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74|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山东文学》投稿:亲情是一棵月亮树《组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2-7 19: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顾彼曦 于 2013-12-7 22:01 编辑

父亲,母亲,是我一生的痛,我想为他们写一辈子的诗。
                                             
                                             --------题记

亲情是一棵月亮树《组诗》


●温度

父亲的身体很空,遇寒易缩
遇热膨胀。一年四季他没有一天是舒展的
白天他是机器
夜晚他是幽灵
他没有一点闲暇的时间
他不关心国家政治
他不关心总统是谁
在他眼里,包工头就是他亲爹

他懂人情世故,尔来我往
他懂不卑躬屈膝就无路可走
他懂得演戏,装作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
讨要一份绵薄的薪水
国家的命运也有他参与的部分
他的命运却紧紧地握在别人手心

每天
他必须扮演两种身份
黎明前的公鸡
与太阳下下蛋的母鸡
他常常穿着一件儿子扔掉的破校服
上面撒满了很多星星
他从一座楼走向另一座楼
他从一座城市走向另一座城市
他从一阵风里走向另一阵风里
他越走越轻,风一吹
牙齿便掉了一地
他的汗水是汹涌的河流
这河流哦!从额头流过脸颊
流向裸露的土地
流向孤寂的夜晚
他试图用衣袖阻止这场浩劫
他把自己涂成了一幅沧桑的油画

有人的时候他必须装孙子
没人的时候,他需要当贼
他偷偷地点燃一支烟
坐在砖头上边吐烟卷,边四处窥探
生害怕那时有人看见
更害怕电话突然响起

当黑暗淹没城市,剥夺他眼睛的权利
他才能放下手中的锤子
脱去手上的烂手套
做一只温顺的野兽
舔舔自己受伤的部位

他也是有车的人
我尊敬的有钱人
请你们别看不起他
他的车不需要驾照
他的车更不需要车牌
他甚至可以酒醉驾驶
交警也拿他无办法
有些地方,他的确比你们活的潇洒

他的车是从破烂摊淘回来的
他只用了一个晚上就把它改装好了
他兴奋不已,他那天打电话对我说
他也是有身份的人了
他说他可以每天节省一块钱的公交
可以用来批发一个鸡蛋,外加一个冰棍
我在想,他走在40°C的风里
噙着冰棍的样子会不会像个淘气的孩子


●夜晚素描

有那么一个晚上,大门在半夜里被推开
那种苍老的声音,瞬间打破了小院的沉寂
随后,便是脚底与泥土磨擦出的阵阵火花声
这脚步声是弟弟回来的标致,格外奇妙

弟弟说明天他要走了。说的很坚决,谁也没预想到
年还未有过完,亲人便一个个离去
父亲不慌不忙地穿上衣服,没有说话
因为寒冷,弟弟很快钻进被子里暖和去了
父亲却不慌不忙地搂着了一团火
放上从外边刚抱来的柴,上面落满了雪
他放进干枯的杂草,让火苗在夜里自我燃烧


我穿上棉袄陪父亲在炉火旁聊天
炉火太过旺盛,沸腾的热气
时不时把锅盖掀起
父亲便用粗糙的右手继续盖好

脸上,偶尔会洋溢出一个属于孩子的微笑
谁也看不穿他的内心世界
一年四季,除了跟父亲谈论数字
我不知道我还能跟他聊些什么
我很想给他朗诵一首那些关于父亲的诗句
却害怕父亲听后放声大哭

父亲一直都不肯放下那把用了多年的火钳
无事有事地夹起地上的小木屑,火更加旺了
父亲的脸也跟着红润起来
满屋子的空气里飘来鸡肉的气息
父亲终于说话了
他说鸡肉煮熟了,给我一块鸡腿吃饱了少做饿梦
还剩一块留给弟弟补养身体,读书费脑筋
我泪光闪闪,谢谢火苗挡住了太多的现实与脆弱
没有影响到父亲后半夜可以睡个好觉


