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359|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对联的讲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3 15: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对联的讲解》
窗诗刊编辑部
第一课讲解:
第一章:对联简史
第一节:唐代:对联的产生时期
对联产生于唐代,是有史实根据的。陆续发现的一些出现于唐代的实实在在的对联作品,便是有力的说明。方东先生就在《霞浦县志》和《福鼎县志》上发现三幅唐代的堂室对联:
大丈夫不食唾余,时把海涛清肺腑;
士君子岂依篱下,敢将台阁占山巅。
(这是唐代进士林嵩所题自己读书草堂之联,时间在(860--873))
还有两幅对联为陈蓬所题。
一曰:
竹篱疏见浦;
茅屋漏通星。
另一曰:
石头磊落高低结;
竹户玲珑左右开。
陆续发现的唐代对联逐渐增多,这至少说明唐代对联的确实存在。导致对联产生于唐代的理由,绝非偶然。从对联产生的途径可以说明。
对联的产生途径,除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而外,最关键的就是律诗。律诗除排律外,八句中要求中间的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且合一定的平仄,对联也讲对仗平仄。这说明对联最本质的东西,是从律诗直接继承和发展而来的。根据很多史料记载,唐代很多诗人创作时,并非先得全诗,而是将律诗中比较精彩的中间两联写出,最后再配全诗。贾岛《忆江上吴处士》一诗就是如此。据《唐才子传》载:
(贾岛)逗留长安,虽行坐寝食,苦吟不濯。时秋风正厉,黄叶可扫,遂吟曰:“落叶满长安。”方思属联,杳不可得。忽以“秋风吹渭水”为对,喜不自胜。
此对后来入了诗,因此没有被作为对联。没有能够独立成联,这说明律诗之“联”与对联,有联系又有区别。由律诗之“联”转化为对联,还有一定得条件。这一点,香港的梁羽生先生在《律诗之“联”不同于对联》一文中,介绍得非常透彻。他举例说,杜甫的《蜀相》中的颈联:“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可说是概括了武侯生平,因此可以独立出来作为武侯祠的楹联;但颔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莺空好音”就不能独立出来作为武侯祠的楹联。
除了律诗以外,在唐代,也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从不同程度上,促进了对联的产生。这些因素,主要是联句、摘句和书壁等。
联句,是旧时作诗的一种方式。由两人或多人共同作一首诗,相连成篇。后来习惯于一人出上句,续者对成一联,再出上句,轮流相继。这种作诗方式唐代很常见。《孟浩然集序》中记载:(浩然)间游秘省,秋月新霁,诸英华赋诗作会。浩然曰:“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举座叹其清绝,咸搁笔不复为继。
联句在唐代,又扩展为酒令、口号等。在此就不一一介绍了……
摘句,就是把一篇作品中特别精彩的句子摘出来单独使用。程千帆先生在《关于对联》一文中说:将一篇作品中特别精彩的句子摘出来,单独加以赏析,此风起于六朝,盛于唐。白居易18岁入长安时,在《赋得古原草送别》一诗中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句,就被广泛传诵。
书壁,即将诗句写在壁上。唐代一些诗人和书法家都喜欢如此。无锡惠山有唐代张祜题壁联:“小洞穿斜竹,重街夹细沙”便是一例。
除了上述因素外,还有诗的隔句对的特殊影响。这些限于篇幅,就不一一介绍了,大家可以结合有关书籍自己课外阅读吧。
总之,从以上几个方面可以看出。在唐代,各方面的条件都具备对联的产生,不管通过何种途径,对联作为独立的文学体裁,都可谓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了。
第二节:宋元明:对联的发展时期
唐代以后,对联便逐步推广开来。到宋代就正式向各个领域深入了。吴越广顺初(951年),龙华寺僧人契盈一日陪吴越王游碧波亭,适逢黄浦江潮水初满,舟楫如云,契盈称可谓:
三千里外一条水;
十二时中两度潮。
时人称为佳对,便题到了碧波亭上。这时游览题联,曰之为胜迹联。南宋绍熙五年(1194),朱熹筑沧州精舍,自书一联云:
佩韦遵考训,
晦木谨师传。
这是书斋题联。南宋权臣贾似道镇淮扬时,上元张灯,客有摘句作灯门联,曰:
天下三分明月夜;
扬州十里小红楼。
这是灯门题联。寿联和挽联在宋代也已经出现。同时,对联开始用于文学作品中,也在宋代。宋话本小说,常常用对联进行章节的总结。总之,对联在宋代被广泛应用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逐渐被人们喜爱。
元代对联录载不多。赵子昂奉忽必烈之命所书的两副对联,是为元帝歌功颂德的,影响比较大。书于大殿上的一副录王维的诗句:
九天阊阖开宫殿;
万国衣冠拜冕旒。
书于应门的一副是:
日月光天德;
山河壮帝居。
赵子昂还在扬州迎月楼题了这样一联:
春风阆苑三千客;
明月扬州第一楼。
明初,由于朱元璋的提倡,对联得到了一次大的普及。“春联”这个名称,就是朱元璋提出来的。史书载,朱元璋建都金陵后:“除夕传旨,公卿士庶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为了检查执行情况,朱元璋还“微行出观”,据说,他还专门为一家阉猪的题写了这样一联:
双手劈开生死地;
一刀割断是非根。
朱元璋还有一副题写秦淮河的对联:
佳山佳水佳月佳风,千秋佳地;
痴色痴声痴情痴梦,几辈痴人。
由于朱元璋对对联的重视,上行下效,于是每年春节,家家户户都贴春联,久而久之,便成了一种习俗。春联的推广,有力地促进了对联的发展。
第三节:清代:对联的鼎盛时期
命清以来,出现了无数撰写对联的高手。明代的解缙、清代的孙髯翁、郑板桥纪晓岚、曾国藩、俞樾等。有关他们的对联轶事,至今还在流传。他们所写的对联,有的已集而成册。
对联汇集,远在宋元两代就已经出现。周守忠的《姝联》、钱德苍的《玉堂巧对》就是。明代扬升庵所著的《榭华启秀》,是今天所见到的较早的一部对句专集。
清代,凡值大典庆成,皆有进御文字,为对联的鼎盛时期。康熙、乾隆年间曾有两次编辑楹联,因未见其书,不知面目如何。清代汪升刻了一部《评释古今巧对》汇集了康熙以前的趣联巧对,可称当时趣巧对联的集大成者。乾隆年间,李谦堂所著《联经》,共四卷,集儒家经语或根据经意自撰成联。有影响的还有:王有光的《吴下谚联》,梁章钜的《楹联丛话》、《楹联续话》、《楹联三话》影响最大。个人专集有曾国藩的《求阙斋联语》、左宗棠的《盾墨馀沈》、俞樾的《楹联录存》等等。章太炎、吴恭亨等也有专门的对联集,而且中多精华。还有诸如《对联汇海》、《对联大全》之类的联集。
清代对联的发展在四个方面比较突出:一是越写越长。号称“海内第一长联”的昆明大观楼长联,有180字,已属洋洋大观,但就字数来说,清代光绪以来有不少对联都超过了它。如吴可读题甘肃举院长联、钟耘舫题成都望江楼长联、俞樾题杭州西湖彭玉麟祠长联、潘柄烈题武昌黄鹤楼长联、张之洞题屈原湘妃祠长联等等,每副从192字到1612字不等,可谓鸿篇巨制。二是越写越巧。把许多艺术手法都运用上了(以后在“对联的艺术技巧”中将详细介绍,在此不再赘述)。三是使用越来越普遍和广泛。风景甚佳有景物联;某人去世,有挽联;感于世情,有喻志联;交朋会友,有娱兴联。诸如此类,官民皆有。四是对联独有的整套格律-----马蹄韵不仅形成,而且已经完善(这在以后的讲解中有专门介绍,也不再展开)。总之,对联在清代以来,进入了它的空前鼎盛时期。
第二章:对联的特点和基本要素
对联同其他任何文学形式一样,也有自身的特点。概括地说,对联的特点是:对仗工整,平仄协和。具体我们分三节来详细介绍。
第一节:对联的字数和句式
对联的第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上下两联字数相等。如果不是故意空出某个位置以达到某种修辞效果,概莫能外。
对联的句式也有自身特色。关于这一点,不同的对联书籍,有不同的表述,但归纳起来,无非三条。
其一、对联的句式一般是长短句,这点类似于词。凡每联两句或两句以上的对联,字数相等的联不多。即使有少数字数完全相等的联,但节奏也不一样。例如峨眉山九老洞有这样一联:
问九老/何处飞来,一片碧云/天影静;
悟三乘/遥空望去,四山明月/佛光多。
两联的第一句是按三、四节奏,第二句是按四、三结构念的。
两副对联字数相等,中间断句的地方并不一致的情形也很普遍。下面两副每边17字的联,断句的差别就很大。四川灌县离堆公园联:
两千年好事,车同轨,书同文,天府百流同灌;
数万顷良田,水有源,禾有本,中华一大有洲。
这副对联是按五、三、三、六断句的。四川乐山乌尤寺读书楼联也是17字:
江上此楼高,问坡颖而还,千载读书人几个?
蜀中游遍迹,看嘉峨并秀,扁舟载酒我重来。
这副对联是按五、五、七字断句的。
字数相等的对联尚且如此,字数不等的,句子长短纷纭的自不必说了。
其二、对联的句式,喜欢用倒装句。这主要是为了韵律和平仄。例如长沙岳麓山云麓宫联:
二十年前此读书,记古寺夕阳,常看青枫红叶临绝顶;
一千里外更穷目,数今朝风物,只有月色滩声似旧时。
“常看青枫红叶临绝顶”是“常临绝顶看青枫红叶”的倒装。之所以这么倒装,是为了与下句“只有月色滩声似旧时”的句式相合。再如杭州岳庙联:
旧事总惊心,阶前桧贼;
感时应溅血,庙侧花神。
上联是“阶前桧贼,旧事总惊心”的倒装,下联也是。这种倒装是为了句末的平仄安排,否则句脚上平下仄了,读起来不铿锵。另外,倒装的结果,句子显得变化多样。
其三、对联的句式,常将若干结构相等的词语联合起来,作一个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例如:
胜地重新,在红藕花中,绿杨阴里;
清游自昔,看长天一色,朗月当空。
这副杭州西湖平湖秋月联,“红藕花中”、“绿杨阴里”都是偏正结构,联合起来作介词“在”的宾语,下联亦然。这样,不仅列述的事物较多,读起来也有均匀而强烈的节奏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3 15:35 | 只看该作者
第二课讲解:

首先我们先了解什么是联 ,对联又叫楹联或春联 .在诗词中对联可称之灵魂 ,律诗是否工整,要看二三联对联是否好
两句三年得, 为什么为有这句话呢 ?因为古时经常有人了几个月凑出一副对联
两副对联,然后再添头加尾此次讲对联,希望大家在写律诗的时候更顺手
一、 什么是联?
1、联是两个句子。一句不能称为联。同样,三句或多句(不指同一联中断句)也不能称为联。
2、句子本身及句子之间是符合一定规则的。
二、何谓平仄?
汉语“字正腔圆”,一字一音,音节分明。古汉语把汉字音调分为四声,分别为平、上(shǎng)、去、入。宋末刘渊总结前人诗词音韵规律而刊行《平水韵》,成为以后诗词对联创作的用韵
标准。

三、联的美学
对联作为一门文字的艺术形式,应当符合多数人的审美。上节课信陵君老师讲到字词的雅化,其目的也就是为了提升诗词的美感和可欣赏性。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隐士的志趣;“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士大夫的志趣;“天子呼来不上船,自云臣是酒中仙。”是酒客的志趣;“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上网时。”是网虫的志趣……由于每个人的知识层次不同,社会阅历不同,审美情趣存在一些差异,但大致的审美观点还是一致的。
一些简单的词汇,可以勾画出唯美的意境。但如没有很好的功力,还是应该尽量避免一些俗词俗语。有些词入联很好,如“油壁香车花满路”,有的就不好入联,如“拖拉机拉了一车大粪”
。当然,多听听一些诗词讲座,学习一些名家的诗词研究成果和创作经验,是一条终南捷径,但前提还是得有古诗词的功底基础。可参考书籍有《历代诗话词话大全》。

四、 联贵有“心”
《中华名联》中有很多不符合现代所谓的联律的。

联重要的就是心

今天没事做
明日有钱拿
像这样的联是毫无生趣的,纯粹的口水(这种生活倒是令人向往的,^_^)。创作联的时候不要先想着如何做到合律,而应把心思放在立意与创意上。光有律而无意义的联,就如同骨上附泥,
没有血肉,毫无可读性。

此联格律工整,逻辑无误
但是,有意义吗?

五、古长联扩展
被称为“天下第一长联”的清朝乾隆年间昆明名士孙髯翁创作的大观楼长联(不一定是字数最多):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
,莫孤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最短的联是“九?一八事变”后,国人拟的一联:  这联的意思是:岂能倒着生?毋宁站着死!表达了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最早的联。有人说新出土又发现了新的证据。但我们还是依据传统的说法,认为是公元964年春节前夕,后蜀主孟昶在“桃符板”上写的对联: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
最大的联是安徽黄山立马峰绝壁上一副摩崖石刻联。每个字的直径平均为2丈8尺,其中“平”字的一竖有2丈8尺2寸。
立马空东海
登高望太平
最无聊的联是某公拟的厕联:
管她节妇贞人,见我都要宽衣解带
任尔英雄好汉,到此敢不屈膝翘臀
最没劲的联就是上面提到的例联:
今天没事做
明日有钱拿^_^

联律的定义
首先说一下什么格律?格律=格+律 ,格律就是格加律。对联也有对联的格律,我们简称--联律
(一)对联格律的要求。对联格律,概括起来,有六大要素,又叫“六相”。
1、字数相同。2、词性相当。3、结构相称。4、节奏相应。5、平仄相谐。
所谓字数相同,我不多说
下联肯定要和上联一样,词性相当即词性相同

所谓结构相称,指上下联语句的语法结构,或者说其词组和句式之结构,应当尽可能相同,也即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并列结构对并列结构。句子的结构或句型,要求上下联完全相似,即使长联,上下联的句子也都要做到,上下相对。(具体应用以后详细讲解)
节奏,本是一个音乐术语,指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等现象。在联律中,则是指对联语句中有规律的停顿现象。就是上下联停顿的地方必需一致。对联行文多以二字(有时也以一字或三字以上)为一节奏。所谓节奏相应,指上下联在节奏的停顿上应当尽可能同步。
如:漏尽--飞身--去
  心空--及第--归
  可怜--鼠辈--偷酥--死
  堪羡--鸽王--绝食--生
  以--神通力--护持--正法
  设--孟兰盆--超度--慈亲

上下联节奏完全相同,比较长的对联,节奏也必须相应。不过,节奏应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节奏包括语意节奏和声律节奏。狭义的节奏则专指语意节奏。语意节奏主要依据语句结构去划分,或者说,主要是根据其语义而产生的音节上的停顿或间歇。声律节奏则是从其平仄要求上去看,或者说,是指句中一定位置(即音步位)的声调要求(即平仄安排)上划分。所谓节奏,主要是指上下联在音节上的停顿或间歇。因此,为了使概念明确,最好将语意节奏和声律节奏分别用“节奏”和“音步”来表达。
接下电话,等俺一下

如,语意上的节奏为:
    同时--闻--授记
    次第--得--菩提
   其声律上的音步则为:
  同时--闻授--记
  次第--得菩--提
当然,节奏和音步还是有密切联系的,二者经常是一致的(如“漏尽飞身去”等)。5、平仄相谐。
就是指上下联平仄相反。一般不要求字字相反,就是说在一句联中,135位置上字上平仄可以不不论,246位置上字一定平仄相反。平仄协调在对联平仄声中的排列规律,是对联的生命。也就是说对联的声律要求是非常严格的。因此,联界把违反声律的现象,归结为撰联的声律三忌。


二、 1、忌单联失替,又叫“串声”。2、忌上下联失对,又叫“串调”。 3、忌上下联联脚失调。
单联失替,指对联的上联或下联中,246偶位字没有平仄交替,简称失替。以七言联为例:
上联:○平○仄○平仄;或○仄○平○仄仄。
在单联中,看一下246偶数位置的平仄。平-仄-平;仄-平-仄,这样相互交替就是合格律是对的。如果是平-平-仄;平-仄-仄,或者是仄-仄-平;仄-平-平,就是失替了(俗称出了律)

