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52|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穿越红尘 神与物游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2-26 23: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穿越红尘  神与物游
             ── 品读诗人张岩松近作
  2009年6月21日,读到诗人张岩松作品《这些草书家们》,当时就有所感触,想就此写下一点读诗感受,可是在一时间却无法找到动笔的切入点,于是迟迟无法动笔,所有的感觉就这么塞在胸间。
  为什么我的感觉会陷入这种境地?为什么会内心有所感,却又难以直抒胸臆?是我的感知出现障碍,还是文字表达能力出现衰退?我怀揣着这些反复自问就这么随着日子往前流淌。而诗人张岩松在他存在的时空里却并没有闲着。
  随后,张岩松在2009年6月29日,又创作了《双层脸》,由此而下,直至2009年8月30日,也就是今天。张岩松陆续创作出如下诗作:《安身》、《遗迹》、《2009年7月下旬的模型人》、《居所》、《我,雕虫小技》、《穷人》、《十字漂》、《期待,从婚姻介绍所开始》。
  当我陆续读完从《这些草书家们》到《期待,从婚姻介绍所开始》这十篇诗作时,我一直反复自问的答案终于渐渐清楚:诗人旺盛的创作激情以及诗作中语言和思绪的张力,导致我的阅读感受应接不暇。
  诗歌要有内容,内容要有内涵,内涵要有所云,所云要抒所意,所意要有所解,谁来解?
  所以,文字没有界限,描述同样没有界限。可是一旦这些文字,这些描述,被人看了,想了,挖掘了,就意味着要被人解。就意味着要被人正解,倒解,歪解,曲解,纵横解,另类解,无穷等等解……
  中国古典诗论有:“可解、不可解、不必解”之说。
  因为,人是有界限的!人的理解层次是有差别的。因为,人不是来自一个方向,所以,理解也不会局限一个角度或一个层面。
  但是,被人解是每个写作者所企盼的。同时,每个写作者又同时深知,既不想自己的文字太过直白流于陋俗,又怕自己的文字过于奥涩招致曲解。可是,著者一人,读者万千;三教九流,各居其境;纵目阅览,必然各悟其意。
  于是意会,于是求解,于是触类旁通,于是引经据典,于是旁征博引。所有的费心,不外乎要穿透一篇文字,要对其抽丝剥茧,要抵达文字的最深邃的源头。
  而这,也正是阅读的魅力所在。
  通过阅读张岩松的近期十篇诗作,以及通过对诗人以往诗作的回顾,渐渐地,诗人创作的脉络开始明晰。可以用十个字进行概括:思绪、视角、笔触、风骨、胸襟。
  
* 思绪纵横,是张岩松诗作的特点,这也是人类每一位优秀诗人必须具备的素质。
  在《这些草书家们》诗作中,诗人思接千载,纵横三千年,穿越先贤们风流云集的年代,用诗人自我的感觉去吟咏,用诗人个性化的语言去感叹。用今人的感受去抚摩古人的形迹,这既是一种诗意的畅想,也是一种诗意的缅怀。更重要的,这是一种对人类往昔的崭新理解。这篇诗作并非是在以诗论书,而是把文化的历史和历史的文化加以剔透之后的穿缀,于是,历史中无数人物的活过的过程凝结成一个总过程,那就是我们感受到却无法看到的曾经的历史。张岩松让我们看到,在历史的缝隙中流淌着诗意。
    诗人的思绪纵横,不仅仅表现在对古典历史文化的反思,在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和剖析中,同样显露出思绪纵横的创作风格。
  在《双层脸》中:
  我成了季节的玩偶
  春天的雨点
  开始落下
  脸说、好啊、发绿吧
  
