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9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第三极神性写作文献回放之三:后现代主义神话的终结(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0 21: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后现代主义神话的终结(四)

                                                第二章 以人类的名义对后现代主义说不

                                                             挣出牢笼的魔鬼:被压抑的罪欲
  现代主义的最后阶段,必然有与之相适应的新人产生,这个我们完全相信。现在一代新人已经出场,这就是后现代主义。为什么播下龙种,却收割了跳蚤?

  世界很小,容不下很多大写的人出现  许多东西不到时候是看不出来的。比如个性解放,在许多情况下一直都是褒义词。几百年来,个性解放这个词一直是人类理想的承担者,是对人权利、能力和幸福的肯定,直到现在人们仍然认为这词是在保护自己、为自己撑腰说话,它对人毫不含糊的倾向色彩,使人们不加思考就完全相信了。过去的几百年里,个性解放运动将人的幸福、人的创造精神、天赋人权等对于人类极其重要的东西,从神学的枷锁里解放出来,创造了一个蒸蒸日上的现代主义时代。西方社会的一整套政治法律文化体系,都是以个性解放、人本思想为基础的,空前重视人的要求——即肯定人的权力、肯定人的欲望、肯定人的享乐的要求合理,这些构成了现代文明的核心内容。在中国,也常说以人为本,人们从来没有想过这句话有什么不好。自文艺复兴以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也从另一面肯定了个性解放不容置疑的正确性。高科技在各个领域的飞速进步,全方位地延伸了人体器官,一系列高科技武器的出现,赋予人以举手之间毁灭地球若干次的能量,人不能创造世界、却可以轻而易举地毁灭世界的事实,使人们误以为人真的万能,人的个性确实是一座无尽的宝藏,在某些方面几乎可以和上帝相比肩。以个人主义立国的美国一片欣欣向荣,至今未见衰退的迹象(人们显然忽略了美国财富中几个世纪来对全世界疯狂掠夺的罪恶性及其背后世界资源急剧衰竭的可怕真相)。个性解放有没有边界,解放到哪里为好,人们宁可不去想它。在中国的特定情况下,由于大量农民的存在,个性解放尚属未完成式,是新启蒙主义的重要内容。特殊的现实更掩盖了个性解放在某些人群中已经达到极限的事实,使人们误以为在中国,个性再怎样解放都远远不够。人们从来没有想过,人就是人,有人的限制,与神平起平坐,只能是人的幻想。人幻想一旦与神平起平坐,一切幸福都会自动到来,这个绝无可能。人是比不上神的,神创造世界,而人顶多只能有限地改变世界。几百年个性解放走到极端的必然结果,就是一代后现代主义新人的产生。经过了个性解放、宗教改革、性解放、女权运动,各种各样以解放人性为宗旨的运动轮番登场,到后现代主义这里,苦果已经成型。几百年来的个性解放不就是指向这个吗?后现代主义的产生,正是自文艺复兴以来现代主义运动单向无限推进的必然逻辑。个性解放,无非是从神那里,从旧制度那里为人争权力。神的权力多了,人性就受到压抑;旧制度的威权大了,人性就受到压抑;人的权力多了,人就更加自由,更加自由,也就更加幸福,人的创造性也就更加得到发挥。个性解放的极端境界,无非是一个大写的人,可是我们看到人的无限膨胀,其实总是伴随着人欲的极端膨胀,这种可以与神并立于天地间的人类欲望幻想,并没有给人类带来福音。以人为中心的思维,大写的、充塞天地的、无法无天的人,当他达到极限的时候,也就是和置身其中的世界的对立达到极限的时候,人与世界对立的结果,就是人与自然相互摊牌,直接导致人类与大自然的毁灭。令人担忧的是,个性解放运动是一架构造复杂的机器系统,一旦发动就很难停止,有一种完全否定神的倾向,它得寸进尺、永不厌足,以往的成功又大大激励了这贪心,人们想看看,如果坚持下去,神是不是会被迫后退,神后退了人能够得到的是不是会更多?相信将神性完全放逐之后,也许正有一个天国虚位以待,等待着人们免费入住。

