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意境主义
创作三要素
1 把意境和西方美学结合其来
2使用本真语言
3在集体无意识深处寻找共鸣
我开始写作时,就开始研读西方各个先锋流派,创作成熟时,正是全盘西化造到批判、我们的民族开始了东西文化的比较、反思、融合。弘扬民族文化成为主流社会思潮、 也就是寻根的时代。可如何弘扬呢?我发现有人有全面复古的倾向、好象又回到了民初。那时、新旧之争很是激烈、 强大的西方哲学体系是东方哲学无法抗衡,而强大的唐诗宋词又是西方文学艺术难以望其项背(西方现代派发轫于二三十年代、成熟于五六十年代) 因为中国古文讲究借物言志、借景生情。而直抒胸臆的西方文学,作为范文在学校教书育人恐怕不太行。当时的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们 也会有此考量、因此 东方的封建传统文化一次次的被打倒。 而传统派正是用唐诗宋词把新学一次又一次的掐死在摇篮之中 。当中央电视台在宣讲民族文化时 竟然悖离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精神,其典型代表就是于丹。再也不能让这封建桎酷的封建思想来荼毒我们的民族。据此,弘扬民族文化不能是思想,只能是形式(艺术符号,符号论美学)(杨炼在80年代就提出了民族文化的根的问题,并且使用民族文化符号写作)所以 我的诗派就走上了形式和唯美的路子。关于弘扬民族文化它存在唯一正确和最权威的可能。如孔林很好,孔庙也很好,但不能有孔子。故宫很好 但不能有皇上。什么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根 ?是青花斗彩,是古老的牛车,是“在这高原的背后,是辘轳在咿呀的唱歌”。如我的小诗《雪谷》,就是一个东西方文化结合的一个文本,并且结合的水乳交融,天衣无缝。在这首诗里 就埋藏了我们五千年民族文化的根;那仙风道骨,飘逸的笛音,空灵的意境,心灵的感觉。因此 新意境主义是东西方文化一百年来碰撞与破碎后的必然和终于之诞生。它是在对西方现代派和中国古诗的批判和发展后形成的。这个文化的结合是终极高度的结合和统一。以前正是因为没有这个结合和统一,我们的民族在行政首长的带领下,疯了一百多年。至战火频繁,民怨佛腾、民不聊生。这也是自戊戌变法以来没有达到的理想状态;民族的 先进的 终极的。要达到这个理想的状态,我的新意境主义存在唯一正确、唯一正确的可能。
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之批判
象征主义注重的是其象征意义。意象是其声音、颜色和形状。通过象与象的跳跃(电影蒙太奇式的画面转换--它是线性的意识流)来表达。当然,它的跳跃和意识流复合也有转着圈跳的,如里尔克的"豹",这样就形成了画面。但是,这个画面是写实的。西方诗歌也谈意境,但是,我从来没有看到过那个诗人在结构作品时注重了绘画艺术的结构美。他们从来没有过这种追求。就算他们的诗有意境,那也只是意境的初级阶段。如写实的绘画 画家画一个风景 也很有激情、或伤心、或喜悦和照片比起来画家说表现了自己的情感 但无法证明 如一个人从饭馆出来,说吃了俩馒头,可观众不知道啊,光看到肚子鼓鼓的 吃的馒头还是饺子无法证明 因此中国古诗和西方现代派的意境根本就没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我的新意境主义用了一个技巧(我还没给它起名子)改变了这个写实的画面。如我的《雪谷》和《寻里》里有这么两句“牛是云朵”、“一串醉了的脚印”。云朵是牛很印象、醉了的脚印也是不规则的。这样,这个画面就到达了具象和抽象之间(本来印象就是对写实的发展)。意境得到了深化,意义实现了延伸和升华。也因此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西方现代派只不过是情景的深化,和中国古诗一样根本没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也无从谈起超越我们的古诗。
