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色当选《诗歌周刊》 2020“年度诗人”
经《诗歌周刊》年度人物评审委员会15位评委于8月18日至9月3日投票,在获得《诗歌周刊》2020年度诗人提名的22位诗人中,阿色以7票当选《诗歌周刊》2020“年度诗人”。 阿色,本名郭红炉,河北邢台人,1978年12月生于洺河滩。喜欢古文字学,方言学,曾尝试专事诗歌创作一个月。作品大都发表于网络,少数发表于纸刊。早年在珠三角打工,得一“阿”字,因反感自身胆小怕事,取一“色”字。2016年12月20日注册加入中国诗歌流派网,此后作品主要发布于原创诗歌栏目,现为元老会员。2017年6月至8月,流派网“发现”栏目为他的作品举办了为期两个月的网络研讨会,并在第32期推荐。诗歌《要么说地主可恨》入选2017年(第六届)“中国好诗榜”。2020年被《诗歌周刊》选发作品35首。现任世界诗歌网河北频道主编,第十届“中国好诗榜”推选评委。 《诗歌周刊》年度人物评审委员会认为:以“洺河滩”为地标的乡村叙述,是阿色诗歌的一个主题。在仿佛自说自听的叙说中,阿色向我们描绘了一个当下的也是记忆中的中国村庄,村庄里的亲人、乡邻、土地、河流和作物。在几乎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阿色的“洺河滩”依然孤寂地生活在“农历”之中,守望着代代相传的农耕图景。 阿色的诗不追求明显的意义,但字里行间那些熟悉或者陌生的事物,又无一不在蔓生诗意。在记叙“洺河滩”跨越当下、民国、大清乃至更远历史的数百首作品中,阿色通过不同场景、不同角色、不同事件的细节切片,揭示了表象的“变”与人性深处的“未变”。以其标签式的忧伤底色和悲悯情怀,诉说一以贯之的苦难如何在这块土地轮回发生,从而揭开了以“洺河滩”为缩影的广袤乡村泥土般沉重的宿命。
虽然中国诗歌流派网论坛和《诗歌周刊》在线版于2019年2月下旬因不可抗力分别被停止访问域名和停刊,论坛更换域名后访问不畅导致发帖量大幅下降,但仍有很多优秀作者克服困难坚持在论坛发布作品,使临时改在微信平台出版的《诗歌周刊》(Poetry Weekly),基本保持了原创诗歌和微诗两个栏目发表作品的数量和质量,推出了大量诗歌佳作,涌现了不少优秀新人。因此,2020年评选出5位“年度诗人”,体现了《诗歌周刊》品质和评委意愿。与成小二、正月、拾荒、阿色同时当选的另一位“年度诗人”,详情稍后公布。 《诗歌周刊》年度人物评审委员会 2021年9月8日
《诗歌周刊》年度人物评审委员会(2020):
主任:
韩庆成(《诗歌周刊》主编)
委员:
张无为(《诗歌周刊》执行主编)
梁树春(《诗歌周刊》执行编辑)
张二棍(《诗歌周刊》2013年度诗人)
陶 杰(《诗歌周刊》2014年度诗人)
山 月(《诗歌周刊》2015年度诗人)
李不嫁(《诗歌周刊》2016年度诗人)
薄小凉(《诗歌周刊》2017年度诗人)
宗小白(《诗歌周刊》2017年度诗人)
石 棉(《诗歌周刊》2017年度诗人)
郭金牛(《诗歌周刊》2018年度诗人)
刘 郎(《诗歌周刊》2018年度诗人)
皮 旦(《诗歌周刊》2019年度诗人)
小 北(《诗歌周刊》2019年度诗人)
辽东天赖(《诗歌周刊》2019年度诗人)
授奖词 (21份)