●父亲又去要工钱了

腊月二十一,天气很冷,刮风
风里夹杂着大团大团的雪花
父亲关上门,背着一个破烂不堪的帆布包
消失在了村口
一头头猪倒下,血从昨天开始流向每一条小路
雪很快覆盖住了伤痛与罪孽

父亲粘满汗债的外衣与蓬松的头发
很快被雪切合成了一个雪影
父亲常年在一座城市的工地上
看着
一座座楼房耸过他的肩膀
从未问过火星何时接触嘴唇
时间何时凝滞

卑恭躯漆,放下尊严
这是他的命运。他已经习惯了
城里人看不起他
却给了他一个不卑不屈的名字:农民工
他不顾风雪兼程,不介意嘲讽卑微
平凡的世界里仅仅只搁浅着
一个平凡人的心愿。年头了,包工头把工资结了
回家跟妻儿过一个丰盈的年



●父亲拥有一把锋利的斧头

父亲拥有一把锋利的斧头
无论他去哪里,斧头都是他最大的牵挂
父亲出远门前总是不忘嘱咐母亲
不要让人动他的斧头,更不要借给别人
更多的时候,父亲会带上它

有一次,父亲没在家
也没有带上他的斧头
我想做一个木匣子,装下童年的秘密
找到了一块木板,身旁也有一把好锯子
可就是缺一把锋利的斧头

我悄悄潜伏进父亲的房间,像海盗一样
偷出了他的斧头
我还要悄悄在他回来之前放回原处
谁知,他的斧头不小心让我卸下了一个菱角
他知道后,狠狠地抽打了我一顿

如今,父亲再也不会用它的斧头了
从外边漂泊了一年回到家里
父亲还会找出他的斧头
一个人坐在锅灶旁边不停地摸他的斧头
不知在哪找来一张破旧的废砂纸不停地打磨它
斧头生满了锈,多像一个多病的老人
父亲边打磨边嘀咕着
像是哀叹一个人渐渐衰老去的青春



●父亲再也不哭了

多年前,父亲还是一个精力充沛的中年人
脾气很暴躁,遇点鸡毛蒜皮的小事情
就不停地数落母亲,必要的时候还会动手动脚

有一年的春天,小草正在土里抽芽
母亲离家出走。他看着我和哭着要妈妈的弟弟
他点燃一根又一根烟
蹲在墙角里
忍不住一个人哭了起来

多年后,父亲像一只断翅的风筝
穿梭在北疆的风雪里
游走在繁忙脏乱的工地上,他举起一把沉重的锤子
不停地敲击着木板
像敲击着他越来越疼痛的人生
无论在怎样安静的夜里
再也无法完成一声年轻时的哭声



●母亲喜欢煤油灯

母亲喜欢煤油灯
大概是因为她出生的时候
只有一盏煤油灯在夜里带着她来到世上
母亲出生后也和一盏油灯一样
清贫。守望着乡村的鸡鸣狗叫

母亲出嫁的时候,外婆给她盖上了头巾
在一盏油灯下
她隔着头巾流下了一滴滴眼泪
后来母亲生下了我
凌晨四点,一盏煤油灯又让我重复了她的过去

村里已不用煤油灯好多年了
长大后的我,好多年都不在母亲身边
听弟弟说,母亲床头边还准备着一盏煤油灯
她已经适应那种微弱的光芒
像掩饰着她内心从未散去的孤独与惶恐



●母亲再也不恨他了

母亲嫁给父亲是一个错误
而这个错误从一开始人们都知道
却没有一个人愿意指出
这对于母亲来说不公平
就像她经常说的,这是她的命

儿子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
父亲喜欢上了村里的一个女人
她想不通,差点自杀

父亲说他会改过自新,他一遍又一遍哀求母亲
最终母亲妥协了,父亲像说惯了谎话
继续着自己的错误,想着伪造谎言
母亲恨父亲,我和母亲发誓永远都不会再原谅他
总以为进了黄土地,她恐怕也不能饶恕他

