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295|回复: 5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现代中国真爱诗典(待调、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9 14: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张无为 于 2015-1-9 17:13 编辑

      现代中国真爱诗典(待调、补)

       王国维指出:“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人间词话》 第一部分〔十六〕)的确,爱之极乃忧之极。相比之下,那些空乏的颂歌才是真正的时代障碍,只有胸怀大爱、心存良知者才能孤傲树帜,定格时代。
      这个时代,怕无动于衷,也怕熟视无睹,只有进入,才能真正敬畏。
以下从现代不同时期各选一首代表诗作以令人在品读中肃然。请记住,真诗人可能一无所有,只有执著;当下诗歌探索,据此可前行——
卑鄙
1、 1920年代五四前后——
闻一多《死水》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
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
铁罐上锈出几瓣桃花;
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
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

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
飘满了珍珠似的白沫,
小珠们笑声变成大珠,
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

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
也就夸得上几分鲜明。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
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
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
看他造出了什么世界。

           1925年(选自诗集《红烛》)


2、 1930年代——
鲁迅《亥年残秋偶作》


曾惊秋肃临天下,
敢遣春温上笔端。
尘海苍茫沉百感,
金风萧瑟走千官。
老归大泽菰蒲尽,
梦坠空云齿发寒。
竦听荒鸡偏阒寂,
起看星斗正阑干。

          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五日《鲁迅日记》

 3、1940年代——
艾青《树》

   一棵树,一棵树
   彼此孤离地兀立着
   风与空气
   告诉着它们的距离

   但是在泥土的覆盖下
   它们的根生长着
   在看不见的深处
   它们把根须纠缠在一起

                  1940 年 春


 4、1950年代——
穆旦《妖女的歌》


一个妖女在山后向我们歌唱,
“谁爱我,快奉献出你的一切。”
因此我们就攀登高山去找她,
要把已知未知的险峻都翻越。

这个妖女索要自由、安宁、财富,
我们就一把又一把地献出,
丧失的越多,她的歌声越婉转,
终至“丧失”变成了我们的幸福。

我们的脚步留下了一片野火,
山下的居民仰望而感到心悸;
那是爱情和梦想在荆棘中闪烁,
而妖女的歌已在山后沉寂。

         1956年(《穆旦诗全集》)


 5、1960年代——
食指《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一片手的海洋翻动;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一声雄伟的汽笛长鸣。

北京车站高大的建筑,
突然一阵剧烈的抖动。
我双眼吃惊地望着窗外,
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

我的心骤然一阵疼痛,一定是
妈妈缀扣子的针线穿透了心胸。
这时,我的心变成了一只风筝,
风筝的线绳就在妈妈手中。

线绳绷得太紧了,就要扯断了,
我不得不把头探出车厢的窗棂。
直到这时,直到这时候,
我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

--一阵阵告别的声浪,
就要卷走车站;
北京在我的脚下,
已经缓缓地移动。

我再次向北京挥动手臂,
想一把抓住他的衣领,
然后对她大声地叫喊:
永远记着我,妈妈啊,北京!

终于抓住了什么东西,
管他是谁的手,不能松,
因为这是我的北京,
这是我的最后的北京。

           1968年12月20日


 6、1970年代——
公刘的诗《哎,大森林!》
  
  哎,大森林!我爱你,绿色的海!
  为何你喧嚣的波浪总是将沉默的止水覆盖?
  总是不停地不停地洗刷!
  总是匆忙地匆忙地掩埋!
  难道这就是海?!这就是我之所爱?!
  哺育希望的摇篮哟,封闭记忆的棺材!
  分明是富有弹性的枝条呀,
  分明是饱含养份的叶脉!
  一旦竟也会竟也会枯朽?
  一旦竟也会竟也会腐败?
  我痛苦,因为我渴望了解,
  我痛苦,因为我终于明白棗
  海底有声音说:这儿明天肯定要化作尘埃,
  假如,今天啄木鸟还拒绝飞来。

            1979年8月12日写于沈阳
             (选自《星星》1979年10月号)


7、朦胧诗——
北岛《回 答》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看吧,在那镀金的天空中,
飘满了死者的弯曲的倒影。

冰川纪过去了
为什么到处都是冰凌。
好望角发现了,
为什么死海里千帆相竞?