白话不白就是好诗。如果再能让字里行间长出一种悲悯和善良,诗就具有了一种略带沉重的纯粹。这是一种可以把人心洗涤干净的能量。阿色的诗就有这种驾轻就熟又不带任何强制色彩的征服力,可以让读者从汉字码出的窗棂里“悠然见南山”,也可以从自然流露的讲述里读出“鸟惊心”“花溅泪”。阿色是善于观察的,他能“看见月亮把剩下的光,投入他背后的药箱”,能看见那些打工人群,“吃米粉,喝珠江牌儿的啤酒,灰头土脸地采摘着都市的灯盏”。总之,阿色的眼睛是向下沉的,讲述来自最底层里的高尚,读他的诗,清醒的人会想:站得低,有时也能看得远。因为艺术再高尚,也离不开匍匐在脚下的土地。 ——车延高(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中国诗歌学会常务理事)
或许是出自对“老旧的词语”的不满,阿色在写作中选择偏于口语的倾向,以提取其中的鲜活性。他的作品多以“洺河滩”为背景,叙写那片土地上的风土人情,记录乡民们流水似的草根生活,他们平凡而生动的喜怒哀乐,仿佛要在诗歌中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约克纳帕塔法世系”。迄今为止,这种努力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令其多数作品打上了“阿色”印记,它们简单而发人深省。 ——汪剑钊(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导)
阿色的诗是尘世最卑微的人和事物的诗,这些人和事物都蒙着灰尘, 阿色拂去这些灰尘,“让陆续走进去的人 消失不见”,让消失不见的人陆续又重新走动,让我们“都听到了自己的声音”,确认:我们就是他们。阿色的诗是缓慢、低沉诉说因而压抑着沉重与力度的诗,是线条勾勒、白描简单情节的诗,打动人心的力量来自于这线条的美学意味,更来自于入诗的情节能够直击人心最柔软的部分。阿色的诗就是“丁丁当当的铁门外”春天又一次刮起的风。 ——沈天鸿(安徽省作家协会原副主席)
北国洺河千百年来由西向东奔流不息,素有“风水宝地,人杰地灵”之美誉。诗人阿色妙笔之下“古老的洺河滩 ”,有丰茂的春光与金黄的秋色,安逸、恬淡、宁静,一丝丝童话般的田园气息呼之欲出,心中不免时时展开遐想的翅膀,飞越燕赵北国之山水,一睹神往之圣地。正如诗行所言,“奔流的河水与光阴/不会停下”,期盼诗人阿色之妙笔永不停息,漫漫流淌更多更优秀的诗行;“一些被风吹落的种子/长出槐木 长出椿树”,“一株野生野长的杨树”不仅能活到老,更能活成一棵可期待的参天大树。 ——海岸(复旦大学外文学院研究员)
阿色是那盏“看护河岸”的冷色的灯火,在热气腾腾的世相之中自觉地降温降噪,冷望那超出视野极限之外的、世界以远处的图景。他素朴的心意,不过是“把草扔给牛羊,把粮食献于众神”,他将“天空的骨头”安置在由个体经验指向普遍性的通途上,以达成有效的诗意生成机制,在挺进众生的命运感之余,勉力以诗歌彰显更阔大的生活面积。阿色的诗歌多着力于老词的翻新,将乡土河滩上那些直逼咽喉的酸痛以及内心的风暴,打磨成箴言般的洁净。 ——安海茵(《诗林》主编)
我们存在的世界是冷峻的,万物并不抒情,只呈现。因此我们看见的树是树,月亮是月亮。风是风,它们以摇曳和光亮本身说话。阿色的语言接近这种语言。它因为冷峻描述而获得深沉的力量,因为情感的克制而获得更宽阔的空间。他运用语言就像一部武侠电影里的剑客,“高手不会来来去去,而是那么一下。”阿色点到为止,他那轻轻一点,使诗歌往往也有了重重一击的力量。 ——黄土路(河池学院创意写作中心主任)
