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区文学》“中国网络诗歌抽样读本”第5期排序结果揭晓,余怒的《写作者的现实》以7票、黄礼孩的《去年在朝鲜》和张执浩的《雨夹雪》同以5票(并列)荣获前两名,进入年度决赛。臧棣的《必要的天使丛书》获9票,但由于臧棣先生上期有作品进入前两名,根据《特区文学》意见,本期不再列入。
29位同意参加评审团的学术委员中,有16位参加了排序。
《特区文学》杂志社、中国诗歌流派网向评审委员深表谢意!
附:前两名作品:
写作者的现实
余怒
仙人掌开花
开出的是骨头。
对于他,房间太大,写作是一件
露骨的事。
水管漏水一星期。
蜘蛛悬浮一夜。
被子单薄,冷得需要
不停地说话。
需要一块口头上的抹布
和一串无所不能的省略号。
接受两个房间
并在一起的现实。
木叶:自然的写作
标题已经告诉我们,这是一个“写作者”的“现实”,或者也许径直就是“写作者”们的“现实”。它因此和我们熟知的日常“现实”拉开了距离。诗,就填塞于其中。
如果将这首诗“拆”开来分析,会发现它暗中的逻辑,脉络非常分明。起首两句,写实,形象,又给人倏然一惊的审美感受。相对于房间的空间来说,仙人掌的“小”是很自然的,因此“对于他,房间太大”。转到下一句,“写作是一件/露骨的事”,语带双关——“写作者”和“仙人掌”在这个狭小的空间里重合,既真实,又恍惚——果然是“写作者”的“现实”。第二段的起首两句,和第一段的开头一样,自然,可感,这样的“现实”历历可见。第三、四句,既是寒冷带来的自然反应,又同样似乎语带双关。于是这现实再一次和诗人一起泯合为“写作者”的“现实”。
这样两段的“现实”叙述之后,这首诗迅速推进到第三段,也是最后一段:“需要一块口头上的抹布/和一串无所不能的省略号。”为什么?诗人在这里从具象进入抽象,从现象滑入沉思:“接受两个房间/并在一起的现实。”哪两个房间?“仙人掌开花/开出的是骨头”的房间?“水管漏水”、“蜘蛛悬浮”的房间?肯定是,但肯定不全是。
冷静、含蓄,耐咀嚼,给人思维开张发散的余地,是我选择这首诗的理由。这是一首较为典型的现代诗,它无论对于我们写作现代诗,还是阅读现代诗,都会给出很多有益的启示。总之,没有冗余的语词,剔去了无关的元素,沥去了多余的汁水,只剩下坚硬的、必不可少的诗的枝桠,这首诗在“写作者”的“现实”中,若有若无地晃荡。
去年在朝鲜
黄礼孩
夜晚,我们摸黑住进宾馆,一个外宾的居住地,住着中国人、俄罗斯人
此地,一个孤立的别墅,一个频道的电视,所播的新闻看不到现场
之后是爱国战争片,统治者的时间需要战争的影子来填满
寂静之夜,我们步出庭院。上弦月照着朝鲜,风吹大片低矮的茅草
一些隐隐约约的声音像告别一般明灭。猫头鹰在夜色里闪烁警惕的眼
在出去前,我们被告知不要走远。这里没有通往教堂的路,也没有去酒吧的路
夜色里飘着不安的气味,这个不为人知道的国度,一味披着神秘的面纱
朝鲜的天空下,星月黯淡,照着孤独的山河。树林犹豫着,在风中展示叶片
它的个性里却有着一丝的恐惧,瞬间变成铁片。这铁的夜晚是漆黑的疑虑
远远的,我们听到大海的涛声,玫瑰的气息,我们兴奋起来。大海,你这迷路的行星
那悲伤的潮水深沉宛如黑色。大海在朝鲜是一头困兽。但此时它是大自然轻盈的羽毛
一个再自闭的地方,大海也要唱出它的歌,时间有足够的耐心等到海水蓝得心醉
封闭在贝壳里的歌声也要唱出人性的嗓音,充满群山和海洋
从文化到自然的视角转换
方文竹:上弦月照着一团世界关系
从“去年”到现今诗人才写这首诗,这“记忆”非同寻常,定是犹豫良久,如临深渊。历史布满岔路和无法破解的迷局。关乎国家之间的现实记忆,诗人巧妙地构造出暗含“隐文本”的复合型式,针对自然和人性的“一般”在某种程度上覆盖和剔除了意识形态的“警惕的眼”,“大海”终究回归“大海”,在朝鲜由“困兽”变成“羽毛”。夜色里在“不为人知道的国度”,不管它怎样“一味披着神秘的面纱”,月光一下子抹平了人间。这是氤氲一片、世界混沌的天地精神。物极必反,诗人居然在极度敏感的现实地带体会到这种荷尔德林式“自然的光辉是更高的显象” 的深意。全诗运用长句式的叙述,在身体现场与精神气息、生命体验与历史记忆、个人与国家神话、寓言与图画、短暂与永恒等等二元对立、印证与契合之间,若即若离,若激若荡,游刃有余,互为一炉,体现出无痕的高度技巧。批评家霍俊明将此诗划归“政治抒情诗”,同时慧眼指认她富于个人的和诗歌的质地。物拢集它物,世界处于牵扯的缘份之中,“上弦月照着朝鲜”,也照着一团世界关系。
雨夹雪
张执浩
春雷响了三声
冷雨下了一夜
好几次我走到窗前看那些
慌张的雪片
以为它们是世上最无足轻重的人
那样飘过,斜着身体
触地即死
它们也有改变现实的愿望,也有
无力改变的悲戚
如同你我认识这么久了
仍然需要一道又一道闪电
才能看清彼此的处境
周瑟瑟:看不见的吸引读者的魔力
张执浩的诗总有一道看不见的吸引读者的魔力,几十年来张执浩保持了一贯的平静与内在,他从不张扬,也不迷恋过多的技巧。他的功夫下在诗的内部,从诗的内部解决诗的语言、技巧与情感,一切都在不动声色中进行,好象他不是在刻意写诗,而是在与人倾吐心中的秘密。这是需要功力的,看不见的诗的魔力是什么呢?就像这首诗最后出现的“一道又一道的闪电”,它们来到诗中,你却不知道闪电何时来,又何时把你带走。
《雨夹雪》是一种生活境遇,更是一种精神境况。张执浩是一位杰出的抒情诗人,但我觉得近年来他诗里的思虑大于纯粹的抒情。他不轻易表露出诗人思想者的姿态,但他对人的追问从没停止,在这首诗表面的轻盈下,实际上有一个沉重的思虑,从“春雷响了三声”到“冷雨下了一夜”,诗人走到窗前看那些慌张的雪片,语气容忍,甚至有点轻描淡写,我隐隐感到诗中有惊雷,但直到最后也没有出现,可见张执浩对诗的控制力。诗人看到了“触地即死”的境遇,他发出“无力改变的悲戚”,诗的思虑即精神的困境呈现在读者面前。在一个孤寂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陌生感需要一道又一道闪电来照亮,“才能看清彼此的处境”,这样的时刻我们每一个人都遇到过,但无力表达,诗的出现充当了现实的闪电。张式诗歌魔力,引领了黑夜里的诗歌亮光,我感到读诗就是读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