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75|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寂静凤鸣—— 读祝凤鸣先生诗集《枫香驿》随笔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2 20: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子青悠然 于 2012-11-12 20:52 编辑

寂静凤鸣
——  读祝凤鸣先生诗集《枫香驿》随笔

文/子青悠然


地理意义上的宿松,自古楚头吴尾,刚柔并济,兼收南北。且宿松地名由来有一美丽传说:唐至德二年(公元757),李白应闾丘县令之邀来庐江郡松滋县避难养病,二人在河西山饮酒赋诗,得“我且欲眠卿且去,明日有意抱琴来”的千古名句。说李白醉后在河西山的一棵古松下卧歇一晚,从此松滋县改名为宿松县。

诗人祝凤鸣,出生于宿松这个对我来说,很诗意、很传奇的安徽小城。在诗人心底,故乡小城一直是这样的:摇摇晃晃的小路散落着稻草,小镇青石板街道上午夜闪过的红灯笼,黑松林上空腾起的麻雀,牛蹄印里蓝幽幽的积水……令先生对人世有微微的讶惊。无疑,所有这些具有特质的村野风物孕育了诗人独有的诗韵。

在先生笔下:石头是红色的,溪水是蓝色的,泉水是慎重的,书卷是凄凉的;新月是野马的红唇,白兔是十月的露珠,土地是狡猾的,温顺小猫是一支蓝色的火焰……。可以想见么?这样一种美,是不是很神秘,很生动,却又涂抹了一层欲说还休的悲伤?是的,在诗集《枫香驿》封底逶迤了一烟墨痕:一位乡村神秘主义者,一位从童年的美妙荆棘中持续发展的幻想家。祝凤鸣的诗,有一种古典压力下的自由风范。

阅读诗歌是需要心境的。捧读《枫香驿》,我想让自己安静一些。和朋友小聚时,与凤鸣先生见过两次,先生曾指点我习文的一点章法:回到内心,沉落到最深的内心。好的文学必得洞察至水底之下,即整个水体的本质……摆脱掉固有趣味,或许是心灵萌动的开端。以静宁拂却内心的压力、烦躁以及莫名的忧伤,乃拯救现世的方式之一。

诗集封面左上角一枚画:典雅,厚重,凝于神思与怀古的悠远。画体:层叠的山岩,憨实的老牛,拙朴的村妇,漠然沧桑的土地。画面整体的色染是经了岁月的赭黄,风干了的殷红,以及人、牛立体凸显的黑。这黑,是透了坚毅、忍耐、承受与精神气的一点黑。

浏览诗集目录,分为五辑。先生在后记里说,第一辑《枫树,有关我的故乡》,乡村记忆;第二辑《黎明》,纪念早春情感;第三辑《所见》,多超现实色彩;第四辑《爱的证据》,写现实关怀;第五辑《初音》,少年之作。

私自以为,先生的诗语是静谧的。静谧中,透出孤独的哲性,悲悯的声息,唯美的写意,秘密的忧伤。尤为喜欢第一辑,那些我欢喜的诗行,轻轻划上了红线。“山峦透着大团的寒气/ 蓝色旷野的边缘蜷曲/仿佛一个暗示/而我在行走,我是孤独的……灯火也会发芽/它微妙的挤压// 会加剧黑夜哑默的痛楚(《凌晨》)

那块长满荆棘的地方/ 我至今还时常梦见那个地方(《白石坡》)
村庄/如一块巨石/浸泡在炊烟的乳汁中 (《初夏之忆》)
银幕上,一个身披镣铐的人/正缓步走向刑场/他的坚毅,他的悲伤/印在每一张发呆的脸上。//满地松影/渐渐变淡、消失/我第一次感到了光阴流逝的秘密。(《古老的春天》)

“刚从李湾回来,那个孩子怕是不行了。”/他说,药箱在他右肩闪着枣红的微光。……脚下是隐形的尘土和古蟒的灰烬。/父亲拿着铁棒,问我:“你怕不怕?”……那无声垂落的,是流星,还是一道道蓝色的鞭影?(《流星纪事》)

扑进时光碎裂的夜晚/或另一个人的躯体。(《白夜》)
溪水低浅/田亩抖动着隐密的梦寐……难隐的幸福里/暗逝着久远的艰辛。(《田亩》)

祖先们的墓园里/淡紫色的桔梗花正静静开放……我的眼前  还刻着一个寂静的人/……这是一个早逝者(《春末的下午》)
一只变蓝的鸟/带着我的忧愁……我从前来过这里?  //  三月,绛紫色黄昏/沉积着悲痛……(《小河沿》)

神灵们在山巅聚会/我的身旁  秋风……千年红枫交织着月色/我还在林中独坐/神灵们也默默凝视着我/……银河里淡淡的流水/带走了灯火丛中/母亲喊我回家的声音(《庙宇山之秋》)
晚霞阵阵飞舞/ 是谁布下这无边苍茫的景色?/ 是怎样的恩情留下我? (《童年》)

竹子开花了/我依旧满怀饥渴 // 空中滑过火红的流星/母亲在地下长眠不醒(《往事》)
美是疼痛的/还连着抑郁和心曲  //遍野红花/你无力将它/与泥土下死者的叫喊分开/你也无力消受这恩情……(《花开》)
蓝色小路在心上显影/长夜漫漫 我只有一个愿望  // 手扶月亮的纤维/我要重返故乡——(《青桑地》)

