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金陵一片云 于 2012-12-25 12:33 编辑
8 E/ Y: |8 A6 R; P# q( T; S) A$ t* ]1 W8 U
【《诗歌培训班》同图009期】自2012.12.10~12月17日20:00止,总计收到了28名诗友的32首作品。(12月18日发表点评帖之后,又增加2位诗友的2首作品。此2首虽因为是在活动征集结束后上传到点评帖下的,可不参与本期点评,但仍要感谢荒原猛士、金陵一片云对此二首已作的点评。)前32首作品的点评总计收到:荒原猛士、浪迹天涯、夜1969、金陵一片云4位成员的完整点评,另收到:迁安阿紫、那年那月、文颂、汤斌昌、蓝雨滴的部分点评。 另:请各位作者针对群组成员的点评情况,跟帖发表自己本期的活动总结,或小结、心得亦可,只要写出自己的切实收获或感受即可,文字多少不拘,格式不限。各位成员的交流总结,连同作品将作为群组活动资料永久收藏。此环节是各位成员对点评者辛苦付出的回应,同时也代表了活动的有始有终,希望各位成员认真对待。
% ~/ [& P2 d6 D; }009期图片:
7 p% F6 \6 K8 H6 A4 q001#:李明利《灵魂之光》
! M( P; m# M4 c1 s2 g2 V" d0 b6 n. ~7 G' x" o1 y1 D
阳光起伏轻踮出水面,像鱼群漂泊的片片粼光 沾满阳光的雨,躺在山坡与树的脚下 躺在旷野与天地之间,选择这片纯净的蔚蓝 悄悄栖息等待,静谧中潇洒苍茫的晨曦 * u8 B& @- v0 {5 d: ~2 u
在云霞深处,你倾泻一张张梯形的明镜 让星星梳洗后一梯一梯昂首回到苍穹 散发早春明媚的爱,以太阳的身影,像鸟儿 展开随风而行的翅膀,无数个渺小的稻田 瞬间却能以一种高度,一步高过一步 饱满大地山水的胸怀,接近灵魂的天空 ; e- B8 r0 ~: Z9 Q+ C+ w/ R/ ^
% ?8 S6 O6 g% t+ t) w$ L
时光期待耕耘的人,艰辛中留下那个倩影 用太阳的脚步昂扬向上,敲开原野一片灵魂之光 召唤一群壮丽的鱼儿,携手金色的种子一块儿 在云雾波澜起伏的光芒里,跋涉到辉煌的彼岸 . _: H @) T( S- B
【荒原猛士点评】:语句写得较有诗意的一首,这一点在本期的所有作品里,是较为突出的。美中不足的是感觉有点散。# p8 ~. ^0 }# a' H
【那年那月点评】:瞬间却能以一种高度,一步高过一步/饱满大地山水的胸怀,接近灵魂的天空-------将梯田写的如此高度,着实思想高远!!佩服…… 【浪迹天涯点评】:第一段写阳光写水第二段是大山的灵魂第三段回到人及向往。题目很诱人内容也很贴图。第二段很成功,但总体感觉有点散。一些词的反复应用并没起到复沓加强的作用。 【夜1969点评】:李明利的这首诗,以对梯田的主观印象为出发点而展开,整首诗充满灵动的气息。但是客观来说,这首诗整体有点虚的感觉:看起来很美,但是不够实在,主题也不够集中凝练,这些印象主要来自于作者对一些过于浮华的辞藻的运用。如果有一条清晰的主线贯穿其中,并且能够去掉一些华丽的枝节的话,相信效果会更好的。
0 w. u2 b$ s9 u+ c: w【金陵一片云点评】:个人以为这首诗的亮点就在于拟人句的大量运用,整体读来不乏灵动之美,但不知怎的,读了多次,依然觉得这诗名似乎有些不当。( L/ S8 B3 d) [9 X8 R, H
F. U$ [6 ^1 ]# S3 q002#:云一凡《田梯》
7 x7 S$ r( }9 }: A! W0 k: }: D
+ @2 u& L* ?' r3 X5 t8 k4 x
. h# D# \0 E* I5 O4 w开岭为篇
! R( O! m4 ?! k5 F: p! S凿山为梯
! _7 q( N6 i7 ~4 Q# V以土地的叩拜
! n7 c' A' J+ ^9 V0 e; M一级级# T! O( K! ~! d! ]# k% j
虔诚地爬向青山
$ ?/ K) v3 U4 u1 b' e祈求阳光雨露 五谷丰盛: W) G1 ]( K, v" X
垦荒者的朝圣之路( S; ]% n9 q% X8 ?. _
没有飞翔& m8 r/ z. v: _
只有匍匐
5 z1 s9 D1 G; z* d6 \
; q |9 \. m. j0 u默默凿山的肋骨
6 @- z8 E5 W5 s8 w1 ^$ E! i编一页页经书
