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郑朝阳的《夜幕下,我似乎流失了什么》
周塬
夜幕下,我似乎流失了什么
作者 郑朝阳
我属于阳台
凭栏是第一行诗中的一个意象
只有闲湖
意会诗人夜幕下的倾心
像路灯
静静流失体内柔和的光明
没有风
也就不见湖的心思
我与湖之间,隔着树木和草坪
这段距离
布满了蟋蟀的歌声;它们小小身子
却能抽出一夜的旋律
罩住
一座湖的平静
在城市逼迫乡村的夜晚
与我大面积失却乡土的代价有关
有人提出了“原诗”,这个不好讲的关于诗歌本质与观念中诗原状态的概念,一方面因为诗是一种情态化呈现,又一方面因为诗从创作角度因人而异,会带来幽眇近乎玄远的多层或多界面认识的可能。但这并不意味着“原诗”作为可以认知的可能而不存在与不能讲。
如果诗友们认为“原诗”只是一种回归,语言的回归,单纯明净及朴素自然的回归,显然肤浅,显然只是沦陷进对诗现象失望而觊觎或期待重头再来的一种迷惘。
复杂的诗意心灵,在无数次与文字相血肉的过程中,我们最终将深深感受到的是:所有的探索实验,血性与冰冷的融合中,得到的是我们在渐渐失去她,失去诗。这样的困惑,在自由诗以来就困扰着诗人,且在未来中依然是困惑。
我读大多的译诗,都清晰地感受到这样局限的存在,甚至那些作品只留给我作者对自我经验的尽可能地去有别于他人的表达,也包括中文翻译者所尽的努力——帮助作者更精致地去表达一件事,一种情绪,一些感知或者美好颓丧宁静破碎等的“概念性的情感”。这样的作品永远不是诗的全部,只是一角。读过,感觉到,也就可以放弃了。这样叙事性,逻辑性,直接呈现的“诗”,带着理性的痕迹,分析,再现,客观,逼真,对事物以及情感科学般地透视,推断,复原,可以准确,可以符合认识的规律,可以忠实于历史,但恰恰是放弃了人类心灵最美好的诗意。她不需要这样的解剖与推论,这样的冷静客观,因为“诗”既不是心理学也不是哲学更不是自然科学,不是让读者心悦诚服,不是要证据确着,毫不偏移的思维与规律。
这样的文字介入,对于诗或创作诗,只是开始也是介质,给予诗性自由打开空间的门扉,或者就是一个“由头”,一时借助度过河流的一根浮木。为了这样交代,这样的凭借,而忽略去“意兴湍飞的河流”,那些如此的名家只抱紧摇篮,却窒息了婴孩鲜活无限生机的生命。
从诗的形式上,既不是要求每个作品或每个诗人的作品,都要与众不同,更不是需要相同的字数行数或押韵平仄对仗的一致,尽管在这样“诗机制”下,留下很多优秀甚至无可替代的作品。但不会是终点,且可以肯定不会有终点,这也是诗之魔,诗之神的所在。
也有人说:诗是翻译中丢掉的部分;诗是文字之后的部分。这不应该是乌龙或诗的乌托与玄幻。是无以名状的情形,反衬原诗的存在,那种接近于可以忽略去文字,所感所意会不尽的“文字之后”“无可达诂”的部分。诗人写下所有的篇章都是向往此境界的一个过程,一段路。
我所以反复提到:诗是一种情态,即是想接近对诗准确地理解与表达。如果唯情能入诗(言志也不过是抒情),与诗是一种文字的艺术,表里相和起来,情态就是这样情景交融的状态,达到这样的情形就是诗,似乎是老生常谈的,但我们所看到汗牛充栋的现代诗歌,可以省略无数。
“原诗”无疑是相对“诗”来讲的,就是否定我们读到与创作徐多文字不是诗。诗就是诗,本不存在原诗与非原诗,因为我们非诗的路走得太远,现在不得不提醒自己去找回因为我们对诗的错误理解与非诗的文字表现而迷失的诗了。
诗无达诂,更接近的表述就是诗不可言:“无以言”。用“思无邪”也局限的不得了,逃避了现实生活与人性的复杂,都若“无邪”,也就没有诗,也无从谈起原诗。你看原诗多么难讲,诗多么难讲,直到今天我们仍然争论什么是诗而难以给诗下一个永无歧义的定义!
诗不是不可讲,有相对性的可能。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可以把地球撬起来。讲诗,讲原诗,也需要借助一个支点。这是所有诗评家,总能对作品阐述诗讲诗解析诗提出自己观点的法器,尽管通观其所有论述,总能断定批评家也没有对诗一层不变,前后统一,永恒没有败笔的诗论!