  价值的反对者都是价值的破产者  为什么对价值产生仇恨?如此苦大仇深,所为何来?在人性的内部,只有什么对价值充满了复仇的冲动?反价值谁最终受益?谁是人类文明既成格局里最大的失败者?是那些极端自私、而且极端自卑的愿望和不劳而获、要求废除等级、平分天下的犯罪冲动。这些东西,一再尝试冲破理性的防线走上前台,得到承认,可是每一次都被人类理性打入死牢。在人类历史上,每到关键时刻,这些东西都曾试图东山再起,可是每当它们这样想的时候,都不能不面对社会秩序这面又高又大又宽又厚的铁墙,最终只有以退却收场。这些东西只能被压在人类价值结构的最底层,永远没有出头的希望。这些东西每一个人都有,但一般不构成危害,因为它们被压上了重重镇鬼的砝码,再施以一道道镇鬼的符咒,这是一些被深锁在人类理性后院的魔鬼,脸上一个个都被打上了可耻的金印,走到哪里都很容易认得出来。在最好的时候,它们被人从理论上弄到一个无政府主义的名分,而且是假借了自由的名义,可是无政府主义被证明只会更糟,早已成过街老鼠,再也成不了什么气候。如此想来,只有谁最愤愤不平、最需要阳光?这种被压抑的、旨在平分天下、绝对自由的要求最需要阳光。这些被压抑的东西一想起来,有时候连我们自己也要为之脸红,因为它与人类的所有现行有效的道德伦理法律尖锐冲突。在正常的情况下,要能够堂堂正正地走到阳光下,连想都不要想。这些犯上作乱的要求,有时候很像自由,且不时以追求自由的名义表现出来,可它们不是自由,因为它们不肯为自由承担义务。这是一种被人类深深锁在禁地的精神暴力,冲不破人类理性的防线和社会的道德法律防线。这些东西的存在是人性的失败。经过多少次的较量,它终于发现,使它们如此失败的,正是价值。在人类价值的灿烂宝库面前,它感到自惭形秽。既然不能据为己有,那就把它摧毁;既然不能在一场决定性的赛事里取胜,那就想办法把比赛取消;既然神性构成了压迫,那就只能把神性放逐;在既成的秩序里,造成自己失败的是传统,那就把传统的威权作废。这真是一件难办的事情;有没有机会?当它们这样想的时候,连自己也没有信心:人类理性的力量毕竟太强大了,可是在后现代主义这里,它们找到了机会。

  价值破产者抓紧后现代主义,是因为它非常管用  我敢发誓,对价值贫困者和破产者说来,再也没有比后现代主义这东西更管用的了。自后现代主义出,被压抑了几千年的犯罪欲苦日子总算熬到了头,它们内心所要求的一切,后现代主义都能提供;它们想都想不到的一切,在这里也都可以得到。一方面,这种否定一切的东西,与青春的反叛结合起来,让人难以分清,可以为心里的破坏欲张目,为它们披上一件合法而且时髦的国际外衣,可以让这个国家里永远也不缺少的惟洋是从的傻逼理论家们张口结舌,有口难辩;另外,这种主义既可以大张旗鼓地造反,又可以通过严格地限定它的边界,使这种力主毁灭一切的反抗被严格限定在思想文化领域。换句话说,它只是从精神上瓦解,却决不去动手触动任何现存社会统治体制,因而不至于为自己招来法律的麻烦。执意要拉人类一起同归于尽的企图,又给这种主义抹上了一层献身伟大事业的悲壮油彩。在中国这样一个国度里,周伦佑们非常清醒地从一开始就将这场运动限定在诗歌的范围内,并且在后来断然拒绝了旨在将这一运动扩大化的任何尝试,这说明他们对这个“主义”的破坏性从一开始就是知根知底的。另一方面,后现代主义力主反抗一切权威,一切等级,主张多元,无等级,无意义,无价值(无价值在后现代主义者看来可能是否定价值最厉害的一招),主张多中心,最好自己就是中心,对人类社会根本原则构成了全面挑战。按照后现代主义这一套,人类根本不要组织社会,连什么样的社会也组织不成。它不是倾向于让社会如何变得合理,而是让你根本搞不成。你什么也弄不成,这就是他们的心愿。这真是一个吃现代主义奶长大的坏小子,无法无天,目无尊长,力主将一切夷为平地,然后一脸坏笑,扬长而去。除了后现代主义,还有什么更理想的主义,能够让那些压制很深、里外都不是人的罪恶欲得到复仇式的释放呢!在后现代主义这里,它们第一次明目张胆地走出来,接受信徒们的香火膜拜。后现代主义当然来自移植,可是中国社会流氓无产者的集体无意识原是非常非常的丰厚,早在它还没有成型的时候,已经为这种主义的繁衍准备了最肥沃的土壤。

