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120|回复: 15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作品展示] 【诗歌培训班】同图014期优秀作品展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8-28 20:0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夜1969 于 2013-8-28 20:06 编辑 ( ~, ~# {4 a- A1 m+ w6 U

+ d8 Q4 N+ s$ e# i【诗歌培训班】同图014期优秀作品展示
/ X3 r4 z" ~  e4 h  Q; I! b% V0 I3 ^" r
       本期开始,优秀作品展示将改变风格,除在每首优秀作品标题下附上推荐语外,在每首诗作后面再附上各位诗友的点评语,以方便大家学习、探讨和交流。
       对于优秀作品的评选,我觉得还是要立足于作品本身,从多方面综合考虑,兼顾其艺术性、独创性和完整性。至于究竟达到什么样的程度才算是优秀作品,这里面存在的分歧可能会比较多。鉴于目前能够参与商讨和提供准确意见的人不多,我也只能够从自身的诗歌理念和阅读感受入手进行筛选,结果如何仅作为培训班当前的价值观点,并不代表作品质量的绝对性评价,供各位诗友参考。我觉得:优秀作品应该有一种能够让人一眼看去就能够认出来的特质。
2 f: O9 i0 K, i       记得在前期的帖子中我就说过,一首诗,只要作者还健在,就永远处于待修改之中,也永远是不定型的。意思就是说,每一首诗都处于不停息的向优秀作品迈进的征途之中,所有培训班参加同图征诗活动的作品,随时都可以进行修改——包括已纳入优秀作品展示的作品。作者可以随时对作品中不完善的地方进修改,使之迈入优秀作品行列。同时也欢迎广大诗友来点评、修改培训班成员的作品,为他们的进步提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在此,我对于那些能够经常参与点评的论坛主持人、编辑和培训班成员表示感谢!感谢你们一贯以来的支持和厚爱!
  B) u" k8 Z8 j, {# V
       在优秀作品之后,本期还附上了部分票选比较高,但尚存在较大瑕疵的作品,并简单的附上一些评语,名之为“待定作品”,意为:这些作品当前的状态令我纠结犹豫,期待在后期修改下能够成为一首优秀作品。/ K3 d: A. p) A3 X4 q$ u
       (另外:对于如何搞好培训班的同图征诗活动,大家有什么好的意见和建议,欢迎跟帖交流。同时更欢迎各位诗友能够毛遂自荐,积极参与进来,在分担培训班工作的同时,也能够尽力体现民主和公正,把培训班搞成大家愿意来、同时也能够有所收获的培训和展示平台。)1 |) k3 \5 u/ M/ N* D
  ^, U- `, i4 ?+ X% H- A
同图014期图片:
0 V/ f1 }+ }! x% I

! I! [1 S1 K3 o
. |. k4 J, v9 y  b, C001#:张智文《随想》& O7 ]! M% i, e2 W" K
(推荐语:经典的中西方文化碰撞,寥寥数语便揭示了两个国度之间、两种精神文化氛围下的矛盾冲突,且诗意盎然!), b0 ^% J1 X+ M" C, F
: c& q+ E  q6 D( ^8 e8 A- V
同是修行
. g, A% _) I$ Y我想起了   中国
- S+ T5 D- T7 P) k' E胖胖的   菩萨
" K- s% Z% v$ [' v. B我知道你不需要   供奉
8 [) P) q- a# P) ~  U但今天   我将祭拜9 K4 Y  D/ _+ P* Q+ i' e
你的面孔   撬动
7 O5 v1 ]8 S9 `0 ^" @- R: Q) o+ }$ Y7 U现实里   和谐的/ ^- b8 G  l5 ^# a8 x# B
臃肿  

) `; ~0 k8 ?' P/ {# m, X: f9 x
2 c5 h' C4 m5 G7 o, W; X! y【金陵一片云点评】简而辣!欣赏!8 r6 V& ]$ s% e5 @7 R4 E
【夜1969点评】智文兄的这首诗,很巧妙,把苦行僧和中国佛教的弥勒佛相对比,凸显出了两种截然相反的修行道路。置身于红尘之外的修行者都有这样的强烈对比,更别说现实社会当中的芸芸众生了,由此及彼,引出了下文的提神之笔,那对于“撬动/现实里   和谐的/臃肿”的渴盼。其实,这首诗里面用了一个偷换概念的技巧:现实社会里的苦行僧,与大多数僧人和尚一样,都属于修行者,而弥勒佛等等菩萨们,是佛教世界的既得利益者,他们是已经修成正果的那一类高级存在,理所当然要受到后来的修道者祭拜与供奉。但,恰恰是因为这一点,才被我们的诗人拿来,当作对不公正现实的投枪和匕首!+ y% S6 R& v- a7 A8 `0 I( H
【风影汗点评】寥寥数行,精简凝练,以中国的菩萨与苦行僧对比,立意高,字字珠玑。“中国”,“胖胖的”,特殊环境里的信仰形象。“我知道你不需要”,“供奉”,可为整句的却将之分开,起强调的目的。
8 M; I+ E) z7 C# T端坐被供奉就是修行吗?这对中国人的信仰是一种讽刺。“我将祭拜,你的面孔”,是崇尚别国的信仰吗?与“胖胖的”形象相对的必是瘦削的,沧桑的,坚毅的。“撬动”,推翻,摒弃。到现实中,看似“和谐的”,和谐,无疑是更尖锐的讽刺。“臃肿”,实至名归,即是现实中那些虚浮,奢华,做作的社会行为与现象。“随想”,题小意大。佩服作者的决心与勇气。
$ T% t+ B9 Y5 ~- T3 }" H【迁安阿紫点评】独特的思考,深刻的立意……9 V; l- O8 i2 P* s8 C8 ]. s
: d0 s0 r+ x+ m) A: `: z: f# l
2 T: j: J4 Q7 H/ g) i6 L6 ?