阿色的诗写类型较博杂,似乎现实、历史中许多事态、生相片段都能被作者信手拈来。这些记忆所显示出的社会背景及特征,即是围绕“洺河滩的村庄”所发生的包括贫寒家庭中的亲情、历史变迁辐射的波澜及现实“长镜头”等斑斑点点。尤其是其中与“土改”甚至与更早的历史相关的人与人、百姓与社稷之间的状态与况味。在对历史的书写中,“我”的超时空存在,别有韵致。作者在“史”中生发灵感的再创作,这样处理“我”是值得探索的。其后他的诗写至少有两种辐射。一是兼顾身边现实感悟。所关注的无论是家庭亲人,还是邻里周遭,大多也是在乡村图景中展现农耕文化心理即生存状态。二是关注时代动态坚持良知发声,这是可贵而有意义的。诗写方式上擅于撷取细节,展现出从乡村到小镇的风俗画;通过白描勾画出一个个场景与风土民情和谐有致,口语鲜活,结尾往往通过感觉呈现。 ——张无为(《诗歌周刊》执行主编,赤峰学院教授)
阿色是一个入世而且清醒的写作者,有一颗敏感且悲悯的心,他从他故乡洺河滩的日常生活细节中发现诗意,从低处出发,从心灵的深处出发,因为“民间立场”而走向某种开阔。他的书写口语与书面语糅杂在一起,零度叙述与轻盈意象深度耦合,俨然已经形成了自己的言说方式。诗歌是一种发现,阿色显然发现了他人未发现的东西,那就是他故乡洺河滩背面的东西,故乡像一口深井流出各种各样的记忆,与他的思想汇流成一条河,碰到石头或其它障碍物形成一个又一个飞旋。在他的诗作中不难发现,无论是心灵的感受力、语言的感受力都经过了时间的淬火。他敏锐的洞察力让他显得与众不同,他的诗看似简单直接,实际上经过精心的建构,已经走上了锋利和粗粝。 ——倮倮(世界诗歌网评审委员)
阿色常将笔端触及“人”这个永恒的话题,他的诗歌虽言及日常生活,却少概念化,个人情感、困顿的现实,挣扎的无力感以及对未知世界充满憧憬和希望,令他的诗富有人性的光辉。诗人这种源自底层、自带温情的精神寄托,正是当下诗歌极为重要且难得的一抹亮色,如同傍晚阳光穿透云层照亮山峦那般美好。 ——顾北(世界诗歌网评审委员)
诗歌之美源于修辞的运用、意象的生发和词语的组织。阿色颇得中国传统诗歌的美学真谛。从他的诗里,可以看到他的内心世界,他对这个世界的认识。我们判定一首诗最终还是要看作者的艺术表达。你是如何艺术地表达生命体验的。这种生命体验应唤起读者的共鸣。阿色很会经营自己的词语和诗境,讲究诗的接受效应。他一定明白,诗歌语言的秘密就藏在日常生活中。阿色善于打磨诗歌语言,注重语言表达效果,所以,他的语言容易与读者形成互动。 ——乐冰(海南省诗歌学会副主席)
阿色以其一贯的草根立场,更多地将目光投射在生活的角落。他用时间的减速法,把这易为人忽略的、偏僻狭小的地带打造成独立、安静、自成体系的言说空间。他极力摆脱对于繁复修辞的迷醉,以极简的、近乎直白的方式努力还原生活的原初和粗朴。他擅长在日常的平滑处,刺破隐含纠结、挣扎、博弈的破绽,使之洇出幽微然而丰盈的世相和人心,从而保持着对宏大现场和琐碎细节的双重警醒和有效疏离,形成疼痛和悲悯的诗意品质。 ——帅忠平(世界诗歌网评审委员)
阿色的诗多取材于农村物象,但与温情脉脉的田园牧歌不同,他的很多诗作都弥漫着现代人的疼痛感和撕裂感。现代诗与古典诗最本质的区别之一,即是现代诗具备这种以疼痛感和撕裂感为基调的现代意识。从这个意义上说,很多古人已经写过现代诗了,而更多的现代人还写着古典诗。这种现代意识正是阿色诗歌的力量源泉之一,与之匹配的,是其诗歌阴冷、苦涩的色调。阿色的田园风物画里也有蓬勃的农作物和艳丽的花朵,但这些植物的根须总是伸往一道让人触目惊心的裂缝。 ——陶杰(《诗歌周刊》2014“年度诗人”)
阿色以自己的家乡洺河滩为支点,在这精神的沉潜之地,不断开拓自己的诗学空间。他的笔触紧致而丰盈,朴实且充满深情。山水、树木、村落、人物等等看似信手拈来,但却可以涉笔成趣,自成一格。得益于洺河滩的厚土风物和对家乡无尽的眷恋,擅长白描的阿色沉迷于一幕幕群像里,好似有永远写不完的题材。2020年后,阿色加大了对“外部世界”的关照,笔触从洺河滩向外延伸拓展,题材更加丰富,诗路更加广阔,这让他的地域叙事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行顺(第十届“中国好诗榜”推选评委)
