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禅诗探索》选刊
3 [9 [# F; F' B3 ^6 c(2014年4月号,总第50期) + }( q) B8 R7 X' e7 T
主编:怯情
1 C* O$ X: g$ s+ p6 R" T6 }* @7 x" q1 z: {) @
【诗歌作品】' |& r _3 @9 E1 ?2 T
, |% v0 b& Z' X/ `8 i: _1.《庭院杏花》
" `1 \& n, \3 d2 z
% b, M: s( f6 X 作者:朱枫) _9 c3 q* ], p& u: M$ H! s
q$ w( D- o$ a) p: ?杏花开时,便不爱鸟来
& {, h' g% ^1 [+ k/ A9 x" ~只愿看那蜂喧蝶舞
2 O0 x4 n N4 w n: c有鸟栖枝,又只敢轻言低步) k0 \. F- E4 H4 A& s2 w- ]
只恐惊落了片片花瓣7 c, e E0 h% \3 D5 n# E/ ?
L" D4 `: [+ K# k+ O; I
眼下见枝上结着些; A( V% `/ j9 t
小小杏子,却如收获了( T, H1 b8 J# E$ u7 s B
一颗颗绿绿的欢喜
: O7 F; o$ \' e1 U
& x3 {' Y; _/ S! b4 p5 ]8 {推荐人:奥冬
. G1 J. x. [7 O$ W8 K% p- }推荐理由:前一节,有种面对美景、面对生灵的屏住呼吸般的“小心翼翼”。后一节,有种如释重负般的欣喜。慈悲,欢喜,欣赏,接受,活在当下。. V S& _6 q, @/ I+ T
8 e- r2 P# F7 R0 T9 z! E0 e
" m9 }2 k! ?/ X9 P2.《飞花的梳子》7 h) U5 _& i' ^" Z' V2 A
, Y+ E4 Y# y) B* t
作者:夏野童
/ o/ l0 e' k% ?. X1 y. ?% J& f# j) k3 B: ?+ l( P5 ?- h
飞花的梳子
9 ]6 L W) N* \- C0 E E0 L梳着清风的长发. p) Q5 F J# H2 @& [# _* n6 x
5 y) j; l' S# o, D
一遍! R9 e. {* c# X( J
一遍4 n6 ]4 o- E8 X
……& A% ?: s; Q1 s+ E, g6 M4 G/ i
7 n9 n1 \& w3 R! h6 w2 f% ~
梳落9 v3 v0 T; ?6 z# ~1 @4 Z7 S6 v
满地的惆怅
" E' y& l; n0 J C- P% S仰望这桃花溪水) u8 f3 ?, g$ D6 i8 p9 t
故乡飘来的云$ P6 o: T2 G! V7 q" z2 m. W
/ L( [9 l, x, \4 F0 N推荐人:南北+ i' ~1 w* R c! u# t' [
推荐理由:诗人触景生情,禅者触景悟道。4 _' v" W- g, ?. S& H( t% A/ |
/ E& U- Z( _8 w2 X3.《雨后》; k* `! k5 y/ A% d% P0 ]
: _& _$ Y8 r1 n" o/ O0 u7 c
作者:奥冬
8 j6 w' V3 y$ _3 R; h* {+ N" x! [+ s/ }0 x, a, a8 O
风停了8 w7 D: x" u! X0 t2 c% U$ `" p
湖边的小花- r% o, \) @+ t! g) [
拥有那么多露珠. ]' s. H) p! J: G. t/ P* z' |
" o9 g5 ?3 k4 M6 K- [
推荐人:南北
3 @3 F' i* a- x) z4 }. F推荐理由:一花一菩提。
1 Q F3 ]/ p8 s
6 f9 Y" y. Q/ B: Z3 H8 Q. s《风淋门》
) H& o8 X b* Y/ a' U0 { 作者:怯情
) B% O& p3 \! b. C; b) {( J: E; e" k y& E7 o4 p
第一次见到风淋门
# Q$ K: ^2 @0 a/ ]( i$ E, `2 e才知道,风也可以用来清洁, B. w9 N! z& u5 t& W
我想到的是一种洁净的方式
5 R. w6 M0 x0 U- R" U% H8 `6 k. U在这个喧嚣的城市,我需要鸟鸣3 _8 ~8 `" H$ Y' N
和草木的气息来清洗0 @" {1 S+ e {# h
染尘的心灵
$ Y2 K: C1 G. q, n; P
, G! h$ M' b* @; ?9 Y+ ^推荐人:南北
e" R- x9 P3 {2 V/ O8 s9 { [4 K" F推荐理由:大都市里的人们,大概是幸福的。因为,如果不幸福怎么会有那么多人往哪儿跑呢。但,大都市里的人,似乎也是不幸的。因为在山里随手就可以抓一把的“鸟鸣”和”草木的气息“,用钱却买不到,只有噪音和雾霾,可以免费聆听和呼吸。诗人生活在都市中,他自己知道幸与不幸。但,要想改变,觉醒之后还需要付诸行动。
) a4 u, X' K( @8 E- ^0 U& ]) |( m7 E" D$ u, K
5.《鸟客》
# q. V! H; @( @2 F. Q- D% h$ U
% u. L* o# ]* e/ H! [ 作者:南北/ q0 D0 p$ [' T; Y* G
* e8 T6 D( L8 F, C0 y+ F1 @, T一头撞过来,落在
; X" X5 E J0 w2 g! V我正扶着的石榴树枝上——2 S0 j8 O' G i& v; C/ `4 j3 R
那上面三朵榴花初放。+ H1 z- p+ q1 K$ M
, R5 L, z$ J# c: [8 i: Y- `4 _而后,匆匆看了我两眼# n2 y2 j/ m' _
啾啾几声。又飞向木露台" t6 C, n2 f# k1 L+ j. B
栖止在一丛新竹前。4 s2 e2 n, K8 L5 ?4 M
0 @* D7 x$ B% {9 v" Y9 K2014-4-24,半山茅舍。+ E% S% K* j8 L% ~: V
c" q% q2 m; K8 k+ m2 u+ |( O# R
荐者:昌政
9 g0 w/ x% J3 ?/ `理由:生命活泼,万物自在。然,生者皆为客而已。此诗鲜活,朴素自然,如盐在水,禅境浑然。
