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38|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探索诗歌《一诗三日众人评》第29期 占东海作品《六尺巷》汇总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9-3 17: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探索诗歌《一诗三日众人评》第29期 占东海作品《六尺巷》

六尺巷

文/占东海

六尺巷让张王两家下了几代的蛊
菜刀的诅咒和唾沫没少砧掉砧板
二棵隔着围墙遥望的老槐树努力弓腰往一起靠近
然,枝丫一长,张王家就砍掉
牵不上手,半死,不活

张家俩儿子,王家俩女儿
常到一起玩,老张老王常拖回重打
老张老王不在家
他们的妻子便有了执行的使命

再也看不见张王家孩子一起耍
上学,偶绕不开;还对骂得天昏,地暗

月亮还是那月亮,村庄还是那村庄
辘轳还是那辘轳;六尺巷还是六尺巷;老槐树还半死,不活
不同的是
张家俩儿和王家俩女工作后五年没回家

一回,便是张家大儿和王家大女抱着娃
张家二儿和王家二女手牵手

自此,老张和老王再也不去砍老槐树的枝丫,那槐花也争气
下的雪一场比一场厚
层层叠叠码在他俩的心口,压得头发一天比一天白

原文地址http://www.zgsglp.com/thread-795057-1-2.html

评读:
       六尺巷,位于安徽省桐城,有着“礼让”的典故。诗人占东海是以其细微的观察力,审视着发生在民间的所有,作为民间诗人,他无比细腻、感性而富于哲思,对人生、人性的思考是他诗歌熠熠生辉的部分。原本有着“礼让”传统的六尺巷,却也难免有不够礼让的时候。诗人东海在这首直接名为《六尺巷》的诗歌其中全程以旁观者的视角为我们呈现了发生在六尺巷一隅张王两家人的故事,这不是民间普通的故事,却能引发读者对人性、人生的深度思考。究竟人性有着怎样的光辉,在人间,在极为普通的民间,普通百姓普遍带有质朴、纯粹、厚道的气息,但有时候邻里之间会因一些琐碎之事产生纠纷,正因为那种“裸露”在外的质朴,使得他们有时候不善于化解彼此间不足为道的矛盾,以至于双发画地为牢,互不侵犯。淳朴百姓就连两颗槐树的枝丫相会,也不能容忍。在这首诗歌当中,前三节以近焦的手法呈现了张王两家处理矛盾的方式,在这里诗人凭借熟练、随性的笔触,又不失细微地把具有代表性的民间的一幕填满读者的想象的空间,实在惊叹诗人书写之成熟。第四节承上启下,“月亮还是那月亮,村庄还是那村庄”承接前三节,这样复沓的语句其实是诗人情感流泻的洞口,岁月流逝往往无声无息,但也有迹可循,张王两家的儿女长大成人,时间在他们身上发生了“化学反应”,正是这样奇妙的反应和变化,让第五节产生了更为奇妙的一幕。两对冤家,几近成死结的仇怨,居然在两对年轻人之间悄无声息地解开、松绑。从此,两家的老槐树生机盎然,也寓意蒸蒸日上的美好日子。末句,老张老王两个冤家最后堵塞的心口,花白的头发是诗人抛给读者思考、自省的空间,这是一个无边无际但又有根有源可寻的空间,从中我们可以寻得见儿童纯真的心灵,以及年轻人活泛的思维,他们同样带着父辈们质朴、纯粹的品质,但是又比父辈们多一些宽容、坦然和理性,也更透彻地理解、领会六尺巷“礼让”的优良传统,为此“礼让”的民族精神其实是穿梭于本首诗歌当中的一条重要线索,也是诗歌所传递的精神薪火。


汇总贴:

【1】探索栏目主持人:大漠王峰
邻里之间日常司空见惯的事情,纷争的经过,结尾形成破局,诗意尽出。
【2】探索栏目主持人:刘苏慧
对占东海诗友的关注,源于他进入探索版块以来所发作品,语言的精致和想象力的新奇,比如在2018-8-3探索版一诗三日众人品第22期中,沈继荣老师就推评过占东海诗友的《潜伏》,即以出色的想象和深沉的寓意见长。
这次陌园清师友推出的诗评,着重发掘了“诗人占东海是以其细微的观察力,审视着发生在民间的所有,作为一名民间诗人,他无比细腻、感性而富于哲思,对人生、人性的思考是他诗歌熠熠生辉的部分。”我觉得写评人是抓住了诗歌作者的写作特点之一了。

由两首被推出的诗歌作品和两位编辑的诗评来看,东海诗人是可塑性非常高的诗歌作者了。结合读到他的一些别的作品,我个人觉得,在展开想象的同时,最好能适当的注意到想象的合理性,争取让更多的作者能接受并通过阅读作品,碰触到每首作品的思想内核。毕竟,诗歌发表了,还是希望有读者的。

【3】探索栏目编辑:王美林
这种诗歌寓意深刻,耐人寻味,有很深意义,让人们邻里之间应相互尊重!
【4】流派网注册诗友:东羽西飞
小事情,大道理。祸起萧墙,亡国破家!
【5】探索栏目编辑:王红
园清评得细致精彩,“六尺巷”走出诗歌,深入心灵。
【6】探索栏目编辑:缘圆
叙事沉稳有序,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结尾含蓄,意象深远,下一代人的爱隔不开、扯不断,如春风一般化解了上辈人的坚冰。
诗评细腻,解读到位,欣赏学习。
【7】探索栏目编辑:党水北
读占兄《六尺巷》突然就想起了同名的那首歌,不一样的叙述,一样的情感,问好东海兄!
【8】流派网论坛元老:梦幻旅人
做为高标准,还要压缩,叙述太罗列,诗意会锐减。当然,老树不牵手”,这里大有文章,应该侧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8-9-4 10:14 | 只看该作者
层层叠叠码在他俩的心口,压得头发一天比一天白——有意思,深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8-9-4 11:54 | 只看该作者
六尺巷,位于安徽省桐城,有着“礼让”的典故。诗人占东海是以其细微的观察力,审视着发生在民间的所有,作为民间诗人,他无比细腻、感性而富于哲思,对人生、人性的思考是他诗歌熠熠生辉的部分。原本有着“礼让”传统的六尺巷,却也难免有不够礼让的时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8-9-4 11:56 | 只看该作者
叙事诗,要说清楚事件的来龙去脉,又要保持诗意简洁,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占诗友的尝试很有意义,欣赏诗、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8-9-4 17:42 | 只看该作者
秋水岸 发表于 2018-9-4 11:54
六尺巷,位于安徽省桐城,有着“礼让”的典故。诗人占东海是以其细微的观察力,审视着发生在民间的所有,作 ...

谢岸编来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8-9-4 17:43 | 只看该作者
秋水岸 发表于 2018-9-4 11:56
叙事诗,要说清楚事件的来龙去脉,又要保持诗意简洁,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占诗友的尝试很有意义,欣赏诗 ...

谢岸编来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8-9-6 11:3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冷梅 发表于 2018-9-4 10:14
层层叠叠码在他俩的心口,压得头发一天比一天白——有意思,深刻!

谢谢老师问好!辛苦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8-9-6 11:3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秋水岸 发表于 2018-9-4 11:56
叙事诗,要说清楚事件的来龙去脉,又要保持诗意简洁,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占诗友的尝试很有意义,欣赏诗 ...

谢谢老师问好!辛苦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8-9-6 11:3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兄弟问好!辛苦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8-9-6 11:3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奉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6-16 16:16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