/ N. ^* U! M6 T& l, s; P# G% Q002#:一刀《苦行僧》
' K3 T/ ^6 B: r7 V6 U# ^; V7 i3 I$ }7 q(推荐语:耐心倾听灵魂的声音,湮没于杂草丛中的思想者。)8 }8 u* `1 v3 o* q1 R+ C/ }

* E7 M2 Y6 k6 g/ p. |& H4 L我们的头发和胡须, V/ q2 q8 y. ]+ s
可以自然生长
$ E0 }) \5 C. v/ ?+ R7 o- E% x在无神的世界里+ {+ {3 @/ I- B. }# h$ [
当我们的魂魄
" f" |: n% V0 h' {: E+ e失去肉体
# J2 l; k# v% I! y% p$ P* H苦海里,一切皆幻象+ u- H. ~- P% I' A

' k$ y" \7 y1 C& e【金陵一片云点评】“当我们的魂魄/失去肉体/苦海里,一切皆幻象”----何其锋芒!
5 {! ]$ e6 c8 c+ d" m2 y: z9 S' v2 I& R【夜1969点评】一刀的这首小诗很有禅意,而且笔法很老到,作者把抒情、哲理与文字和图片有机地结合了起来,几乎可以说是达到了情与境偕、天人合一的境界。“我们的头发和胡须/可以自然生长”看似自言自语的叙说,其实是在不自觉地阅读画面,并将自己的感受很巧妙地融入其中,不露痕迹地表达出来的结果。其核心和关键词在于“自然”二字。诗的后半部分,由“在无神的世界里”很自然地转承而下,承托了对于苦行僧堪破世事而发的主观追寻的思索与认同。在自然的、物质的世界里,也即修行者眼中的“苦海”之中,“一切皆幻象”,但苦行僧们为什么还要在这幻象之中固执地去追寻呢?他们想借自己的苦行来寻求什么呢?……理解这一点,关键在于“魂魄”二字。在物质的世界里,唯物主义者是不承认“魂魄”之类虚无、不可探知、难以捉摸的存在体的,而作者在这里点出了我们之所以会感受到自己是存在的主体因素——“魂魄”,就是为了下文所做的伏笔。
* O: }! M2 Y$ S% _$ |# y苦行僧们在寻求精神的升华!唯有高翔在物质躯体之上的精神,才是唯一可以摆脱物质的覆灭而独立存在的不朽的力量!——这就是我在这首诗中所读到的,也是我想告诉给大家的,苦行僧的人生价值所在。$ g. ]4 L  Z7 e9 R1 y) v- M/ I
【风影汗点评】角度新颖,立意也新。此作属反论:没有肉体承载,没有修行。修行超脱不了肉体和现实。唯物观点,也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K/ S1 D& {4 z2 F' U
【迁安阿紫点评】诗意空灵,诗句精妙……
$ W( W' a& U0 A& S8 L& r$ h9 f5 F$ e& `! k% @( w
) R9 d2 h, x6 ~3 V- Y0 s) B
003#:北岸《贞节牌坊》, M/ m6 w+ G" F$ p
(推荐语:质疑一切貌似的权威,铸就了诗人的投枪和匕首。)0 ]( T6 f$ u9 ^4 u
$ Q5 v. y: M! R
苦行僧?' K6 ?; d0 c( f+ F
我不相信
' \) i% c9 d5 N" U, O尤其不敢相信当下1 S, {/ k* I5 @7 ?! z& ?
庙穷   僧人   也穷& F# s/ \+ _7 ~

# D, L: u' f( i5 h# f倒像是牌匾3 j( c- x# \% e, S& s' m
挂在县衙   “正大光明”和 4 ~& O; Q( c& a( n$ [
“清正廉洁”“两袖清风”1 A' N( s6 |- L5 B- I5 Z5 h

# T& a+ r- I5 p9 z& g: j/ n作为诗人$ k) z% D3 w& H
我总想   到人和事
( Y& P% _( x, n! R- E$ k背面看看

) z" y' K; O( E" }! g: O# I
2 T- z- L% @4 S! e* t【金陵一片云点评】两首中,个人偏喜《贞节牌坊》:隐约觉得作者是想通过他的文字让读者看到和想到比苦行僧更深的东西。但似乎在“说此及彼”方面处理得不是很到位。个人以为,短诗如果想与现实社会直接挂钩,不妨说得更直接了当些,哪怕够辣!* s$ a1 P$ I" _# I3 I  ^6 k
“作为诗人/我总想/到人和事/背面看看”---其实这不仅仅是诗人的想法吧?% `- v7 Z) [+ Q6 {
【夜1969点评】北岸的这首小诗,以反诘的手法,抒写出了精神追求与社会现实之间的深刻矛盾,切入点新颖,观点明确,诗感强烈!这首诗贵在有自己独特的焦点和主题思想,与智文兄的作品有异曲同工之妙。佳作!
1 W) ^- j' e' R, y; K/ _; y【风影汗点评】推翻了常人的惯性思维,是由这个社会所发起的问卷,就如中国政府的政治牌匾,歌功俸德,对当下的政治也是极具讽刺和调侃,如题“贞节牌坊”。6 r4 l1 @: G" S
“到人和事、背面看看”,能看出作者是愤怒诗人是追求真相的诗人,立意深刻。, [" C* E3 z4 {# ~

& Q: D" ]* }' \/ M5 D: \
3 E! Z& a9 t  I" X* [* R. h# V  |004#:阿紫组诗《读你》2 q5 n6 m3 R: ^* r( V9 b! \
(推荐语:从心灵深处自然流淌而出的佳作,无需雕饰而巧夺天工!虽然是一个系列的组诗,但以能够相互独立的短章为主体结构,也是我们提倡的一个创作方向。)
& R; T" `& h6 [, C, I. K' P
7 ?* O' r" n, {, a7 _01.. ], R" Y0 N) Z/ t

# U, ~$ R- m& w  M, C' i多么神奇5 @0 C! M: d; ~  Y
你把欲逃的目光锁住& n$ |* P# k* Y; Z& N
聚焦在你如雪的发丝间  }% K1 h( ~- e2 C+ h( z
风吹日晒的脸更像青铜: [/ K8 s/ _( B# i3 E! ]. ]
多少沧桑融入孤寂的修行! 0 r; Z$ y1 x9 g0 S; [# S
你的眼里) H) f' V3 J' I8 F
蓄满山的纹理水的剑影# K( k! P- e, L  f
8 G# k: w! h# y+ t" g: |9 s& T
02., d) [  A# G  U2 K, H6 `  i

- L7 y) B$ i! t: M! I2 {多想打开你紧闭的双唇
# M* e+ @, g& Y1 y8 D4 s& a4 W; N听你诵读经文心跳的旋律! C9 W' [$ b  t) L1 |! f3 t( s9 W
尘世的哀怨闹市的喧嚣0 |0 T( l8 x6 i/ i, x
都被灵魂膜拜的梵音清空  Z# I4 {, T$ c& ~0 h
你的眼里9 O9 w0 x  m2 T2 n5 m- _, u
夜如白昼   星如太阳
; i8 y8 |+ S  w! D% @$ O2 k5 h, a# p* \3 H6 U& ]6 O& ?( S( O1 w. d  o, c
03.
9 I5 l6 M1 \% i& a: n# n. |0 {( ?  N2 x9 `/ f7 q
遇见你
* H2 Z* i9 r2 g% p像遇见生命的苍凉
9 x. H& U- b" A5 \如雕塑如明镜1 p% Y& s0 g& D* s
岁月留下的伤痕0 w- G8 w  f  Z& \
就像你脸上的皱纹
4 L( ~8 f* j' l! H凌乱的白发
) O+ d2 U6 s: t3 g8 A7 r就像纵横心间的思绪: F; P% L9 c, _$ W" l
一切都那么鲜活那么清晰: Y* Y4 B! d0 E# ^; g

