的美的享受。内容是诗歌的意,韵律是诗歌的气。意气皆备的诗歌才是一首美的诗歌。
  诗歌的气韵是可以捕捉的。当诗人在为某种情绪驱动而不得不发的时候,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灵感”。将灵感一气呵成地用诗性语言表达出来,就完成了一首诗歌的创作。
  诗歌的气韵是有高下之分的,这也是诗人趋向成熟的标志。对气韵运用自如的诗人一定是成熟的诗人,反之,生涩的、枯燥的、谜语般的、狂人般的分行文字,一定是用文字堆砌起来的垃圾。


  10.07.29




  《对现实的升华是诗歌的唯一出路》


  对于诗歌的骄傲与哀叹是当下诗歌界的两种声音。骄傲者以诗歌的高贵聊以自慰,神性写作、贵族情结、个人情绪的渲泄等是其表现形式。悲叹者缘于诗歌的边缘化、圈子化而自叹没落,像前朝遗民一样怀想着祖上曾经的荣耀。这两种形式探究其实质,皆为个人情绪极端的分行化,都没有基于诗歌最本质的功能而成熟地思考。持有这两种诗观的众多名家,他们的文字行为已经严重地将诗歌导向了象牙塔,让众多的诗歌写作者、读者误入莲藕深处而不能自拔,也造成了诗歌高贵性的反方向呈现。社会拒绝诗歌、读者鄙视诗歌、现实市场冷落诗歌,诗歌像年长色衰的妇人,当下连提起曾经的风华的底气也没有。诗歌五千年走到今天,门前冷落车马稀,着实让人看着可怜。
  那么,诗歌最本质的功能应该是什么呢?
  这个问题的再次提起,也许会让当今的诗人们感觉到汗颜。诗歌的产生与发展无不是现实生活的诗意性反映。从原始的劳作中打量精神的存在而孕育感叹,从现实的撞击与不解中引发疑虑与猜想,从生活的最低部累积对社会的认知与理想,一部诗歌总集中的国风将上古的民风诗意呈现的淋漓尽致,就是在今天看来也是一幅幅远古的“清明上河图”,动人心魄,让人回味无穷。之后的离骚、乐府、唐诗宋词元曲、五四新文化运动、四五运动,没有哪一个诗歌高潮能够脱离现实生活而掀起波澜。因此,诗歌只有指向现实、升华现实才能够激发起现实的浪潮、才能够唤醒读者对诗歌的爱戴。所以我提出了“对现实的升华是诗歌的唯一出路”这一论断。
  当今的社会并非是一个理想的形态,文明的定义也并非是金钱的万能。当人类的足迹远离了土地的时候,精神境界内的虚无与不洁也随之产生。功利主义、享乐主义像快餐一样被大众认同而尽情恣意地消费,也像时下的诗歌一样成为众多写作者的娱乐方式。尽管现实社会并没有给诗歌提供恣意享乐的舞台,然而诗歌界自身的互相抚摸与吹捧却愈演愈烈,甘愿沦落为另类并不断地标新立异。诗歌成了“堂会式”的寂寥表演,观众走光了,剩下亲朋碍于面子在那里鼓掌,这不就是如今诗坛的现状吗?
  当人类从大自然中贪婪地贪图物质享受的时候,大自然的痛苦与伤痕也一再地惊醒歌舞升平中的人类。环境的恶化、灾难的频现、贫富的差距、人类生存的精神压力等等自然与社会的问题,迫切地煎熬着以文明与进步而陶醉的短视的人类。试想当下的诗歌界,有多少写作者能够将这些人类的命运放在心头并付诸笔端。你不关心现实,那么现实不边缘你边缘谁?诗歌的命运掌握在诗人手里,唯有关注民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类的分行文字才能够赢得读者,才能够拯救日渐式微的诗歌。