后现代早有盖棺之论。我在这里只谈三个问题。也是比较突出的问题。1美感的缺失;美感是诗歌的灵魂。如波兰诗人辛波斯的《履历表》,口语是其美感顿失的主因,我在新意境主义里提出了“口语也朦胧、口语也优雅、口语也深刻”等一些语言上的追求,在我的诗里,美感就很突出。再加上我用语言构图,有了绘画美得追求,使其更突出。还有,我使用的口语不同于返璞归真意义上的口语。我寻找到了方言口语里最泥土的那部分,它有几千年的传承它的发音、语境、语气语感几千年来从没改变过。它是那么的适合诗的表达,它带着远古的气息,它离生命、离历史、离现实是那么的近,可以说它是通向现实、生命、历史的弟三途径(通感是第二途径,2011年由诺奖评委宣布)。2技巧上的单一;后现代表现的就是后工业社会的那种无价值感,从而构成反讽,好象没有别的了。这也是其诗歌浅白的一个原因。3浅白;他们的理想就是要解构终极真理,有解构必然有创生。可他们没有能够实现这就形成了他们思想上的肤浅,加上口语没有深化和发展,技巧上的单一。严格意义上讲《履历表》就不是诗歌,它的价值就是证明了自身的无价值。
东方传统文化和韵诗之批判
中国古诗皆有韵脚或词牌,读起来朗朗上口,韵味十足、荡气回肠。这是它的魅力之一。其实这是诗歌的外韵,文先生对此早有定论:“带着镣铐的舞蹈”。这种羁绊真的不适合心灵的自由驰骋和信马由缰式的灵魂的自由表达。自由表达也是自由体的长处之一。但现代诗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失去了音乐性,这个失去却不是韵脚的缘故诗人郭沫若说过:“诗歌内在的旋律”。这也是舒婷的诗为什么那么适合朗读的原因。她的诗歌这种内在的韵律把握的炉火纯青。还有,我在写作韵诗时发现,为了押韵我必须换字或词,这样,我就失去了我对这个词的原始感觉,那是我心灵对现实最纯粹的原始真实,并且是直接处理形成的文字。为了押韵 我破坏了整首诗的美感。这样,再加上我对意境的深化和发展。还有封建思想方面的考量,它生存下去的可能就几乎没有了。只有一条路,传承。当然,让这个有2000多年历史的技艺消失也是不太明智的。
自上个世纪进行的白话文革命,(现代汉语的长处我在这里就不一一例举了)只从诗歌艺术的角度谈一谈,白话文几乎接近方言口语,(是那么的接近生灵)不同于八股。那是形而上的文人是大夫雅的追求,才产生了八股。是技巧的追求。当然对一块美玉精雕细琢也能到达“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境界。但是很少有人能够到达,翻开历史也就是那么几十个人,其余的则显得是那么的矫情和穷酸。而现代语言也可精雕细琢,在西方也有经院派和口语派之分。但是白话文却使我们的诗歌艺术在一百年前、一下倒退了2000多年,这是事实。也使我们民族文化的根自我割断,就象辫子一样,民族的兴衰怎么能让辫子来承担。荒唐。这也使我想起了民初的诗歌。他们奉若神明的西方大师带领他们制造了一个又一个直抒胸臆的垃圾,这就是没有结合好的原因。其典型代表就是胡适。整个民初的文化活动就是一场人类向老鼠进化的大实验。而我们的民族文化,基本上都是站在神的立场上的极端理想主义思潮进行的非理性的实践活动。严重脱离的自然、脱离现实。早有定论。我们必须站在人的立场上,理性的结合自然、结合现实,重铸我民族精神之魂。