5 m2 J: d& E+ O3 _04.
, N8 A9 ?/ T& h5 v' C4 A$ K: i
; D9 H6 c6 T; Y, ?4 y遇见你: D( F1 |4 I4 i
我不再逃避乱世* _' ?8 D. Z$ g( ?( h. h
不拒绝
! g& h+ |1 G3 f# K, n4 L7 `鲜花掌声的美丽
9 b& n3 h. D& S8 x6 r不哀叹- z. U& p9 r! s
朝代更替的变奏
/ P3 G+ g6 Q$ L7 p我学会# {. t% W0 W' W4 b7 k' y
在纷扰中打坐
+ O6 U$ b' b5 R" i在秋水间泛舟2 O6 \1 f9 C6 H" {3 n
在苦行中沉默% [5 M/ r  |' X# t% ?! p3 B5 _! {
读你坚毅的目光* y( \) M5 j) S( X
点燃生命的火焰$ D7 H( b2 G! [6 u" |; E
照亮黑夜的远方
7 W- D% m+ [0 h
) n( Z) N+ B& N: Z' G8 F  E* j! Q, @8 F05.
6 d1 A% ?9 d6 k/ `/ Z3 _+ h; ?- E, {$ A
这是一场神奇的相遇8 h( K  t: K& V, F! a9 }
从逃避到悦读0 s* N; @3 Y  \4 c- N7 l
从遥远的印度到我的领土, t! T0 k5 H. q
这是心与心的对白
$ ^# a$ U" K9 a4 X, G7 b这是灵魂与灵魂的烛照1 M1 M, X; O+ d' Y# f2 f% @
我的爱融进你深邃的目光
9 @: I7 {$ Q2 W) G无暇去问
) Y0 l- s& c! b% w6 ?& d声声如潮的蝉鸣为谁歌唱
  |# D/ J$ q, D( b$ y/ R粒粒如雨的汗水为谁流淌
# t. B  I. J+ N. E! I
0 V! c; b, q0 ~1 B/ I
【创作手记】初遇这幅画,印度苦行僧的沧桑,我不敢对视,阿紫最怕遇见石刻般清晰的皱纹,仿佛怕看见自己生命的伤痕历历在目。所以阿紫的诗歌很少坦露人生的无奈,愤怒,凄凉;总想在生命的缝隙间,寻觅诗意的月光,雨后的暖阳,山花的笑意,小草的倔强……+ I# v  t! X$ s+ X' Y: n' P
阿紫知道,人生很多不想遇见的风暴,风景中的败笔不会随谁的意志而改变,我们只能自己改变自己,让心像苦行僧那样坚定,尝尽常人不能吃的苦痛。那时的我们就会有山的定力,不会随风迁移……, F* I; @) E& e0 R6 N
感谢夜的呼唤,这幅画,又是他开启我生命的神奇之旅。我再次面对这幅画面,心不再恐惧,仿佛面对真实的生命,面对真实的自己。苦行僧那双深邃的眼睛,打开我的心,许多诗句如泉奔涌,紫色的情怀,款款倾诉……沿着思绪的脉络,一首首小诗,飞出心海。
; Y" f) H# x) O! a6 W! E参赛初衷是为了支持夜的培训班,感谢夜一次次引领我诗的羽翼飞向梦的国度。真的没想到,苦行僧的话题又开启了我的神奇之旅,心一次次抵达生命最真实的家园。每一节诗,都可独立成篇的……似乎又血脉相连……都是生命沃土发掘的珍珠……
) `% N( s* Z  n( M$ o
) }1 d, |  L6 E6 j0 t" t% r【金陵一片云点评】我常常会羡慕阿紫的文思如潮,但基于同图活动的规则,真的是超限了。. A) {; |" E0 E+ a
如果单独成诗,我最喜欢的是02!而在这一首中,尤其是前四句更为喜欢!1 A& S9 r3 P7 d9 j9 X4 T5 _
【夜1969点评】阿紫的这几首都很不错,是本期截止目前为止感觉最好的。8 v. o! H0 ^3 H! F; ^2 J, Q; C
读画的历程,就是创作的历程。正所谓相由心生,诗亦是如此。有了感动,有了触动,有了遏制不住的思绪奔涌开来,这样写出来的就是你最好的,也是别人代替不了的,打上了你自己独特烙印的。就像那期写尼采的一样。, R7 C7 J4 V$ r+ d. j! P2 i
真羡慕你啊!——有这样的如泉诗思!希望能够坚持下去!6 _1 Q( _9 F$ G6 _8 @
【风影汗点评】1,2其实不必分组,1眼神,直观,2,唇,臆想。由视觉和听觉间接勾勒苦行僧所在场面中的形象。3,遇见即遇见生活的意义,4,遇见即明白生的姿态。5,总结:与苦行僧的精神相融,忘掉一切外物环境。侧面手法运用较多,结构紧凑,铺陈到位,欣赏。
4 U, V+ _* Y: @6 f, w' d! [8 D致作者:前不久一个法师开释与我,就论圆融,与世俗相随结缘,但求不迷失,当喜则喜,当忧则忧,了然于心即可,这才是修行。
7 a$ h/ N) q2 H. d: W【一休】009号《读你》本人认为是最好的唯一的一组符合本图片的内容形式俱佳之作。诗人是从画面内部写起,几乎没有涉及俗外的东西,更没有外加自己的过多联想,仅是第四组多了一个“我”,细想不算瑕疵,没有更好。描写细腻,很好了诠释了苦行僧从生到死的修行(虽然此诗没有提到生死:一种穿透,肉体在世间只是一个行走。),非常干净利落。其他的诗歌也非常不错,但我觉得没有这首干净利落的表达了主题,很多都多加了自己的一些东西,诠释便不是很切合图文。如果无图,仅是印度苦行僧这一标题,很多都是非常优秀非常棒的。谢谢!
7 x: P% f: Y$ G【沙非】009#:阿紫组诗《读你》【简评】:印度苦行僧,这幅画面我第一次次看到时,就震撼了我,刺伤了我,触疼了我,点燃了我……无疑,我们生活中有好多人,何尝不是苦行僧!我们的父辈,我们,一代又一代,坚忍不懈的劳苦,孜孜不懈,孜孜以求,都在为下一代聚集和传递火焰和能量。到头来,满目苍桑,伤痕累累,白发三千丈,信念不渝。生活,无需我们规避现实,无需我们亵玩生命的坚韧。我冲动而不可竭,久久不能释怀!    诗人阿紫的组诗《读你》,使我找到了心中的那股浓烈的味道。正如阿紫创作感言:“印度苦行僧的沧桑,我不敢对视,最怕遇见石刻般清晰的皱纹,仿佛怕看见自己生命的伤痕历历在目。阿紫知道,人生很多不想遇见的风暴,风景中的败笔不会随谁的意志而改变,我们只能自己改变自己,让心像苦行僧那样坚定,尝尽常人不能吃的苦痛。那时的我们就会有山的定力,不会随风迁移……所以阿紫的诗歌很少坦露人生的无奈,愤怒,凄凉;总想在生命的缝隙间,寻觅诗意的月光,雨后的暖阳,山花的笑意,小草的倔强……”。    阿紫的诗是睿智的,苦行僧饱尝沧桑岁月而仍然坚守不变的信仰,“你的眼里/蓄满山的纹理水的剑影”。阿紫诗心澄澈透亮,清新昂扬,抒写了僧人对生活的热爱和不懈的信念。第二节中“多想打开你紧闭的双唇/尘世的哀怨闹市的喧嚣/听你诵读经文心跳的旋律/都被灵魂膜拜的梵音清空/你的眼里/夜如白昼  星如太阳”。诗人笔下的苦行僧是鲜活而清新的,或生命的苍凉或岁月的伤痕或凌乱的白发,这在第三节中得到了体现。    作者由此学会坚强,“在纷扰中打坐/在秋水间泛舟/在苦行中沉默”,释放生命的火焰。这是心灵的对白,是灵魂的碰撞,作者的情感进一步升华,“我的爱融进你深邃的目光/无暇去问/声声如潮的蝉鸣为谁歌唱/粒粒如雨的汗水为谁流淌”,无暇决眦万物精神的关爱、小爱,将深爱、大爱和融。    整组诗似清风梵音,如智人交流,不偏袒,不矫枉,一曲心声静静流淌。读来气场轩昂,回肠荡气,清音绕梁。怨火、疑惑尽释,不平之事尽散。世事沧桑,人海茫茫,莫愁前路无知己,天涯何处无芳草。让我们固守不变的信仰,阔步向前。5 J& [* b2 f, T( V8 L