  10.07.26




  《语言是现代诗歌的第一要义》


  对于现代诗歌而言,什么是最重要的诗歌元素呢?是语言,符合当代审美阅读的诗歌语言运用。
  第一,语言是读者的第一感觉。也就是说,诗歌于读者,首先是语言要符合读者阅读现代诗歌的习惯。其次,不是所有的语言都能够入诗,而入诗的语言一定是诗化了的语言。诚然,对于诗歌语言的运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写作者的文字表达能力和诗歌学养,这与天赋及后天的学习实践分不开。所谓诗化了的语言,意为诗歌中的语言要具有形象性、节奏性以及暗示、启承、突兀、停顿、预示、潜伏、融通等功能。而这些功能的运用才能使诗歌在较短的篇幅里蕴含广阔深厚的含义。
  第二、诗歌中的语言是高度精炼了的文学语言。精炼的要义就是用较少的字词表达更多的内容。这样的精炼能够表明作者驾驭语言的能力,同时也能体现出作者的观察和概括能力。也就是说,精炼的前提条件是写作者的文字功底和思维、观察能力。诗人是天生敏感的,对事物、事件具有先天的独特感受。唯有敏感才能细腻,才能深刻一字千钧。
  第三,当代诗歌中,许多作者在语言运用上有明显的随意性。这样的随意性,我的理解是,对于过了语言关的诗人,他们不甘于陈旧的语言表达方式,力求突破。因此一反常态,是对诗歌语言的尝试性实验。另一种是,他们把诗歌的精致典雅力求淡化,使诗歌在语言上看似平淡却加强了诗意的表达。追求一种大俗通大雅之路。这两类诗人的作品,从诗歌的语言上看似随意了,但诗味不减。其原因在于他们都已经掌握了现代诗歌语言的精髓。而对于初涉诗歌的写作者来说,因仰其名而以为现代诗歌就是那么随意,模仿学习之制造了许多文字垃圾,从而误入歧途。
  总而言之,自由体诗歌写作需要解决的第一要义是语言,尔后才是诗意的深浅和境界的高下。



  11.06.28




  《厚度是诗歌美学的重要标志》


  我这里讲到的诗歌的厚度,是一种形象化的提法。所谓诗歌的厚度也可以理解成诗歌的丰富性,既是内容的,也是形式的。当然,要达到诗歌的丰富性,首要的前提条件就是使文字站立起来。也就是说诗歌的表达必须是形象化的,具有立体感,这也是一切文学艺术形式的基本要求。
  汉文字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形音义文字。从汉文字产生起,它就具备了象形表意联想功能。这与我国悠久的诗歌传统是相一致的。由汉字再组成词组、语句,丰富的汉民族历史人文哲学又使汉文字增添了更加浑厚与韵长的美学的意义,每个字、每个词的后面就是一部历史与哲学,古代诗歌中的用典就是鲜明的例子。
  现代诗歌的形式突破了古典诗歌对于字数与句数的严格限制,具备了表达更加丰富内容的前提。同时这种突破又造成了诗歌散文化的趋向。这也是现代诗歌较之于古典诗歌不容易被人记取和传诵的原因之一。如果从严格的诗歌美学去思考,不论是古典诗歌还是现代诗歌,无不要遵循精炼与形象化的诗歌要素。也就是说,无论诗歌表达内容如何丰富,都必须通过精炼的文字从而形象化地表情达意,做不到精炼、形象,也就不能成为严格意义上的诗歌。
  对于诗歌的厚度也即丰富性,大致可归纳为:思想的丰富、情感的丰富、表现形式的丰富和表达技巧的丰富。
  诗人不是哲学家也不是思想家,但诗人不能够没有哲学的大脑和思索者的目光。现代诗歌中不乏这样的诗句,例如北岛的“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顾城的“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这样闪现着人类思考灵光的经典性诗句。
  情感的丰富主要体现在人性的丰满上,我国的古典诗歌具备了丰富的人性之美。人类基本的爱恨情仇、人性的现实追求和伦常宗教意义都在古典诗歌中有充分而完美的表达。早期的现代诗歌也延续了这种传统,比如五四新时期的白话诗歌,各种流派纷呈,就是这种丰富人性的体现。只是到了左翼文学及至建国之后,过分地强调文学为谁服务,同时现实社会大搞阶级斗争,丰富复杂的人性被简单地粗暴地没文化地定义为革命的和不革命的,丰富的诗歌美学被简化成了歌颂和批判。至今,这种流毒依然严重地存在,大量的被定义为诗歌的东西充斥着反人性的内容,歪曲和丑化了诗歌的形象,同时也误导着人类的人性之美。
  接下来我想举几个例子来说明“厚度是诗歌美学的重要标志”这一观点。