9 Y7 o- E0 P; T" _' S% g5 d/ X8 R; P+ G& Q; {9 v8 q. M8 M
6.《古镇》
- S1 `$ u- T- d: N, c$ {* V 作者:桃都别园
$ j7 N1 y" B/ u3 M" U
- R4 }+ C7 a$ M/ t4 b游客来了又走了! B, w1 e! @* [# u
古镇和传说都藏在书里5 U! y: D$ D) ~% m3 k
岁月晾晒着蓝天白云; L& G* |; K( b7 c9 ]- n4 h
' G8 l5 O. u" U/ B1 p石板路打湿了又晾干
) W6 W6 o1 C, a* v% t* l* k* O麻雀时起时落- W; K. H! w! R
山还是山不见高不见远( ^5 e5 j+ E* N/ I! M
2 |. x: I2 ?0 A7 O; h7 e
荐者:昌政2 y& O0 Y/ e! ~. M! g( A
理由:山中无甲子,有永恒,比如山。禅者一望,望见山,没看见镇——他只看天地本来面目。/ ^! L9 b7 b) d v8 {1 O- r
( M% V3 Y3 Z1 V2 t4 K. u7.《读诗》0 g3 W5 S* x9 ?1 m/ W; e$ I f
% ~1 Y* L* k% d4 T! r4 J
作者:南北
& z* f$ b# O" {, y- V, W; w( l. g% ~* r
读一行蓝天, T0 T7 D, V+ l! F# s
读一行白云9 n: F. Q; P4 e- F7 P4 j6 H
再读一行篱笆边: V, ~. i( Y! C9 h& G" H
红艳的杜鹃。: [% E+ j: [. \* b8 K
) i8 }" J5 \) V9 |: v" N7 p
读一行青竹
, d8 s7 G( j% l, V [读一行草莓% s, ~+ k& q7 l$ ~, |
再读一行廊檐下3 d/ ]! m$ i8 e# o" ]7 s
觅食的鸟雀。
$ q6 P; E* C+ |3 P0 U
/ s9 {% P" N& n) Z/ m+ f读一行夕阳
0 R% \' P# J- I读一行虫鸣& k. B6 N2 e9 u. I* P2 U
再读一行月光中
" _1 x5 e$ p3 u$ k0 d自己的身影。
7 n8 Q6 q" ]# m8 L+ g# W7 n
4 v: [8 w7 z8 |; V3 `' p哦。对面的山峦" E2 [7 M: m. U" L8 h% K4 Z
今晨却有点北岛的况味了
1 h$ w' e$ I( [+ y' x/ i$ Q9 A朦胧如一声遥远的《回答》。
4 Y9 h+ z* [9 i2 A而我继续低头阅读的& W6 U+ X: t7 O( v: G0 c; r
则是古道边禅意初绽的几朵
2 f) l7 W; S/ R& J5 }野蔷薇。: q5 J& i) R8 n5 L. F/ A" Q/ q
A2 l, j5 b1 s. c2014-4-15,半山茅舍。
! p! N1 v8 D& \( A$ ?7 e
- B P# l Q9 m& z推荐人:奥冬
8 i3 Y, Q0 l9 e. V A- w推荐理由:自然本身,是诗是书亦是道,只看我们能读懂多少。$ x7 N& z& h3 D8 e
4 h, x2 w8 G# B
8.《急雨》
9 _# K8 \0 N5 H$ D% _! {: t7 R% \& b' d
作者:也牛, e6 h# z7 r) f8 v
+ U# B8 l, e- O' T0 h8 ^9 O+ q, Q云在啄瓦片……
* d5 I; x f- r7 d+ W8 d! S8 a
- S- r# k/ V% ^. M瓦片晾干的时候
x! H% K- A7 |3 v云晾在衣架上7 ?. J8 C1 M0 {
赤橙黄绿青蓝紫4 t$ j N* l& k" ^: m
8 O4 m" X, ]0 T9 l: |都比
/ ~* L& i* S# ?9 z" m, a屋檐低" P+ ~8 @9 L( ^5 h7 V
( ], b! l6 t! e0 k2 q
荐者:昌政
5 B/ ?- q: o" w* ^- P5 O# v理由:也牛这首诗写得很别致。他不说下雨,说“云在啄瓦片”;不说天晴,说“瓦片晾干的时候”;不说晒衣服,说“云晾在衣架上”,强调云,有诗趣。收尾一句,回到本来面目:云无非是雨,是水,终将从屋檐滴落。禅意:高者低之,无差别。
. U( q$ B$ o# w; |+ U- ]
9 P& \+ R o2 I [1 u5 {7 k3 V9.《乌云与黛山》5 x- Q) G, ^0 S" {6 C1 F% p7 m
作者:冰河入梦 2 u( P u0 r, o' f! h
# W9 d5 Z# r2 E) s: ?# B天边的乌云7 S* `/ z0 {0 m3 l' t: K- L+ C
落下来
4 @* |9 q. m; q就是远处的黛山
7 K0 y3 i" M; h- I! }( D. y+ _7 V9 r% M; h. M4 L/ Z
远处的黛山 X& b, o' w$ y+ J6 |( l
升上去
0 }1 C2 s) ^/ A( \7 _就是天边的乌云+ W f/ {, a+ A. ? P! Q; T% l
% z9 J( b- h: c# h9 j$ i4 V- Z) @9 @8 v
推荐人:怯情
, b* b( h- S/ K( C! I推荐理由:情景、境物互换,这是一种很好的表达禅境的方式,也是心与境的交融。
1 X) W# v& {" S: h& Q7 m; Q( ?1 f' `" |2 V" v ^
5 e+ a( g, }9 V; w' U
【综述评论】6 d6 [6 h: u6 o% Y5 f
% |5 E; [" x- O2 O
1.《清贫之美》
4 p6 @. H3 b' z ——序《清贫内部的花朵》) m3 i" i# W; X5 A5 y
" f3 C% F5 I8 G0 \6 S 作者: 李艳敏% L% t- v4 v8 U. F/ f
4 U3 o% {" D) d& s