  在茶馆
  杯中物胀开
  采摘了我的叶片
  我饮着自己的倒影
  
  在《安身》中:
      被雨淋着
  肩膀的肉
  馊了
  
    在《2009年7月下旬的模型人》中:
  凉风习习 吹入桌边
  啤酒和汗珠在指甲上冒泡
  一会儿破灭
  自己的容颜已失去庇护所
  
在《期待,从婚姻介绍所开始》中:
把我弯成寻找的弧线
一头扎在报纸的夹缝
一头深入到地方电视的晚间广告中
穿行
虚掩着身子
留着拥抱表格里栽种的果实

  上述这些种种描述,来自生活的不同角落、不同时空里。所有可体会到的生活细节,皆可成为咏叹素材。诗人在思绪纵横的同时,特别注重对细节的捕捉。在表现手法上强调彰显生活细节的珍贵性,这是诗歌艺术社会学意义的精致体现。张岩松通过诗歌对现实生活细节的阐释,使诗歌摆脱了单纯抒发意识的空泛,由此更接近存在与生活的本质。
  现实的诗意宛如鸟儿,歇息在无数细节纵横交错的枝叶上。
* 视角纷繁,使张岩松的诗作表现出对时空细节独特的演绎魅力。
  我在以往的品读张岩松诗歌文字中,也曾论述过张岩松在创作上的视角特点。在这里,我要着重品读《我,雕虫小技》一诗中的视角问题。诗文如下:
  
    一次轻率的滑动
  我在某个浮肿的山岗
  用山草写着:“喜欢雨点的无味”
  至于穿着吊裆裤的清树
  虫子的摄影师录了拷贝
  看完整个野地
  放映厅有叶片掩住
  空气中漾着糖汁
  很简单,男人的躁动
  变成硬块石头
  插在土岗
  因为虫子缠绕
  才使伸进男人臂弯里的女人
  如此妖娆
  松动 倾斜 或空心
  我对它说:应该装一个刹车
  