再结合绘画艺术谈一下,本来不想谈着部分,因我对绘画技巧不懂,怕产生荒谬。 但这是我的理解。翻开绘画史,看到几千年前的岩画,曾使我产生过误解。怎么那么象现代派的作品。其实,那时因技术还没成熟,画不象。随着技术的娴熟,画象了。也就是写实(工笔)。久而久之,人们要把自己的情感表达进去,在西方产生了印象派等,东方产生了“写意”其理论是”神似“。这句话符合康德”无目地的合目地性“可神似比康德早几百年。因此 现代派绘画起源于中国。并且 写意是对工笔的进化。纵观我们的民族文化,封建思想是定论。弘扬民族文化可以用我新意境主义的办法。五四新文化运动关于这个问题定的调子是”扬弃“。是的 孔子等人的话有些到现在还是对的,关于他们的思想,我们大人可以甄别着接受,可孩子们没有甄别能力,中了毒怎么办,因此 修订语文教科书的条件已经成熟,1删掉那些有封建思想的古文或全删,或把保留的译过来。2这样,就可以把古代汉语语法删掉了。我们的孩子不用掌握两套汉语语法。孩子减负是大事。3我们的文艺理论换康德体系,因为现代派都是自康德体系而出。4修订现代汉语语法和修辞。讲个故事。一天老诗人牛汉在家含儿弄孙,还没上学的小孙女突然跑过来喊“爷爷 花灭了”老诗人一听,拍案叫绝“这才是诗啊”。当然 用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就是一个病句,其实是通感。这是这个小女孩用她幼小的心灵直接感受到的,并且直接表达。在这里我发现了一个问题,难道精通了语法后,在结构语言时大脑的程序自动的把这个病句修正了吗?也许这就是当代有成就的诗人多学历不高的一个原因。我把这种用心灵直接感觉到的并且直接处理形成的语言成为“本真语言”。结合现代派的语言是反语法的和我前面谈到的存在的一些问题,修订汉语语法势在必行。
最后,新意境主义是对东西方文化的批判后的形成,是对东西方文化的大发展。至此,西方的先进只不过是直抒胸臆的深化,所谓的先进只不过是井底之蛙式的夜郎自大和幻觉。其实黑格尔早警告过他们“中国人写诗时,欧洲人还在树上”比较东西方文化,就会感觉到优雅在西方文学史上旷课了,优雅是他们自古至今的整体缺失。就象一个爆发户,刚不吃生的了,就发了。而我们东方民族是经过五千年文明的浸染的。我的新意境主义如果通过学术论证,那么就意味着这是继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之后的、人类史上的第三次兑变。那么它就能上治好行政首长的精神分裂,下指导进每一个人的人生。这就是艺术的价值。这就是艺术的目地。它意味着整个人类的福址。这样 四块殖民地就在那里等着 他们会张开双臂欢迎我们去侵略。就象我们当年一样 花钱雇人家来侵略。文化侵略的角色已经转换。曾几何时,鸦片殖民,武器殖民,技术殖民,文化殖民。一百年来,他们几乎殖民进了我们的各行各业。当然 对这个问题,我们应理性的面对。如人家先进的,我们落后或空白的,如羊油、洋火、洋车等。鲁迅先生采取拿来主义也是对 的。但是,我们的诗歌比他们先进2000多年,到现在也没超过,怎么解释。实验人类向老鼠进化的可能性吗?打个比方我们有世界上最好的武器,我们还让人家端着三八大盖给侵略了,这个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我辈虽是匹夫,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点民族自尊,要有种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那是我们的根,那是我们的魂。强我民族,傲视于世界民族之林。那怕是在上帝面前,我们也有资格昂首挺胸。
当我斗室之内展望未来。新意境主义是终极的么?不。世界上还有那么多的未知。但是,这是一个新的开始。再说新意境主义写作才刚刚开始,从理论上讲,我应该还没到达巅峰状态 。因为我还没把诗画打通,不会画(绘画技法)。新意境主义的巅峰状态应该是诗画双绝,双宿双飞。理论上也应该还有探索和发现,当然更不能排除还有人类史上第四次兑变的可能 。
如果新意境主义通过了论证,那么就是终结了人类艺术的孩童时代。我们走向的将是成熟、年青、散发着热情和朝气蓬勃的美好未来!!!