. B4 ]& I8 n! k; X* R 上世纪90年代至今,诗人南北制心一处,心无旁骛,坚持写作现代禅诗,如今集成共计192首现代禅诗精选——《清贫内部的花朵》。集内诗作按照时间先后,行踪所至,分成七辑,是行程,是心路旅程,更是一个现代禅诗写作者的参悟过程。我从中读出了淡然,坦然,寂然,泰然,安然,有时还有内在的忧伤和诗性的慨叹。它们深藏在安详平静的背后,是历经风雨,打磨自己后完成的高度。正如诗集中的同题诗一样,这本诗集是作者于清贫生活内部,默默坚持开放的智慧花朵。
6 Z3 M$ Z% t) @开篇诗《拈花与微笑》重现了灵山会上拈花微笑的传说,诗中“我”即佛,佛即“我”。“我”拈花给众人看,这花确切地说是诗人的诗,众人无语,不解其意,只有你——迦叶(那个读懂“我”诗歌的人),“微笑盈盈”。维特根斯坦说,“对于不可言说者,应保持沉默”知己的最高境界也就是相对无语而笑,一切默然于心吧?诗人写道,
; \% b( @% ^/ a/ r0 `6 ~; {; S8 s- H% c6 p* W
花本身还是花嘛1 C! N% z9 d& y4 ]
花本身不是花嘛
; C! ?/ _- U/ m1 T$ t0 G7 `花之外还有花嘛# e3 F+ k. j: H ^
5 @- ]5 ]# D9 H
花在我手上7 s) t& `, }! q# i* j/ ~
作为语言
" j6 F. G. t# T: Y; n2 R$ G+ J听懂的人已经听懂——
8 o& C4 y! g* A* e; k
/ i- S( N2 Y( V$ w/ d, i一、诗人南北印象# L! I- O( b/ R/ S2 ^- V
; d5 d) J0 H/ W/ j
读着这些清美的诗,感受着诗人敏感的诗心和智慧的禅心,渐渐在心里形成这样一个对南北的印象——' t9 U( q$ w; \& M
% J% m) c7 Z' n* l& a4 y/ c/ M
1、不倦探索真美的行者诗人' z! b. K8 @* k, j2 a8 m4 Z
20多年了,南北以一个诗人,一个禅者的所修所行认真地爱着生命和生活,把属于自己的那份体悟用文字般若的形式呈现给世人。这期间,他有过短暂的安住,但更确切的说是“在路上”。脚下有路,路上有心,或者无心。他早就认识到,除了现实的家外,人们都渴望有一个精神的家,而人精神的家只能在明澈如镜的心里,其他任何外在的山水都只不过是身躯的他乡。于是,他从北走到南,开始了自己心灵的探寻之旅。就在探寻的路上,南北走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行者诗人。《行者》和《身躯这辆马车》就是他早年开始行旅时的自画像,也可说是和他类似的“在路上”探索者的群像。“乘着身躯这辆马车”,他发须飞扬,衲衣褴褛,竹杖挑着“风花雪月”,“日日生长”那“如莲的心愿”,处处留下他艰难行走的痕迹。“在路上”状态体现的是诗人在心灵之路上不倦探索的努力。而实际上,“路的延伸”和“走的不停”二者是互为因果的,因为不停的走,路才延伸开来;而路的延伸又诱惑着脚的前行。(《罗布麻的家》)南北说,“一切都在变幻,前路一概未知。但我惟一能够知道并确定的,是我的写作。只要生命尚在,写作就会继续。”(南北语)在行踪不定的生活中,他且走且写,云水随缘,行住皆安。“风起时”——
1 @0 K. v) d) p x& Y# |: r
1 Q6 v: {: \6 S5 k我们在竹的醉舞中. E! a4 N; z: Q. b! C
迎候. V. b8 l* ^" g1 }
上升的新月! j' j- v5 [5 ~6 f& _, r
9 o" F* z" w" o9 w期待那轮明月,也是诗人在期待着如同月色的平静心境。所以“风过后”,诗人已经 “忘却来时路”,心里没有留下一点风来时的痕迹,这就是风过后的心境。他写下《在一个地方呆着呆着,就想走了》,感慨天地之大,宇宙之广,非个人所能穷尽。然而对于永不满足的诗人来说,“尽日寻春”“芒鞋踏破”是其偏爱的人生形态,于是,梦里的远方对诗人来说永远有着其不可阻挡的魅力。到远方去,始终处于未完成的状态,最终想要达到的无非就是“没有闲事心头挂”的人生“好时节”境界。在行者看来,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陌生的未知总充满诱惑,甚至能带给行者难得的宁静和安全感。这首诗形象表达了“行者的皈依在路上”的想法。另外,如《在路上》《依然,在路上》《徒步茶马古道》等诗都表达了同样的生存状态。
, M, b5 H6 A+ v. R“我”在路上修行,在路上写作,也不忘时时发现生活中身边的美。
' w/ e7 X- R# K% \0 U. N在尘世往复循环的轮回之中,总有一些恒久不变的事物。禅者与诗人的双重身份给了南北超越一般诗歌写作者的眼光,他把推动现代禅诗的发展当成自己今生那件不变的事,写诗的同时整理出了富有开拓意义的现代禅诗理论随笔,系统阐述了他的现代禅诗观念。虽说这不算是严谨的有着学术分量的理论专著,但由于它们出之于诗歌写作者的亲身体悟和个人经验,因而彰显着诗人的不羁个性和现代禅诗的独特品性。而他的诗歌写作因为有着这样的理念支撑,比起前人(如废名,洛夫,周梦蝶等人)来,更具有了自觉探索的性质。# L' D" {4 i U' D7 s/ x: e/ y! i
可见,南北探索的不仅是禅的内在,还有诗的内在。这两者的结合点指向的外在表现是“美”。在他的《无常之美》一文中,南北提出不同于多数人对无常的看法,把无常当做一种美,看到了“无常”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所以他能写出《归期》、《随感园阳居》、《木笛》、《就这样》、《一树腊梅都开了》、《大讲师》等透视当下之物的诗歌。《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在佛徒或者禅者的眼里,任何事物都有成住坏灭的过程,有它之所以成为此物的因缘。南北在家具,木笛等物之外,见到了非家具,非木笛,非花的那些原初存在,看到了“无常”在形成事物时促成“变化”的特质。因此,他能静观烟花(《在高于世间的地方》),观《雨中睡莲》,观《星空》,观《月季花》《清明花》,观《野栗子树下的松鼠》,从细微处发现生命的美与深层的缘。这些诗呈现出一种了知宇宙的大美与贴近人世的真美。9 \3 t' t8 |3 x+ t: z3 }% u" ?