○ 是可平可仄,也就是传说中的通

有些群,觉得好玩就说绿了
不明白的人就犯迷糊了,绿了就是出律了,同音字

b、忌上下联失对,又叫“串调”。
还是以七言联为例:
上联:○平○仄○平仄;或○仄○平○仄仄
下联:○仄○平○仄平;或○平○仄○平平
还是看上下联中偶数位子246上字,一定平仄相对,平对仄,仄对平。上下联失对,指上下联的246位子的字,没有平声仄声相对,即没有平

b、忌上下联失对,又叫“串调”。
还是以七言联为例:
上联:○平○仄○平仄;或○仄○平○仄仄
下联:○仄○平○仄平;或○平○仄○平平
还是看上下联中偶数位子246上字,一定平仄相对,平对仄,仄对平。上下联失对,指上下联的246位子的字,没有平声仄声相对,即没有平仄相么

c、忌上下联联脚失调。
联脚失调现象有二点。一是上联尾字为平,下联尾字为仄,简称“平起仄收”
二是同声落脚,就是上下联,联脚平对平或仄对仄。这两种现象是对联的大忌。联脚的收脚,有条硬性规定,上下联收脚必定要“上仄下平”,即“仄起平收”。同时要注意在词组末字或者节奏点上的字应平仄相反,长联中上下联每个分句的尾字(句脚)也应平仄相反,每边二至三个分句者,要求各分句不能全是同声落脚。每边四个以上分句者,要求各分句不能连续三句或三句以上同声落脚。这种规则理论上简洁明了,运用上灵活多变,既体现了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又平衡了句脚平仄问题上的几种主要观点。凡是出现上述“三忌”现象之一的对联,属于病联。
此外,还要注意:
1、忌三平尾或三仄尾。
所谓忌三平尾或三仄尾,指的是在一个句子的最末三个字,应尽可能避免都是平声或都是仄声。

对联的格式
是的
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平
这样就是三仄 和三平
二四六要定格,尾句不能动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只能把第五字给卡叉掉
2、忌孤平或孤仄。
所谓忌孤平或孤仄,指的是在五言以上的句子中,应尽可能避免全句只有一个平声字,或只有一个仄声字。如:“万事俱如意”,即是孤平。又如:“大日智光遍照”,也是孤平;又如:“菩提当下圆成”,即是孤仄。
孤平或孤仄的现象,主要只在五、六言的句子中,因为在七言以上的句子中,如果遵守了平仄交替的基本要求,是不会出现孤平或孤仄的。而且,考虑到五、六言的句子,字数本来就不多,因此,对于孤平或孤仄,能忌,当然可以,不忌,关系也不大。如同三平尾或三仄尾一样,从对联格律越来越倾向于宽松的发展趋势看,孤平或孤仄也可以不作为禁忌。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因一三五不论,故有些人就改了
仄仄仄平仄
平平平仄平

这样也是不允许的
3、忌同位重字和异位重字。
所谓同位重字,就是以同一个字在上下联同一个位置相对,如“法界”对“世界”、“成道”对“成魔”。不过,有些虚词的同位重字是允许的。
如:
漏网(之)鱼,世间时有
脱天(之)鸟,宇内尚无
诸佛洞观实相(而)无住
众生游戏虚空(而)不知
所谓异位重字,就是同一个字出现在上下联不同的位置。
如:
业流(不)住勿贪境
命运相同(不)恨人
4、忌同义相对。
同义相对,通常又称为合掌。所谓忌同义相对,指上下联相对的语句,其意思应尽量避免雷同,如“旭日”对“朝阳”、“史册”对“汗青”、“神州千古秀”对“赤县万年春”等,就属合掌。当然,出现个别非中心词语(尤其是虚词)的合掌,或者合掌部分在联中比重很小,无伤大雅。一些含义相近的语句相对,也未尝不可。如:
心色皆空成正道
根尘俱彻证圆通
此联上下联联义颇为接近,但终究不是同义。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很有句的这一句就是这毛病
上句那个是整个句式、句意思相同。
地湿厌闻天竺雨,月明来听景阳钟。这句也合,听和闻是一个意思,所以他就合掌了。这个是单个字或词意思相同
4、忌同义相对。
同义相对,通常又称为合掌。所谓忌同义相对,指上下联相对的语句,其意思应尽量避免雷同,如“旭日”对“朝阳”、“史册”对“汗青”、“神州千古秀”对“赤县万年春”等,就属合
掌。当然,出现个别非中心词语(尤其是虚词)的合掌,或者合掌部分在联中比重很小,无伤大雅。一些含义相近的语句相对,也未尝不可。如:
心色皆空成正道
根尘俱彻证圆通
此联上下联联义颇为接近,但终究不是同义。
6、内容相关。
上面说到的字数相等、词性相当、结构相同、节奏相应和平仄相谐都是“对”,还差一个“联”,“联”就是要内容相关。一副对联的上下联之间,内容应当相关,如果上下联各写一个不相
关的事物,两者不能照映、贯通、呼应,则不能算一副合格的对联,甚至不能算作对联。

对联的格律可以分为三种形式:正格联,变格联和无格联。
1、正格联。
正格联的基本定义是以对联尾字的平仄作为基准,凡上联尾字为仄,下联尾字为平的,都称之为正格联。在正格联中,只要句中和句脚严格做到“两两交替”即为正格。又分为三种形式。
a、律联。
五言正格句: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这两种格式(拗体除外)。
七言正格句: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这两种格式(拗体除外)。
b、组合律。
对联与律诗不同,对联的句式比较随意,除了五字和七字外,对联的句式不拘一格。有两字,三字,四字,六字,八字甚至几百字的。因此,在平仄的协调上就产生了取舍的困难。后人总结了一种马蹄韵的规则。所谓马蹄韵,是一种形象的表达的方式。马在奔跑的时候,前两蹄提起,后两蹄落地,在声音上呈一轻一重的形态。
二言正格句: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三言正格句: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四言正格句: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六言正格句: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八言正格句: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九言正格句:平平仄仄 ,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以此类推,十言联可三七分开、五五分开、四六分开。。。。。
联语长的,句中必有停顿与分句,再按上面短句的规律进行。

c、宽律。
对于联律要求也就越来越宽松。宽律的规则很简单,即上联尾字为仄,下联尾字为平。仅此而已。如果也要求象律联或组合律联一样非常考究每句句子中好几个字的平仄,容易产生因律害意的后果,至少在词意的表达上会出现不准确的现象。有鉴于此,放宽除尾字以外的所有字的平仄,对现代人来说是一种格律的解放。