牛羊、刀镰、茅屋 、石磨、织布机、关帝庙、土街、土砖窑、槐花树……阿色像一个擦拭词语的人,“老旧的词语”在他笔下恢复色泽,一个以“洺河滩”为坐标的地域影像逐渐清晰起来。擦旧如旧,他不试图重新上色或者捏造什么,因而真实、朴素的质感得以保留。当然,在他平实的写作中,往往也用一些“巨大的隐喻”来体现自身写作的“狡黠”。 ——邹黎明(第十届“中国好诗榜”推选评委)
阿色善于捕捉典型细节,以家乡洺河滩作为他诗歌的精神原乡,把目光投向底层百姓生活,高度忠实于真实,犹如高清特写镜头以一帧帧高度还原的画面,原生态呈现家乡洺河滩的地理、历史和人文风貌,精准呈现出家乡人民生活和精神状态。他情感细腻,观察细致,极力拓展诗写边界。在独特视角叙述中,诗核从表象中裸露出来,呈现出一种直戳人心的诗性特质。他将语言回归到语言本身,以准确简炼朴素的日常语言抵达诗意的核心。 ——红力(世界诗歌网评论频道编辑)
当现代和后现代席卷的时刻,我们尤其需要回到源头的写作。现实主义写作永远不会过时,因为它是根除遮蔽的良方。阿色的写作正是基于这种真实,他的语言是朴实的,甚至带着几分粗粝。他诗写的对象是宽泛的,既有身边熟稔的亲人,也有匍匐在乡村低处的小人物,甚至还有疫情下医务工作者逆行的身影。他的文本堪称一条河流的乡村风俗画卷。从某种意义上,他对“洺河滩”这个地理名词,完成了发掘或重新命名。 ——刘亚武(世界诗歌网评论频道编辑)
阿色作为一名诗人,热衷于在现实语境中呈现生活现场的诗性。聚焦目光所及的社会细胞,从纷繁复杂的流行元素中捕获具有生命感的人性本质的部分,构建诗人的诗学观;将接地气与扎根本土作为诗歌生长的培养基,去掉繁华喧嚣,从虚无之处洞见人们流逝的岁月之痕,把生命的价值从失望、苦楚、孤寂与迷茫之中打捞出来,又在快乐、知足和期待之中击上一掌,以保持清醒;明显的本土与传统的文化基因,突出的地域性,风土民情跃然纸上,真实具象,语言精准,着力关注当下,擅长慢抒情与叙事风格的融合,甚有特色。 ——空灵部落(世界诗歌网评论频道编辑)
阿色的诗行带有人间众生的温度。他的诗中满是人间醒着的良知。他将诗歌的探针伸向了人间最柔软的部位,深入到人间苦难的河床。所以他也就懂得了人间的苦难,众生的悲伤。阿色的作品风格近乎白描,这种诗写手法也是现代诗歌创作中一种抱朴守拙的大巧。他这种无招胜有招的诗写功力所创作出的作品是直指人心的。诗人善于从一些被人们司空见惯的事物中采集诗歌的切片样本,然后,进行艺术的提纯,再创造,使之具有活色生香的标本式的极具艺术价值的作品。阿色的诗歌创作是成功的。他的作品中呈现出的是一个被浓缩了的五味杂陈的人间。这个人间既有揭示,又有唤醒;既有思索,又有升华。 ——只蝶痴梦(世界诗歌网评论频道编辑)
诗人阿色以敏锐的视角和意绪,在具有地理符号的洺河之上,通过艺术对现实的观照,使一条河具有了丰茂的生命气息。朴素的呈现,既是自然与人的和谐,又使生活琐碎蕴含的无限诗意得到扩展和延伸。这种发现和不完全依赖修辞的创作,使平常忽略的生存环境有了具体的空间感,每一首作品都是对时间流逝中,生命活动碎片的铆固,言止而意不止,具有特殊的诗学意义。 ——雷文(世界诗歌网评论频道编辑)
