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46|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听风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6-29 18: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暮云低低地压下来,隔壁的娘娘有风湿腰腿疼的毛病。此刻,正是时候,不许老天支吾一声,风还未起,娘娘就哭喊着疼了,比晚八点的天气预报还准。不是我的邻居,散落在早五十三年的前的田野,我怎么知道我是怎么来的?是天上落下的云,小小的一朵,柔化成风,转急着投胎,我低着头,没有发出一声叹息,就,就这样勇敢地骑着一道光嵌入他的命里。


     我清醒的记得,割麦是在农历五月中下旬,金黄的麦地里夹杂别样的言论,总是在所难免,高出一穗儿的是燕麦,与麦子平齐的有点稗草。我一眼能看到,像水走过墙壁的水印,浅浅的,是我主观意识上的斑驳。在早些,我的心儿莫名的痛,莫名的颤抖,我忍着说不出话,这是我天生的状态,我天生是个哑巴。


青黄不接,田地里只有蝗虫观光,爱惜粮食的坐地头的文化人,无计可施,又应验了一句老话,百无一用是书生。外面的世界生造出一些吃人的词汇,文革刚过,世界过渡清贫,该节俭的当节俭了。如果再来点迷信,“孩子,你生不逢时,”世外的散仙昭示。


     婶娘来探望,多少带了鄙视,添丁加口,又要匀出一份口粮。即便只是小小的几粒炒糊的黄豆粒。孩子,你只看看天就好,切莫朝下望见那黄褐色的脸。


这一年,孩子终归是孩子,听风,“笑着说,该还的终归要还”,大大方方,十三岁的丫头身子骨硬挺挺地顶起天,用大米和面粉浇筑的天,实心的压力。我路过,只是透明的路过,望着他笑了笑,于是,一生铭刻,将我普渡。


     半生沉浸水中,我怀疑他是水做成的,是水里冒出的怪物。这只怪物不会言语,我见他咀嚼过水草,生咽过棱角叶,我怀疑他是没有犄角的水母。


     起笔,就是这里那里,我不确定我梦见的是不是他。


     孩子趴在窗台看一个读书的小闺女,喜欢,在脸上生出涟漪,风轻声嘀咕了两句,他一反手,将风拍到水泥地面。


     我追着他跑,“你听见没有,听见了没有’”他只是跑,傻傻地笑,跑到洞庭湖,跑到娘子岛,跑到阿婆面前,跑到雨地打个滚。


     我不想追了,悄悄藏在花篱。你找呀,不厌其烦地找呀,这是我对你小小地惩戒。


看情绪止不住的干嚎,哪个导演排演的滑稽剧,我一半红脸,一半白脸来见你。你认不出我,我认得你,你望着我傻笑过,就在你,不会言语时,那时,我也是哑巴。


     你听我说,回家。我们的家在地底的岩溶洞,一半风,一半水,雕刻满室的佛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3-6-29 19:05 | 只看该作者
抒情浓郁,叙述生动,不足是诗性弱了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3-6-29 21:26 | 只看该作者
欣赏,学习了。问好朋友{:soso_e18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3-7-1 06:4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白炳安 发表于 2013-6-29 19:05
抒情浓郁,叙述生动,不足是诗性弱了些。

呵呵,尝试阶段,谢谢朋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3-7-1 06:5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徐倩 发表于 2013-6-29 21:26
欣赏,学习了。问好朋友

谢朋友欣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3-7-1 08:13 | 只看该作者
语言淳朴,情感细腻。赞同白炳安编辑的看法,若再诗化、哲化一些,或许更好。拜读。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3-7-2 12:01 | 只看该作者
戴永成 发表于 2013-7-1 08:13
语言淳朴,情感细腻。赞同白炳安编辑的看法,若再诗化、哲化一些,或许更好。拜读。问好!

嗯嗯,谢责编意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3-7-5 15:13 | 只看该作者
半生沉浸水中,我怀疑他是水做成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3-7-5 15:30 | 只看该作者
三千大千世界 发表于 2013-7-5 15:13
半生沉浸水中,我怀疑他是水做成的

谢谢朋友欣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3-7-5 15:36 | 只看该作者
徐倩 发表于 2013-6-29 21:26
欣赏,学习了。问好朋友

朋友能给点意见么?想要做点修改了,不愿意错过诗写的流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2-9 07:44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