《不修禅的竹椅子》是其中比较经典的一首。比起那些前世今生的物自体之思考来,不修禅的竹椅子显然是最彻底的禅者。“它的心是空的”, 竹椅子本体即空,它可以包容得下所有到来的人。所以它只是静静地承受,默默地坚持,无语应对一切,任由人来人去。
- b. {& a) s- T( M0 w' L《隔溪花》初看到时,并不觉得有什么意思,甚至觉得写这样的诗句简直是投机取巧。然而,好诗如好茶,其自在的香是无法遮蔽的。这首诗在形式上独特,上下两段三行文字,只有一个字的变化——上段的“开”到下段成了“落”,重复造成的艺术效果增加了诗歌的韵律美。反复读几遍,就读出了不一样的感觉。心若沉溺于世俗的扰攘纷争中,自不会有这种境界。原来,诗人是想告诉我们真相——闲看花的开落,是需要一种境界的。
- m9 w5 J4 M1 T, N$ M y+ y7 ?生活中处处留心,你会发现一些你忽略的东西也在尘世中经历着和人一样的种种,《被忽略了的》发现微渺之物的美丽。《其实,这鸟鸣一直都存在》写病愈后的感受。在大病一场之后,诗人重新听到鸟鸣,发现了世界本具的真相。只有“我”存在,才能听到鸟鸣,闻见花香,看见美好。而鸟并不因人的关注而鸣唱,它活着,就一直在歌唱。能够如此感知生命之美的人,是幸运的,因为这“鸟鸣”证明了“我”的存在。
" ]! c$ n: ^& O, t' l无疑,诗人对美格外敏感,而禅者诗人南北对美更是有着独特的敏锐,他把每一朵花开的瞬间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从花开花落,风起云过,阳光雨露,日月星辰里,他细细体悟生活里的禅。独行旅居的这些年里,他看到的不仅仅是世间的花开,还有自己思想的一次次花开。花朵是诗人反复书写的对象。从佛祖的拈花微笑,到对各种花的欣赏和阅读,诗人不只是在欣赏花朵的美,更是在欣赏自己美丽自在的人生姿态。
, r. u. ^: G; N3 x1 t6 S6 s, x M
1 T9 D- S' V9 K# d" ?9 u6 L城市消失. {/ O o2 I- P2 h+ n3 K( d
如蛇般的人群和噪音消失
2 A; j* v6 x" H1 R0 k# ?绿色的声音
3 q: z$ f5 e% v% f; G6 ~+ g依然在雨中闪亮 / A Z) [! Y) Y
——《最后的月季》/ s) M& N$ W0 ]# c {% f4 n
5 h* j, H+ m/ _; G
正如诗人在随笔里所说,“禅不是高高在上的,禅就在每天的日常生活里隐现着。”诗人笔下的事物无不在昭示我们,禅就在你的身边。不要好高骛远,四处寻找,禅机无处不在,禅意时时都有。《大米开花》由大米在锅里开花想到——. j6 j$ U- H. _9 ]* j0 s0 c5 \
4 Z1 k+ R, J$ J$ Y它们开花,只是生命对土地 ( _6 }4 r% L( M2 T2 H4 c( W ~
最后的语言9 h9 L# h9 e7 m( }- ?/ \* |4 Q+ E
' N @: @$ O2 f% @《菊花菩提》也写了这样日常生活里诗人感受到的美,诗人由静静开放的菊花想到——
# g7 W; x- V$ \4 k. U! R! f$ b9 M: [4 D/ s
我只需要一方心灵的净土 * D* n' k0 u- m) L, H
在秋风中禅悦
( d2 }4 x3 z- t在霜降下独立
( \1 x6 D6 g/ g2 |- g) M3 d0 X5 m2 a/ d7 |: c' g# n* S! b! O% b' r
2、崇尚自由独立的生命个体6 F h. b( O( D' s+ T# L
在《呵祖,骂佛》里,诗人给我们展示的是一个狂禅者的形象。他打破偶像,蔑视权威,“吃茶去”也。这是一首一反常态的诗歌,从文字的运用到内在的机锋,都很现代。在诗中,诗人透过前人设置的障碍,终于形成独立不羁的个人思想。0 D0 H2 k8 A" W0 r) s0 w: ~
$ [: Z! o9 x$ V. I) C1 X. O; k黄昏还没有降临
0 k/ ~3 O3 o3 m6 v一只鸟落在窗台上
/ C& X# t! [% M* U另一只也落在窗台上
/ H: _# [; T7 P: P; b7 G W( R
% [' B3 }' x2 S" }$ A9 k( E开头就写两只鸟,一只落在窗台上,另一只也落想窗台上。这是什么意思?难道和鲁迅的两棵枣树一样吗?还是故弄玄虚呢?造成一种悬念,引发了人继续阅读的兴趣。
' T& I# M/ p* k
6 x0 w% ~' n; g' B+ a我翻动纸页
& u0 l" C3 c9 f0 q; _一些话头$ B: i2 N# H2 A* ^8 q; }9 p
不小心掉落到地上
- |6 u( G2 r/ h. M0 D$ G不小心砸在我眉头
. a! ?: v! H) B( j
- M; v2 M8 R+ [: X! K$ w* J这首诗思想和手法如同禅宗棒喝一样具有“现代”色彩,词语的组合大胆而新奇,双关手法的运用增加了诗歌的内涵。那些苦苦参究的“话头”本身无法掉落在地上,砸在眉头,然而写着话头的书页掉了,砸到了眉头。“我”被这些死话头砸中时,从苦苦思索中蓦然醒悟。)& t$ G4 M5 U# o4 X. y1 J
' v( v% _* k; g1 z+ ^
义玄,义玄。我要捅开所有聋子的耳朵
; I7 l$ v8 l: |7 Y7 b- ?7 N# V德山,德山。我要再给你一条棒2 e5 `7 K5 I6 }& v( F8 w
骂呀,打啊
1 b# O4 d. ?6 o9 t8 c1 I9 [8 R* g也别管那偶像是金,是银
' y+ B5 _- [5 s还是不锈钢
0 f; q0 @( @" ~