  虚构的悲壮:拉全人类同归于尽  这是一次反人类、反社会、反生活力量、在共同的心情、在后现代主义旗帜下的一次大集结。诗歌里的后现代主义与其他领域里的后现代主义在这里胜利会师。他们在这里一拍巴掌,在那里就能得到响应。国内曾有学者指出:“后现代主义全面否定一切传统学说,尽可能地抛弃所有旧有概念,有着深刻的根源,在实践上无法真正采取任何推翻现存制度的行动的时候,反抗只能是精神上的,于是认识论成为最适合的战场。……在政治上,这是社会主义运动陷于低潮之后,西方进步学人看不见理想世界,但又对现存社会感到失望的无可奈何的表现。在我看来,后现代主义不仅是以现存社会之矛攻现存世界之盾,而且,它还近乎悲壮地企图与这个现存社会同归于尽。”⑻我承认这里说得对,可是你们也千万不要天真地以为中国的后现代主义真的就是为了这个社会,也不要以为这些中国的后现代主义真的是要与人类同归于尽,他们要的不过“名利”二字,如果人类社会的大厦一定要垮掉,这些人很可能比谁都要跑得更快,因为他们突然想到,大厦倒掉的时候掉下来的砖头,也有可能会砸到自己的头上。

                                                 三次文学大批判中最劣等的一次
        后现代主义是以对现代主义最彻底的批判者粉墨登场的,可是事实上它并不是现代主义的第一个批判者 对现代主义批判最早的是马克思,这批判不仅是理论上的,也是社会实践的。马克思从现代主义生产方式入手,尖锐地发现了剩余价值,指出了在人本、理性、共同富裕的一大堆美好辞令下现代资本对产业工人敲骨吸髓的剥削和奴役,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资本的肮脏本性——他说:资本来到世上,每一个毛孔都充满着肮脏的血液。马克思对现代主义的有力批判,导致了长达一百多年的全球社会主义运动。但马克思的批判仅仅局限在政治经济学领域,他把现代主义叫作资本主义——一种资本运动导致财富快速增殖的生产与分配系统,没有看到现代主义是一种文明、一种文化形态,也没有看到现代主义背后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己(即主体人格的分裂)不能调合的尖锐对立,因而不可避免地带上了乌托邦的特点,不可能向这个世界给出一条正确的道路⑼。然而退一步来讲,即使是在纯文学艺术领域,后现代主义对现代主义的批判也不是第一次。