  站在罗卡角上
  文/苏浅


  是五月了。
  是大西洋
  在前方。是水找到水。水,带走水。流逝啊……
  从来都是一样。你终将疲倦。遗忘。
  而海洋依然继续着。


  是一个有雨的夜晚。
  罗卡角
  在更前方。说不清出自信仰,还是由于屈服,
  雨一离开天空就再也不停下来。
  天空和陆地之间,连一句再见也没有。
  “陆止与此,海始于斯”
  这就是它明了的一切——
  一切不朽中所包含的,
  那被死亡祝福的沉默。


  没有风暴比时间更有力量。
  没有黄金,比英雄。一切死于风平浪静的,
  都死于他的时代。


  这是诗人苏浅的一首名诗。没有什么难以理解的却不是读过就可以完全理解的,这就是诗歌的厚度也即丰富性。她写的是五月的大西洋。“是水找到水,水,带走水”包含着多么意味深长的感悟和感叹。“没有风暴比时间更有力量。”多么哲学的句子。诗人在句法上以情感的深化和思想的领悟为纽带,以音节和节奏为推演,长短结合,表现灵活,抒缓自如。是一首在思想上,情感上,表现手法上都丰满厚实的好诗。


  画面
  文/西娃


  中山公园里,一张旧晨报
  被缓缓展开,阳光下
  独裁者,和平日,皮条客,监狱,
  乞丐,公务员,破折号,情侣
  星空,灾区,和尚,播音员
  安宁的栖息在同一平面上


  年轻的母亲,把熟睡的
  婴儿,放在报纸的中央


  诗人西娃选择了中山公园的一个场景,摄影术语叫特写镜头:一张旧报纸上躺着熟睡的婴儿。为什么诗人要写到中山公园?中山先生是三民主义的倡导者和实践者,这一重要的历史人物和与他相关的事件构成了中国历史的重要篇章,无论哪一党哪一派,都将缅怀这位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毫不夸张地讲,是中山先生开创了中国的民主化进程。然而旧晨报上透露出的信息却触目惊心:独裁者,和平日,皮条客,监狱,乞丐,公务员,破折号,情侣星空,灾区,和尚,播音员。民主革命多少年过去了,而现实落差却如此之大,怎么能够不让人浮想联翩,痛心疾首。最为沉重和不可承受的是婴儿,就熟睡在这样的报纸上,环境中。这是高度概括了的生存状态和文明进程,包含着诗人多么丰富强烈的情感和人性的张望。
  以上两首诗歌,能够说明我的观点吗。



  11.11.30



  《诗歌的厚度》


  诗歌是精致的文学样式。一首诗歌能够给读者提供多少信息量、知识量和艺术的美,在于诗歌内容表达的厚度。写出有厚度的诗歌,是每位诗人始终不渝的艺术追求。如何才能写出有厚度的诗歌呢?