2 O9 b* v3 [/ ?, V# p! K* Q丰收的梯子通向金色稻禾
% t4 u! i, V; z( B2 P6 ^一开春
/ r6 Z$ h( W1 w绿万千粒鸟语5 ], d4 m. Q1 j5 e& k9 g' l. K
金秋时6 H8 F E5 u; q1 p* v
敲太阳的木鱼
3 J; Q0 l! g0 b) v. G秋收者的洗礼之路! B' _6 a0 W5 \1 i/ x/ t
只有汗水 ?5 A8 V+ @6 k) R
没有幡语 0 y$ `$ l# B, b2 Y4 G0 @
$ d. _# j6 @3 x7 _1 P9 I' B: T【荒原猛士点评】:把农民的耕作写出来了。+ v4 w5 r& I. H# L& P! }
【那年那月点评】:字里行间透着神圣虔诚!就是鸟语那个词似乎……- z- n; h9 K' h, l6 s# ?# ~
垦荒者的朝圣之路/没有飞翔/只有匍匐
. u( Y2 z _' i/ S0 F5 i0 {9 T1 K金秋时/敲太阳的木鱼/秋收者的洗礼之路/只有汗水/没有幡语
4 u. V+ u; s* \% h6 J* A& t【文颂点评】: 感觉身心都在诗歌中得到了一种洗礼。 【浪迹天涯点评】:作者非常聪明。梯田换田梯,一个顺序置换马上就带来别样的意境。沿着这个梯子,不同的人会走出不同的景致。作者有一颗善良悲悯敬畏的柔心,于是他看到了朝圣匍匐经书幡语,看到了开山的艰辛收获的喜悦,更知道所谓朝圣所谓木鱼不过是一种心理暗示或明示,只有落实到汗水才能结出金秋的丰收。
6 h/ i8 n! l: g* z$ M【夜1969点评】:一凡的作品,起笔五句就把梯田的独特气势酣畅淋漓地刻画出来了。虽然后面的部分再没有升华出新意,甚至有了些喋喋不休的感觉,但总体还算不错。如果只要前五句的话,会是一首精彩的短诗作品! U, Q. `, q% n
【金陵一片云点评】:一开春/绿万千粒鸟语------是这首诗中最让我眼前一亮的句子!
. ~6 ~# `% q3 _2 ]. a7 f' U/ P) ^ Y6 k; ]
+ I! N$ I% r9 c( a' C4 p- N003#:夜风《风景·高处的水乡》 5 F2 ^0 J( ?$ S6 y
7 @( y7 B0 U- e# u+ N如果大地是母亲
那么农人便是父亲 播种过后的深情 就像绸子一样 把心灵起伏的波纹 铺在了高处的水乡 那扎根泥土的斗笠 正扶植水田 眺望曾经 岁月 剥去了你最美的青春 成熟已悄然爬上眉梢 当你走向田野深处 我就望到了浓缩的春意
+ W I6 }' y5 M【创作思路】:看到这一幅图,我的心中有了一幅风景,风景中的梯田让我想到了南方或者我的家乡,超越了高处的水乡,提升了农人、土地、水乡的和谐关系,也包括我对父亲、母亲依恋土地的情结。
【荒原猛士点评】:这首诗精彩之处,是把对父母、故乡、土地的感情融为一体,有些句子好像写梯田,但却让人觉得写的是父母。最后五句最精彩了。前面较为平实。 【浪迹天涯点评】就着土地和农人的关系引申出对父亲母亲的感怀。说到底我们都是农田之子,远不过几代的祖辈都是土里刨食的农人。
% Y% k/ ^$ x2 {; b【夜1969点评】夜风的这首诗,以“高处的水乡”为主线,通篇不涉“梯田”二字,但是却紧扣图片内涵,切入点还是比较巧妙的。但是在写作手法上,稍稍有点顾左右而言他的感觉,不够酣畅淋漓,对主题的挖掘和提升似乎也稍有欠缺。另外,前两句关于父亲母亲的比喻也有点问题,总体上还需要做一些修改。
( @6 T, [8 R" [) V8 _3 ]【金陵一片云点评】说实话,这首诗后半部分写得很好!欣赏!此诗给我的感觉同“荒原猛士”的点评一致,不重复了。 7 K( N2 { S3 g2 i
" z+ j& F+ d8 m$ d7 V" r. I004#腊芳《向下,向上》 ' Q F/ h2 ?- \* z) z$ D' F
6 y7 w* |1 H$ b% `/ o. w
从这里向下俯瞰0 u( {$ z. \" N' i( R, p
收入眼底的是人间天堂" [. T4 j& X5 W; D7 T! C
鲜花灿烂,树木郁郁葱葱' n* G s }7 G
一片繁荣,尽情享受3 j0 E0 Q2 C1 h0 {6 {1 E
, ~& D- Y; j( {8 x8 ?) k% V, p
从这里向上仰视 x$ ?! q2 K3 C% C; X
压顶而来的是王母的天堂, s$ l8 V; j% _' G3 {
左靠蟠桃园,右倚汹涌银河