1 a; m3 \# y4 h9 a  y- A' Q% K6 S6 E
005#:汤斌昌《我们是苦行僧》
" f' ~% v* G. _  o0 d8 S% E( r(推荐语:借苦行僧这个主题来抒写我们的苦难现实,虽然看上去有点饶舌的感觉,但好在有结尾的四句神来之笔,将整首诗点亮。)& o  \! U; L: U% L$ p$ K
* h' t, N1 K4 h
我们是苦行僧, X# N+ D" K+ K& o3 a& D4 {
你选择了炎热的佛国
' A% [  w9 C# J: j% k) H选择了裸体派,蓬头垢面# F, B' _9 R& c
臭皮囊的罪孽,一味苦行解脱
+ [" Z' A+ W% o6 `, |我选择七月邻国的伏天) h6 w7 `9 @) y' K/ g- z
选择喜马拉雅山下扬子江中游5 q$ {/ H' E1 G  P7 U" D
郴州临武郊外的山野
0 [8 ]1 Y% N0 |3 ?/ C  m- }罚自己为瓜地里分支的藤蔓
8 @9 `! U0 k. a% O/ F6 N水深火热,三荒两高
$ I! m" V; q: `  {& B忍受日晒雨淋,虫咬药喷
& j. J  j6 T+ A# G$ |劳筋骨,饿肌肤,空乏其身" ^2 I: N! S* D$ e: `
一手手泥巴,一个个脚印) G8 r& G9 S# a) z
修炼成荒山一车车正果. d/ s5 q* B9 o. B7 h% E9 ]- z0 L2 j
圆了西瓜,圆了超度的路+ C! c! H* ?0 G* \) u
圆了示范管理一条街, u6 Z( d0 @. E7 X9 K
圆了我赎罪的苦行梦
/ T7 m, J) ?% W/ p# A2 ^5 {藤蔓上修行的花卉- u7 H! k7 N+ Q  o
爬到了泰姬陵7 J/ f0 H% f) q( R5 A
白色的大理石柱头
% a, X9 e* |  K* D3 ?朋友,那是我们相逢的高度
9 u9 K: j* v, `
" M+ C7 v1 T% V$ j. E, Y1 w  @) _
20130721
$ l/ }2 p0 Y' A5 C, Q: ~【创作手记】面对“印度苦行僧”图片,我猛然想到,我们何曾不是他的同行者。无时不刻地,我们面对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份工作,一不小心就是成了这个人间炼狱里残酷的修行,虽不是上刀山下火海,但需要你面对种种人生的罪孽,然后展开自我的救赎。临武瓜农事件岂不是一个明晰的缩影!今以“印度苦行僧”的话题,拟引发瓜农作如是的一番对话。6 _. m0 ]: |6 Q: c

, h% U4 W& y8 L1 U1 _【金陵一片云点评】这首巧妙地将现实与图片相结合,是令我眼前一亮的地方!欣赏!
  i) R/ f% i  P' c' j' v【夜1969点评】“一手手泥巴,一个个脚印/修炼成荒山一车车正果/圆了西瓜,圆了超度的路/圆了示范管理一条街/圆了我赎罪的苦行梦/藤蔓上修行的花卉/爬到了泰姬陵/白色的大理石柱头/朋友,那是我们相逢的高度”——整首诗将现实与主题结合的很好,结尾收笔自然而有意味。不错,赞一个!
" h5 a& a9 M% H1 U【风影汗点评】以第一,二人称直抒胸臆,大隐于市,小隐山林,生活即是修行,以种瓜为例,将瓜成正果与修行相关联,意象过渡自然巧妙。“圆了示范管理一条街”,不正是“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写照。
4 _7 U# l) ?( _/ R将现实案例与诗歌相嫁接,这样的诗歌才是贴近民众,发人深思的诗歌。文字于心灵无非两样:启迪,救赎。
, _! P8 o2 {  Y# \4 P3 V8 X【迁安阿紫点评】对比手法,表达形象,节奏明快。“藤蔓上修行的花卉/爬到了泰姬陵/白色的大理石柱头/;朋友,那是我们相逢的高度”这样的结尾美妙,令人留恋……
* r7 N( n2 D, A7 q1 I- |. A3 L
$ F: ]- A) k7 Y' K. V0 W2 b5 n+ I% D
  S# ?! n$ Q- T! E& x& I006#:书剑飘零《火界》
& _( c& X" l$ m" x- G+ {! ](推荐语:需要仔细阅读并深入思考的一首诗。有点类似于一个个超现实画面所剪辑的片段,冷静的抒情为这首诗增添了一缕神性的光芒。——先锋性是这首诗的首要特点,不由让我想起了一个脑海深处的名字:昌耀。)
/ n2 i+ r/ Z' s8 g  y# l5 Z8 ~( B: K$ a" ~: t4 V5 T, d
他相信+ z* L; _& W0 J4 z% L5 p9 I
如焚火界通达另一净界
3 e& C4 W! s- [3 e; k9 `  T/ B洗心退欲,神的孩子4 k1 [; \) i( S9 B' V+ W
高原的洞窟中吟诵神的奥义
0 A  H4 }# b, b. C% m2 g) K恒河边沐浴神的甘霖
% m7 u2 h) g7 G只为天国之门的一日开启?6 `: Q8 P( l* }8 F6 ^% r! x7 q. l/ O# X

