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尹宏灯 于 2013-11-1 10:21 编辑
这首诗照顾了广大读者,也有优势。属于原生态的写作方法。不紧不慢,属于安静写作。
山城子老师对这首做了点读。
读:尹宏灯《村庄的六种表达——之暖雪》
没有在外漂泊的打工经历,眼光很难落到留守农妇的身上。这样现实的能反映当代中国新时期留守现象的素材,被青年诗人尹宏灯很朴实简约地收到自己的组诗里来了。既令人耳目一新,又让人想到了——比如我吧,脑海里立刻飘显出“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那是古代妇女的另一种留守。这是唐人金昌绪的春闺望夫诗。似写儿女情,实为征妇怨。语言生动活泼,很民歌,也很“一意圆净成章”的。脍炙人口,五绝之上品,现实主义之上品。尹宏灯的组诗《村庄的六种表达》也是现实主义之作。而这首《暖雪》应当是当下的上品。
说是上品,理由一,反映现实,具有历史性的涵盖。就是后人看到,无疑就看到了共和国新时期的城市化运动,广大农民工背井离乡地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也看到了留守妇女(还有留守儿童与老人)所付出的牺牲。这叫诗旨上乘。
说是上品,理由二,是白描行文,细节描绘,虚实转换,遂使形象鲜明,场景真切,蕴含真情。应当说这是手法处理得上乘。
说是上品,理由三,是语言简约晓畅,而又具有足够的诗性。在网上浏览帖子,那些艰涩难懂的,大多是心怀叵测的文字,不可以称诗的;再就是不懂创新的规律,生硬模仿,结果东施效颦而乱搭配词语的;三是空泛言之无物的,都不具备这样的既明白晓畅又有诗性的语言,只能说是语言垃圾。这首诗的语言诗性,是通过修辞技巧来实现的。比如第二节的“织”的复沓与排比及活用,揉虚实于一炉,产生了极大的张力。而结尾的比喻,也令人深思不已。这叫语言上乘。
理由一是旨正,理由二、三是艺精。很值得学习。
——原载山城子《百年新诗百首选读-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