好诗来源于生活,生活同时在铸就好诗。在紧锣密鼓的繁缛生活节奏中,超越琐碎事物的空间感、在场迂回感、思想境界升华感,已经成为诗人阿色的一大脉点。在诗人与诗、诗人与世、诗人与己,逃不脱躲不开的摩擦与碰撞,捕捉与呈现中,让各类主题产生的非凡意义,不得不说这是一种完成,更是一种抵达。尽管一说到诗,我们通常的概念立刻会想到远方,虚构一种想象中的美好“诗意栖居地”,而阿色的每一首并没有将它搁置于单纯的虚无想象空间,而是让它稳稳落地,付诸于生活的点点滴滴,从而将它注入生命活力和饱满情感,与丰富的内心世界贯穿融合,让每一首都充满鲜活气息,这样的抵达或完成无疑是一种创作上的成功,也无疑是在“人类”生存空间,真正建立的“诗意栖居地”,让诗意栖居于大地,栖居于生活的角角落落,栖居于内心的浅道或深湾,都是极为宝贵的印证。 ——以琳(世界诗歌网评论频道编辑)
阿色的诗具有写实主义风格的特点,在细腻、自然的口语化语境里描述现实生活,把自然界的草木、山水、人物等,细致地描绘出来。读阿色的诗,总能隐隐觉察到一种绵里藏针的感觉,他把现实中的美好与丑陋,以及发生在身边的桩桩件件,以不同的视角取向、事情的来龙去脉、情感的渗透等手法表达。阿色的独特也在于他在诗的形式上没有修辞和个人加饰,但他却做到了凭借自己睿智的头脑和锐利的思维对一些事物的客观刻画,这种近似琐碎而平凡的“日常”,饱含着诗人内心装着芸芸众生的格局。 ——冬雁(世界诗歌网评论频道编辑)
获奖作品
(35首选20首)
阿色
(作品待补充)
要把灯火传下去 ——获诗歌周刊2020年度诗人感言
阿色
有那么一瞬间,感觉这人世有没有诗歌并不重要。我像古老的杞人一样,开始担心病毒,冰川,海水,天空和大地;开始想,也许明天自己也会死去。如果生来的使命是,斫木、凿石、打铁,就会得到简单和幸福。阿色喜欢简单,信命不信佛。 七月的雨水大呀,洺河的水满。故乡的亲人查看水势,关注天气,转移县城。不远的地方和遥远的地方,有人在水中生,有人在水中死。幸好这大雨,淋不透整个人间。掏一掏树洞中废弃的鸟窝,还有干燥的草和羽毛。还有石头,铁,碰撞出火,点燃木柴,给你温暖。 如果有可能,我希望天空除了阳光,就是黑白。黑的是一片森林,白的是一片雪。我们可以骑马代步,生一个孩子,养一条狗,种地打粮,以物换物。花红柳绿的春天,永远和透明的流水呆在一起。我们淘米煮粥,不去远方,不写诗。鸟雀飞来,不去追赶。落难的客人到访,添一副碗筷。 妻子再次翻身,M,祝贺你。M,我的另外一个名字。 一个人,始终要养一盏灯的。灯在手,要把灯火传下去。 就像家谱上,那个曾经无依无靠的女人。 她抚摸我的头 给我喝涮糖罐的甜水 我拉着她的手 当她的眼睛 就像在海南,见到那位名字叫作韩庆成的诗人。他的手掌透过薄薄的衣衫,给我以勇气和鼓励。 而我始终没有讲出我的感谢。 要把灯火传下去。 再无其他。
2021-9-5
2020年度诗人阿色访谈
《诗歌周刊》: 祝贺你当选《诗歌周刊》2020“年度诗人”!请简要谈谈个人的诗歌写作。
阿色: 首先感谢中国诗歌流派网和《诗歌周刊》,感谢评委会的各位老师! 2003年,榕树下,写诗。记得三颗石头的诗。 2014年,烟雨红尘,诗生活,诗歌报,北京文艺网,火种公益文学网写诗。得到过妮称已被占用,郑佳仪,尚城,窗户,渔郎,上官南华,蟋蟀,田庄,素颜鸽,杨炼等众多老师的鼓励和帮助。 2016年,中诗网写诗。诗歌《立冬》获奖,得一金黄的围巾。 2016年末,中国诗歌流派网,写诗,至今。领悟干预与传灯四字。感谢梧桐树、镇州、韩庆成等老师。 2020年,世界诗歌网,写诗,至今。 往后的事情,不得知。 再往前的事情,都是手抄本,多数已经遗忘。 最早一首现代诗写于1994年,还留着。 再再往前,年幼,内向,敏感,固执,曾离家流浪田野。 现在,仍然怀念姥姥,怀念离世的亲人。 其他,都不重要。
《诗歌周刊》: 你是怎样知道中国诗歌流派网的?在诗歌流派网论坛发帖、交流有哪些感受?