/ h3 @$ Y( C3 C天国。. y' V3 N3 c3 m# H9 K: D
应是思虑终极、无比冷静之地——
8 d6 ^! I% X1 z3 Y8 B; a9 n可有蛙鸣声声,丝丝莲语?  R$ i+ b9 c3 ?' e9 a4 ~" ^
昨日之梦,今日之遇?, @9 _2 S& v$ f" Q, J7 x- x
神的家族——5 q* O8 |3 z1 `
它只说不增不减,不垢不净,不悲不喜。. B7 Y( W+ Y: F. B/ b+ e: }
* f( [5 L/ v$ o2 o% H
【金陵一片云点评】很喜欢第二节!尤其是“神的家族——/它只说不增不减,不垢不净,不悲不喜。”亦问亦答中向读者阐述出——怎样的地方才是天国?怎样的境界才堪称为神?
$ m* d, B* {/ w* @2 I4 L8 _【夜1969点评】有特点,有特色,引人思考,耐人寻味!佳作!
, F5 R1 a0 h6 ~【风影汗点评】作中多倒装,设问句。
* _- N5 T$ B! r% E. c: [8 n* F$ c“火界”,火与图中苍发的白,冷色调相对,造成读者潜意识里的反差震撼,提起读者兴趣,可谓匠心独运。# |* v! o  X& a2 d; _" }
印度,有蛙,有莲吗?有蛙,当在雨林吧。倒数三,四句,意象过于突兀,如果由恒河飞渡中华,那中间理应有意境和结构上的过渡。' ~/ g" @* u% C# G3 i
【迁安阿紫点评】“他相信/如焚火界通达另一净界/洗心退欲,神的孩子”读这样的诗,莲语声声抚慰喧嚣的心……整首诗,曲折有致,乐音神曲,让心进入禅修的静谧之旅……
- |. v1 n; i- L3 ^1 i
- q1 z# K- D  f& b& p- N( n; j, v
007#:布林涤生《苦行僧》
$ Z8 l! ?8 F" g0 w/ _, ?! V(推荐语:从情感到笔法,都是中规中矩的抒发,没有出大的圈子,整体精炼但又不乏深刻内涵。)+ q5 E# V# C: F0 D" t  I
9 m' _7 c3 h# G3 c3 D9 v# {
苦行,穿过塔尔沙漠( Y1 u# Z' b! E* @
拥抱骄阳的烈焰4 H4 x5 y3 z9 S0 l2 G% ^
苦行,攀上喜马拉雅山雪山
; o7 i5 H' A' e' W% d% @1 `/ L跪受冷月的微光- L" i  `% Y& M( p- y$ [& {
$ x* t7 D) q% F( }  C8 ^, v! K3 C
曾经,涂满丹地海盐的身躯9 `. y7 |: k% f$ t) G4 S+ `) ?& K
直面戈戈里弯刀的刺痛
9 z* z, M  q* |: a6 P' w3 a5 e今天,告别孟买的辉煌灯火
+ p6 W3 N6 G  S; ?$ K* ^5 |  l8 g' r修炼寂寞中的眼睛1 [/ q9 ~8 a3 w

9 t, y' [, N  V$ V6 y终将,冥想于鹿野苑的林中空地
' g6 g* @( v9 Q3 k8 {( {蜕下最后一丝遮蔽
: Z" C+ S* a0 q) V( F- N, c当《薄伽梵歌》响起时
2 H. @- m4 I- n2 [一条恒河在体内流动
; D5 s3 Y$ k# N" g; S, r* Z: Y& V

1 H' A" P0 u6 g# o* E注解:
9 Y3 |% G7 d7 Q+ I0 G8 W: z# m(1)1930年4月5日傍晚6点,甘地一行经过24天的长途跋涉,走过了将近241英里的漫长道路,终于抵达离丹地城不远的印度洋海滨。面对荷枪实弹的英国殖民军,掀起了著名的“海盐进军”非暴力运动。8 \& G, P% t+ F) n
(2)英国军队中的廓尔喀雇佣兵特别喜欢佩戴“戈戈里弯刀”,据说这种弯刀一经拔出就必须见血,这也成为廓尔喀雇佣兵的标志性装备。7 ]: j9 J% r5 l. Z% K+ R  o. @  u
(3)鹿野苑,位于印度北方邦瓦拉那西以北约10公里处,是印度湿婆教朝拜的北部中心,印度教圣地之一。该地也是佛教在古印度的四大圣地之一。是释迦牟尼成佛后初转法轮处,佛教的最初僧团也在此成立。; ]/ R1 `2 n& @5 R
(4)《薄伽梵歌》印度教圣经之一,为古今印度社会中家喻户晓的梵文宗教诗。此诗原为大史诗《摩诃婆罗多》第六篇中的一部份。+ S4 H" i1 |6 B& u. s! ^# M
      试从人与自然、宗教及生命的探索的视点解构苦行。2013/7/23草稿
. c: c% |$ ?' U
$ E% q# @, a' k7 p3 F& A8 {) D【金陵一片云点评】这样的诗文读起来令人长知识,欣赏!- h% I* k! i# z
【夜1969点评】整首诗中规中矩,铿锵有力,而且目标坚定——那就是:借苦行僧这个主题,抒写出印度人坚韧超拔的精神和一段苦痛历史。难能可贵!
4 y3 m% [% o* S6 F+ K6 z& H【风影汗点评】经受冷,暖行程的洗礼,历经战火和繁华,可见丰富的阅历。“中当《薄伽梵歌》响起时一条恒河在体内流动”,这就是修行吧,磅礴,大气。7 E) \# G( c, H! |9 b/ r; P1 B; }/ g5 k5 ^
以苦行僧普喻人在其一生阅历中的修行,人生的思考和积淀尤为重要。此作宛如一场透视生命变迁的微电影。9 n" `/ C  @* @' b$ w' C2 }' M
唯结构和意境上的连接功夫稍欠火候。
- M  i( M4 T0 x$ _; a7 k, H5 }" |【迁安阿紫点评】像一首月光曲,安抚躁动的灵魂……精致,流畅……3 ^" P+ ~( y8 U. C" `+ d# N

