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崔晓钟 于 2017-3-15 10:11 编辑
如果一个人的生活不能用故事来叙述,
生活就会吝啬于丰富这个人。紧张,停顿,沉默,
视角好像用过了,角度好像也用过了,入口和出口,
你把讲故事想复杂了。第一次面试,人类总是惊人的相似.......
眼睛,镜头,头头是道,这些还不够,你关注什么,
什么就会针对你。正如遥望需要借助想象,思念需要借助断想,
吸引有可能自得其乐,也有可能得不偿失。
他说他对爱是爱你不爱的那部分充满狐疑,
对叛逆不是对抗而是为了做好自己表示早该想到即使现在想到也不晚。
人,其实很难摆脱,一件内衣,一件外套。
生活,只要我愿意,不需要别人指手画脚。
这句话显然被指导过,在指导前显然被批评过。
费尔巴哈的观点是,使自己幸福,是活着的第一要务。
也许用慷慨和大度来解释,才显得这句话并不自私。
眼前只剩下闲暇了,无聊的空地和发呆?
谁不理解和明白,闲暇是最美好的财产,
谁就不会认识苏格拉底,也不会懂得汗流浃背的目的是什么?
现在的问题是,听故事的太多讲故事的太少,
围在一起的人要么是争吵,要么是看热闹。
挖掘,都是故事的主角和配角,动口不动手,全在动人不动人。
在高兴不起来的地方,高兴是不适合的反应,它的高度,
一定掩盖了很多不高兴。说朋友不能用也没有用的人,
却希望朋友能像空气一样陪伴左右,属于被理想化的荒诞不经,
在理想中反对不是不反对也不是。
禅意是最先逃避现实的态度和境界,
紧随其后的是书画,是哲学,是诗词,
是秉持个人主张的人生是一场与任何人无关的独自修炼和修行。
它们占领和站在凡人之外的云遮雾绕里乐此不彼,
用自己认为的有意思诲人不倦的解释着其中的莫名和其妙。
为了结果?笑话,为结果有人可以自始至终,有人可以半途而废,
有人可以让你不敢确定,他到底是人不是人。
娱乐速朽,娱乐不是不会笑,而是不会从心里笑。
我们开始朗诵一种舒缓和抒情,这是新的进攻吗?
进攻就有牺牲,而唯有这种牺牲,可以慢慢欣赏。
预约自己的美好告别?故事结束的有点早了,尽管捍卫的是一种权利;
太散漫了,我也觉得,但故事不是为了完整,
而是为了触发感兴趣的按钮至少能让一个人加入进来完成你说和我听。
记住,无非有两种结局,故事活着你死了,故事死了你活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