{9 x, n$ k5 A! s& l9 ]7 e在禅宗中,临济义玄以“喝”闻名,德山则以“棒”闻名。”“我”却还嫌不够,要加倍这种棒喝,破除尘世所谓的偶像崇拜,直到发现自我本性。
% X) U0 A# L" T$ I5 [. q4 O+ m/ h0 J7 ~
把帽子摘了 x9 `! n1 f+ s9 f" S+ C
把腰带解了/ B P9 S" R" U2 s/ z" o1 s
把鞋子脱了
) B1 N3 S2 z) s' d把手中的经卷仍了5 L& c. }* e: y3 H4 ] N/ n2 N6 s/ k
把那些念念不忘的事情忘了
* w3 f4 f' i; b1 |- I- z6 J2 _2 c1 F4 J
没有谁能够真正的束缚你的身心,除了你自己!唯有去除一切外在的束缚,才能真正解脱。
9 O; I+ M ^% |6 w6 t3 v1 w! u/ u0 s3 ], o7 p+ Z& v% i3 X* e
我们0 q% D- i8 T8 W4 W& S- t. H* y
吃茶去, {# T1 r1 h/ W& o
2 P1 J* a5 b- K$ S这个“吃茶去”的才是真正独立的禅者。“吃茶去”是最日常的见道之路,也是简便的悟道方法。放下“我”的所执,不拜佛,不诵经,不打坐,吃茶也是参禅。再看这首《雨中》:
7 G7 z0 `) F9 v7 N" o7 V$ Q u* d3 U" s( P% S$ H1 u
你在笼子中,看雨。
, t* x5 {( l% G) k( [这不是我的错。你进错了门0 ]* M, w+ ~, p' W5 i1 a& b* M- \
为贪欲所困。现在,你呼唤自由。
@/ l0 \( |* N- z A
3 f1 G; o% I) h& F3 L5 Z7 J可惜,我手中没有你的钥匙。
M" H( K7 |! H$ H' ?3 f- ]一树桃花将谢。这是去年春天的契约
7 R" G: q% R9 x% Q. {2 n一顶草帽,在雨中晃来晃去。
. k' r+ W6 y. F2 v& v6 t4 S
7 F7 A+ e. @& N什么是真正的自由?为什么我们很多人渴望自由却得不到?这首诗告诉我们,“钥匙”不在“我”手中,是“贪欲”让笼中的“你”失去了自由。“久在樊笼里”的我们,若想得到自由,在雨中自由来去,就必须先去除欲望,再保护好自己不受外界风雨的袭击,这样才可自由。《风筝喻》:
: I" C: c& K6 [; ^& g/ t
1 l6 e4 X. F! ^' ?" w一只风筝' {1 z% H1 F4 f/ W
缠在高压线上
( U% ?. S- V9 X! J
. A( G- C8 u2 T) Q0 C& J一个男孩
" C$ V3 w( [9 ?, x6 W2 z坐在地上仰望9 d0 g3 C' a9 Q+ J* w
- i# f# w0 E. T" G一幅广告牌说——$ z' Q: V; s$ I4 o _) h% p& Y
鹤舞白沙,我心飞翔+ U( Y3 _" @- `1 x
; K: a8 g3 e0 S$ L
诗人几乎采用白描为我们客观呈现了这么一个生活里自然发生的事件,然而它内在的包容性却极大。风筝和鹤,都向往着飞翔到更高更远的地方。然而鹤舞白沙,自在无碍,而风筝却总是挣不脱线的牵制,即使有时侥幸挣脱,也在瞬间化为不幸,没了根的风筝只好飘呀飘,飘摇在风里,直到找到新的依赖才不顾一切地挂住,在风雨中渐渐失去它的光泽。诗中男孩的心如风筝飞翔,风筝却缠在了高压线上。男孩的心是否也被什么纠缠住了呢?
6 o$ h! M6 H0 R7 w6 P2 `0 ] ^4 q. L" A. i2 i
3、胸怀宽厚慈悲的现代禅者
" f0 S- ?' s+ P说南北是现代禅者,不仅是指他生活在现代,参禅多年,更是指他所践行的是一个诗人的禅。自然,这种禅不同于佛教的禅,有着强烈的诗性色彩。但文本里却包含着世间真情与人间大爱。在《我的宗教》里,南北写道:
! Y0 d. C/ y6 Q- u! M, ~( \( O8 {8 i9 V
我终于完成了
7 F7 D8 E& V g6 c) u% _. n生命的第三乐章7 X' N! D! O9 ~( \7 @* J0 v1 L
在宗教中建立宗教( n2 G2 J c. U
一个人
/ A0 w8 |+ J5 r* l* ~1 s一个世界9 a1 j/ q! W$ K' e; `. v& u
歌在竹叶上流转
* Y8 F8 p; z( i& E脸在露珠中呈现
9 I7 V4 j5 L, A' e! g9 d
" W, k. }1 Y ^ k h& }宗教的禅和诗人的禅终究不可等同。诗人是带着艺术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事物的,即使禅也带着很强的艺术化色彩。而佛教的禅虽然也有艺术的成分,却不似诗人禅这般带着浪漫与唯美的情调,还有一种似有还无的感伤。“我”还是大地上“无钵可托的行者”。
+ W+ w5 @3 Q, x+ I/ G' P1 J所以,也就不难理解诗人在《在寂静的生活中》、《清明花》里温暖亲情的自然流露。由于常年习禅,南北的情感在诗里通常是含蓄节制的,很少那种过于张扬的滥情之作。然而在这两首诗中,诗人那颗善感的心不再隐藏这种人世间最普遍的情感。谁说学佛习禅者是“独善其身”的无情人?佛陀也是人做成,而人本就是有情众生里的一分子。不能忘情,且用诗行表现这种人间情怀,正是现代禅诗不同于佛教悟道诗的地方。而这“不忘”,又不同于一般世人的“念念不忘”——执着不休,纠缠不止。这只是诗人在生活中的自然流露,在更多的时候这样的情感转换成了对世间一切的真切关怀。3 p) p4 U$ }* P% ^* |; i4 _7 U
