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笔海陆丰
文/黄刚
1. 秋读品清湖
可是冰川季逻辑推演的结果,可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否则,怎会诞生如此神奇的清凉女子:
品清湖!
或是那一弯湖山黛眉的魅惑,远方的海水杂沓而至。
因这旖旎和婉约,海水一波一波地在此轮回于此蓄积。
经年的积淀、生长,她已出落成汕尾的母亲湖。
清,而纯。
纯,而静。
浑身散发着潋滟的清辉,恬静地安然一隅。
晨曦初露,将祝福送给出海打鱼的男子;星辰挂天,期待着渔人平安归航。
无需啰嗦与聒噪,不会吵嚷和高声。
一切美好的祈愿,一腔炙热的期盼,悉数盛入一汪晶莹的眼池。
品清湖,一泓有阅历的泻湖。
半开半闭,一位欲羞还望的熟女。
这样的丰姿,足以让整个亚洲的泻湖为之称臣。
如是的淡然,吸引了多少驻足徜徉的看客。
半开,是接纳、包容;半闭,是含蓄、抉择。
海水咸,女子淡。
一半开,一半闭。
咸淡开合间,集成东方女子的冰雪聪慧。
品清湖,汕尾的生命湖、母亲湖。
与海相通,活水不息。与陆相连,滋养万众。
因为她,一座城市滋润起来、活脱起来、繁荣起来。
因为她,一方百姓富裕起来、安泰起来、和美起来。
生命湖宛若明眸,让汕尾看清当下,也洞察未来。
母亲湖如同襟怀,慈爱源自大地,吐纳堪比海洋。
秋读品清湖,
读出一份如风如水的婉约,
品出一种海陆兼容的雄浑。
2.北回归线上的果实
偶然,步履靠近北回归线。
采摘一枚悬挂在上面的果实,草青或者翠玉色的。
入口,浅尝酸苦,咀嚼甘甜,如同人生的滋味,
于舌苔铺展、蔓延,清醒了寡淡许久的味蕾。
北回归线从汕尾的油柑山穿过,
葱茏的油柑树团结得满山边坡,
一种域外的果实——油柑果如珠成串地紧衔枝柯,
谦逊地低眉俯身,含蓄着入口渐变的韵味。
据说,这是数百年前郑和从东南亚舶来的奇异果。
落种于斯,繁衍成族。
油柑山,一座火山灰堆积的山。多雨,肥沃,富硒。
油柑果择地而居,开花结果,繁盛平生。
医者云:此果味苦、甘、酸,而性凉。清热利咽,润肺化痰,生津止渴。醒酒养肝、安神抑癌。
奇果如凤,择地而栖。
和天,和地,和人的时候,才有漫展在味蕾上的滋味。
这滋味,怎能离开那条火辣辣的北回归线,离开灼热而凉的油柑山,离不开接纳、呵护它的汕尾人?
奇果的味道悠长如无形的北回归线,
串起苦与甘,酸与甜,
串起各自咀嚼的人生百味。
3.塑立在凤山之上的崇敬
归来了,平安归来,携一仓渔获!
帆影如旌,远航的渔船如鲫次进。缓缓地停泊在汕尾港——品清湖。一船一船的满足云集凤山脚下,一脸一脸的喜悦洋溢在红海湾。
上岸,卸船。
除尘,燃香,点烛。
举目凤山,仰望凤仪台,先以最肥美的海鲜敬献神龛,以飨迎风而立的海上女神——妈祖。
妈祖,是人,然后是神。
从厅堂、从心扉的神龛,将你请上摩天接宇的凤仪台。
那份虔诚,那份感恩,全都出自简约素朴的因由:
远航平安归来,疾患绕道而去,
灾难化作吉祥,出海满载而回。
凤山之上,塑立着一位慈祥崇善的女子;
凤仪台上,静伫着一尊护佑苍生的女神。
林默娘,来自闽地湄洲湾畔的美丽渔女:妙手回春,祛疫消灾,拯救溺者,积善成神。
林默娘,巡游苍穹淼海的保护神:凌波踏浪,庇护生民,化险为夷,福佑百姓。
任何遇见的,都是你的修行处。
海那边是你,岛这边是我。你的所在,均是渔民心安处。
我遥望你,你注视我。你翩翩如羽的裙裾,化作苫养生命与大爱的恩泽。
默娘无言,顽石点头。
妈祖有爱,陆海安泰。
仰望凤山,仰望妈祖——
每一张温暖的脸庞写满崇敬,
每一寸红土每一方海面,烙印着清正、吉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