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旅记踪(二)
文/浮山雨
我带上一脉细长的影子,走向远方。——题记。
◆荒村
在祠堂的旧址上,残砖孤寂横躺岁月,断瓦落寞凄凉光阴。
一枝蔷薇,倔强炽烈绽放,就将眼前的废墟燃烧,于毁灭中倾情呼喊:再来一次重生吧!
马头墙,努力记忆远去的炊烟,独自疗伤;雕花窗透亮旧时日月的欢笑,消除疼痛。
侧身而过的老巷,悠长一把惆怅:桃花已经凋谢,然古老的银杏还在回眸,记忆旧日的芬芳。
驻足老屋前,看粉墙斑驳,那青瓦呢?观廊檐坍塌,那砖雕呢?天井依旧在,停泊一窗伤心的月光。
于是,我手扒一口老井的边沿,使劲大喊:我的故园在哪?声声乡愁,回声凄婉……
一场雨过来,打湿了我的呼喊。原来,这回不去的地方,就叫故乡。
擦着眼泪,我在一块古色的青砖上,轻轻刻下母亲呼唤的小名。
独步静寂的旷野,遥遥一只白鹭,瘦弱在村野的茫茫上空,幽幽落下几声啼鸣……
◆小石桥
小石桥,单孔,短如一点淡墨,卧入双溪河的脊梁,默默守望麦子成熟、新稻青蓝。
那是用琵琶山的片麻岩堆积成就的,那是用大青山的条石铺面建成的。
然那桥栏,是用河边的古柳木造就的,古苍老色,好似画家笔下的残笔剩墨。
桥,不管石拱桥,木板桥,风雨桥……都有美的韵味。
骨子里的水乡,从前世的渡口过来:笑指吾庐何处是?一池荷叶小桥横。
原来,桥是诗人的:晴虹桥影出,秋雁橹声来。
在朴素的小石桥上,是谁在凝望,那没有帆影的河水?潺潺,如岁月一般,奔流不息。
桥头月白,一粒渔火划入梦境故园;幽幽静处,几声乡音暖了一片空阔。
一尾银鲢跃过,湿了孤旅的脚步,我便在墨汁流溢的桥面上拆字,一半是秋,一半是心……
◆古渡口
眺。舟呢?摆渡翁呢?驿站的小亭子呢?
野草淹没了往日的喧嚣,只有一片片残色石阶,在厚积的青苔中隐约。
还有曾寄情于纤绳缠绵的拴船石,仍在守望,那远逝的橹声。
残星开始稀落了。从远山的胸腹缓缓流淌来薄雾,还有一缕缕橘红色晨曦。
一粒鹭,贴着蓝天划出一道优雅的弧;一滴露,正于柳叶尖上描摹太阳的模样。
一叶小舟,从汉末的江东,悄然漂来一幅画境……
燕子低旋,于斜风细雨里听橹,那声声脆响地水声。
还有摆渡翁摆橹的驼背身影,几度被晨阳梳洗,染红了清凌凌的河水。
水的深处,鱼儿入静,她在感受风霜雪雨的喘息,和一支长橹绵长不息的歌吟。
月,醒着,水中摇摆;渡,梦沉,枕着细波。
一群鸟儿合唱着熟悉的乡音,在苇花飘荡的清香里,诱惑乡愁……
我坐在古槐下,吟诵牧童和黄牛的小诗,于唐诗宋词的古韵里,诗情与遐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