《家家》、《童年》都写到了童年,前者有生活情趣,由当前孩子的“家家”游戏想到童年;后者写记忆里快乐的童年宛如白纸,清净单纯,不染尘埃。明朝李贽在《童心说》里明确指出童心也就是人最初本具的真心。诗人怀念童年的无忧无虑,正是“不失其赤子之心”的表现。赤子之心,也就是一颗关爱世间有情的真心。《如果,就这样》:
) |- c( R' P5 h( M
; B7 R& p1 V% ~- N; J' I G- f如果,就这样。你飞来
& j- W$ w' q7 ]" {! B( a又飞去。如果,就这样。0 _8 K6 U" z `/ g
如果你想,在这半山的地方安家。
) Q" c1 `9 {, v/ W8 W2 G/ ?" m& u9 k/ e$ Z; _/ o+ {1 z
如果你想,在这半山的地方安家。
. A9 c1 g N4 X7 E) m我已经种了葵花,写好绿竹。如果
$ y7 v+ v1 j1 g: m1 t& Y你真想栖息这个屋檐下,燕子。
0 z6 r' E* M* _# w2 G* E# {
5 U# v& H4 q. g0 N+ {诗人用回环反复的语气邀请燕子栖息茅舍的屋檐之下,那颗善良而慈爱之心以诗意的形式传达了出来。
& v8 D' E" j4 a8 R在南北的诗作里,除了对有情众生的慈悲珍爱外,还有对非生命体的关注,如在《冬天的河流》一诗里,诗人深入写作的对象,用拟人化的手法写冬天的河流被季节所控制,然而季节不能控制的是河流心里的春天。河流在被寒冷封锁以后,依然坚持着怀念并期盼春天到来时的自由流动。另一首《有一种幸福》,诗人则用馨香的诗句形象传达了找到心灵皈依之处时的幸福。
- i7 ]( g3 b) d' ?* \人心在红尘里蒙上了厚厚的尘土,人走了,心留在了水里,清凉而干净。《无心的人》由在河边洗手的人,想到的是“洗心”。那个无心的人,惟其无心也才可能解脱一切束缚,自在无碍而行。. ]) \/ I" f6 @. n4 W( p: n
9 v" K. q* s( @$ N2 a二、南北诗歌技法初探- y& p w2 P# l5 x
) @& z0 Z' Q4 A5 U4 g t1 ~4 t( o& o7 @
南北说,“思想的高度就是诗歌的高度”。正是如此,在长期的自我修持中他练就了一颗沉静无染的心,因而诗思方式独特,自成一种境界。若说“诗意的栖居”是种理想的生活,则南北就是这种理想生活的实践者。他不盲目崇拜任何权威,也拒绝接受任何风行于世的诗歌风格。从这些来自尘世不离尘世又超出尘世的诗句来看,南北这个职业写作者,其勤奋写作的动力和终极目的不是利益,而是远在现实物质与金钱之上的精神追求。有了这样的内核,加上勤奋的写作实践,其诗歌在形体上的圆熟也就是必然的结果。
+ q& q; f# L6 Q7 d客观说来,南北前期部分诗歌受到美国现代禅诗作者加里•斯奈德句法的影响,也有的受日本俳句的影响(如《归期》)。《六字真言》似乎有意仿金斯伯格的诗作片段,这成就了其诗歌的“现代性”,而这“现代”又绝非等同于“西化”。作为一个有独立思想的诗人,南北不局限于简单的模仿和被影响,在中国本土诗歌的形式探索上,他超越了前辈现代禅诗作者如废名和洛夫等人,形成了自己的诗体——以六行体为主,既自由又整齐的现代禅诗体格。. B& r; }% w4 F
从诗歌艺术上看,南北的诗巧妙融合现代和古典,摆脱了一般人所认为的现代禅诗应该属于“古典思想的现代重构”思维定势。在这些诗歌中,你看不到刻意造作出的古典风,而是在自由中有节制,在收拢的同时又有开放性,以平实易懂的语词表达出一种超然物外又不离世间的禅境,达到了外在形式的现代和内在禅味的合一。
^" D* l+ C( W8 A# O' m" @( C他的这些现代禅诗不落传统禅诗之窠臼,既不是那么晦涩难解,也不是那种禁不起推敲的白开水。自然而然化现代的技法于古典的韵味中,诗写得含蓄又明朗,清新又朦胧。禅机禅理含而不露,情感处理收放自如,做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这得益于一些修辞的综合运用,也得益于诗人长期的自修自证。具体到作品来说,南北在写作中不断尝试新的写法,逐渐形成了具有自己个人风格的六行体现代禅诗——上下两段,每段三行,规整中有变化,看似自由随意,却又错落有致,也不乏内在的音韵美。诗行间蕴含着无所不在的禅意,含而不露的表达使得每句诗都有极强的张力。他惯用的技法是反复回环式的结构,在看似笨拙朴讷的语言里尽显汉诗现代的一面,禅意自然呈现。第一辑诗是南北90年代的早期作品,其中《世界地图》、《沉默》、《忘言》、《无忧树》、《写作》、《灵山》等是最早的一批六行体现代禅诗,却也已相当成熟。那些六行体诗作相对来说更加精炼,表情达意上,用词造句上,诗形表现上都已经趋于完美和圆熟,如《葫芦》、《清明花》、《行到无人处》、《雨中》、《如果,就这样》、《一粒微尘》、《满天星辰》。5 a @: g6 r& y
除了六行体外,南北还在写作中尝试着六行体之外的变体。这种形式上的探索在现代禅诗写作中也是必要的——谁不是在一直为自己的脚找适合自己的鞋子呢?这样勇于探索的精神值得我们珍惜。
& D. V8 r* J& x5 j0 j1 b佛法中五蕴皆空,然而在诗人南北那里,五蕴相通。南北善于综合运用通感,比喻等修辞,不拘格套,灵活表现诗人的禅思。如《如是我闻》第一句“阿难,英俊如核桃”,比喻新奇,构思巧妙。既表现了阿难俊美,又暗示了阿难的智慧。1 h/ s1 a- g i
集中第七辑 《在高于世间的地方》是南北最近的诗作汇总。大概是因为这种独处的时光给了诗人灵感,在沙溪的半山茅舍——高于世间的地方,南北听雨,赏花,品茶,燃起篝火,和星星对话,写下这些淘洗去渣滓和杂质的文字,干净,透明,光洁,温暖,清爽,韵味悠长。) B& n; w7 O) E6 R5 b/ |) X