# T7 Z5 ^6 Q0 d/ b; K7 }0 ^. @& N  K' \. j; P$ a
008#:胡有琪《苦行僧》2 x. B7 Y" Y+ _, ]3 O2 Z; c
(推荐语:这首诗与迁安阿紫的作品读来感觉相同,都是一种将主题与自我感受融为一体时的那种畅快淋漓的抒发。自由,恣肆,奔放,让人一眼就能认出。)
7 A" n4 f. O- A9 l
' `' e& Y& g# r* w你就是一面镜子   我与你不期而遇6 w% _# L$ Z* ^
彼此对看岁月悠悠
* e1 g4 x% V  \: F6 B0 z# n在你的面前   我知道我只是你眼中的一具臭皮囊* {2 j% s; I6 d
你的眼睛里流出了一条河流   为我而洗& i3 }8 c9 d  F& S, b
你的眼睛里伸出了一只竹筏   为我而渡
. l0 @& t1 T7 D
: s5 r1 |. H/ p! q6 X+ a6 D空虚的词语被一一剥落   只剩须发如雪仍在苦修
1 N# X1 M2 P- n& ?1 Q: P; @" t只剩瘦骨伶仃撑着信仰   仍在苦悟0 l: L# h  o8 z; ]
身上的垢    厚似树皮
9 p" l; }" h. X- R# ?' G& [心灵的光    堪比日月
7 F. E* s4 G1 X你的草蒲团早已坐穿   山川大地成了你的蒲团  x! e$ {. t1 S
你的念珠早已捻成灵珠   日月星辰化成一枚舍利子
3 z3 w% e  V. x& l( J
5 `6 J5 ~$ L  h3 v  G脱下僧衣   你远离尘世的俗   尘世的人
0 p0 d; N$ @$ G8 A. t也远离佛   远离佛的经文  
+ @! u/ r1 L$ Y6 R+ n1 a一生只乞食一杯苦   一生只守一朵莲花开
( D7 p. B) L% ]* O我说   你是何苦   你真的是何其芳香# S# _1 v+ y8 `8 t3 u$ I

- R; k, P+ A& Z8 _* U' x何处是此岸   何处是彼岸3 x& S0 ~1 K9 ]5 O
晨钟暮鼓朝夕如旧   你又开始念   佛呀   苦5 Y! |! d: o, t$ z1 O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你又开始行   佛呀   苦   苦   苦  
6 H* ^* g$ [" k) R
7 x3 H: K$ p: u8 T% L/ ~
【金陵一片云点评】充满了感悟的文字,忍不住地一读再读!) N' m" f( a* X
【夜1969点评】胡有琪的这首诗,写的很灵动,有种且行且歌的美感,得到了多位前辈的交口称赞。佳作!
0 U* ^) `+ a$ y' b2 e8 N; Z2 _! L【风影汗点评】多处运用比兴的手法,“空虚的词语”是?意象庞杂。  b# W. H6 X# T. K2 n
【迁安阿紫点评】立意鲜明,表达独特,多精彩诗句……如我最喜欢的诗句:“你的眼睛里流出了/一条河流  为我而洗/你的眼睛里伸出了一只竹筏  为我而渡”……& s* h, |9 T! c8 `4 ~5 p. G

& g8 n3 n5 l. a+ A+ ^' B( g
: U8 _9 ?: u; p( B; e) \1 K+ V. ~) c009#:金陵一片云《我试着读你》
/ B5 D* Q, p) u. w7 P+ T  g. r(推荐语:从画面出发,渐渐过渡到精神的熏陶和感染,展示了一种谨慎的探索过程。不过白璧微瑕,原作个别地方还需修改处理一下才更完美。)- I* T4 x  Y6 `

. \7 a: U4 {/ |. v4 ]3 H/ ?试着读你
0 ?: d* L* p. j" U& Z——
, E9 Q4 e, z, x; G1 k发,已如衰草9 j/ W: m9 _& V$ \$ e
形,已如枯槁" X( [- l* U" A' j& c% [
这模样与乞丐没什么两样! x5 f4 t: G1 ?4 s& M
可我不是你,又怎能了解! ~5 c8 C- L0 m% m! _
你的喜怒与悲伤
( x9 u2 Z: z$ z佛珠锃亮,是否透露着你前行的方向
7 X. h' }: q: ?$ w: y$ x7 T! [目光明亮,是否来缘于你向往的天堂
, K: w: U& _# l* y. D: r- k试着去读你的目光
% p" @! Y. Z! g3 @# H% T, U一种清澈的坚毅7 S8 ]. ~( F' Q
竟以一种超凡脱俗的力量将我震撼) n  y& W/ e" r& D, J- `  s
并开始一点点洗濯我
7 l* {, S4 g, S& d, B* H' d7 V那些来自尘世中的迷茫' e7 Y2 x. e$ h/ H% @2 M% J6 g1 K

' C- r) P! ]" ~【创作小记】看到此图的第一眼就有种疑问在心底产生:这位在常人眼里的苦行僧,看上去已经形如枯槁,可为什么那一双眼睛还能如此明亮,从那里我读出了一种坚毅,一种清澈,一种超凡脱俗。静静地看那双眸,不知不觉地竟被那种清澈脱俗而打动。(20130724)4 ~& k, L  m! z' n

* L2 w8 O. |! H! R: Q. h; a. `【金陵一片云点评】我在“说说《我试着读你》”(链接:http://www.zgsglp.com/thread-188291-1-2.html)中,对自己的这首诗进行了相对细致的分析与阐述,这里不再多言了。欢迎大家就此展开真诚地交流!
5 g% e8 }6 S4 Z* `9 A* u【夜1969点评】整首诗感觉不错,收尾很提神,只是感觉开笔似乎与收尾缺少了点呼应。再提纯打磨下,应该就是首不错的小诗了。本期有好几首都是读画诗,也就是借画面描写入手去发现和提升主题,云可以参考来读。试修改下看看效果是不是不一样:- W& S5 q1 b) P+ I
《苦行僧》. @* N6 {8 S- B8 \2 O

