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362|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场的诗意与生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7-4 10: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场的诗意与生活
                              ——董喜阳诗歌综述
                (吉林大学文学院·肖瑶)

一直以来,董喜阳在诗歌创作中维系着自己心中的诗歌理想。作为一名普通的80后,他并没有迷失在当今社会普遍的浮躁气氛当中;作为一名80后的新锐诗人,他也没有心血来潮的追随者某种时髦的主义与理论去进行诗歌创作。他在自己的诗中有着强烈的个体性的标签,有着对于生活的诗意感悟,有着对于诗歌那种独有的热情。也许正是这种当下诗歌参与者独有的热情,笔者与董喜阳相识,并逐渐了解了董喜阳诗歌的创作。
对于董喜阳诗歌的解读,首当其冲的应该是对他的诗歌观念的关注,即:诗歌是生活的关照和呈现,应该把诗歌还原于生活,在快乐的生活中扩展诗歌的精神维度。在每次的诗歌发表中,董喜阳总是要在自己的简介中着重强调这样的诗歌观念。鲜明的个性立场,应该是一个文学创作者必备的因素。董喜阳的诗歌观念是积极的、向上的。在微观意义上来说,他的诗歌所要表达的就是对于自己切身生活的感悟,也就是生活中的一种个体经验。在这里,董喜阳要突出的就是这种个体性与独特性。个体存在于公共生活的场域之中,难免受到意识形态化的影响,即形成一种公共性的写作。久而久之,公共性的写作必然会抹杀创作主体的创作个性,也就是对于生活的独特感悟。这也就在相同的时间维度上降低了文学作品的艺术个性。当代文学中“十七年”文学、“文革”文学中的大多数作品都是如此。而董喜阳的诗观首先关照的就是个体对于生活的独特感悟,当然在他的作品中也就会有个人化的话语。恰恰正是这些个人化的话语才是与读者产生强烈的共鸣之处。另外,从宏观意义上来说,他的诗观还体现着诗意与生活这样一个富有哲学意味的论题。很明显,董喜阳强调诗歌与生活的互动。在日常生活当中发现永恒的诗意,把诗歌还给日常生活,让诗歌远离一切纷乱复杂的主义、理论与技术,强调在其诗歌作品中生活的在场与主体的在场。这样,对于一名普通的读者而言,在阅读过程中不仅会感到一种无形的亲和力从文本中扑面而来,还会体会到一种生活诗意的美好与诗意生活的安逸。其实,董喜阳这样的诗观还涉及到一个更为宏大的诗歌命题,那就是当下诗歌道路的问题。具体说来,他的诗歌观念所要追求的诗歌道路是让诗歌回归大众,回归到日常生活中去,让日常生活成为诗意的生活,让生活充满着神秘而又唯美的诗意。这样才能使诗歌的受众面扩大,参与基数增加,也就自然而然的会促进诗歌的不断向前、向更理想的方向发展。就如《诗经》一样,当诗歌真正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时,真正融入到大众的日常生活中时,当下诗歌真正的春天也就会来到。大众对于当下诗歌的期待,说到底还是要求诗歌创作者与诗歌专注于抒情。浪漫主义所追求的目标,到今天也没有全部实现(王佐良语)。尤其对于中国,这样一个诗歌的传统国度,在诗歌的审美层面上,诗歌的抒情功能肯定是被放在第一位的(无论古典诗歌亦或新诗)。所以完成诗歌的抒情化也可能是解决当下诗歌发展窘境的一条值得探索之路。当然,作为诗歌参与者的本身,也不能放弃专属于他们的精英意识。所以,董喜阳在其诗观的最后还特别说明要在“在快乐的生活中扩展诗歌的精神维度”。诗人应该成为一个时代精神的建设者,有着与常人不同的思考方式,要在自己的诗歌中有着崇高的精神追求。但同时董喜阳并没有在追求的路上走向一个极端(即这种精神追求逐渐的成为一种玄学,绚丽大众与日常生活)。他在这里有一个限度,那就是“在快乐的生活中”,也可以说这是追求精神维度的一个基础。这样一来就会使他的诗歌维系在一个良性发展的道路之上。诗观是一个诗人的创作之根,有了这个根其创作道路才会越走越长。董喜阳坚守着自己的诗观,又富有我们年轻一代所独有的生活热情,相信他的诗歌生命力会永久持续下去。
解读了董喜阳独特而正确的诗观,我们还是回到诗歌文本之上来继续解读董喜阳及其诗歌。