  情感的丰沛是必须的。
  诗歌是激情的产物。对于事物、事件的强烈感知是优秀诗人必须具备的素质。这种感知应当是个性的,充满激情的。
  这种撞击心灵的激情,来自诗人各方面知识的积累和艺术修养,而独特的个性特征则体现出了一位诗人有别于其它诗人的性格和品格,从而形成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诗歌艺术作品。


  精神的丰富性决定了诗歌的境界。
  诗人必定是精神的富翁,爱恨情仇在诗人身上体现的尤其明显。而诗人最为可贵的精神品质应当是诚实,无论面对赞美抑或批评,诗人皆应该表现出儿童般的童真,文过饰非、夸夸其谈、巧言令色不属于诗人。诗人精神的富有还表现在广阔的胸怀、悲悯和大爱。


  诗人的品质决定着诗歌的品质。
  在诗人的文字世界里,诗人是无法隐藏内心的秘密的。赞成和反对,歌颂和批判,欣赏和扬弃,都流露出诗人的品质,这也就是诗品即人品的道理。


  发掘汉语丰富的表达力
  有厚度的诗歌不是华丽的辞藻堆砌出来的。丰富的精神思想需要找到恰到好处的语词的表达。要想在这方面取得突破,必须有敏锐的捕捉力和深厚的文史哲等知识。可以说,没有一种知识对诗歌无用。因此说,知识的渊博是写出有厚度诗歌的坚实基础,诗人只是借助文字表达对世界的感知。


  2011。9。25



  《关于诗歌评论》


  也许受中国古典诗词理论的影响,我对现代诗歌的创作在立意与表现手法上都与传统不可分割。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表现方法归纳起来也就是赋比兴。其实如果细分也能理出现代诗歌理念中所谓的通感、象征、跳跃等等一大堆学术名词。这些表现方法在唐诗宋词中并不鲜见。也就是说,在诗歌的创作中,诗人的感觉器官和心理活动古人与今人、国人与洋人没什么大的差别。我倒是觉得古人更注重诗歌本身的创作而现代人热衷于命名学,就是不断发明一些让人搞不明白、云山雾罩的一大堆名词和主义。这与不懂外语的人把“madeinchina”当成洋货一样,其实就是“中国制造”。
  围绕创作与评论,我认为是种子与肥料的关系。没有种子,秋天就失去意义。种子的生长有的时候,护理反而会起反作用。就像现代人们大量食用的被催生的、速生的食品,对人类健康的影响,至今科学上也没有统一的、令人信服的结论。我这样讲的理由也就是缘于部分诗歌评论对创作本身的屈解和医学意义上的解剖。可以这样讲,诗歌的创作本身是诗人的心理活动,就是客观存在的和诗人想像的事件、细节、情绪、情境、经历、梦幻、暗示乃至预见、猜测等等,诗人用有形的文字做了记录。当然在记录的过程中,诗人自然而然对表达的这些物象及其意义进行了独特的情绪、思想渗入。这样的渗透就是诗人要表达的意义或曰主题。而原始的记录中就包含了所谓的创作方法在其中。文学创作是一种极其复杂的心理、精神活动,如果用教条的医学态度去分析,那是不可想像和理喻的。举个简单的例子吧。比如春天的一朵花,在不同人的眼睛里会有不同的含义,时间、背景、环境和人的不同经历等等,会让一朵花开出千百万种结果,不是吗?
  当然,文学评论是有规律可循的。完全违背了文学规律的创作,这样的文字当不属于文学的范畴。而如若一味地以理论去框架、比对、修正创作,那么这样的理论就不是肥料,倒像是另一类种子了。
  诗歌在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种即兴的文字实录,跟书法家在宣纸上的龙飞凤舞有异曲同工之妙。一首诗歌的完成标志着诗人在写作时和写作前所有经验、知识、积累、兴致、情绪的阶段性呈现,对于结果难免有遗憾,然而这样的遗憾也是一种断臂的维纳斯,是留给参观者和读者根据自身的特点去想像和补充的,这样的空间不是很富有想像联想和美感的情绪体验吗?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林妹妹,一万个人眼中会有一万个哈姆雷特。如果一首诗歌有如此的效果,不亦乐乎?