阿色: 感谢梧桐树老师,是您第一次推荐我的诗歌《幸福》上了《诗歌周刊》,阿色第一次知道了“中国诗歌流派网”。 我喜欢中国诗歌流派网,因为它的平等,纯净,宽厚,渊博,圹埌,包容和先锋,超高的人气和知名度,当然还有它的坚韧和艰难。 有的网站一天内发贴多了,作品发得多了,会遇到管理员适当的删减,这也能够理解。在诗歌流派网,没有这样的情况。参与交流的老师,有礼貌,见解独到,点评犀利,细细领悟,学到了不少东西。很庆幸能加入到这样人群和氛围。
《诗歌周刊》: 你是做什么工作的?诗歌在你的生活中处在什么样的位置?
阿色: 从事弱电安防之类的工作。大多数情况下,往返于工厂,公司,工地之间。 如果有一天老了,痴呆了,我希望能够通过年轻时写下的文字,再次辨认出我的亲人。 如果有一天死了,消失了,我希望最近的儿女,想我的时候,可以有些纸和文字摸一摸。 现在,活着,我希望把手中的灯,递到那些黑暗的地方。 写诗即活着,活着即写诗。当然,有时候诗歌,就像我想的那样,劳累一天,买一块糖果,站在路边,交给任何一个不生怀疑的孩子。
《诗歌周刊》: 《诗歌周刊》2012年创刊以来一直倡导“干预诗歌”,也就是强调诗歌与现实的紧密关系,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干预现实与专事诗艺经营常常各有长短,请结合作品,谈谈两者如何才能更好地统一起来。
阿色: 完全赞同“干预诗歌”,诗歌就应该强调与现实的紧密关系。从文学成因的角度来看,没有一个人会无缘无故地去写《红楼梦》,也没有一个人会无缘无故地去写《长干行》。离开现实去谈诗歌,是空茫的,是虚无虚幻的开始,是病态的。但同时,我们又无法否认,专事诗艺经营,也能造就一些经典诗行。比如说,机器人小冰的诗。我们要深刻理解,经典由来的两个先决条件:第一,真实情感;第二,陌生与陌生的碰撞。这两个条件属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我不认为,再写一本相仿的《红楼梦》有多大意义。因为,你不是第一个发现硫磺、硝石、木炭三者关系的人,又不是第一个把烟花升向天空的人。我们必须承认专事诗艺经营,不以现实为前提条件,他们在从事陌生与陌生之间的探索,这不全部是技巧与试验,更是一种对未知的涉险。这是一种从无到有的过程。干预诗歌,则相反,是一种从有到无的过程。两者并不矛盾。至于如何才能更好的统一起来,我只能简单谈谈自己的看法。 先来看一首2020年度(第九届)“中国好诗榜”二月榜的上榜诗歌——
手淫史
作者:赵思运
自2003年始 刘潭的手淫史 已经有17年了 那年他看到一张报纸上说 成年男子 排出精液 可以抑制非典病毒 其实 那年他才11岁 他在极度恐惧中 完成了第一次
我不知道别人读到这首诗的感受是什么,在我看来,这首诗歌,可能就是属于“诗艺经营”下的佳作。一般来讲,从现实出发的干预诗歌,一定是与作为客体的“我”,产生了强烈的情感撕扯,才有可能产生的。有的老师可能会反对,《手淫史》如何就不是干预诗歌了。是的,这首也是干预诗歌,是诗歌的有效力。而诗艺经营,多半是以手段和技巧开端的。换言之,这种手段与技巧,可以暂时用不上情感。通俗一点,理工博士的“小冰”(不是绝对)。因为,黄侃的长子念华患肺结核去世后,闲谈中黄侃问念田:“你知道你哥哥怎么死的吗?”念田说:“不是肺结核吗?”“不对!”念田一时不明白了,于是猜,全不对。最后黄侃说:“是捋死的(即手淫而死)。其实,肺结核病人在那个时代无药可救,得了此病,只有等死一途。结核晚期,病人呼吸艰难,有时为减轻痛苦,据说会以手淫来求得暂时解脱。读过这文字的老师就会理解,原来写诗不需你多悲伤,多愤怒,精致,细心,就有可能助你成就诗歌。当然,赵思运老师创作的过程可能完全不是这样,无碍我们从这一角度尝试进行分析。