不惜累述,只为了再一次吟诵这些静宁而又隐秘的诗语。它们是村野清河潭里的光闪,夜间黑松林风的呢喃,碧空中游弋飘飞的云朵,于唇齿间散发着浅淡而又持久的馨香,不浓烈,不激愤,但却意味绵长。正如先生所言:心灵即技巧,语言迟早会浮现,这几乎不必考量一个诗人的才华,而更多的是虔诚,静谧和耐心。

但问题是,没有知识的积累,没有视野的开阔,没有思想的沉寂,没有细微的观察,没有与自然的融合,没有爱生灵的悲悯,诗的神思能够飞扬么?想来,先生诗语的静谧中发散出别于他人的特质,无疑得益于故乡水土的晕染。而这晕染是因了诗人对于故乡,对村野的深切挚爱。朱光潜《诗论》里说:语言的实质就是情感思想的实质,语言的形式也就是情感思想的形式——“水到渠成,意到笔随”。

试问,倘若先生不是深爱了自己的乡土,又四顾放眼乾坤,低眸沉静内审,如何能如此潜进那片染满枫香的“驿站”呢?没有爱,何从描摹与拿捏以及投射?那些细微见真的生息,必是用心来谛听的。

然,诗又多不能具象的言说,只能跟着感觉漫步。诗集第三辑《所见》,尤甚。先生在后记曾略说,这部分诗歌多语言和形而上探索(有些不太成功)。不知道在先生看来,是因为文本不轻易被读者接受或认知,还是自己预期诗意内涵的表达没有抵达期望值,而有此结论?这些,都不得而知。但浅陋的我,读这部分诗歌,的确难以走进文本。但意外的是,读《炊烟》我却极其喜爱,并一任自己的思绪信马由缰……

炊烟在蓝天节节折断/ 在空中  我留不住它们/ 你可记得我们曾经出外散步 /再也没有回来  //  没有什么能握紧地上的东西/ 天边白色的孩子 / 往往被落日带走 / 保存一生的事物如此短暂  // 谁能望见阴郁的秋天 / 紫色的绸子飞过月亮 / 炊烟混乱的道路上/ 人们彼此久久遗忘 //  羽毛消失  那些幸存的/ 用影子继续长大 / 屋顶掀起怜悯的波涛/ 我们到不了那个地方  (《炊烟》)

一种淡淡的回味,流逝的忧伤,希冀的跌落,人世的困顿,隔绝的苦楚,救赎的悲鸣,无望的渺茫以及求索的疼痛……说不清、道不明的思绪,就在若有若无间一直缠绕着。那滋味,弥散苦艾的馨香,胶着菊的“无迹和有知”,又有似梦而幻的美和虚无。就这样,从唇边、从心底、从思想里一点点撞击,渗入,生发,直至全部沉浸。关乎青春?关乎生存?关乎情感?关乎生命?关乎人世?关乎疾苦?关乎理想?关乎心灵?关乎信仰?然而若想一一清晰梳理,却又是完全不能的。

朦胧派诗人之一梁小斌先生在《枫香驿》序里写“凤鸣在竹”,我脑海里闪现的是“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走进《枫香驿》诗集,或许正如梁小斌先生所言:他将如期而至。无论以何种方式为文,为诗(何尝又不是为人?),凤鸣先生曾语:关键是人内心的真诚和圣洁。当思之,持之,践行之。


2012.11.8  ~   11.12   20:35   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2-11-13 10:27 | 只看该作者
拜读  欣赏  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3 19:30 | 只看该作者
王法 发表于 2012-11-13 10:27
拜读  欣赏  谢谢

呵呵,子青问候法老好:)敬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2-11-14 19:50 | 只看该作者
在先生笔下:石头是红色的,溪水是蓝色的,泉水是慎重的,书卷是凄凉的;新月是野马的红唇,白兔是十月的露珠,土地是狡猾的,温顺小猫是一支蓝色的火焰……。可以想见么?这样一种美,是不是很神秘,很生动,却又涂抹了一层欲说还休的悲伤?是的。。。。

子青文笔真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2-11-15 06:45 | 只看该作者
私自以为,先生的诗语是静谧的。静谧中,透出孤独的哲性,悲悯的声息,唯美的写意,秘密的忧伤。尤为喜欢第一辑,那些我欢喜的诗行,轻轻划上了红线。
不惜累述,只为了再一次吟诵这些静宁而又隐秘的诗语。它们是村野清河潭里的光闪,夜间黑松林风的呢喃,碧空中游弋飘飞的云朵,于唇齿间散发着浅淡而又持久的馨香,不浓烈,不激愤,但却意味绵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5 14:00 | 只看该作者
宫白云 发表于 2012-11-14 19:50
在先生笔下:石头是红色的,溪水是蓝色的,泉水是慎重的,书卷是凄凉的;新月是野马的红唇,白兔是十月的露 ...

呵呵,谢云老师鼓励:)
嗯,一直囧于自己诗歌理论的贫瘠,不能将更多的感触很好地表达,学习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5 14:01 | 只看该作者
闲云野鹤 发表于 2012-11-15 06:45
私自以为,先生的诗语是静谧的。静谧中,透出孤独的哲性,悲悯的声息,唯美的写意,秘密的忧伤。尤为喜欢第 ...

呵呵,谢谢闲云先生点读,敬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1-14 03:12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