& I" z1 V: ?( Q! E' K发,已如衰草
2 }; F' W0 y+ b) e: h形,已如枯槁
$ Y( e5 E: v) U, |4 _这模样与乞丐没什么两样4 p8 d% T" b5 ^! I7 w" Y, l
可我不是你,又怎能了解
% t: e( G, H! v8 x你的喜怒与悲伤( h/ }* v8 z, |5 x5 w* H" \
佛珠锃亮,是否透露着2 x" e* J& ]: b9 x
你前行的方向: K! G, ], d4 A! C0 W
目光明亮,是否来缘于; |. Z) k* r0 y/ U+ u
你向往的天堂
, A' b" I8 B1 t" J) }  }1 z3 H% |7 O* L, v
试着去读你5 c$ U& {! y% ?- `) x3 c* U9 o
一种清澈的坚毅   一种
( }, ]$ m" S$ j  f8 B# I/ o超凡脱俗的力量   开始) @) [. g9 \7 j# J4 P2 g
一点点洗濯我
3 ~9 {' {+ n5 n9 I" F! `那些来自尘世中的迷茫
  |' J- n# C9 z. j【风影汗点评】已经品此作不下六次,再读,余韵犹存。“试着读你”怀揣一种仰视,虔诚的心态,庄重,应该就是此作的意境。, b" H3 w) z5 ^2 ~+ e1 m
以三个反问句询问着修行者前行的方向。眼睛是心灵的窗子,只是由一双眼睛,就将作者的魂灵勾摄了去,可见作者已经体悟到修行的真谛,以点盖全的诗写视角,欣赏。
/ o' C1 d8 _+ ~2 \【迁安阿紫点评】聚焦那震撼心灵的目光,书写心灵流淌的诗句,清新,雅致……
; d4 E, I; G2 a+ M
% D  ]3 v; i- d( p& {  O" s% [1 s" v. [8 i* o) k/ O( R3 k) `
010#:浮光《苦行僧》0 R% C  O% j' N( `
(推荐语:切入自然,刻画与抒发融为一体,收尾的提升和点题十分出彩!)0 B" x  l% H* q, u
# {  f" x" o" P, p, `, e
没有慌乱,没有忧怨
& Y" B* t! `& C- ~我从你澄净的目光读到了“禅 ”" ?# S+ f% H) M7 L& V: F! F
山一般的襟怀5 g& X% h1 Y  ~, f% g
包容了世间林林总总的苦难( @/ N* C' o2 e. R

5 |$ b  A4 e; R2 s7 w与你对坐的日子. w  E* X! ]: h3 t
不屈的信念会击败太多虚浮的繁华$ _* z# [( V6 o* C* G
让奢靡成为可耻的意象
. M) e" ~- s0 G5 D, `) y( @4 c" [让浮躁在经文中沉淀
2 j! K  E. h# x; v( o
! u0 Z9 g2 X0 ~+ O0 c不需要锦衣的包裹,代表罪恶的皮囊3 X* O; G  d- ]$ ~6 Z
以最虔诚的姿势接受太阳的洗礼) p6 _; [8 G( s
让灵魂在刀尖上行走,在荆棘上独立+ @: Q0 Y  \2 F* Z8 _( W5 G! I
让眉梢的汗滴落入恒河时,轻扣重生的涟漪
8 A2 _( Z1 m( y) G
6 S7 r. m9 `% `/ T! X
【金陵一片云点评】浮光的诗总是让我觉得写得很成熟,值得云学习的地方很多!% ^  m' {( s9 J& s
【夜1969点评】天露编辑和乐主持都已发表肯定的意见了,我自然也没什么意见。“让灵魂在刀尖上行走,在荆棘上独立/让眉梢的汗滴落入恒河时,轻扣重生的涟漪”结句提升有力!
0 F6 @( A5 O; t6 G: z( t# y6 a3 D【风影汗点评】欣赏,读来气贯长虹,声势非常,作者读到的“禅”包容世间哪些苦难,如:虚浮的繁华,奢靡,浮躁,还有外相,虚荣。由内至外的抨击人的劣根性,“与你对坐”,“一最虔诚的姿势”,我想写时作者是坐着的,可是图中人好像是站立的,这个造境与图内容有出入吧?
* ~, R9 [. Z% n6 Z- l, v最后一句虽精彩,貌似多余。: t. d- x7 I' R  z# l
【迁安阿紫点评】首读,就被她流畅明朗,简洁生动的诗,感动,吸引……1 G9 u5 b" ]; Y1 K

( A5 m$ L4 G/ Z( Q  f7 f
! j3 i& q" U/ V- N9 N9 d, v011#:夜1969《苦行》
- @/ g% h# X" ~! j' X0 l3 n(推荐语:抛开人生一切纷扰,坚守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愈是苦难磨砺愈是能够凸显其伟大——就像沙菲在创作手记中所写到的那样。)
- i* p, U8 L( j+ Z- l/ @+ F
. T: D% ^) f8 y* Q% x) ?
2 s7 C2 v% X  D1 P; P2 [* j; h8 p富贵荣华可以抛却
7 w- d( C0 D/ l+ @5 i爱恨荣辱也能够淡忘
1 e6 {: E+ `% |$ n唯独    那份悲悯和执着+ q) |( t& u( I1 [' }' q5 k: e
铭刻进你的铜胎铁骨
- e) J$ W7 K2 U  \3 w7 |% Z* E+ p9 s/ _2 A9 V% W! g
岁月榨干了你人生中
  G6 k, Q# ~7 I0 u7 k& @2 f多余的水分,和发丝中的夜色
0 ~  Z6 X7 p2 J8 ~( i凝聚成你幽邃的瞳孔
7 w0 L3 E3 ]5 k) u5 t" A! o看透前世今生的荒诞: }7 `4 t+ j$ y

9 v0 c" p$ z/ {, @4 s5 Z5 B' U能证明你的唯有苦行!
1 g8 K$ g- r4 h( H( a+ e4 U- m谁能遮蔽你谙哑的光芒?2 E1 m1 c7 p& y$ r% X7 ]2 }