由宽律而起的人,句意较好,不受格律束缚,思维开阔
由对联入律诗则对仗工整

2、变格联。
单句联中平仄变格遵循“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规则。此规则的要点在于:只注重双音节词组第二个字的平仄交替(第一个字则可以灵活处理)。此规则一般应用于以“两平”或“两仄
”起头的格式中,且单言句不计最后一字。具体说(上联):三言句中“一位置上字可平可仄”,四言、五言句中“一、三位置上的字可平可仄,六言、七言句“一、三、五位置上的字可平
可仄。八言、九言以上的联,通常按拆分成两句以上的多句联另论。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孤平或仄是除尾外存在联中只有一个

《中华名联》中有很多不符合现代所谓的联律的。
最忌的三平尾。如:客上天然居(居,上平六鱼:鱼渔初书舒居)
这联的创意在于,反过来读“居然天上客”亦好。

求人难, 难求人, 人人逢难求人难
这联很像《昔时贤文》中的句子。
所谓的三仄尾。如:
上钩为老,下钩为考,老考童生,童生考到老
这个纯粹嘲讽联,但从字形出发,也很有创意。
孤平句。如:
闲人免进贤人进
盗者莫来道者来
此联中,闲人,可理解为无聊之人,无文化之人;盗者,可理解为无道德之人,无耻之徒。不一定纯字面理解,这就就能和后面的贤人,道者相对应。
联中本句和对句之间平仄不谐的联更是多不胜数,主要体现在“巧思联”上。(“巧思联”是我的称法。一般称为“机巧联”、“机关联”等,都是从联的角度出发。“巧思联”都是创作者
刻意而为之,所以从人的角度出发,用“巧思联”命名,涵义更为广泛和贴切。)如:
烟锁池塘柳
炮镇海城楼
这联堪称“好命联”,上下联五行都不缺。当然,也有缺的,像这个“苦命”的春联。
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
横批:南北
整联的意思:缺衣(一)少食(十),没有东西(过年)。联中本句和对句之间平仄不谐的联更是多不胜数,主要体现在“巧思联”上。
重字是对联应试努力避免的,毕竟中国汉字那么多,同义近义的词也不少,在一个短短的联中居然出现重字是很没文化的表现。但如果作者在一联中刻意重字,以取得特殊效果,却更能体现其文字驾御功力。如著名的山海关孟姜女祠联: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海水潮,朝朝潮,朝潮朝落)
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浮云长,常常长,常长常消)
这个联运用了通假字。括号里面是解释
旧时广东羊城 “陶陶居”征联:
陶潜喜饮,易牙喜烹,饮烹有度
陶侃惜分,夏禹惜寸,分寸无遗
这个也是刻意重字的。嵌名联。
有些联语意完全不相关,如无情联。举一个著名的例子:
张之洞
陶然亭
五月黄梅雨
三星白兰地
花生米
水煮鱼

花生米
水煮鱼 这联是俺们几个群友扯出来的,我认为最好玩的无情对
还有一些联,上下句之间词性也可能不一致或相似。如一些律诗中的首联尾联。
我们知道,联的起码要求应该是下面联字数相等,否则称为“对不起”。但也有例外。如
袁世凯  千秋。
中国人民万岁!
这联的妙思及寓意就在于“袁大头”对不起中国人民。“诗有诗眼,联有联心。”所谓联心,即指联的立意和创意。还有些时间,我就给大家讲下别的扩展吧
对联中的特例:
借对:借临近义或相近字对
马骄珠汗落,胡舞白蹄斜。借珠为朱,与白相对,是借字音相对。
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 这里的丁是壮丁的,借来与甲帐相对,此为字形相对。
当时物议朱云小,后代声华白日悬。朱云人名对白日天文星辰,最初看来字在名中的意义对起来本不甚工稳,但那字有另一个意义却恰好和对句中的相当字成为颇工的对仗。
丁是壮丁的,借来与甲帐相对
这里还有一个手法就是逆挽对
用回日 对去时
比如我们的今昔去旧年

倒插对:即倒装句,倒着说,最典型的就是秋兴八首里的
香稻啄余鹦鹉粒,碧酸味栖老凤凰枝
鹦鹉啄余香稻粒  本应该是这样的
这个手法老杜常用
其中还有一些好句子,如:
绿垂风折笋,红绽雨肥梅。
表惜峰峦过,黄知桔柚来。
寺忆曾游处,桥怜再渡时。
流水对:此句式浑然一体,一气下来,如行云流水。
我寻高士传,君与人人齐。
伊昔黄花酒,如今白发翁。
一从归白社,不复到青门
错综对:即不拘位置,颠倒错综,以成对仗。
裙拖六幅湘江水,鬓耸巫山一段云。
六幅和一段
换个位置对仗
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众水会涪万,瞿塘争一门。 也是此手法。
隔句对
我们平时在诗词中看到的对句是两句相连。还有一种对叫隔句对,也有一称叫扇面对
即一三对,二四对。
昔年秋露下,羁旅逐东征。
今年春光动,崎岖别上京。

飘渺巫山女,归来七八年。
殷勤湘水曲,留在十三弦。

凡思同静话,夜雨坐禅床。
末得重相见,秋灯照影堂。
双声对  即声母相同
河汉夜阑闻孤雁,潇湘水阔二妃愁
he han , xiaoxiang
秋露香佳菊,春风知馥丽兰
佳菊 丽兰
叠韵对  即韵母相对
茱萸插鬓花宜寿,翡翠横钗舞作愁。
平明端笏陪鹓列,薄暮垂鞭信马归。