                          一、细腻的书写手法

董喜阳是一个生活细腻之人。去年秋末在东北师范大学净月校区举行的“吉林省首届金秋诗歌朗诵会”以及随后的“维度咖啡·在这里”诗会等活动中,他本着自己内心对于诗歌的热爱,细致的准备着各种诗会活动,为大家开阔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当然,细心生活的董喜阳在诗歌创作上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极为细腻的手法。其实这也源于前文所说到的他的诗观。他在生活中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感悟成为了他的诗歌素材的主要来源。请看《胃病》一诗:

昨日蓬松而杂乱的阳光
包围桌布,时间的胃像生病的枝桠疼痛
不想起床。我开始厌弃一切食物
胡萝卜、油麦菜、紫菜蛋花汤不入口
这些沉默的信笺,此处没有豁口与开头
我斜倚在床边,接受各种与生活有关的
词语、事物,如大山在雷声歇息后的挤压
关上门窗。我在自己屋里发怨言
甚至不敢大声说话,惧怕得罪人
整个下午,我像一只小狗掩埋在纸里

在这首诗中,其实他要表达的就是一个胃病之人的生活感受。但董喜阳的用及其细腻的书写笔法,让生活现实与自己的精神层面碰撞出了火花。诗歌开头他把胃病的缘由抛给了“时间”这样一个抽象的概念。在这样的感召下,连“阳光”都成为了消极生活的话语。随后,他继续在诗中用具体的食物证明着胃病的疼痛——胡萝卜、油麦菜、紫菜蛋花汤不入口。而在生活各种有形与无形的压力给予了这个得胃病之人更为残忍的压迫。诗歌写到这里应该是其书写的高潮,压迫读者的阅读情感直至窒息。最后,董喜阳在诗歌中描写了一位温和、无奈,甚至有些值得可怜、同情的主人公形象,写到“我像一只小狗掩埋在纸里”。“掩埋在纸里”可以说是一种无奈的奢望,在身体与精神的双重压迫之下,“我”只有躲藏,但即使躲藏也没有更加安逸的地方,也只有平面详读的纸张,无奈与失望之情自然流露。当然也可以说是一种精神的寄托,无论现实怎样的混乱,“我”总有纸张陪伴,让“我”把所有的感情都进行书法,可以看出诗歌作者内心的真实想法。说到“真”,在这里还想多说两句。当下的诗歌或者说文学作品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尤其是功利主义的盛行与文学市场化、商品化的浪潮,许多文学作品习惯了说假话、抒假情,逐渐造成一种模式化、概念化的文学写作倾向。这似乎又回到了1980年代以前,在最应该充满自我真实感情的文学中却毫不吝惜丧失了自我。所以,在这个时代,一种“真”的文学品格是难能可贵的。董喜阳的生活与诗歌都具有这样的品格。回过来,在这首诗中,作者用胃病的原因——胃病之人的现状——胃病之人的双重压力——胃病之人的内心所想——寄托在纸里这样一个过程,把一个细小的生活细节——胃病,书写的如此详细,同时很好的传达出了作者内心的种种焦虑与不安之情。在有限的文字中,把感情压缩于此,给了阅读者无限的阅读场域。这也就是 “有意味的形式”,即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

                            二、宗教意味的进入

一个文学创作者的文学风格的形成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生活、社会、民族共同心理、地域环境等等都会影响创作主体对于创作客体的形成。董喜阳是一名虔诚的基督徒。这样的生活经历与宗教信仰不能不影响他的诗歌创作。因此在他的诗歌中,我们会感受到强烈的宗教意味。在《硬币,爱你的两面》中:

茶几的脸阴沉,似乎还有响动。
摸着一把古琴,摸着心跳,哈利路亚!我还活着

在外围环境及其压抑的情况之下,诗中主人公用“哈利路亚”一句基督教赞美耶和华的常用语言来提醒自己“我还活着。”很显然,“哈利路亚”在这里成了生命之光,是维系生命延续的一种精神力量。而在《让我回忆一下参孙》中,董喜阳直接用《圣经·士师记》中的犹太人士师——参孙1作为诗歌的意象出现。在这首诗中,作者借用西方历史人物——参孙的故事,批判了那些抱有某种目的的虚假的基督徒,他写到:

一只蝴蝶逃离白昼,在她的乳头上栖息
装成基督徒的模样在教堂里走动,跪倒并膜拜
而后清凉的钟声就成为了西方第一个植物人

面对怀有功利之心的基督信徒,作者毫不掩饰的表达对他们的愤怒之情,并预言了他们的结局“植物人”。意思是说,这些人只有表面上的虔诚,轨道并膜拜只是作为了一种机械化的生活之事,而实际上在其内心深处这类人并没有领会到基督教义的精神意旨。在这里,董喜阳的诗具有了浓烈的批判意识。而其长诗《祈祷》更是用整首诗的空间书写基督徒祈祷这一日常的宗教活动。全诗总共100余行,近2000字。这样的长诗在董喜阳的诗歌中是少见的。究其原因,我想是来自于基督教对其内心与灵魂的深度影响。真正触碰到了诗歌作者作为个体的“本我”,才会有绵绵不断的诗意呈现于纸张之上。在诗中,作者书写了日常生活中所呈现出的种种怪现象,而这种现象的书写也是诗人祈祷过程中的激烈的思考过程。在经历了思想的高度紧张之后,最终在祈祷到达了终点,祈祷得到了启示:

凡人,这不是你想要的结果。
困倦的灵,一直都搅扰你的视听,你的灵魂和你的默诵
都遗失在古罗马的千分之一的幽径中
请翻开手掌,截取沉睡的指甲,会有
鲜血哭诉着指引《圣经》的篇什。《创世纪》第一章说:“太初有道,
道与神同在,我就是道。”你是只驯良的鸽子,你不会在庙堂上
跪拜着,并在口中呼喊:“永恒的神抵,阿门。”

最终的一切还是要去《创世纪》中寻找答案。而诗中的虚拟人物“你”,“是只驯良的鸽子”,没有了自我的存在,没有了精神的信仰,当然也就不会也不能呼喊“永恒的神抵,阿门”,只会重蹈这样悲剧的命运。可见,董喜阳在这首诗中所要呼唤的是人们心中所需要的精神信仰,在生活中要突出强调个体“我”的存在性,不能做一只被驯良的鸽子,成为社会的附属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做到我与神的同在。宗教的信仰对于董喜阳的诗歌创作产生了积极的意义,帮助他在诗歌中拨开层层迷雾看透了人生的真谛。同时,宗教意味进入诗歌中,使其诗歌具有了一丝神行的色彩,保有了诗歌传统中所具有的神秘力量。

                         三、主体“我”的在场与强调

著名文学批评家雷达曾经在《当前文学症候分析》中说过:当前文学最大的症候就是缺乏对于人性的终极关怀。我们的文学有着太多的虚假叙事与抒情,“假大空”的历史问题在1990年代以后又重新出现。所以,面对文学“向下”的这种发展向度,自我书写就显得尤为重要与难得可贵。真正的文学阅读者也会欣赏这样“真”的文学。在董喜阳的诗歌中,我总会感到一个强大的书写者在进行着语言的超越行动。他不仅强调“我”的书写与抒情,而且在文本的背后还隐藏了另一个“我”,这个“我”是超越文本的、虚拟的、更富有诗意与哲理的。在《短片》中,董喜阳写到:

风是风,岸是岸,我是自己的归处

简短的一句,让读者感受到了一个强大的自我形象。“风”与“岸”不管怎么样,都是客观存在的,而“我”就是本我的“归处”,不受任何外界因素的侵扰。抒情与说理两者很好的融合在了一起。再看这首诗:建造柔软的内心

住在自己的村子里,我是我自己的
父亲修葺的房屋不高大,也不耻辱
整天缝补自己的信仰,我在寻找一个出处
一个正确的地址,翻阅并盖上印章
我总是行走在夜晚。因为惧怕白天越长越高的树
与那些不断逼退的风景
我的势力持续下降,虚脱并失去水分
这个冬天真干燥,到处找不到水源
我希望有一场雾,和我内心的焦虑重叠
让耳根变软,心肠善良
并在队伍一团糟的声响里,抱养自己的孩子