再来看几段歌词: 爱就一个字,我只说一次 (张信哲《爱就一个字》) 爱情两个字,好辛苦 (黄安《新鸳鸯蝴蝶梦》)
再来看两首诗歌: 不管是谁家的狗 什么颜色的狗 什么品种的狗 都在做着同样的一件事 它们的头都扭向同一个方向 用很浓的方言在叫 “汪” 它们善于 将复杂的黑夜 用一个字 解释得这么简单 (魏胜利《狗叫声》)
羊羊羊,咩咩咩,满山坡的声音 呵痒了野花,笑哧哧地全开了
羊嘴把初春嚼得黏黏的 把天空都涂满了草汁
羊憨厚的嘴只会说咩 那是它们对村庄永远说不清楚的爱 (二胡 《山坡上的羊》)
最后,看两首:
真是奇怪了!一连几天做梦,都梦见希特勒 站在自家阳台上,冲纷纷扬扬的雪 发表演说。他一挥手 那些雪花居然异口同声地欢呼:HI,HITLER (张灿枫《梦见雪,还是梦见希特勒》)
最后一刻 天下反了
无数的爆竹像子弹 射向黑漆漆的天空 (韩庆成《除夕》)
好像很有技巧,好像没有技巧,诗歌所站立的地方,一定是与你根须相连的地方。 只不过,有的时候,诗人能够明确;有的时候,诗人也未必能察觉。诗歌是什么都可以,都需要用人间来轮回。在人间,用这三个字,把干预现实与专事诗艺统一起来。
《诗歌周刊》: 最后,请谈谈对当下诗坛的看法,以及你对《诗歌周刊》的建议。
阿色: 我不会嘲笑任何一首诗,任何一个诗人。包括盛行网络的梨花体、乌青体、屎尿体等等。我也很少去写比较“露骨”的诗歌,但不反感,不反对,好的诗歌我都会收藏。比如乔家小小,砖妹er、余秀华、薄小凉。更不会为了诗歌去远方,人生各有各的活法。如果通过写诗,能够换取名利与荣光,也是太正常不过的事了。诗坛太大,阿色所能读到的冰山一角都不算。不过人心浮躁,冷门的专业少人去学,冷门的诗歌,也少有人写。在同一片水域中,用相似的工具和技法捕鱼,我们在渐渐失去独立性和独特性。我喜欢写出《草木篇》的诗人流沙河,用了几十年光阴研究甲骨文,他讲的诗经我都看过。我喜欢口技旅行的语言学家赵元任,他会说33种汉语方言,没有选择成为诗人。 《诗歌周刊》作为一个网刊,坚持这么多年,聚拢如此高的人气,确实不易。这中间,恐怕要付出一群人的青春。我仅有的建议就是,《诗歌周刊》可以考虑部分作品的连载性,以增强它的期待值。另外,任何文学作品,只要读过一遍,就会失去它的新鲜感。《诗歌周刊》也可以考虑部分作品保持首发。
2021-9-5
新作八首
阿色
法制社会
一场交通事故的判定 需要尸体检验 需要酒精含量检验 需要车辆安全性能检验 需要事故车辆机械故障鉴定 需要痕迹鉴定
我们需要用镰刀铁锨 野鸽子和凉风 把那些腰身已鼓涨的玉米 逐行割断铲掉 在大片大片望不到边际的苍翠中间 腾出一条抬棺的小道
棺是白茬棺天是瓦蓝的天 我们流泪叹息 点燃的纸扎 很快变成了灰 兄弟变成了灰的纸扎 飞得高飞得远 你也要想得开一路走好
法制社会的法律并没有规定 肇事者 需要向你道个歉磕个头 递一根香烟
2021-9-4
再叫你的名字
走吧终究要走的 抬你上车的 是你的三个哥哥