  11.02.13




  《诗歌的大众化与商品化》


  前些日,偶与雷霆诗人谈及诗歌,他的话给了我很大的思考。他说,诗歌应该有所担当,有责任有使命感。话说得简单朴实,道理浅显易懂,但却告诉我们诗歌创作应当遵循的主流思想。
  从古老的诗经说起,孔圣人就说过,诗可以“兴、观、群、怨”。诗300,它的价值主要还是歌咏低层民众生活的“国风”。再上溯到诗歌的产生,诗歌无不与现实生活、人类的活动联系在一起。唐诗宋词的繁荣,表现的也是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也就是说,诗歌扎根于生活的沃土,扎根于大众的生活。
  中国的诗歌百花齐放。婉约、豪放,各得其所。当代社会的丰富性更为诗歌的创作提供了丰厚的土壤。一个变革的时代,人类经历的物质与精神的巨变同样是巨大的,这就为诗人们提供了想像的极大空间,在这样一个时代,是能够造就大诗人与经典力作的。现代网络的发展,又为诗歌的阅读与传播提供了便捷的途径。然而,当下诗歌依然处在困境之中。原因何在?
  一、诗歌的主流要走大众化之路
  对于诗歌创作者,思考的问题应该具有大众化、普遍化的意义。也就是说,诗歌应该承担起历史与现实的责任,承担起大众的精神与人类命运的思考。唯有此,才能够激发起广大民众的参与,形成诗歌创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良性互动。诗人有读者,作品有市场。这是诗歌的理想存在,也是诗歌创作不会枯竭的源泉。如果诗歌一味地强调个体意识,走向个体情感的喧泄、愤激与晦涩,无疑是病态的、有害的。当今诗坛,有那么多的诗歌晦涩难懂且标榜成精神贵族,无疑是可笑的。
  二、诗歌的繁荣要走商品化之路
  诗歌的创作是精神活动的产物,是诗歌创作者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历史与现实的思考。当一首诗歌产生之后,它就成了供大众阅读与欣赏的文化产品。它的优劣价值,应该服从读者的检验与评判。正如一切商品一样,市场是检验商品的唯一真理。当今诗坛的寂寞与孤独,其深刻的原因有二:一是作为诗歌创作者,诗歌产品的制造者,并没有创造出供读者广泛阅读欣赏的作品。二是诗歌与读者之间缺少勾通的桥梁与纽带。
  这是有历史原因的。中国诗歌,从来都是个体的闭门造车,是诗人们精神的避难所或者也可以说是诗人们孤芳自赏的自留地。没有哪一个人、哪一个机构与组织,考虑过诗歌需要培育读者市场、需要大众的广泛参与才会促进它的健康发展。而当今的诗坛,可谓群龙无首的状态。政府不重视、民众无兴趣、诗人无力量。如果政府能够像振兴京剧那样把诗歌当回事,在组织、经费、刊物等等方面给予足够的关注,诗歌一定会走出窘境走向繁荣。这也是提升中国软实力、提高民众思想精神的最佳途径。同时,诗人们也要走出贵族化的孤芳自赏,自觉地意识到诗歌的商品属性,在诗歌的传播与交流、诗歌市场的培育与推广方面给予重视,诗歌的春天一定会到来。




