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49|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从卫风芄兰浅谈诗经中的伪民歌现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3-22 16: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诗经 卫风 芄兰》

芄兰之支,童子佩觿。虽则佩觿,能不我知。容兮遂兮,垂带悸兮。
芄兰之叶,童子佩韘。虽则佩韘,能不我甲。容兮遂兮,垂带悸兮。

白话释义:
芄兰

芄兰的长枝
那个少年佩戴着解绳的玉觿
虽然你佩戴了玉觿
怎么能知道我的心情
看你一本正经假模假式
长长的腰带晃啊晃

芄兰的叶子
那个少年佩戴着射箭的扳指
虽然你戴了扳指
怎能因此不和我亲昵
看你一本正经假模假式
长长的腰带晃啊晃

芄兰 (丸兰〕是一种多年蔓生草本植物,断之有白汁,可食。叶对生,叶片呈心脏形。花白色有紫色斑点。
这首诗歌写的是对一个少年的嘲笑,虽然他佩戴上了成年人的饰品“觿、韘”,但仍然被认为很不成熟,先解释一下“佩觿,佩韘”的意思,这两种饰品在先秦时期有一定的象征意义。
觿就是解绳子用的小尖锥,也被称为结绳器,一般是牙型的,因此也叫冲牙,一般为玉质或青铜质的,属于一种贵族配饰,一般老百姓是不佩戴的。
韘(射)就是射箭时候套在拇指上的扳指,一般为骨制,也有玉制或者青铜的,民间只佩戴骨质的射,只有贵族才佩戴玉射或者青铜射。
佩觿 佩射在先秦时期都是成年贵族男子的配饰,而且佩觿含有:善于解决棘手问题的象征意义,佩射,则有勇武善射的象征意义。
《芄兰》此篇主旨说法很多,其中一种说法是讽刺诗,《毛诗序》:“刺惠公也,骄而无礼,大夫刺之。”按照毛公的看法这首诗歌是卫国大夫讽刺卫惠公,因为卫惠公是个顽劣少年,因为他的哥哥和父亲都死了,十几岁即位,搞得国政混乱一团,后来被大夫驱逐。但毛诗序的说法牵强附会,因为和诗歌当中所表现的情感完全不吻合,这首诗歌的口吻虽然是嘲笑,但带有亲昵戏弄之感,而没有侮辱打击的意思。
朱东润《诗三百篇探故》说:“以次章,能不我甲(狎)之句推之,疑为女子戏所欢之词。”朱东润大师认为这首是女子调戏他所喜欢的少年男子的歌谣,这比较符合诗歌中所体现的情感。
在周代文化中,男子佩觽佩韘标志着对内已有能力主家,侍奉父母,对外已有能力从政习武。正因如此,诗中的“童子”一旦佩觽佩韘,便觉得自己是真正男子汉了,一下子稳重老成了许多。这本来是很正常的,可是这一变化,在自由青梅竹马的女孩子眼里,不过是装模作样假正经罢了,实际他还是以前那个顽童。
不过这个说法也是有问题的,因为这首作为完全的民歌,它提到的器物太贵族化,玉质铜质的觽韘都是贵族饰品,骨质的射也只有专门的猎手拉硬弓才佩戴,至少不是农耕民族普遍的配饰。而且芄兰这种植物并不是分布广泛的经济作物或者农作物,不作为一般性的农作物家庭种植或者采集,老百姓怎么会注意到它并且用它的枝叶比喻贵族饰品来作歌谣呢?
而最大的疑点在于,这首“风”,作为民歌其实是无法传唱的,如果作为男子唱,内容与情感不符,而作为女子唱则太大胆。
先秦时期卫国郑国的国风当中有大量爱情歌谣,因此郑卫之音又被称为靡靡之音。不过如果从后世民歌的角度看起来,所谓靡靡之音的郑风卫风依然很雅,而并不像后世的民歌那么俗。
这首芄兰是最早在诗歌作品中出现心理反衬这种手法的文学作品,诗歌通过对自我心理的刻画而描写出一个受到女子爱恋但表面上装大人的少年男子形象,形象刻画得非常生动传神,女子的心态也描写得十分微妙。而这在所有的后来的真正的民间歌谣中都没有出现过,而只有创作型文学作品中才有如此细致独特的手法运用。而且这首诗歌在比喻上工整雅致,意味深长,象征手法运用得也很巧妙。这些奇特之处综合在一起,使得这首所谓的卫国民歌充满了谜题。
这实际是一首既无法唱颂,内容又很诡异的“风”(民歌),不过这种现象在诗经中并非孤例,很多民歌看似风格为民歌,实际上内容根本无法演唱,是诗经学当中的一个课题。而这首芄兰就是这个课题中比较典型的一例,粗看貌似民歌,而实际根本无法作为真正的民歌传唱。
国风当中的此类现象被成为“伪民歌”现象,而产生此类风格上象民歌而又难以作为真正民歌传唱的诗歌作品,其原因到底源自何处?这一直以来都是诗经研究的一个难题。
个人认为造成这种现象可能跟负责采风的官吏有关,《汉书食货志上》:“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大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因周政府委派到各地负责采风的官吏并未记载还有同行的副手或者对其采风行为进行监察的制度,因此采风实际上是官吏个人独立完成的,而这样的话在诗歌成因上寻找问题只能归结于国风采集活动的负责者,也就是负责采诗的官吏本身,而官吏因属于诗歌收集整理的专业型人员,自然拥有较高的诗歌技巧,其对民歌进行再加工或自己创作出仿民歌风格的创作型作品是完全有可能的。这也能解释为何只有国风中有大量“伪民歌”现象,而雅、颂当中并无此类现象。
不过由于缺乏确切的历史资料作为佐证,以上看法目前还只能停留在猜测阶段,不过作为诗经研究中的一个侧面,希望能提供观点方面的参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7-3-22 17:55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精彩继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7-3-22 18:5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姚大侠 发表于 2017-3-22 17:55
学习了,精彩继续!

共同学习!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7-3-23 10:23 | 只看该作者
雨无正 发表于 2017-3-22 18:55
共同学习!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11-17 08:20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