这组诗仿佛远离了人间的喧闹,回归到了个人与自然的世界,从诗性和诗形上几近化境。《行到无人处》、《下了一夜的雨》、《星空》、《在高于世间的地方》、《雨中》、《满天星辰》、《如果,就这样》等都是其中的精品。在此,试举几个与大家共赏:
: _5 u7 u# b8 u# O! K6 D《闲情》最短最妙:“撒几粒鸟声,群山就围了过来”,以“几粒”形容鸟声,形象而传神,一个“围”字把死的群山写活了。两句诗含无限生机,蕴无穷想象。% I- y6 B2 B Q' }
《庆慧庵听雨》,在雨声的淅沥中,“我”醒着听雨,“梅子花”也“一树一树的”伴“我”醒着,“不曾入梦”。听雨的人,总会听出来点雨声之外的东西。比如说年华溜走,青春不再的感慨;比如说人生漂泊,凄凉辗转的况味。南北深夜听雨,不写这些,只如实写下一种大千空空的寂静,以动写静,更显深夜禅者寂然无波的心境。7 @# `. G: d% @5 ^* A% l- G
《清明花》是一首涉及亲情的小诗。清明花是一种诗意的名字,给人温暖与清纯的感觉。在那些清明时节开放的花儿里,诗人看到的是故乡那些亲人们的脸。不论离家有多远,游子那心的故乡里总有这一世的亲人相伴着,他们无处不在,他们的笑脸时时绽放在花的心里。. A% @* x3 C# s" @5 v& Q
- I8 d" u' c0 e# j) T( v
三、结语
' `! h9 E n) P4 z: W* M3 D
! t+ T' A& ]* v) ? j2 e到目前为止,南北的现代禅诗写作在诗艺上已经达到了成熟,在题材上则还可以再开掘。作为现代禅诗流派的开创者,南北为当前现代禅诗的形成和发展献出了自己的力量。他的坚持,给了现代禅诗写作者希望。如今的现代禅诗派,成员由不同年龄段的人构成,还有源源不断加入进来的新成员,他们积极探索着现代禅诗写作的各种可能性,其前途不可限量。" B. g- t, N" B
我相信有南北前期的铺垫,有一代代同仁们的努力,这些现代禅诗会走进内心,面向世界。我相信,在南北的心里,在所有认同现代禅诗的人心里,现代禅诗不是远离世俗的清雅之徒吟风弄月的手段,不是无病呻吟的无聊之作,不是博人眼球的故弄玄虚,不是无视思想与技巧的文字游戏,而是在无边黑暗的荒野里给人照亮前路的火把,是现代社会里人类自我深刻反省的手段。这些诗歌就是南北给现代禅诗最好的证明。
' A* _9 u* ^( S这些诗歌,正如清澈河底一颗颗卵石——光滑,坚硬,美丽,在阳光下闪耀着岁月与性情的光辉。
3 N( m9 [$ Q1 n0 P( |% ?' @这些诗歌,因其诗性本具隐含着些许的忧伤与慨叹。' s- V/ a, d9 k( n% A
这些诗歌,因其真爱与大美有着更多的理解与宽容。
2 m. U0 Z( g0 W; K' B) v这些诗歌,因其禅思与禅意带着更多的超然与不羁。
# c' A7 @! g# V! s请微笑着读这些诗歌,在日常行住坐卧中,做一个敏感于美好的人,做一个专注于内心的人;请在这些开放于清贫内部的花朵里,静静感受那份清凉与禅悦。
v9 Q$ n- m" H& B: {3 r# G& D, s
2 O0 K. D4 Y4 K推荐人:古石/ f2 {2 {0 c' P' B3 f/ o. D1 g! K
推荐理由:本文作为南北诗集《清贫内部的花朵》的序言,从南北诗歌文本出发,对南北其人其诗进行了较为细致的评论,评论有理有据,有血有肉,既是对南北诗集《清贫内部的花朵》的导读,也是对南北现代禅诗探索之路的梳理,现代禅诗同人可从中得到一些启示。2 g, n- n& x. C& b
( T+ l0 }3 v D3 C/ N9 {% R" d 《禅,诗的一种思维方式》1 U' A2 s7 }, b* D J. ?: a+ y
——以也牛的禅诗集《只手之声》为例
: g7 G; w; j6 \& V- @ 作者:昌政# v* d1 R) K) B. s; h) v* K v
2 @% G3 o0 {" H$ @# A# F 我在写一篇错误的短文。
# S* z7 t# R( @ 因为我写到了禅——而禅是不能说的,一说就错,更何况,我要写的是禅与诗的关系。
+ R" N; q: q7 ~ 禅诗创作由来已久。在我看来,中国古代诗人多为禅者,他们的许多作品呈现禅境,表达禅意,富有禅味。那种人与自然和谐的态度,物我两忘的境界,让我向往。比如李白写道:“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人与自然的交流,莫过于此。现代诗人也在写禅诗,但似乎存在若干误区:以为禅诗写的只是公案、佛理,以为禅诗必须取寺院、和尚为题材,以为禅诗只能表达方外的闲适心境,等等。其实,禅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诗的一种思维方式。在此,我想以《现代禅诗探索》诗歌论坛的同仁也牛的禅诗为例,讲述我的未必可靠的心得——以下引用诗例,皆为也牛的禅诗,不另注明。( O0 o9 _1 M4 ^+ V" O2 `- ~# G
+ T, Z7 a0 |/ Q5 }9 Z0 v# M" x% o 一,重直觉,反理性。
! U0 s& c4 `2 T1 L# ]5 \; _5 S: \& p2 C7 p
每一次的禅修都是初习,都处在重新认知的状态,必得突破理性的束缚,以求顿悟。写诗如参禅,凭借的是直觉,在一派澄明透澈中,抵达诗意的觉悟。我将此表达为:诗是命名的艺术——它要求诗人立足于生活,以全新的眼光观察事物,洞见细微,从寻常场景中发现诗意。这是《周末》:. f+ f7 l! ~( n- r8 y* D+ v: a
醒来。太阳爬得已经很高了" ?2 h! y7 `6 Z! ?