这首诗可以说是董喜阳诗歌中主体“我”的在场与强调的代表之作。首句“住在自己的村子里,我是我自己的”,哲理意味溢出了文本,流向读者的思维高地。个体的存在分为三个部分:生存环境、存在的外在形式、存在的本真自我。这句诗把这三者的关系书写的清清楚楚,即只有在属于自己的生存环境中,自我存在的外在形式才能真正的与本真的自我相一致,否则那只是一副没有灵魂的骨架。诗歌接下来直至“这个冬天真干燥,到处找不到水源”一句,是写“我”在建造柔弱内心过程中所遭遇的问题。从信仰、内心恐惧与自我身体经验感受三个方面进行了书写。在诗的最后,“我希望有一场雾,和我内心的焦虑重叠/让耳根变软,心肠善良/并在队伍一团糟的声响里,抱养自己的孩子”。这里作者希望自然界的水分能够滋润自己那颗焦虑的内心,能够使主体“我”冷静、踏实,认真的思考关于人生与生活的种种难题与选择。此外,作者还要在一个吵闹混乱的外界环境中,包养一个属于自己的孩子。可以说这是全诗的升华所在。尽管主体自我生存的外部环境非常恶劣,但是还是要遵循自我的真实想法。在这里,“孩子”是一种希望、信仰、精神维度。所以“抱养自己的孩子”,也就是要抓住属于自己的内心信仰。也就是说,自我存在的外在形式即使在一种痛楚的环境中,也要保留住存在的本真自我。董喜阳的诗歌就是在这种富有哲理意味的语言环境中,把主体“我”的存在进行着重的强调与突出,而他这样书写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要在文学作品中实现对于人、对于人性的终极关怀,让诗歌的精神指向是向上的,让自己“在快乐的生活中扩展诗歌的精神维度”。

                                  结语

董喜阳的诗歌创作是一贯的,他没有摒弃心中所固有的诗歌理想。这种坚持在当下复杂的诗歌景象中显得坚韧而有力。在诗意的生活中,董喜阳细心的体悟着人生与命运并进行着深入的思考。同时那种来源于生活的诗意在他的笔下总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抒发。在诗歌通向语言的过程中,他的诗歌保留住了诗歌本真的面貌。他的诗歌达到了诗意的生活与生活的诗意巧妙融合。用一句话总结开来,即是:回归诗意的生活,生活之诗则会永存!

注:1参孙,生于前11世纪的以色列,玛挪亚的儿子,凭借上帝所赐极大的力气,徒手击杀雄狮,并只身与以色列的外敌非利士人争战周旋。非利士让参孙的女人大利拉(也是非利士人)套出参孙神力的秘密,挖其双眼并囚于监狱中受尽折磨。后来,参孙向上帝悔改,上帝再次赐力量,参孙抱住神庙支柱,身体前倾,结果柱子及房子倒塌,压死了在庙中的敌人,自己也牺牲了。综观这个天生神力的士师,竟因个性顽强、迷恋上别有用心的人而失败,结局令人感慨。”

简介:肖瑶,男,河北正定人,吉林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主攻当代诗歌研究。
通联:吉林省长春市高新区前进大街2699号吉林大学前卫南区南苑五公寓C去244室
电话:15948361938
QQ:297522971
邮箱:soloyao1987@163.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2-7-4 13:00 | 只看该作者
问好董喜阳!最好由作者本人来发帖,以便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2-7-4 18:51 | 只看该作者
赏读,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2-7-5 08:03 | 只看该作者
拜读,向朋友学习!{:soso_e18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2-7-5 08:32 | 只看该作者
拜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2-7-5 13:51 | 只看该作者
85后的活跃者之一:一是董喜阳,二是90后陈昌耀,有的人把他们归于先锋诗人,本文说是80后的新锐诗人,贴切,提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2-7-6 09:10 | 只看该作者
山城子 发表于 2012-7-4 13:00
问好董喜阳!最好由作者本人来发帖,以便交流!!

问候老师 会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2-7-6 09:10 | 只看该作者
swsxt 发表于 2012-7-5 21:30
留个脚印```````

谢谢  多来阅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2-7-6 09:10 | 只看该作者
风之子 发表于 2012-7-5 13:51
85后的活跃者之一:一是董喜阳,二是90后陈昌耀,有的人把他们归于先锋诗人,本文说是80后的新锐诗人,贴切 ...

问候大哥,感谢夸奖。多多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7-6 09:11 | 只看该作者
周旋 发表于 2012-7-5 08:32
拜读

谢谢编辑拜读 哈哈 荣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12-26 10:01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