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的话
参加刚刚闭幕的第二届深圳诗歌节有两个收获,第一,认识了当今诗坛多位泰斗级的诗人与评论家,并有幸在深圳机场以《诗歌周刊》主编身份意外主持了一场长达三个小时的“网络与主流”的即兴对话,参加对话的有谢冕、吴思敬、白烨、林莽、刘福春、罗振亚、苏历铭、庞俭克老师和我的伙伴许多余。通过对话,我感受到前辈们对网络诗歌的关注,以及希望能有一个载体,对浩瀚而又芜杂的网络诗歌进行必要的过滤,达到可以饮用的标准,呈现给读者。他们对《诗歌周刊》正在做出的这方面努力感到兴趣。 第二,是《特区文学》“读诗”栏目最终决定第四次改版,把《诗歌周刊》“中国网络诗歌抽样读本”的理念移植到“读诗”栏目,从2013年第2期起付诸实施。今后,《诗歌周刊》发表的诗歌作品,将有机会在这个已有八年历史的中国诗坛品牌栏目接受检阅。 这两件事对我、对《诗歌周刊》都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契机,同时也证明了《诗歌周刊》选稿从中国诗歌流派网转向整个诗歌网络的的远见性和必要性。《诗歌周刊》将抓住这个契机,对栏目进行全面调整,进一步充实编辑力量,进一步提高选稿品质,使《诗歌周刊》能够真正肩负起“中国网络诗歌抽样读本”的使命。 一切将从一个个细微的改变开始。今天,“本期头条”首次推荐中国诗歌流派网以外的网络作者。沈鱼的四首诗,似乎是在印证我对谢冕等老师说的话:网络诗歌的高度,即是中国诗歌的高度。
(因部分编辑交稿延迟,本期稿件刚刚编好,而制作人员已经休息,故38期将在明天中午出版,特此致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