9 E$ G* _' t# `# C【金陵一片云点评】前两节都比较喜欢,尤其欣赏“岁月榨干了你人生中/多余的水分,和发丝中的夜色/凝聚成你幽邃的瞳孔”!2 ^% {" G, S# C' m- `2 T/ `
【夜1969点评】要说的都在诗句里面了,大家来品评吧!
. t- t7 }3 k6 E, X; p% q【风影汗点评】再读此作,疑虑依然盘踞心中,“那份悲悯和执着”,到底在哪里。“岁月榨干了你人生中多余的水分,和发丝中的夜色”,欣赏此句,暗喻,皮肤褶皱,头发苍白。
0 h7 f& J' A/ |( T! V一些答案应该还在作者心中没被昭示。! f% b2 e: \9 J, R+ P
【迁安阿紫点评】“富贵荣华可以抛却/爱恨荣辱也能够淡忘/; 唯独    那份悲悯和执着/铭刻进你的铜胎铁骨”开篇就这样诗意俊朗,接着惜墨如金,将哲思融入简明的诗句中……结尾反问,扣人心弦,余音袅袅……
0 _9 K7 D' d# i% t2 d  M0 w7 D: H9 t) ^& A# q
012#:绝不收兵《不如我来》
& c* D& o  S( W* g: ?2 ]2 G(推荐语:融入苦行僧的内心世界,超脱于苦行僧画面之外的最强音。)
' M; @5 y  b: ?( P
3 z; |( T" x: C% U. R8 ?脚步从儿时开始
- d& m- d1 O( o, m# R" L8 E7 H心灵就在起伏的肺叶上写诗0 ?, u: t! _( k: }5 J, L
记不起开始& H0 O( N; }1 A6 R
只为一团火焰角逐
- q7 c! y$ T; R6 b% }7 O没想过结束
& H% e  _% I1 W4 t4 a, y走过红尘多少的疾苦
) v7 G4 c+ M0 d+ L5 [/ V: ~/ Z须发放纵问天
7 A+ W: Q' v( O/ \不需要衣衫来装饰
: d3 X( U. l$ W不需要说长道短的言词 ) B" j# S8 O9 @  D: x
* t8 N9 m5 L* U4 [8 O
梦还在 0 O7 c$ U! I- q0 K0 d. \0 _$ }; D
超出云峰之度
+ H. D$ U" G+ ~. V就如眼睛的深! E% f, F4 ?: t3 F
踏破所有束缚  u, A% L0 Q+ R$ B4 t
  ~* z7 U- W$ g- I$ _" {
我来' d# N& O, A: S5 j% s$ W# M6 G: c. e
如我不来
# E7 Z0 I. Y) D, t/ I# C/ k( O如来
+ k  g2 u$ H. }" ~9 F: G+ V5 |不如我来!!!
* b  K& S2 x7 ~- M: S9 R: {
0 p, Z. c- ?; N5 }5 W
【金陵一片云点评】最喜欢这首末节的“我来/如我不来/如来/不如我来”,瞧,多么辩证!9 Q' Q2 ~9 u5 M9 ~& ]4 k  c
【夜1969点评】这首诗的切入点奇特,技巧意味很浓,尤其是在结尾。起笔的两句非常精彩“脚步从儿时开始/心灵就在起伏的肺叶上写诗”,随后的展开也很不错,一路走来,似乎是不沾苦行僧的边,但又的确是写的苦行僧真实的心路历程。不错,佳作!% C! U+ u2 e& W( ?8 Q" ?( H
【风影汗点评】看似与图无关,实则是由苦行僧这一形象得来的修行感悟。这期同图,说去说来仍是修行。既是同图,那涉及意象多少要与图相关,所以,此作脱图,无论作者来与不来,都与本图相去甚远。7 z9 O1 T. H6 _+ B  ], A/ i
【迁安阿紫点评】“ 梦还在 /超出云峰之度/就如眼睛的深/踏破所有束缚”,这样的诗句,睿智洒脱;结尾诗句充满禅修的味道。整首诗流畅,启迪心扉。
5 V  x6 q! L; Q; y4 r. S6 X7 y
! @; g3 `5 z9 ~
/ H$ L8 f( J9 }; z2 d待定作品:
9 d" Q" e  o9 P3 s- r& x+ D  z" {0 o" Y4 t- R) p8 O/ {
001#:蠖蛇之度《渡一世的空 》(待定:这首诗除了收尾基调低沉而外,对于一些渲染性词句的选择上也有待斟酌之处。)2 F) z! r; A. ]* D! u4 y
; T. M8 e) x6 \( N& u+ e
002#:一叶知秋《一座山》(待定:这首诗在是对画面的着意临摹,但诗句中似乎少了些神韵在其中。和流年鱼的作品存在问题类似,不同之处只是一个写实一个写意而已。)7 a3 R6 Q6 I1 V3 n5 M9 L+ I- p

7 o7 q% u- j3 b4 S3 W) q9 V3 I003#:荒原猛士《苦行僧与诗人》(待定:这首诗给我的感觉还是存在两个不同的系统,缺乏必要的融合,断裂感明显。)
6 L* u* A6 \( e$ n% {+ T5 e+ v/ W' s( k& p( m0 H
004#:流年鱼《印度苦行僧》(待定:这首诗令我犹豫。作者笔锋之犀利、联想之丰富是少见的,但诗作似乎存在与一叶知秋的《一座山》类似的问题:缺乏一种将所有意象融合在一起的神韵,也即灵魂。)
6 g4 y: e3 n* {" S8 H# y) s, J& U8 P: [
' x2 |% a" @! H& s" T9 }005#:夏卿《苦行僧》(待定:这首诗在文字功底和意境表达上都没有什么问题,就是有点似曾相识了。这样的手法,写长一点的抒情诗最好,但在短诗创作中明显不占优势。主要问题还是在一个“新”字上。诗贵出新,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短诗尤为如此。)' \, s$ }3 T( g
, K$ w7 M! K4 u
006#:沙非《苦行僧诗人》(待定:这首小诗的张力不小,和书剑飘零的《火界》类似但表现力更高。不过这首小诗对“断念”的引用似乎略显突兀,还不如不做引用更耐读。创作手记里面的思想如果能够贯穿进来,会很不错!)8 g2 P4 e. i* ?6 k# k
- n8 _- |# s" j0 A
007#:筷子《信仰》(待定:收尾有亮点。虽然已经足够短小精悍,但行文有点散文化了,总体上和夏老师的作品是一个思路。)
7 {0 D  d' [6 P
5 ?  d% k( p* c- ^: a; n" Y" H- J008#:亚拉索《苦行僧的眼睛》(待定:比第一首好了很多,起码是上了短诗创作的路子,——如果行文不是这么平铺直叙的话,会成为一首优秀作品的。正因为此,我有点纠结。)
6 W* R6 X) O$ a, Q- t+ v, x, s5 _, e" w6 D9 ~( {/ p( T
009#:覃可《苦行僧》(待定:焦点有点多,削弱了整首诗的爆发力。建议:要么可以不必在意规则要求,发挥到淋漓尽致,要么就在桎楛中跳舞,爆发出极致的力量!)
* o$ i" P; F2 o1 ?
7 B4 P5 N: c' \( ~# M/ H010#:小苏蕙儿《匍匐》(待定:虽然整体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不够精彩,不够优秀,没有那种让人一眼看去心动的感觉。)
0 w5 Z* @/ J8 S
7 Q. ]) B0 w4 ?$ 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3-8-28 20:12 | 只看该作者
都很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3-8-28 20:16 | 只看该作者
问候大家 问候夜兄 最近来的少了 争取下期来写作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3-8-28 20:16 | 只看该作者
祝贺! 主编辛苦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3-8-28 20:16 | 只看该作者
在线灵童 发表于 2013-8-28 20:12 8 L8 \) ]( J; E1 ]; [5 \; C
都很好!
+ L1 S2 Y. j* ^5 |1 {' ?
问候灵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3-8-28 20:18 | 只看该作者
辛苦,学习,尤喜01.04.05三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3-8-28 20:25 | 只看该作者
漂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3-8-28 20:26 | 只看该作者
辛苦了!很好!我的待定,至少与优秀沾边了,我再打磨一下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3-8-28 20:27 | 只看该作者
辛苦了,真是高手汇集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3-8-28 20:27 | 只看该作者
向大伙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9-25 17:28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