  10.02.09




  《诗歌的现实存在与突围》


  诗歌作为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最辉煌最精彩的篇章,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虽几经沧桑几经沉浮几经兴衰,然而它在中国文明史、中国文化史上的显著地位,丝毫不曾被忽略过。从诗歌的产生到发展到巅峰到创新求变,诗歌如同一部曲折的人类进化文明史,它与时代的关照、人类命运的呼应、人性的完善与变异,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历史上,人类社会的大变革、重大的历史事件面前,诗歌永远是站在前沿的急先锋,是时代浪涛中最鲜艳的花朵。它独具特点的形式与内容,能够及时地有效地直达人类的、时代的心灵,以前如此,现在如此,今后也将如此。
  然而,一个时代终究有其自身的历史命题与重任。作为精神领域的诗歌,在其现实发展中,它的短期之内的脆弱性也表现的十分明显。所幸这样的现状是暂时的、短期的。
  当今之中国,全体国民就像记忆犹新的大跃进大炼钢铁一样,全身心地投入了全民求富时代。曾经的物质贫乏让十三亿中国人深刻地领会到了生存的考验与财富的巨大作用。因此,从国策到制度,从文化建设到道德趋向,人类的方方面面无不打上了时代的烙印。拥有财富的多寡,成了地位与成就的唯一评判指标。服从市场经济的需要才能生存,成了一切存在形式的最为严肃的命题。文化如此,诗歌也如此。
  那么,在当今,诗歌如何才能维持现实的显著存在与突围呢?
  答案是唯一的,面对市场,体现作为诗歌独特艺术形式的财富价值。要体现价值,就要像商品一样,与市场接轨,接受市场的检验。
  网络时代,为大众对文化的参与提供了丰富的平台。诗歌作为精致的文学样式,再也不是一些少数人的文化专利。然而,真正意义上的诗歌,永远是属于少数人的,这就如诺贝尔文学奖一样,在全世界也是屈指可数的。中国作为诗国,自有其本民族独具魅力的文化特色,几千年来诗歌形成的文化氛围使其拥有了最广泛的阅读群体。如今的诗歌,就像昨日的黄花,门前冷落车马稀。写诗的人也是读诗的人,正如著名诗人诗评家金汝平先生所言,诗歌成了诗人们之间的相互抚摸,成了圈子里的事。诗歌失去了读者从而也失去了市场,也就丧失了优胜劣汰的市场规则。不论好坏,水平优劣,质量高下,只要敢写就都成了诗歌,多如牛毛的网络论坛、多如牛毛的官办民办的报刊杂志,都为满足虚荣的、急功近利的、附庸风雅的伪诗人们提供了可能。在现实的紧迫中,有谁有那么多的耐心,在海量的信息中海量的伪诗中去找寻真正的诗歌。这正如假货泛滥的乳品市场一样,消费者只有一概拒绝的选择。伪诗人伪诗,败坏了诗歌的名声,账坏了诗歌的品牌价值,从而使真正的诗歌与读者隔绝。
  试问当下,谁是著名诗人?谁是著名的评论家?那家刊物是诗歌的权威刊物?那家诗歌的报刊杂志其发行量能够超过10万份?十三亿中国人,不足10万的诗歌报刊杂志的订户,这是诗歌的悲哀呢,还是读者的悲哀?
  中国诗歌如何体现其现实存在与突围,是每一个严肃的诗歌创作者必须认真思考的命题。


  10.02.06
       苏建斌出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6-3-19 19:38 | 只看该作者
比较全面
佩服老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6-3-19 19:51 | 只看该作者
xuex 学习。问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6-3-19 19:52 | 只看该作者
中国诗歌如何体现其现实存在与突围,是每一个严肃的诗歌创作者必须认真思考的命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6-3-19 20:37 | 只看该作者
哈哈,全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6-3-19 20:37 | 只看该作者
试问当下,谁是著名诗人?谁是著名的评论家?那家刊物是诗歌的权威刊物?那家诗歌的报刊杂志其发行量能够超过10万份?十三亿中国人,不足10万的诗歌报刊杂志的订户,这是诗歌的悲哀呢,还是读者的悲哀?
  中国诗歌如何体现其现实存在与突围,是每一个严肃的诗歌创作者必须认真思考的命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6-3-20 16:26 | 只看该作者
采凤 发表于 2016-3-19 19:38
比较全面
佩服老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6-3-20 16:26 | 只看该作者
王法 发表于 2016-3-19 19:51
xuex 学习。问候。

不敢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6-3-20 16:27 | 只看该作者
一牛道长 发表于 2016-3-19 20:37
试问当下,谁是著名诗人?谁是著名的评论家?那家刊物是诗歌的权威刊物?那家诗歌的报刊杂志其发行量能够超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6-3-20 17:15 | 只看该作者
集中易于体系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6-16 10:00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