我来到这个世界上,
只带着纸、绳索和身影,
为了在审判之前
宣读那被判决了的声音:

告诉你吧,世界,
我--不--相--信!
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
那就把我算做第一千零一名。

我不相信天是蓝的;
我不相信雷的回声;
我不相信梦是假的;
我不相信死无报应。

如果海洋注定要决堤,
就让所有的苦水都注入我心中;
如果陆地注定要上升,
就让人类重新选择生存的峰顶。

新的转机和闪闪的星斗,
正在缀满没有遮拦的天空,
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
那是未来人们凝视的眼睛。

            1976年 (选自《诗刊》1979年3月号)


 8、1980年代:
崔健《一块红布》


那天是你用一块红布
蒙住我双眼也蒙住了天
你问我看见了什么
我说我看见了幸福

这个感觉真让我舒服
它让我忘掉我没地儿住
你问我还要去何方
我说要上你的路

看不见你也看不见路
我的手也被你攥住
你问我在想什么
我说我要你做主

我感觉你不是铁
却像铁一样的强和烈
我感觉你身上有血
因为你的手是热呼呼

我感觉这不是荒野
却看见这儿的土地已经干裂
我感觉我要喝点水
可你的嘴将我的嘴堵住

我不能走我也不能哭
因为我的身体现在已经干枯
我要永远这样陪伴着你
因为我最知道你的痛苦
嘟……
    1986年


 9、1990年代——
西川《一个人老了》


一个人老了,在目光和谈吐之间,
在黄瓜和茶叶之间,
像烟上升,像水下降。黑暗迫近。
在黑暗之间,白了头发,脱了牙齿。
像旧时代的一段逸闻,
像戏曲中的一个配角。一个人老了。

秋天的大幕沉重的落下!?
露水是凉的。音乐一意孤行。
他看到落伍的大雁、熄灭的火、
庸才、静止的机器、未完成的画像,
当青年恋人们走远,一个人老了,
飞鸟转移了视线。

他有了足够的经验评判善恶,
但是机会在减少,像沙子
滑下宽大的指缝,而门在闭合。
一个青年活在他身体之中;
他说话是灵魂附体,
他抓住的行人是稻草。

有人造屋,有人绣花,有人下赌。
生命的大风吹出世界的精神,
唯有老年人能看出这其中的摧毁。
一个人老了,徘徊于
昔日的大街。偶尔停步,
便有落叶飘来,要将他遮盖。

更多的声音挤进耳朵,
像他整个身躯将挤进一只小木盒;
那是一系列游戏的结束:
藏起成功,藏起失败。
在房梁上,在树洞里,他已藏好
张张纸条,写满爱情和痛苦。

要他收获已不可能
要他脱身已不可能

一个人老了,重返童年时光
然后像动物一样死亡。他的骨头
已足够坚硬,撑得起历史
让后人把不属于他的箴言刻上。

1991.4


10、新世纪2000年代
皮旦《大树》


这就是它∶附近没有比它更大的树,它是大树
它是这里最大的树
有比它高的树,河这边就有一棵
它在河那边。河那边它不远的地方也有一棵
但仅仅比它高不行,高不等于大
与它们相比它从来也没有小过,它一直大
一直作为大树存在
这是事实。附近没有哪一棵树大到可以取代这个事实
远一些的地方不知道有没有
反正附近没有,反正方圆三千里以内没有
方圆三千里以内都算附近
方圆三千里也就是往南三千里,往北三千里
往东三千里,往西三千里
不用说有比它粗的树,虽然不多,但不是没有
一直往西,距离它三百里零三尺就有一棵
从底到上都比它粗
仅仅比它粗同样不行,粗也不等于大
它是大树,它在那里站着
它仿佛在说,大就是大,大才等于大
老也不等于大。比它老的树数也数不清,远近都有
仅仅比它老也不行。老甚至更不等于大


11、2010年代——?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5-1-9 16:36 | 只看该作者
一开始是用韵的,后来就不用韵了,更自由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5-1-9 19:12 | 只看该作者
张老师辛苦,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5-1-9 19:43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张老师与我们分享每首经典,,,转给微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5-1-9 20:36 | 只看该作者

是的。最近对文学管控似乎恶化,其实是简单粗暴的。为此有必要发声,表明一种真诚态度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5-1-9 21:47 | 只看该作者
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5-1-9 21:56 | 只看该作者
学习,回首经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5-1-9 22:17 | 只看该作者
学习精彩,周末愉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5-1-9 22:17 | 只看该作者
学习精彩,周末愉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5-1-9 22:36 | 只看该作者
学习经典!感谢张老师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6-17 22:21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