意象派和新意境主义之比较
在我的新意境主义的文章中有一处失误,“西方现代派的意境没有绘画艺术结构美得追求”这几天无事 搜出意象派来看看 结果和我以前看到的不一样,有“以雕塑和绘画手法表现意象”是我的失误 向大家表示歉意。
“意象派注重意象组合,语言简洁明了,不用没有意义的形容词,修饰语,去掉装饰性花边,反对卖弄词操,诗行短小”可是 我的《寻》里有这么一句“一串醉了的脚印”1 正是醉了一词使我的诗的意境变了形 到达了具象和抽象之间,而去掉这个形容词 则意境就成了写实的了 我对意境的发展的目地就没有达到。 如威廉斯的《红色的手推车》很多事情/全靠一辆/小车/被雨淋的晶亮/傍着几只白鸽。他的意境就是写实的虽然它也是中国意境和西方美学的一个结合体可它对意境没有发展。2他们的语言追求我当时也注意过,一次去一家报社,编辑和我谈过此事 如果对“醉了”一词加以修正 第一会失去我对这个短语的原始把握。二是修正后我感觉意画面不是那么美了。我还是按原来的“直接处理心灵对现实的感觉,并且结构文字”正是这个失误,使意象派和世界诗歌史上的第三次兑变擦肩而过 而引爆第三次文学革命的竟然是一个短语“一串醉了的脚印”。
意象双叠。庞德的《地铁车站》;这几张脸在人群中幻影般闪现/湿漉漉的黑树枝上花瓣数点。 这是两个画面的叠合,实际上和电影“蒙太奇”的效果是一样的。而我的“牛是云朵”是两个象的强制叠合,这样就可使画面变形 取其神似。也就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到达具象和抽象之间。再如,休姆的《码头之上》静静的码头上/半夜时分/月亮在高高的桅杆和绳索之间缠住了身/挂在那里/他望上去不可企及/其实只是个球/孩子玩过后忘在了那里。“ 将月亮与被孩子遗弃的气球意象叠印起来,以月亮象征现代人和现代生活,与带有修饰含义的气球意象叠加以后,及其月亮被缠绕在桅杆绳索之间,一刹那间美受亵渎,高雅遭奚落,以及现代人的忧郁惆怅、冷落孤寂的情感油然而生。”月亮和气球的叠加目的显然不在抽象和具象之间。他们之间也不存在神似的关系。
“将意象与它所蕴含的思想感情融成一体”这句我不知道是译者的问题还是意象派的失误,反正是一个失误。按古希腊三分法 把人的灵魂分成三部分 真善美 相对应的是逻辑学,伦理学 美学 而美学是研究人的情感的而不是思想,所以文学表达的也是人类的感情。它们说的错了 而正确的表达是把意象和感情融成一体,情境交融。“音乐性短语 ”这是我原先看到的 是意象派创作三要素。现在网上搜出来的是“主张按语言的音乐性写诗”而郭沫若先生是这么说的 ;“诗歌内在韵律”和郭老比起来太原始了 也不权威。
另我和教授深入的交换意见时 谈到一串醉了的脚印和牛是云朵这两个句式时 就是过去有没有这样的句式这个问题,我做了如下说明 1这样的句式是有得 可没有我的诉求。2诗人顾城说过 语言就象用旧了的钞票 该换新的了 这就是熟语 我们的语言被重复的使用了千百万遍了几乎没有原创的短语了 也因此 有此句式 还必须有此诉求才算创造 这也是西方不承认通感是我们发明的原因
现在我把我的新意境主义和意象派就几个方面做了比较。现在向社会征求意见 请大家多批评
集体无意识在新意境主义里的作用
( 虚假的真实和真实的虚假的幽思)
翻开人类的文学史 我们就会发现充满了矫情和虚伪 (特别是歌剧和话剧) 现代派为解决这个问题作出了努力 追求接近那个纯粹的生命真实 也只是部分的到达 谬论认为是诗人的的写作水平高低所至
(白日梦) 我们大多数的作品都是虚构或部分的虚构 从这个意义上讲 多是白日梦的畅想 但也有部分的到达
(真情实感) 当看到虚构产生了虚伪和矫情 因噎废食 就要求真情实感 ——为追求和接近那个纯粹真实要求诗人写作必须有真情实感 (体验生活 也就是诗人的人生经历和写作是什么关系 这个美学最后一个未解之谜 )亦有部分的到达
我们的文学史就是在(白日梦)和(真情实感)之间左右摇摆 有学者指出白日梦的虚构是导致作品虚假和矫情的原因 就提倡真情实感 诗人写个狗狗怎么办啊 人不能变个狗狗体验一下吧 变不回来可麻烦了 也是谬论 就又追求白日梦 两千多年的文学史 就这样左右摇摆 根本没找着北