前几天,我小心翼翼地问母亲还怪父亲吗
她惊讶地问我怪啥啊?原来母亲早已忘记了那道伤痕
其实我也早已不再恨父亲了,因为他最终还是没有抛弃
他的儿子和女人
她和他打打闹闹半辈子就过去了
她不再恨他了,他却老了



●她拥有一个永远年轻的名字

她是个女人,注定她这辈子要结婚生子
那年她产下了我,她顿时有了一份心灵的寄托
或者,注定是一场她今生无法躲过的劫难

二十多年来,她一圈一圈的变瘦衰老
最明显的是她的身体越来越轻
像极了一架纸风筝

她恨不得把天上的星星都摘下来给我
有时候,她舍不得五毛钱为自己买一贴卫生巾
那些病痛不断地侵蚀着她越来越轻的身体

如今的她,五十还未出头
就有了七十多岁老人的弧度
她的一生清贫,穷的只剩下一个永远年轻的名字:
母亲



●母亲总说我辜负了他们的心

从前给母亲打电话,我总埋怨物价上涨
人民币不断贬值,自己过着一种怎样抠门的日子
随后卡上的生活费一次比一次增多
增到有一天,我再也不谈物价,无关数字
母亲很不习惯,时不时问我还有没有钱吃饭
我安慰她说我有大笔大笔的稿费
母亲信以为真,时间久了
她和父亲都有了一种不祥的预兆:
“儿子没去学校,打工去了”
最害怕面对这样一个事实的父亲
越来越来心痛,身子像极了一架纸飞机
那天,母亲哭着问我:“怎么可以这样对他们呢
他们到底做错了什么?”
我听着好无奈,心里突然有种说不出的疼
我找了很多人,告诉他们我还在学校
一切都安好
不要生活费的儿子突然间长大了
习惯支付生活费的父母越来越小孩子气了



●我不喜欢给父亲打电话

我不喜欢给父亲打电话,除非
我连一小碗稀粥都喝不起的时候
我才会勉强拨出那一组熟悉而陌生的号码
说真的,在我的手机里是找不到父亲的
或许,这里根本就没有他的位置
或许,他的号码早已深植于我的心灵深处

我不喜欢给父亲打电话,我怕
其实父亲也怕
我们都怕通话时的欣慰,过后的残酷
或许,父亲觉得我们遥远了
但是我的的确确从未觉得我离开过父亲

父亲常数落母亲说,“看你生的好儿子
读大学了电话都不往回打一个了
只有没钱的时候才会想起我”
的确,我也毫不否认,这是个事实
为了弥补对父亲的愧疚
我学会了没事有事的时候给他打个电话

似乎这没有改变我们还是怕通话的现实
我怕听到父亲病重气喘的呻吟声
父亲怕我永远说不到头的数字
但父亲还是蛮喜欢听我给他讲关于大学里的故事
我也喜欢给他讲一些无关学杂费的好故事
喜欢听故事的父亲,经常听见我给他讲的好故事
反而不习惯了,总觉得缺少点什么



作者简介:顾彼曦。公益文学青年。日报实习记者。

文字见于《诗歌月刊》《天津诗人》《山东文学》《陇南文学》《中国校园文学》《散文诗•校园文学》等一百多家刊物。
入选《风吹过穆棱河•黑龙江东部诗人百人方阵》《2012年中国最佳儿童文学》等多种选本。
曾获第三届中华校园诗歌节诗歌奖,第三届红高粱诗歌奖校园诗人入围奖,首届黑龙江工业学院学生“致远”奖等奖三十多余项。
《2013中国新锐诗歌》(90后精选集)主编。
个人著作:《年华若诗》《那些年,我们一起追风的少年》。
地址:黑龙江工业学院西 2 公寓 20 2室李纪红(收)
邮编: 15810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3-12-7 20:05 | 只看该作者
温润的文字。目前我还写不动父母。不敢动笔。欣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3-12-7 20:24 | 只看该作者
看着你的诗,突然想唱一首歌,我们都是好孩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3-12-7 20:56 | 只看该作者
生活气息很浓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3-12-8 19:21 | 只看该作者
很真实,很有感情,问好兄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2-11 22:01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