1 F1 L) f* D* Y9 X: E7 e8 M ]* l高远难测,伸手不及
0 s" z, H* Z) V' l# s+ ^8 O \
+ U7 Z" h, s. o( E& R) T【创作思路】:梯田的种植要比平地付出的更。让我联想到现在这社会,生活对于高官、富人来说是无尽享受,而对于底层百姓来说是度日艰苦。 【荒原猛士点评】:诗意有点朦胧。如果不看创作手记,不容易让人想到作者表达的意思,虽然读者可能会感觉到位置不同境况不同的那一回事。诗歌言辞简练,内涵意蕴这一点值得肯定。" o- ~( `# }# c) l+ c( D V* U
【那年那月点评】:作者的思路和切入点很新颖!! 【浪迹天涯点评】向上向下都是天堂,唯独不知身在何方。为何不可呢,就让我们一会儿向下看一会儿向上望吧。不难看出作者很别致地将人生经验嵌入了进来。向下看一片繁荣心情舒畅开怀享受,而向上看呢,高远难测不易企及。难道不是俗语说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吗。罗素说需求的残缺是幸福的必要条件之一。在这个浮躁的时代,这种中庸的心态该是比较健康的。再看作者的手记显然和我读出的不太一样。其实高官富人未必就真的很享受,就像今天的我们未必比几十年前的先辈幸福感更强一样。
" T" f" ]0 M, G/ ~【夜1969点评】很奇怪,这首诗明明是扣题的,却有跑题的感觉。像这种结构清晰的作品,前后两节本应有个意象之间的对比和递进关系,但是在这里却明显散了,不仅没有递进,前后意象之间也缺乏应有的联系。& v; d) f, |+ b9 i3 G% a% n1 }
【金陵一片云点评】觉得此首引申得与图太远了点。
# y0 o7 M+ k! j" @4 W
& {, o2 A( x* ~7 l1 {, f! ^( s: r( w4 U% J
005#:六月雨荷《大山里的影子》
7 I% T1 W! |' w3 I8 z: }1 ?( O- P4 l; B3 N( W' @
l% K l! K: ]( ~( O% K: W' V, D阳光擦洗过每一寸土地
% _/ n* y4 w/ m: M% w: N象抚慰自己的孩子1 O. ]; @8 s& \. M7 r0 T# b
季节的风逐渐吹落了繁华
3 M b3 N5 G! _5 n0 @' z这个秋天已近尾声
8 U* N# L, _0 P脚步慢慢清点着
1 I7 G4 K# ~, I6 H收获的喜悦和艰辛( T& T O: B; I4 m5 I/ Z6 D2 U9 N- u
& a$ Q0 A9 s1 c
一切都没有改变
& O% x9 h, z# [! F/ A- b$ N改变的只有树的年轮
0 O$ | B+ m4 [9 Y和额头上岁月的烙印0 L: i, C" ?& M
蹒跚的脚步 把一切: B. e: S8 w9 X* V. i
收紧,存进另一个空间/ R& ]3 v# t) o/ G# w9 s4 N
& [+ U( V5 J+ g j! [" B5 w, ^
大山蹲下身子* P4 j% H0 g m, w* w# }
埋藏下来年的牵挂 ; B0 S1 Q- u$ s! t, R6 Y
【荒原猛士点评】:“一切没有改变”恐怕已是这首诗的主旋律,农民就是这样。所以我读起来,带一点辛酸感。
4 v! V: A' h0 ]- f+ q3 l! F4 m【浪迹天涯点评】这首很顺,但最后一句不好懂。与其说是埋葬不如说是掏出,土里刨食的农民最大的牵挂莫过于收成。 【夜1969点评】“大山蹲下身子/埋藏下来年的牵挂”很形象、很感人的结尾,以“大山的影子”为主线的这首诗,虽然通篇没有出现梯田的意象,但是效果却与夜风的作品有异曲同工之妙,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不过作品的第二节有点跑调的感觉,通篇在结构上尚需再打磨一下。1 g5 U6 Y2 x/ N! k3 ^+ s
【金陵一片云点评】很希望诗友能顺着第一节的思路和风格继续下去,可惜后两节个人觉得比第一节逊色了不少。
9 ]- L6 k4 U. I" b- Q" \
! w w0 p" E! Y) u5 D* s! x+ a% D- M3 f) U) z0 I
/ A( d5 f/ x s0 ]3 @
?- ~! I& r6 d; e6 \! 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