双声双韵对 即韵母和声母亲相同
玉楼巢翡翠,金殿锁鸳鸯。
feicui   yuanyang
帘前克色应须惜 世上浮名好似闲。
lian qian
联绵字集
双声:即两个音节的发声相同的,如:
蒹葭 萑苇 唐棣 枇杷 蜘蛛 蚣蝑 蠛蠓 蛈蜴 詹诸 蝤蛴 蛴螬 蟋蟀 伊威 熠耀 蚰蜒 鸳鸯
流离 夷由 鸲鹆 鶶鷵 騊駼 距虚 秋千 琉璃 辘轳 土苴 瘌痢 喽啰 慷慨 仓促 吩咐 惆怅
含糊 踌躇 黾勉 踊跃 参差 彷佛 澎湃 玲珑 伶俐 留连 辗转 闛鞈 犹豫 陆梁 踟蹰 踯躅
嗫嚅 匍匐 溟蒙 嘹亮 恍惚 忐忑 蒙眛 崎岖 尴尬 褴褛*
叠韵:即两个音节的收韵相同的,如:
唠叨 苗条 逍遥 魍魉 葫芦 诘诎 支离 章皇 朴樕 扑簌 馄饨 龌龊 玫瑰 骆驼 膀胱 哆嗦
蜿蜒 徘徊 胡涂 灿烂 烂漫 朦胧 霹雳 乒乓 蹒跚 婆娑 混沌 莽撞 骯脏 腼腆 啰嗦 芍药
蜻蜓 彷徨 薜荔 蟑螂 翩跹 橄榄 碌碡 旯旮 叮咛 汹涌 殷勤 堂皇 从容 窈窕* 荒唐*
非双声非叠韵:既非双声又非叠韵的,如:
蝌蚪 蚂蚁 蟋蟀 鹦鹉 芙蓉 蔷薇 玻璃 迷糊 囫囵 马虎 侥幸 垃圾
另外,双音节语素还有很多是音译的外来词,如:
剎那 浮屠 菩萨 沙门 琵琶 葡萄 苜蓿 石榴 茉莉 尼龙 咖啡 咖哩 可可 香槟 吐司 雪茄
柠檬 芭蕾 坦克 吉普 雷达 沙发 逻辑 摩登 安培 加仑 欧姆

隐约对,此句多半用于律诗首联。首联没有对仗的必要一般不用对仗,但有的诗人却用一种隐约相偶的办法,领起全篇,显得别有风致。
江上巍巍万岁楼,不知经历几千秋。
十里云边寺,得驱千骑来。
杨载的《诗法家数》上曾对起联提出过这样的要求 :“或对景兴起,或比起,或引起起,要突兀高远,如狂风卷浪,势欲滔天。” 隐约对,在律诗中相用即容易达到这种效果。
当句对,当句对本句即自对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吴楚东南     乾坤 日夜
野水自添田水满.晴鸠却唤雨鸠归。
山里鹊歌闲 湖中鱼舞艳
交股对,以交插的形式达到对仗
春残叶密花枝少,睡起茶多酒盏疏。
密对疏 少对多
用另一种方式交叉来对
最后是意对,我比较喜欢这个意对跟流水对有点相像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论坛儒。
春风潮水上,饮马杏花时。
即两句为同一意境
不隔景
还有一联梅批雪卷红千点
此联冬之物尽染
可避实就虚来对
山隐松帘绿半边
不隔景,即为意对
好了,今天我就讲到这里
若各位认为没用,可当娱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3 15:36 | 只看该作者
第三节课讲解:

1     字数相等:上联是几个字,下联也必须是几个字。例如:“文革”期间,有人集毛泽东诗词中是两句“独有英雄驱虎豹,敢教日月换新天”帖出来,上下联都得七个字,便符合对联的基本要求。另外有人帖的是“大海航行靠舵手,干革命靠毛泽东思想”,上句七个字,下句九个字,便不是联。



2.       意义相关:对联要求上联和下联所表达的内容要互相关联,不能风马牛不相及。例如:“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上下联说的都是有关过年的事;“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上下联都是用比喻的手法揭示出学业有成必须刻苦努力的道理;西湖岳飞庙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上下联说的都是有关岳庙内外景物的事。如果上下联互不关联,便不符合对联的要求。



这里需要说明两点:一是上下联意义相关,不等于意思重复或雷同,如果上下联说的完全是一个意思或则意思很相近,便叫做“合掌”,是作对联必须避免的大忌。二是有人作对联,故意让上下联毫不相关,那叫做“无情对”,虽然也别有妙趣,但不是对联的基本要求。关于这两点,后面还要论及。



3.       词性相对:一幅对联,上下联各由许多组合而成,这些词必须两两相对,即上下联相同位置的名词要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等等。例如:“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一联中,“年”对“节”,“庆”对“春”都是名词对名词,“新”对“嘉”,“余”对“长”都是形容词对形容词,“纳”和“号”是动词与动词相对。再如,有人家娶媳妇帖的楹联“幸有彩车迎淑女,愧无美酒宴嘉宾”其上下联中同位置的词性也都是两两相对的。



4.       结构相应:对联的上下句不仅要词性相对,而且要结构相应。一般来说,上下联如果词性都相对,结构也必然相应。仍以上面所举的婚联为例,“幸有”与“愧无”,“彩车”与“美酒”,“淑女”与“嘉宾”都是偏正结构,而“迎淑女”与“宴嘉宾”都是动宾结构。孟昶桃符一联上下句的词性、结构也与上述婚联相同。



但也应该指出,有的著名对联上下联词性都两两相对,但结构并不完全相应。例如:武汉黄鹤楼名联“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撼;大江东去,波涛洗尽古今愁,”其上下联同位置的词性都对的很工,但从结构上来分析,下联后七字的“波涛”是主语,全句是主谓结构,而上联的后七字“云雾”却并不是主语,全句是无主句,“云雾”和“天地撼”都是“扫开”这个动词的宾语。