      首先,我们不需要考虑诗人在思绪上的真实物理环境,而是要察看诗人在放纵思绪时的物化视角,以及利用这些视角中的物象去灌注情绪和寓意。诗人从“一次轻率的滑动”开始,把视角从“我在某个浮肿的山岗”到“用山草写着:‘喜欢雨点的无味’”,再从“至于穿着吊裆裤的清树,虫子的摄影师录了拷贝,看完整个野地,放映厅有叶片掩住”,再到“空气中漾着糖汁”,直至“男人的躁动,变成硬块石头,插在土岗,因为虫子缠绕,才使伸进男人臂弯里的女人,如此妖娆。”此时此刻,在诗人自我构架的存在时空里,这些视角在随机无序转换中,诗人在哪里?那只虫又来自哪里?诗人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是诗人变成了一只虫,还是虫变成了一位诗人?世间万象在视角的不断交错中变得迷离多姿。如此雕虫绝非小技。
  在这里,诗人通过实际创作,在作品中提出了一个问题:“一个真实的写作者必须要在现场面前发言”。就此,张岩松在其诗学论著《新文化的冲动》中,有着更进一步的论述:“现场感觉附加的内容就是我们的理解力。千错万错就错在理解面前人显得那么的富有抗辩能力。一个熟练的人对世界的辩护是不需要真实的事件本身的。熟练的艺术也是早已完成了的。这里最大的破坏力就是事件的发生时和我们的熟练表达产生了误差。场景为人所用,一直是场景的命运。而当代的艺术必须摒弃这种熟练和逻辑,进入不那么优美的甚至是违抗我们艺术情趣的现场之中。”
  的确,场景为人所用,一直是场景的命运。于是,有了这样的诗句“我对它说:应该装一个刹车。”由此来颠覆,场景为人所用而又视角纷繁的命运。或许,可以显露出场景本来就存在的固有诗意。
* 笔触奇崛,使张岩松诗歌语言风格自成一家。
  万丈红尘之中,无论何事何物,在诗人张岩松的诗歌语言笔触下皆一反常态。无论是视角的无序转换,还是颠覆造物的思维与超物化的空间意识,诗人均可以将其轻松自如的灌注在诗句中,使无数的语言描述与表达让人在阅读时获得审美愉悦。并由此渐渐形成一种,对人类生存时空和生存形式深层次阐述的诗歌表现风格。例如:
  在《双层脸》中:
  “杯中物胀开,采摘了我的叶片,我饮着自己的倒影”此时,诗人物我交错,饮着自己的倒影,意味悠长。
  在《十字漂》中:
 “我把自己拧着
  滴下水珠”
  自我扭曲的活灵活现。
    在《穷人》中:
 “在碗里放一团饭,一碟小菜
  肉缓慢地
  装做委屈地咬来
  然后重新躲到瘦骨后面
  引诱”
    诗人在此刻意将骨与肉分开描述,实际是在表达众生无相、世道无常的客观与残忍,以及伦理和欲望的无奈与悲悯。
    这种笔触奇崛的艺术审美根源,来自诗人对诗学更深层次的思索。张岩松曾经在《新文化的冲动》中强调:“一个意味在陶醉时不要忘记他可能处在被比生命更加大的力量所把玩。”
* 风骨超拔
  诗歌语言的笔触要达到精致而奇崛,必然使诗歌蕴含一种超拔脱俗的灵动之气。并由此形成贯穿诗句的风骨。
  谈到诗歌的风骨,我们自然会想到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的论述:“练于骨者,析辞必精;深乎风者,述情必显。捶字坚而难移,结响凝而不滞,此风骨之力也。”
  现代诗歌创作,同样存在“析辞必精”,同样存在“述情必显”,同样存在“捶字坚而难移,结响凝而不滞”。
  张岩松在诗歌创作语言的探索上,对语言的精致和诗意的深幽不断反思,由此在语言表达上自觉给自己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诗人在《新文化的冲动》一文中深刻认识到:“一种纯朴的精神长期被我们忽略,篡改和占有。”并且随之反思:“我迷恋过这些,心灵的颤动有某些场景和意思,它并不依据语言的掩护。”
  基于此,张岩松在诗歌创作上,用纵横的思绪去驾驭大千世界的生活细节,以纷繁的视角来演绎红尘之中无数随机场景的自在魅力,再用笔触的奇崛去锤炼风骨超拔的诗意。
* 胸襟开阔
  读张岩松的诗作,我们随时会发觉,包罗万象的人文社会信息,均可被诗人以独特的语言表述方式重新架构,使之成为语言的另一种作品,这是源自物质而又超然物外的表述和宣泄。我想,这是诗人胸襟开阔的表现。同时也是现代诗歌创作生命源泉所在。
  在张岩松的诗作中,听不到无病呻吟,看不到顾影自怜;我们只会发现,一种超越自我,在审视和自省中用理性去发掘人性,去品味人类与自然和社会无所不在的相互关联,去阐述由此引发的无限情怀。于是,在不知不觉中,诗句开始散发出充满自信的人格魅力。
  
  在物质与信息二元极度膨胀的时代,离开了古典的平仄和对仗,我们抱着汉字在宣泄和抒发的路途上能走多远?离开了咏叹和吟唱,语言的华丽外衣被脱下。这时,剩下的只是语言本性的流露,可是,单单是直接的毫无技巧的叙述,是陋俗而又幼稚的。人类对语言的审美需求依然需要一种不凡而又经得起推敲的表现。于是,我们不得不去反思文字的意蕴。
  因此,我们需要超拔的眼界,因此,我们需要推陈出新,因此,我们需要开阔胸襟的包融;如此,我们才能骋怀造化,才能把江山风月和人间疮痍俱纳入怀;如此,我们才能在“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如此,我们才能在穿越万丈红尘之时做到神与物游。
  
                         龙林于古庐州酒墨逸香斋   
                         2009年8月31日凌晨初稿
                                         2009年9月8日凌晨修改




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3-2-27 14:1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风之子 于 2013-3-2 18:17 编辑

赏读,至深的阐读,龙林兄辛苦;此文乃诗评用心之作,推荐阅读!
——尤其《我,雕虫小技》这首,张岩松,描画物象之准确、勾勒细节之律动颇见修辞的功力,“一次轻率的滑动——-浮肿的山岗;我对它说——应该装一个刹车“,可遇而不可求的好句,无疑陷于沉潜入定的梦境中方可得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3-3-4 12:58 | 只看该作者
四个方面阐释较细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12-27 10:46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