集体无意识:“ 集体意识(collective consciousness),其显然是人类心灵普遍存在的结构;集体意识中的世界,有共同价值与形式的文化世界” 我们在写作时 有一现象 我们构思的情结 不管是虚构的还是真情实感 只要符合客观规律和终极真理 就会给人一真实感 可我们现在的世界是多元的 那一个主义和价值观也不是唯一正确 集体和共同感会不会消失 其实不会 集体无意识来源于原欲 是与生俱来的 是自然的存在 而存在就是合理的 因此 原欲本无善恶 如 食欲 当我们满足了我们的吃的愿望 我们就会感到幸福 我们用别的手段剥夺了别人的饭时 我们就会感到不幸福 因为吃撑了 所以 原欲无善恶 孔子的人之初 性本善是错误的 再如 生命的初 人为了共抗邪恶等 善良的人们团结起来 我深信 民主这个词就起源了 了 并且 在世界所有种族中都出现过(这也是集体无意识)在这个意义上讲 天下同根 (文化的根)但同时 也衍生了另一个词 专制 其心理因素是贪婪 它和原欲不是一个概念 贪婪具有其侵略性质 任其发生必然对他人造成侵犯 因此 在生活中 只要自我钳制本我——原欲 合理的尽量满足 我们就能到达 -----幸福是人类的终极目的地 它就生发自原欲 当人类考虑原欲合理的实施时 就会产生一个普世价值 而这个普世价值 就是终极真理 它来源于原欲 构成终极实在 自然也就符合客观规律 谈到这里 我们还能找到牢房一词的起源 它和“吃撑了”是同质同构 是生命对贪婪的惩罚 也起源于世界上所有民族生命的初
理想主义就是一种没有根的生命嫁接 翻看理想主义的作品就会发现它充斥着虚伪和矫情 原因是严重的脱离自然 脱离现实 也就是说它没有生命的根
学界使用集体无意识 对古文明进行考古 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和发现 那时候基本没有文字 也没有美学 生命就是凭感觉进行文化活动的 只要这个感觉有了共同感 ——集体无意识 那么这个作品的艺术价值就是永恒的
集体无意识和康德美学里的核心思想共同感是同质同构的 不同之处是一个在意识里 一个在无意识里 ???? 因此 满足原欲就会产生幸福感 -----到达 ------这也是美的奥秘
再谈谈另类 因另类是创造的 必然“不同的” 但这个创造只要生发自原欲-----集体无意识 他就会产生这个共同感 而这个“生发” 就是创生 是艺术家梦寐以求的
再加上后现代的口语写作 它确实使我们的诗歌回归了生活 也就是社会上流传的笑话 “诗人们开始说人话了” 但我们的现代汉语本来就是北京地方方言做音准 本来就是人话 中国古诗的 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饰---反扑归真般的语言造诣 只不过是哪个部分的到达
基本上嘚啵明白了 我的理性语言的驾驭能力真的让我头疼 可能也让大家头疼 可我在学校根本没写过议论文 诗人只要坚持在集体无意识的深处寻找共鸣 就存在彻底解决虚伪和矫情这个问题的可能 这就是我把集体无意识作为新意境主义创作三要素的原因 也存在部分的解决诗人的人生经验和作品关系 这个美学上的最后一迷的可能 就等论证会议论证了 欢迎诗兄们也在这里雅正
最后 不管有没有价值 这个左右摇摆是存在的 都没有普世价值 因此 中国的诗学老大謝冕教授(生命体验 朦胧诗选序言)是存在错误的 尽管他在这篇文章里还有其它方面的诉求 赢这个老家伙一把可不容易 我贼他第一把交椅这个位置 我都贼了十几年了
新意境主义——炼字之法
深沉
深沉一如苍鹰犀利眼底
----自由之舞
严肃的夜幕苍苍
没有多余的音符
又如冰川纪 ---
深黑色的高原
红的风
绿的雨
黄的雪
也没有办法穿透
那似乎永远也做不完的梦