郑朝阳的这首《夜幕下,我似乎迷失了什么》,给了我可以谈谈诗的一个支点,探索下原诗的标本。
你看题目《夜幕下,我似乎迷失了什么》,多扑朔,无由无终!夜幕自管落下,自管白昼黑夜轮回,不关眼前生死,不关饥饱。黑夜过去明天会来,自然无需疑问。“我似乎迷失了什么”,没开篇就进入情态,惝恍迷离,是与不是,似与不似,那么若有所失,淡淡的怅惘,似问似寻。尽可以想象:夜幕降临,心神惝徉,如飞鸟失林,不知所栖,徘徊犹疑,怅然若失。这样的感觉,不见得人都有,但可以想象自己也曾情似。唯情可入诗,情能动人,就在于这个“情似”。
我写诗常常一首作品附上日期,再斟酌题目,而恰好题目就在诗中,多不再修改,就为自己满意之作。这样的题目无疑就带有兴发情感的作用,看到题目就已经感动于情衷。这就是情态的作用,感染共鸣也在这里。
《夜幕下,我似乎迷失了什么》是直写胸臆,表达了在一个夜幕来临的时刻,作者似想非想地想起些什么或感悟到什么,彷徨无稽的一个叙述的情态。这就是作者入诗创作的一个“支点”,一个借景抒情的开端,这样的题目也常常是解读欣赏一首作品的门径。既有情感的兴发又是鲜明客观的诗意情形,具象而留下可能的空间。闲说李商隐《无题》为题,无所指,无象无情无意而作无题之题。我们只有读过其诗,意会其诗情诗意,才知道不是没有主题,不是虚幻一纸,实在是诗中包含“言所不能言”“要渺修远”“含茹所不能含茹”的境地,“锦瑟无端五十弦”被称论为唐诗压卷之作,确为人叹服!但诗的题目总还是可以给欣赏者留下“一见钟情”的。
“布满了蟋蟀的歌声;它们小小身子/却能抽出一夜的旋律”。初读这首诗,回帖复制时我加粗了这两行,提出了“可以细磨下”。大多是出于单独读这两行,感觉:从蟋蟀小小的身子,抽出一夜的旋律,从语言逻辑上考虑有些“硬”或牵强,习惯地直觉不合逻辑。待重读,深入到整体诗意,更深入地联想:展开蟋蟀夜鸣,像富有旋律的小夜曲,从它小小的身躯不停的“抽出”如演奏般地过程,也就通了,可以的。引人感味的诗句,是多么美妙而惬意的感觉,诗意化的语言魅力正如此。
我属于阳台
凭栏是第一行诗中的一个意象
只有闲湖
意会诗人夜幕下的倾心
像路灯
静静流失体内柔和的光明
首节诗意是流宕的,当有不少初写现代诗的诗友,不能确切地理解我常用的这个“诗意流宕”。人的情感与心灵不仅是丰富饱满多姿多彩,更为重要的是它本身就是生命的律动,生机郁勃的体现。痴呆的人不会再具备这样玲珑敏透,“抒情言志”的现代诗怎么能死板板地叙述和表达呢?写诗怎么能不情之所到文之相融呢?人的情感怎么能毫无生气,在诗里表达铁轨般直奔到底呢?
评论家多提到现代诗逐渐从叙事和表面直白的感叹到深入心灵,“向内传”表现意识感觉禅悟,而这些来自心灵的律动和情色自然是灵犀富瞻,充满灵性的波动丰富的变幻,在文字里体现这样流转波澜音乐般地起伏变化,回荡而延转表现层递的情思,就是流宕。流是不断的,延续而推移情感的发展;宕是起伏变化,一层到一层,不是平面。
“我属于阳台/凭栏是第一行诗中的一个意象”。没有说阳台属于我,也没说凭栏观景或远思。他说“凭栏是第一行诗的一个意象”,自然也无需联想“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了。作者是说:夜幕下,此时我把自己交付给阳台,夜色中手持栏杆的我是这首诗或表达现时情感里的一个意象。夜幕是自然的,阳台与栏杆是固形物质建筑的。“我属于阳台”物我移换,无情移为有情,有情的我此刻化作无情,交付给阳台。如果写作“阳台属于我”“我在阳台上”,似乎明了,其实俗无诗意,因为没有情感介入也就没有情思生发,就不会让人“思味”,哪里会有情态的感觉!“凭栏”便有意象,不是倚栏干,不是扶栏杆,凭栏就不是随随便便靠着栏杆。“无人会凭栏意”,凭栏是有“意”的,“独自莫凭栏”,大约凭栏能望远起思,与“月下对影”“临流赋诗”一般,能触景生情的。诗里还不是说凭栏为了思慕倾情,却“是第一行诗中的意象”,把这样情态化的形象当作一句诗的“意象”。有意思的是,接续第一句继续点明:我在阳台上,凭栏的我只是一句诗中的意象。除了换位移情,用了“意象”这样一个诗画术语,似乎只是叙述,没有诗的情感实质。
“意象”已广为大家所熟悉,是用来表达情感意识与感觉的,具备可意会联想性的形象文字线条墨色等表达旨趣情绪意识思想的修辞和手法,类似暗喻象征寄托又不仅如此的艺术表现形式。所以说一首精到的诗像一副蕴藉风流的画一样,不会虚设闲笔,一字一色都在布局结构之中。诗笔轻轻一宕,“只有闲湖/意会诗人夜幕下的倾心",闲湖正是诗人凭栏看到的夜幕下静谧的湖,与凭栏的那个“意象”——诗人自己,遥相对映。为何凭栏,把自己交给阳台,作为诗句的一个意象,在这句里从情态流转到借波澜不兴宁静安谧的湖水反写自己的“倾心”。“只有”多么孤独,“无人会凭栏意”,“闲”字可称熨称。无端情思,寂寥之意,无人可诉,无人能懂,满腹惆怅也只有面对不相干的湖水可以一诉衷肠了,只有闲湖可倾心。前句说的意象,就明了,可意会到什么呢?“像路灯/静静流失体内柔和的光明”。没有明说,作者用了一个比喻,并且用意象复加的手法,流宕出他的情思:凭栏的诗人,百思湍飞,无人能会,只有澹远宁静的湖水可以安放无边心思,像阳台之下街道执着的路灯,在无边夜幕下“静静地流失体内柔和的光明”,凄怆幽邃,幽眇沉郁的情思,豁然明了,作品所要抒发的就是诗人“独上高楼”如茧抽丝,如蜡炬成灰,用生命之光,书写柔和光明的诗歌啊!
