獍,音镜。两个如此常见的偏旁,组成的字,却是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怪物。
獍,字典里的解释,古书上,像一种虎豹的兽,生下来就吃它的母兽。
震撼,大千世界果真有“禽兽不如”的奇葩?
扯着虎皮,貌似虎威。有知“虎毒不食子”,却不知,子可以食母乎?
尚不能解释,獍食母的原因。饥饿?獍,初生时期的识别能力差?
很多的时候,往好处想想。用佛心去普渡每一份罪恶。
唯饥饿,去抹煞一下獍的兽行,心痛或多或少能缓解一些。在饥饿面前,中国近代史上也出现人吃人的现象。
还有,
当我往百度搜索里输入“杀母”二字时,会出现好多条,像獍,这种的人类信息。
何况,兽!
可悲,野蛮的复古!
总想,想象一下,獍,食母时的眼神。幼稚?坦然?享受?还是愤懑?
毕竟,羊羔跪乳,乌鸦反哺,才是天理人道。
獍,好歹是在古书上出现的。如此恶毒的东西,大概,是优胜劣汰掉了吧。
可怜,伟大的母亲!
我相信,獍的母兽是自己把生命送入孩子的口中的。母性使然。
也许大自然没有给她母乳喂养的条件。獍,不是哺乳动物?
也许她还没有恢复到为孩子捕获食物的体力。月子期?如此,敢断定,她的丈夫是一个极其不负责任的父亲!
无奈,在危难之时,在孩子与自己生命中取舍,母亲保全的是前者!
母亲永远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