从这首诗谈起吧,这首诗就是我对“深沉”这个词的理性意义做情感解读 这样这个词就有了两个意义 一个是理性的 一个是感性的 (这种表达方式前无古人)其思维结构是这样的 先对一个词(或主题)做理性思考 找到根 找到终极实在 如果突破终极实在 那就是创生 突破不了 也能产生生命的深度和历史的厚重 然后 你把内容抽出 尽量多抽 尽力抽尽 最后就只剩下情感形式了 这样就又回归了感性 这也是康德美学的研究对象“情” 也符合他的美学核心思想 “没有目的的合目的性 没有目的的普遍性” 然后 你把这个形式和你寻找到的物象熔铸在一起 就形成了诗 并且是一个没有说教问题 没有描写问题 语言凝练的诗歌 而古诗的炼字之说 实际上破坏了你对一个词或短语的原始把握 这也是我新意境主义的炼字之法与别人的不同之处 也比形式主义多出了点什么
林
----你在这个世界上活着 没有黎明 只有黄昏
1.你在这起伏的大地上徬偟 神秘又忧伤 小男孩提着盛满童话的蓝子回家去了 藏在角落里的蔓陀罗 正含满一眼比一眼的幽怨 幽怨又哀伤
孩子还没有长大
乌鸦的叫声已在天空集结
2。一颗迷途的仙人掌缠绵在你的脚下 久久不肯离去 你曾以怎样的坚强 把他赶向 面前的慌漠 从幽静的深处 走出汩汩的泪水 戴上深色的贝雷帽 护送他上路
3。你的根把玩着一只陶罐 上面刻满了鸟的图案 在那悠长的记意里 你享受到 了无比的欢乐 然而 枪声响了 美丽的歌声停了 随后便是带血的羽毛 蒲公英般的飘落
4.灰灰的火柴盒疯狂的纵起 偶尔有一两个多愁善感的人 弄几根草在上面 象是就要被买掉的孩子那般的可怜 或许 有一两个精神病模样的人 抱几个几何形的图案 挂在灰灰的楼角 瞪着傻傻的眼睛 聆听着上面古老的歌谣
5.你好象已经习惯了受伤 就如同习惯了漫长的夜里 苦苦的伸展 貪婪的目光 软软的握住星斗 根 爱抚着种子 此刻 雾正在吞噬着 自东向西 一切都在你薄薄的柔柔的注视下 走向永恒 时间 空间 也都消失 只有你的灵 变成东方的火鸟 在孩子的眼中 不生 也不死
寻
----郁林
生命的冬天 降了
雪 一串醉了的
脚印 绕过正向它
挤来的山脉和树群
向前伸去
一方红色的头帕
在晨风中
顽强的烧
错觉
---郁林
遥远的
里路的那头
雪莲寻觅的牟子
急切的
向近前滑来
雄鹰
还没来的及
在地上爬起
白云已消失在
路的尽头
只留一片
洁白的思绪
涌动在心头
成为
梦中的小白屋
童话
大西北
坐下俩小孩
女孩说
织一件大大的毛衣
上面跑满野羊
男孩说
那我攒攒劲
把天捅漏
雪谷
在皮肤下面
雪是什么声音
牛是云朵
踩出一串笛音
记意
这晚风中的叶
是一颗心
无数只冰凉的手
在将它轻轻的抚摸
夜啊 夜
你快落幕
不要有星星
也不要有月亮
一颗茶
一颗茶
在杯中
一次又一次的翻滚
颤抖
如一打猎少女
躺在狂涛中的船上
那颗茶伸展开来
洇出淡淡的血
继而那叶脉清析了
如笼中小兽的足
软软的伸出来
沿着手臂
伸进我的心中
眼前起了轻轻的雾
红高梁
当朝霞强盗般漫天飞卷
你小嘴微张
吐出一颗红豆
弯曲
弯曲是一种韵律
红高梁
花盖头
迎着风雨
苦红的头颅
猛然的甩起
孤傲
一匹豹
回到山岗上
回到山岗上
如翅膀
在那里突突的颤抖
如帆
冷冷的看着平静了的海面
一匹豹
坐在山岗上
渴望升
如星光高挂
痛苦
婴儿第一声急切的哭啼
银白的鱼在使劲的挣网
慌原因旷达而纵起山峰
少女因幻想而裸露肌肤
雪山被阳光烫伤的眮体
男子汉心中沸腾的血液
春之大地吐着嫩绿得帆
冬之海洋结了起伏的冰
深沉
深沉一如苍鹰犀利
----眼底自由之舞
严肃的夜幕苍苍
没有多余的音符
又如冰川记 ---
深黑色的高原
红的风
绿的雨
黄的雪
也没有办法穿透
那似乎永远也做不完的梦
詼谐
詼谐一如树熊
无意识之张扬
杂多的幕布上
没有一丝丝血迹
又如黄橙一硕大酱果
上面一只大大的眼睛
里面有
肉色的天空
粉色的童话
绿色的冰川
从创伤到愿望
渤海湾的潮万年不息
樊相波 诗者 曾用过两个笔名 郁林和锣 山东惠民人氏 1982年参加工作 电工 88年受北岛 顾城 徐敬亚等诗人影响开始诗歌创作 89年开始发表作品 自修西方现代美学(康德体系) 96年因遭受民进和工商联迫害 生活困难等原因停止写作至今 8年期间 自创了两个诗派 一个画派 油印过诗集《孤独集》和《鳏夫房间》代表作品 是 《林》 <寻> 《雪谷》 《死亡边缘的舞蹈》 《 无题》 《躁狂》《南墙》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