这种现象,和对诗词对仗的要求是一脉相承的。在诗词中,词性相对,语法结构也相同的句子相为对仗,乃是正格。但还有另一种情况,就是只要求字面相对,而不要求句型相同。例如:毛泽东《赠柳亚子先生》中的“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太盛”是连上读的,它是“牢骚”的谓语;“长宜”是连下读的,它是“放眼量”的状语。“肠断”连念,是“防”的宾语;“放眼”连念,是“量”的状语,二者的语法结构并不相同。{以上说法见王力所著《诗词格律》}



5.       平仄相谐:就是要求上下联中的字要平对仄,仄对平,音调和谐。以西湖岳飞庙联为例:上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的音调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下联“白铁无辜铸佞臣”的音调恰好是仄仄平平仄仄平,两两相对,读起来非常上口悦耳。当然,不能要求每幅对联上下联中的每一字都平仄相对,但音步的节奏点上的字却必须严格按照平仄的要求配置。例如:



宝剑峰从磨砺出;



丨丨一一一丨丨



梅花香自苦寒来。



一一一丨丨一一



其中第三字上下句都用的是平声字,因为不在节奏点上,所以平仄可以从宽。



再如:



沾衣欲湿杏花雨;



一一丨丨丨一丨



吹面不寒杨柳风。



一丨丨一一丨一



其中第一字都是平声,第三字都是仄声,也因不是节奏点所以不论平仄。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当然,这个通俗的说法,并不准确,因为,如果是五字联,第三、第五字的平仄还必须论,七字联的一、三可不论,五也还是要论,另外,句型如果有了变化,节奏点便不同,再要是套用上面的口诀就不行了。例如:江峰青所撰扬州二十四桥联:胜地据淮南,看云影当空,与水平分秋一色;



扁舟过桥下,闻箫声何处,有人吹到月三更。



其中“看云影当空”与“闻箫声何处”这两个五字句,都是一、四结构,第一个字为领字,后面四个字的平仄,一、三可不论,二、四就必须论。



还有一种情况,如前面所说的孟昶桃符:



新年纳余庆;



佳节号长春。



其上下联第四字都用的是平声,第三字都是仄声,这岂不是违反了平对仄,仄对平的规定了吗?必须说明,这种平仄用法是旧体五言诗的一种特定格式,即在五言“平平平仄仄”这个句型中,可以使用另一个格式,就是“平平仄平仄”;七言是五言的扩展,所以在七言“仄仄平平平仄仄”这个句型中,也可以使用另一个格式,就是“仄仄平平仄平仄”。这种格式的特点是;五言第三四两字的平仄互换位置,七言第五六两字的平仄互换位置。但要注意:在这种情况下,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必须用平声,不再是可平可仄的了。



由于对联脱胎于旧体诗,因此,诗的这种特定格式也被延用到对联的写作中了。例如臧克家的一副对联“弱水三千一瓢饮;东风万里半枝春”,胜棋楼联“烟雨湖山六朝梦;英雄儿女一枰棋”,都是七言对联采用这利I特定恪式的实例。



上面谈的都是对五七言短联平仄的要求,至于长联,是由两个以上的句子组成,除了每句的平仄都要合乎格律要求外,句子末尾—个宇的平仄还必须错落有致。例如:挽龙光华烈士联“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作千秋雄鬼,死不还家”,上联“儿”、“己”二字是平、仄音调,下联“鬼”、“家”二字是仄、平音调,读起来音韵铿锵,悦耳动听。如果上联几个句子的末尾都是仄声,下联几个句子的末尾都是平声,其音乐美就会受到损害。前面所举的那副扬州二十四桥联、上联三句的末尾“南”、“空”、“色”,下联三句的末尾“下”、“处”、“更”,正好是平、平、仄对仄、仄、平,就是注意到长联音乐美的实例。下面再举康有为题北京袁崇焕庙一联为例:



其身世系中夏存亡,千秋享庙,死重泰山,当时乃蒙大难;



            
一      
|      
一            |            











闻擞鼓思辽东将帅,一夫当关,隐若敌国,何处更得先生。



            
|      
一      
|            —







其上联四个句子末尾为平、仄、平、仄,下联为仄、平、仄、平。当然,其组合方式也可以是仄:平、平、仄对平、仄、仄、平。总之,要做到错落有致,注意保持对联的音乐美,方是正道。



如上所说,要保持对联的音乐美,就要讲联律,正象毛泽东在致陈毅信中谈到律诗时所说的那样,“律诗要讲平仄,不讲平仄,即非律诗”,同样,不讲平仄,也不能算作对联,至少不能算作合格的对联。至于初学写作对联的人,一时掌握不了平仄音调,可以先放宽尺度,但起码应该做到:上联的末尾一字要用仄声字,下联的末尾一字要用平声字。字的平仄音调,在尚未有完全适合当代语音的通用韵书出版以前,一律以平水韵为准。



