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微安 于 2013-9-26 18:19 编辑
皖南小菜
——读韩庆成先生的诗
第一次见韩庆成先生,他送了我一本诗集。在书店。那天他很像一只猫头鹰,不只是西装的花色。
带回家的第一次使用,是拿来盖泡面,太棒了,刚刚好。鲜虾鱼板面的蓝色包装和《城市与乡村的边缘》的颜色相得益彰。水到渠成地,就此翻开。
他是皖南人。
他写青杏。是开篇。
在五月的枝头
低落酸涩的顾盼
滴落
一树葱茏的诱惑
长大了
老屋后的杏子树
青竹杆黄竹竿都被奶奶收去了
每逢五月
它们老爱在屋檐上架着
童年太矮了太矮了
看见竹竿却拿不着
童年一次次在树下吮口水
童年一次次在树下恨奶奶
童年的口水有一次突然变甜
奶奶说
杏子熟了
于是,泡面就在诗句奇妙的炮制下,有了青杏的酸甜。平实的,好像我棉麻的裙子。在每一个被树叶筛出的阳光中捕捉清甜与酸涩的调和。
果实的成长与人的成长都是不同程度的可见,与隐瞒。忽然间觉得,窥视了一个中年男人在童年时面对奶奶的背影的埋怨,又转而迎面于日光的叹息,是一件让人回想起来会害羞的事。
皖南的童年里有很多。老屋。枣树。作物。奶奶。江水。这些都是一个半圆形旧时光盛着的半满故乡。
细读《童年》很有趣。闭上眼睛能看见一个一个的小片段。都浮着金色的微光。
水阳江清澈的流动
粉黄的油菜花和蜜蜂香甜的呼吸
这是矮矮的视角。矮矮的高度更贴近江水。草木的清香也愈发明显。土地的湿气与空气里迷离着飞扬的花粉,也更容易沾在睫毛上扑闪出光亮。
盛夏的晚上,稻场的凉床。催着奶奶讲狼巴子的故事,听完还在梦里怕着。皖南的夜有温柔的风,麦子与河水的味道,梦从黄昏时分开始耀眼。
饮敬亭绿雪品水东蜜枣
你日渐富态惊诧了游人
断然不再是那个
相看两不厌的皖南女子
《宣城印象》组诗里《古城》的节选。时代赋予一方以参差步履迈向未知,各样的可能与冲击同时到来。上了年纪的人大多有一个喜好,爱怀念过去的日子,尤其是山村里的,怀念过去的青山绿水与淳朴民风。这时就有一丝好笑了,因为山里的人,还未曾看够世间繁华,怎知“相看两不厌”?可仔细想想,倒也真切符合“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这一出处。我看不厌的敬亭山,只被我赋予了能够看不厌我的意义,当我早已看厌了,便也一厢情愿将它离我而去罢。
值得玩味的,不只有山水,更是人心。
除去年少时对故乡的情感,其他很多都借以皖南的元素展开。
《野燕麦》里用父亲讨厌的野燕麦作比,写农村的野孩子,“抢在麦苗前面长高/借助多出一寸的阳光/吸走更多养分”,直到 “它深埋地下的种子/已把固执的嫩芽/悄无声息地顶出地面”。我没有这种倔强,这种倔强只生长在与大地最贴近的田野中,草丛里。
他写出门在外的恍惚与挣扎,还有负气般的怨言。那些想念在乌烟瘴气的“门外”浸入了每一个细密的缝隙,扬沙走石,一不小心就迷了双眼,甚至打入心间。
还有女儿。《谷粒》里的女儿,是一只幼鸟,等待金色谷粒。而父亲是更为饱满的存在。
作为父亲
我只尽了一个月的责任
便像窗外枣树上那只觅食的鸟
飞越河流和高山
去收获的田野里寻找散落的谷粒
很多鸟飞翔在金黄的季节
它们出门在外
在暮色浓密的枝头
清点捡拾的谷粒
想起远方的孩子
莞尔想到这样的画面,有夕阳为照,镀了金边一样,俗气的那般温暖柔软。牵挂,是将浓稠表现得最为轻盈的词语,是糖稀搅到尽头泛白的柔韧和甜蜜。我无法去说手法如何,技术怎样,因为我也是女儿,就好像,我无法分析我的父亲拥抱我时,何种角度最好,怎样的姿势最美。
时而再翻这本小诗,清雅酸甜,在文化杂烩的当下,真如皖南小菜,十分解腻。
第一次在评论里发帖子,之前一直在90后栏目里晃荡,请多指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