通向太平间的路不算远 拐个弯 就是你干活的工地 工棚处 有影影绰绰的灯光 路上的牌坊大排挡五金店 梧桐树樱花树 你都熟悉
我们叫你大名叫你小名 叫你身份证上的名字 再叫 从前取笑你的外号
蓝色的布单下 没有了回声
2021-9-4
脏话
急诊室里的心电监护仪 变成了一条直线 起伏的胸腹 那只是呼吸机的作用 瞳孔呢 瞳孔早已经放大了
一滴一滴的血 从弟弟的头部耳孔流出 大团大团带血的纱布 满目的白 摸摸手臂手臂冰凉 摸摸脸脸冰凉
肇事者是谁暂时不能告诉你 肇事者饮酒了吗 一切走法律程序 案发现场的视频呢 以后都会让你看
从门外到门内 从一个人到一具尸体 从医生到警察 我所能得到的只有这么多 慌乱无措 茫然 傻
XXXX 我终于又一次 赤裸裸诅骂了这个世界
2021-9-4
尸检
给弟弟作尸检的有三个人 一男两女 一女负责检查测量 一女负责拍照 男的任务最简单用笔在纸上记录
他们表情严肃配合默契 偶尔需要 看护太平间的老人和亲属 在一旁搭把手
我瞥见老人的手一直在抖 弟弟指甲缝里藏有黄泥 接连几日的无主慌乱 大家都忽略了 人生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此刻弟弟 已主动合上了双眼
2021-9-5
太平间
再一次打开冰柜 拉出弟弟 再一次悲怆流泪 负责看守太平间的老人 告诉我们 可以点香烧一点纸箔 可以哭 但不能下跪 不能把眼泪滴到死者身上 他太年轻了
这个已经改县称区小县城 其实还是个小县城 唯一的太平间 建在唯一的中医院 医院的一角 有一座北齐造像碑 年代古老 碑阳碑阴两侧均为浮雕佛像 都被人 刻意地隐去了面容
2021-9-5
轮回
我爷爷的母亲 生于晚清长于洺河以东的留垒河畔 两条河流 都记得她的模样和爱 在一条长长的土街上 鸽子槐花树起起落落 我叫她姥姥
传说中姥姥二十多岁守寡 年轻时眼不瞎 有一双同辈人不多见的大脚 她抚摸我的头 给我喝涮糖罐的甜水 我拉着她的手 当她的眼睛
姥姥去世的那年我十二岁 简单推算 她用了五十多年的光阴 才看到了我 我活着姥姥就活着
辛丑年丙申月壬寅日 七月半中元节 我的弟弟死了 死在一场鬼气森森的车祸 我的弟媳 姓杨同样二十多岁 两个女儿有孕在身
往后的人生岁月 还有没有另一个叫阿色的孩子 都不再重要
2021-9-5
送信的人走了
影布上流行卷席筒的时候 你就梳着小苍娃一样的头型 我喜欢逗你 你不生气伸手抓我眼镜
那些年月槐花槐子 还有人收购 细柳条去皮晾干编笊篱 可以换钱 田野里大豆高粱蝈蝈叫 村南的枣林挂满了红枣
你颠着小脚找哥哥 哥哥哥哥 叫蝈蝈我要我要 你的脸蛋很圆 经常沾满鼻涕和泥 你的眼珠 贱贱地转来转去
绕过村边的大土坑 数着路边电线杆子 你伸出手 哥哥信信 那信中还装着上一个世纪 尚未消散的爱情
2021-9-5
雇童子
洺河滩的农村 出殡发丧的前一天晚上 需要为死者送路 烧白马 白马要由先逝的同辈族人来牵 假如没有 就要多烧些纸钱 雇童子
夜深人静管事的人带着祭品 拜完了土地祠 领着孝子向西 在出村的大路口送走死者 来回的路上 所有的人都不能回头 不能出声
牵马的童子收好了钱 你要办好事 洺河滩没有多大 过了几个土坡 就可以看到太行山
2021-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