  第一次文学大批判是批判现实主义 这一次文学大批判的背景是,现代主义运动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发轫后迅猛发展,其支柱是思想文化领域里以个人权利至上为根本标志的启蒙主义、物质领域里以欲望无限满足为动力的市场资本主义和以对自然掠夺式利用为标志的技术至上主义。以达尔文进化论、牛顿力学等为标志的现代科学,从根本上动摇了上帝几千年来根深蒂固的统治;而以哥伦布等地理大发现为标志的探险拓疆活动及其风起云涌的殖民运动,则为现代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大掠夺和大发展准备了必要的地理空间。在个性解放、性解放、人权运动、宗教改革等一系列旗号下,个人主义得到了强有力的肯定,成为现代主义立法的基石,个人主义在法律上的最高表现是“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成为宪法条文,有了这一条,就可以放胆追逐财富,而绝无任何后顾之忧了。在对落后民族(如印地安土著和澳洲土著)所进行的种族灭绝式的屠杀和掠夺之下,在陷身于机器与资本双重奴役、除了劳动力一无所有的千百万劳工和城市饥民累累白骨之上,现代主义建立起完全不同于奴隶制和封建制的社会秩序。大规模的工业化,带来的是人性的异化、贫富的惊人悬殊和生态环境的大破坏,现代主义的极端残酷一面于此暴露无遗。不过总体看来,这个时候现代主义仍然是一种向上的文明。现代主义虽然伴生着人性的沦丧,造成了对人的新奴役,但人们对这种崭新的东西仍然怀抱希望,认为它比奴隶制、封建制要好。所以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批判,乃是以呼唤人性的复归为主旋律,那个现代主义理想的太阳并没有消失,仍然在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心里照耀。人们对现代主义并没有失去信念,只是希望它更人性一点,更善良一点,更温情一点,也相信只要大家都来谴责,它一定能够变得更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调子是严厉批判的,但在痛心疾首的言辞后面,仍然存在着一个阳光明媚的理想世界,世界仍然有救。批判现实主义大盛于十八世纪到十九世纪,产生了一大批享誉世界的文学大师和经典作品。这些批判主要表现为对金钱至上主义的猛烈抨击,对现代资产阶级伪善面目的无情揭露,对现代主义制度下全社会的道德滑坡、人的寡廉鲜耻和利令智昏,进行了激烈的指斥和尖刻的嘲笑。在风行世界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里,出现了一系列令人难忘的经典文学形象,有吝啬鬼,有伪君子,有《钦差大臣》里巧言令色、道貌岸然的骗子手,有《悭吝人》里爱财如命、锱铢必较的守财奴,有《高老头》里爱女如命、最终却被两个热衷寻欢作乐的亲生女儿抛弃、在肮脏的公寓里悲惨死去的高老头,有深谙现代主义社会运作规律、阴险狠毒、无恶不作的杀人犯伏脱冷,有福楼拜笔下道德败坏的包法利妇人,有司汤达笔下为了爬入上流社会而不择手段的青年野心家于连,有《死魂灵》里靠出卖死魂灵聚敛钱财、在资产阶级崛起面前相形见绌的没落地主;有莎仕比亚剧作里见利忘义、为了实现债权、不惜在现代主义的法庭上坚持当庭从债务人身上割下几磅人肉的夏洛克,有探讨罪与救赎问题的《复活》和现代主义条件下家庭伦理问题的《安娜·卡列尼娜》,等等。总体看来,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批判是三次文学大批判最成功、最具信心的一次,也是文学成果在总体成色和经典作品数量上最可称道的一次。

