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时光空壳 于 2014-4-15 22:44 编辑
《她好傻》
迟暮。农夫子原玉
她好傻,跟上了这样的男人
没文化,没知识
只有开裂的双手
药胶布掉了一层又一层
皮肤也跟着模仿
从二十年前
到现在,没有一天
过得安心,就算过节
从青春蓬勃到蓬头垢面黯然无光
像苍劲的木柱头
复制着瘦弱
风雨中,痕迹皲裂
她好傻,爱上了这男人
选定了,在木柱子上刻上她的名字
她好傻,靠在柱头上数着头上的三片灰色瓦片
漏下的光,可供抖动一个笑容
很勉强,很坚强,很可怜
眼睛,看着柱子,盯着瓦片
——农夫子2014.4.7写给这季节中我的父亲和母亲
在看过农夫子发表在《散文诗界》的几篇文章后,觉得他文字思考还是很深刻,只是在语言上却感觉少了点诗意。直到读到这篇《她好傻》,我终于找到了平淡之下的诗意爆发与情感纷飞。
第一节的描写平静中有种抱怨,像是一种旁观的无奈,也是一种不甘心。没有华丽的词藻,也没有虚化的意境,就这平平淡淡实实在在的行汉字,却真实的体现了一种生活,还有岁月的沉淀。
她好傻,跟上了这样的男人
没文化,没知识
只有开裂的双手
药胶布掉了一层又一层
皮肤也跟着模仿
从二十年前
到现在,没有一天
过得安心,就算过节
从第二节开始,将男人的描写加重,很简单的朴素的比喻和字眼,却实实在在的体现出人物精神面貌,为女人的心态和决然做了很结实的铺垫。
选定了,在木柱子上刻上她的名字
她好傻,靠在柱头上数着头上的三片灰色瓦片
漏下的光,可供抖动一个笑容
这几句的描写更是在我心里一痛一喜,没有浪漫的承诺,也没有浮夸的做作。只是平静的用其一生,陪伴。”漏下的光,可供抖动一个笑容“,正好,不刻意不苛求,满足有时候就是这漏下的光,只为 了照亮一个笑容,虽然是抖动的,但却是一种岁月沉淀之后,也无需言语的平淡。
很勉强,很坚强,很可怜
眼睛,看着柱子,盯着瓦片
这是三个词语诠释了为何笑容来自于抖动,也很清晰的写出了这都是诗人自己读到的这抖动的笑容之下,所有的情绪。最后一句的描写一半是接受现实,一半的期待美好。柱子是现实的存在于生活甚至身心的。盯着瓦片,只为等那一寸光,照下来。一种辛酸,一种无奈。更可以解读为,柱子就是身边的男人,虽然有些怨言,但也在岁月中变成习惯,而瓦片或瓦片之上,便是诗人自己,他就是那个女人眼中能带来笑容的光。
最后诗人写下了创作的原因,”这个季节的父亲母亲“,同样是平淡的书写,却是深深的爱意。向诗人的孝心致敬,向“父母亲”的爱情致敬。
古话讲“百善孝为先”诗人能体会父母亲的不易,便是最好的孝义。并且有为父母带来光与笑容的想法更是孝心所致。而老一辈的爱情,纯洁而纯粹,长久相伴更是令人羡慕与敬仰,在这个物质的年代中,寻找这样的爱情,难于登天。
J.K
2014。4.15
有感而试解读。望诗人本人和各位老师指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