谈到韵书问题,有人也许要问:“作对联要不要押韵?”这个问题很明确:对联只讲平仄,不要求押韵。有人举出偶然的一个实例,说对联也需要押韵,这个论点恐怕站不住脚。这是因为,对联的产生来源于律诗,即是把律诗中间的对偶联摘出单独应用。律诗中的领联和颈联只讲平仄对仗,只要求上句末尾为仄声、下句末尾为平声,并未要求押韵,因此,由它演化成的对联也不要求押韵。况且,韵有平仄之分,上下联两句末尾一仄一平,究竟是押平声韵还是押仄声韵,看来很不好办。认为对联有韵的人实际指的是合乎“十三辙”的要求。但其所举实例在古今对联中不过千、万分之一,极为罕见,以此极罕见的一例便断定对联需要押韵,论据很缺乏说服力。笔者曾翻检唐诗,见唐人崔珏有一首《哭李商隐》的七言绝句:“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狍未曾开。鸟啼花落人何在?竹花恫枯凤不来!”第三句句末所用的仄声“在”字,恰好与其它三句的句末字同属“怀来辙”。李商隐也有一首七言律诗《曲江》:“望断平时翠辇过,空闻子夜鬼悲歌。金舆不返倾城色,玉殿犹分下苑波。死忆华亭闻唳鹤,老忧王室泣铜驼。天荒地变心虽折,若比伤春意未多。”其一、三、五各句句末字也与押平声韵脚的字同属“梭波辙”,但从未见人以这两首诗为实例作出格律诗的单句句末也要合辙押韵的结论。另外,江苏南通狼山广教寺也有一联:“长啸一声,山鸣谷应;举头四望,海阔天空。”上下联四句句尾中有三个字同属“中东辙”,也必是作者偶尔为之,并非有意合辙押韵。总之,不应以个别偶尔为之的实例,就得出“对联也要押韵”的不正确的结论。



由于上下联末尾无法押韵,有人为了不违反对联格律,只在上联的各句之间押仄声韵,在下联的各句之间押平声韵。如南宋著名文学家朱熹赠漳州某士子联:



东墙倒,西墙倒,窥见室家之好;



前巷深,后巷深,不闻车马之音。



与这副可称作“押韵联”的谐趣联相类似的,还有清末成都沈氏园中一联:



花正好,春不老,此中人,长寿考;



月初园,夜未阑,将进酒,小游仙。



这种“押韵联”很少见,一般都是文人一时兴会的风趣诙谐之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3 15:36 | 只看该作者
第四节课讲解:



对联的九忌是:
               一忌合掌二忌重,三忌失对欠平衡。
               第四失替应留意,五为乱脚六孤平。
               第七切记三平尾,八忌上重下边轻。
               九忌初学用僻典,浅显易懂也求精。

    【一忌合掌】合掌是指一副对联中,同比或上下比同时出现词义相似、相近、雷同,也就是意思重复的字、词。
   一副对联,必须上下比的词语异义相配,才算合格。在作联时,有人误认“词类相对”,以为上下联意思相同才是对仗工稳,其实这是犯了合掌的毛病。一副对联不管长短,字数总是有限的,若在有限的空间里重复一件事,还有什么意思?所以,合掌是对联的第一大忌。
    比如:五湖传喜讯;
          四海送佳音。
      “五湖”与“四海”同指广阔的地域,“传”与“送”意思相似,“喜讯”与“佳音”更是同义词。这样的对联即便是其它方面再怎么好,读起来也让人觉得味同嚼蜡!就没意义了。
     【二忌重】   重是指不规则重字,有规则重字是巧联,无规则重字是病联。
请看:百鸟鸣春歌盛世;
      一龙降世兆丰年。
    两个不在同一个位置上,犯不规则重字。
     【三忌失对欠平衡】  在联语中,结构、词性等应该对应的地方没有对应上,就是失对。失对包括联内节奏失对、数词失对、叠词失对、词性失对等。
  例如:奥运精神传友谊;
        圣火辉煌映和谐。
  此联中用“辉煌”对“精神”属于词性失对,即形容词对名词。
     【第四失替应留意】失替也是语病的一种,在同一联(上联或下联)的词语中,平仄应给交替、有规律的出现才对。上联的第2第4第6个字应是仄、平、仄,或是平、仄、平;下联的第2第4第6个字应该是平、仄、平,或是仄、平、仄。如果不管上下联第2第4第6个字出现连续两平或两仄,就叫失替。
     【五为乱脚】脚,是指上联或下联的最后一字。必须遵守上联仄收尾,下联平收尾,即上仄下平,违背了这个规律就是乱脚。
比如:九州迎圣火;
      百载圆一梦。
  上下联最后一个字都是仄声,这就违背了上仄下平的规律,读起来很别扭,是因为乱脚,就不符合联律了。
     【六孤平】孤平是指平脚句(下联)里,除最后一个字是平韵外,其它都是仄韵,这就叫孤平,上联的孤仄也不可取。
     【第七切记三平尾】三平尾、三仄尾都是对联的大忌,在撰联时很容易被忽视,不管几言联,只要尾部连三仄或连三平,都是语病。
比如:爆竹声声辞旧岁;
      梅花朵朵迎新春。
“迎新春”三字都是平声,这就犯了三平尾。你不觉得读起来很别扭吗?这也就是对联为什么要求联律,没律的句子就不能给人美感,没有昂扬顿错的节奏,就不能算对联了。
     【八忌上重下边轻】我们知道,一副对联由上下两联组成。如果上联写得气势强盛(重),而下联写得气势软弱(轻),就会给人一种虎头蛇尾的感觉,这就叫上重下轻,上重下轻也是对联的病症
之一。
比如:听铁马声声 关山入梦;
      看银钩笔笔 书画萦心。
此联立意很好,可以用“银钩笔笔”对“铁马声声”,“书画萦心”对“关山入梦”气势上就大大减弱,明显的气势不足,有损整个联的美感。
如果上联的气势很低,用下联来补倒是可行的。
比如:南邦庙死个和尚;
      西竺国多一如来。
上联就没一点气势,如果下联不能补上,就很尴尬。
     【九忌初学用癖典】对联用典会增加对联的可观*,是对联显得更高雅。但是若用癖典,是人丈二和尚摸不清头脑就不好了,你不能每人都去解释一遍吧?特别是对初学者,一定要弄清所用典故的来龙去脉,不然会弄巧成拙,贻笑大方!
     对于对联爱好者来说,只要认真避免以上九忌,就不愁对不出好的对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11-25 23:26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