  第二次文学大批判是现代主义 现代主义文学运动,产生于两次世界大战前后。两次世界大战、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现代主义发展史上重要的分水岭,战争虽然以全世界正义力量险胜法西斯划上了句号,但是现代主义遭受了沉重打击,现代主义世界一片劫后的荒凉景象。人们怎么也弄不明白,蒸蒸日上的现代主义,怎么忽然间弄出了一个法西斯主义。劫后余生的人们茫然无措;早期现代主义蒸蒸日上的幻觉消失了,人们看不到任何希望,正如尼采所言,上帝已死;而人的自救又遥遥无期,世界正如同一片“荒原”(有艾略特著名诗篇《荒原》存世)。放眼看去,由于列宁十月革命的引领,共产主义运动像瘟疫一样到处蔓延,铁流所到之处,现代主义的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被连根铲除,一种要求与富人平起平坐、平分天下、按新规则重新组织社会、配置资源、共享太平的社会运动以共产主义的名义猛烈推进,到处成功,世界眼看红了大半,现代主义的传统地盘不断被吞食,成为一座座孤岛。战争结束了,世界却进入了以核威慑为标志的更具危险性的冷战时代。冷战的实质,是核保护下的两大势力集团两极对峙的脆弱平衡。从经济方面看,战后现代主义虽然慢慢得到恢复,但是以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罗马俱乐部《增长的极限》一书的出版为标志,现代理性第一次毫不含糊地为现代主义永续发展的天堂般的未来敲响了警钟:以市场为核心、以人类欲望的无限满足为特点组织生产的生活方式遭到强烈怀疑,人们第一次以这个文明“红旗究竟能打多久”的眼光重新打量世界。资源是会枯竭的;文明的步伐终有一天会被迫中止,因为现代主义文明的每一点进步,无不以资源的巨大消耗为代价;环境是会让这样的发展给葬送的,线性的进步观遭到强烈质疑,在不同领域里都出现了反现代化、反技术主义的思潮。席卷全球的现代主义文学运动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台,结束了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主流地位,开创了一个文学艺术的新时代。从艺术形态看,现代主义文学的存在一经出场,就进入了一个急剧变动的泡沫时代,其特征是各种主义不断翻新,各领风骚三几年。各类思潮纷纷起来叫阵,此起彼伏,很快被更新的思潮取代,最终又烟消云散。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这就是强烈的绝望感。与之前的批判现实主义相比,现代主义文艺运动也是对现代主义的批判,但由于处在现代主义分崩离析的时期,人们看不到任何出路,再也不相信市场不败的神话,现代主义运动再也不像批判现实主义那样充满了不容置疑的道义力量,现代主义文艺运动对现实痛心疾首、伤心至极、不再希望,因而它们的批判也就带上了更多精神病人的特征,作品里面充满了精神病患者破碎、怪诞的幻觉和梦游症患者含混的呓语。著名的《等待戈多》,通篇是对戈多的等待,可是最后不但没有等到戈多,连谁是戈多都搞不清了。现代主义名作《尤里西斯》,充满了互不连贯的生活片断,以及对无望的生活细节不厌其烦的细致描绘和支离破碎的模仿与戏拟,作品存在本身就给人绝望感和压抑感,让人难以卒读。马塞尔·普鲁斯特则躺卧病榻,沉湎于以放纵意识流动为特征的绵长回忆(参见马塞尔·普鲁斯特七卷本文学巨著《追忆逝水年华》)。最为人称道的现代主义文学大师卡夫卡,对于现代主义的批判可谓入骨三分。在他的作品里,人变为甲虫,人对此虽有清醒意识、且不胜惊骇,却又无能为力(参见卡夫卡《变形记》);一只老鼠因为老是担心遭到暗算、不得不把全部聪明才智用于地洞的打造和伪装,即便如此仍难以摆脱恐惧阴影,以至时而暗自得意,时而悲观绝望,惶惶不可终日(参见卡夫卡《地洞》);土地测量员K明明看见了在高处的“城堡”,而且是应邀名正言顺、堂堂正正而来,但是可望而不可即,最终只能莫名其妙地留在“城堡”外围,不得其门而入(参见卡夫卡《城堡》)。现代主义文学、现代主义艺术,充满了怪诞的人物,荒诞的事件,生活就是一系列荒诞和无意义事件的杂乱堆积。同时在艺术领域,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离经叛道的绘画流派,最典型的当数现代派绘画大师马蒂斯和毕加索,尤其是后期的毕加索,绘画不再以美为己任,他画出了那么多像堆积木一样的几何体作品和非人非妖、其丑无比的分裂的人体,这样的绘画居然到处受到推崇,被人看作引领绘画潮流的天才作品而大肆模仿⑽。建筑领域出现了许多以压抑和破碎感为特征的建筑造型,在音乐界也有类似表现。这些东西常常被冠以先锋和前卫的美名。这些文学艺术作品,对现代主义的批判是彻底的,不留任何余地的。批判者倾向于从根本上否定人类生活。看了这些东西,最好的生存便是不生存,最好的生活就是不生活。人类没有得救的希望,生活没有任何意义,生活就是一堆毫无意义的碎片,被盲目的力量推动,极端丑陋,极端怪诞,极具爆炸性,而且不可预测,不知所终,没有任何值得称道的地方,这就是现代主义文学对世界的指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1-9 06:28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