没有风
也就不见湖的心思
讲情思流宕,正是起承转合,当转的时候我常用情思顿宕,承转是一首作品内在情感的衔接承递与转折或更进一层的关键环节。有顿接有生发有转递。没有风/也就不见湖的心思,似乎闲笔,多余。第一节已经明了阳台凭栏的诗人之“意象”,意在抒发寂寞的诗人,只能把内心的情感交付阳台平湖,为了诗歌倾心如蚌含珠如茧抽丝如灯流失柔和的光明。这里一转说:没有风,也不见湖的心思。人与湖对映,湖水远淼平静,水波不兴,它知道我此时的心思吗?这里反写,越见情怀独幽,大有“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之感喟,只是婉转了一下。一顿一宕引起下一节抒情作了转递。简了却有枢纽之力,顿而不断,转而有递。
我与湖之间,隔着树木和草坪
这段距离
布满了蟋蟀的歌声;它们小小身子
却能抽出一夜的旋律
罩住
一座湖的平静
“我与湖之间”直接承接住“不见湖的心思”,情思从借物意反写自情,到直接对景抒情,实写与虚化相结合,平中蕴情,淡里含味,就在于本节的赋情于物,寓动于静,含蓄有致。阳台凭栏远思的诗人与远处澹泊平寂的湖水之间,隔着树木草坪的一段距离,给蟋蟀的出现铺垫好了,这样宁栖的距离上“布满了蟋蟀的歌声”。现代诗歌的一个特征除了意象化意象叠加,抒写内在心灵与感觉意识外,表现中也多随情思流转,跳跃,转折,跌宕,甚至腾挪,海阔天空。但不是初学者空穴飞影,来去无踪,写得上下不接,拼接焊接,甚者晦涩断承,堆砌句子辞藻或生拼硬凑。让读者云里雾中,不知所云。诗中距离的铺垫,实景描绘转到吟唱的蟋蟀,与夜幕下诗人与湖水之间,引出树林草坪,到蟋蟀,从而以动的“歌唱”映衬孤独平寂的深静,与作品的情感色调是相互衬托,我们说“抒情的内线”,起承转合就是这个意思。取象远而情相近,跳跃大而意相连,如行云流水之草书,笔断意不断,天涯海角而芳草相接,山迢水递,明月同照。小小蟋蟀的身子,抽出一夜的旋律,看似宕得很远,却是写出了凭栏夜深,倾心一夜,象毫不倦怠的蟋蟀吟唱,实写诗人用情之深,执著情怀,还有美好的期待——“抽出一夜的旋律,罩住一座湖的平静”,慰藉于情,更有无限寄托,用诗歌给“一湖”的世界带来清平安宁。多么美好的诗心与情感!
在城市逼迫乡村的夜晚
与我大面积失却乡土的代价有关
诗到上一节,可以斟酌结尾,不失余韵悠长,令人感思无限。大凡作诗人,心中还是期望读者能够明白其心志,在表达中也常常于结尾处深化主题或卒章显志。这样的习惯有得有失,太明即显功利性少了余味,甚至破坏了整首诗营构的意境和所能呈现的艺术境界;过求艰深就会虚渺离形,飘芜繁曲,不再是情景交融形神相备的上品;一旦突兀脱节,不仅不能起到诗意关合,升华主题,反会出现主题不一,情不贯始终,直接影响到诗的真味与神采,是得不偿失的!这首诗的结尾,情感具实了,虽然意在点明诗人情怀境界,也可谓心底真诚,但与整首诗的风格韵致是不一致的,意境上从高远清阔一转质实简直,值得作者与读者体会。
蓝陵诗刊社
2016年8月2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