$ _; d2 {+ i4 j( i* f 它在墙上
" |" l: X+ ~" r @9 ?- d0 q 画一株向日葵
1 P* H- |+ Y. h; A 如果没有童心,不是以原初的目光打量世界,如何看得见一株向日葵的投影是太阳画的呢?这种不经推理的发现,必得诗人有刹那的际会,即:直觉。直觉单纯,直击心灵,是顿悟,《午睡》写打铁,没有那么多意义的探讨——事实上,不就是打铁吗?也牛写道: A% k. Y6 X% T4 k3 r# h5 I
叮叮当当的声音3 r0 l' {: i' Z6 P6 ]
是铁
( @5 U1 `3 D8 m5 U4 ?- W, l 在碰撞着铁
( _3 P$ u& A! W% Z 哎,这才是重要的:以铁撞铁的声音,妨碍了人的午睡!对于一个生命而言,还有比这更尖锐的打击吗?禅者直接觉察到现象的真实,他去除蒙蔽,所以,才能这样写《春晓》:
8 T( W5 u6 n6 ~9 R3 Z5 S6 L 把门打开
3 b& _' S6 `9 A* ? 你说
0 T% S( j+ ~& a2 P7 U# [6 P6 o 放一座山进来——
- i; N% c9 ]0 s' O
9 w5 {& a/ F7 D1 [( } 把门打开
( Y2 w8 S$ ]3 Q7 E 一座山的鸟声
+ A( ]0 D. {! @# T( \ 便闯了进来# H* h {# f! e
诗人放进来的是性灵,是活泼泼的生命,而绝不是经验和结论。这也就是《院子里》所写的:
. C; g X/ c+ {. J0 \' M 只有月光。一言不发
) [) r" H" N( o# [, e! e* s 落在衣服上
% W. A+ j+ W9 ~* q z 真实得拍也拍不掉
- p) [% R# p1 U0 I7 D. a1 o 何为真实?本来面目而已。何为诗意?本来面目而已。何为禅?无语。
/ F5 K, }( R; i7 S
* t+ y& R* s8 J9 ]! `$ K/ R$ L% n* E
; l+ V8 f+ e2 q( Z9 k 二,求自由,破障碍
" m; b5 e+ W" S& j( A
2 E+ h8 D* q6 b, ?: g* |, R( D 禅修者明心见性,以心传心,必得摈弃一切杂念,让心灵自由,同时破除语言的障碍,以期意会的言传。我将此表达为:诗是弹跳的艺术——它要求诗人由此及彼,由实而虚,从具体的事物和生活中拓展出诗意的空间。
& _( |, Q0 V+ G' B 语言是“指月之手”,得意可以忘筌。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三明诗群萧春雷就说过:消灭语言。语言是无用之用,诚如《蝉蜕》所写:" i: \/ ^! ]& i& Y1 I
一只旧鞋子( g6 C) i S! j
丢在
7 }8 I# \( V' ?4 _8 ~' U$ h 秋天的路上3 u: g% `1 t0 I# E# ^
但它毕竟是一种指示。诗人必得借助于它,才能表达。当也牛写《枯藤老树昏鸦》:
. D& s6 p- M" V. a% E: o! ? 爬到; I. ]& ^3 }) F) V
鸦鸣鹊噪的高度
+ o" Z# r# p6 Z 枯藤说——; |' B% F- j7 U6 W
& I- j# f5 {& k. k- S9 r2 f/ ~( J
路
% j- s" @) y' N2 v1 { 已是蜿蜒的绝壁
5 i7 e; ~7 O0 j- D 我相信,他说的是人生。禅者指心,不见色,色即是空,而空并非无。他要挣脱的是语言的枷锁,表达内心可能不为人知的自由空旷。《草叶》或有微言大义在:
7 p1 |' \) Y" G7 z7 r+ z- s0 z 一株草也能长出悬崖- z7 X* ]+ a2 L% `( }/ }
朝向四面八方。上面住着晚风
. d& v9 P! k. l# J; P! z: G H6 g 诵经的月光
* s2 O1 a/ v" C8 B" W/ Y @+ X0 o- [
一些清寂的露珠
Y9 r, n% R7 E8 y 在天亮之前,偶尔来绝壁打坐
6 s7 ?2 o) K- N/ \, L 然后又重出江湖去
" q! P/ ~6 s; c9 Y2 g1 y 他在借喻一种高洁的人生态度,但是,并不说破。更多的时候,他以物观物,比如《惊雷》:
! G: y* d' Q5 P* R5 ` 寺院的屋檐下
4 I; J G) }; T* t! K1 ` 行脚僧还没有醒来; ]3 b4 w1 l: k5 E9 A$ g) D
" h5 k* V/ M+ H- u
喊一声脚下老茧6 n6 R$ q, L/ n0 o3 r& C0 Z- V% \
却都是# a1 {2 T# p( _( ^ O
一枚枚熟透的松果
5 q; I+ I8 P$ @ 脚下老茧与松果有何关系?两相碰撞,果然听见惊雷:扎根一族,行者无疆。或者比如《失眠》:
8 r/ @. {0 }8 }1 Z 无法入睡。是夜不够黑吗
. P$ c+ N4 S& e& W) Z0 B0 i 隔壁鼾声摁亮了$ b8 f- ]' T/ E) I% B; X
" {. p0 {# z8 F! K# ~6 E& f. a 一盏灯。吊在屋梁上
# q i. t# N/ W% w, D 它表达了人身不自由的一面。这是拷问:失眠者,你失去了内心的自由了吗?1 }: a9 }" n) s- m
; f. N, Q& [ p# _. K+ Q+ V1 d! a6 ~4 C; i; G6 E* j, ] ^4 p+ F
/ q, j8 a6 k$ ]
三,和物我,通人世
" N# H3 J. ~+ O1 | Z, s d/ _3 C: r; ?! U- A7 m
和敬清寂,茶禅一味。“和”是调节人与自然、社会关系,使之融洽,从而实现人与世界的融通。我把这表达为:诗是折叠的艺术——它要求诗人以暗示、隐喻等手法,表达言外之意,将诗意徐徐地展开。& ^' e1 K- N/ ~* L+ c6 P4 u
展开一:色即是空。色是现象,透视——在一定时间内,它会现出本相。请看《只手之声》:
3 `! T& h9 l$ `/ U 上午九点,雄鸡鼓羽而啼8 y* u- ]; p. `' X
它在呼唤什么$ W& R/ Y( ~5 B
1 v9 }8 J. C0 K3 ~4 g: ~
( s6 R2 n1 ^4 A+ d 白雪覆盖的山村
* w# _) ?( H& a1 l 啼鸣处,露出! x1 L& x% x5 j' O
一段稀疏的篱墙
& B1 s! G* q; e2 y 自由的呼唤与篱墙之间,隔着白雪,但是,它会露出来的。诗人却一言不发,因为他知道身在其中。) f/ b0 Q ~* l! u) _
展开二:两忘。若在有与无、生与死的两头,做出一个抉断,仍以生为真。这种禅心最为宽大。《牧童》有此意:
9 q3 p1 Z+ b+ x" Q; { F! b0 o 钻进一片草丛中4 O# a) R4 @+ f4 p+ L% z( ^$ a% [6 r
寻牛——
" x- G3 f& q: H( I% p9 H; m F0 o
! Y$ w: ~5 I5 m/ [" u% \2 g% L
7 A' X" w! Z; y& J 他拍打着青山:“你出来!”
4 o$ E" r$ _# T5 N. e
! s+ U) e! ]: K8 ]7 i3 f, b9 j
" B: a3 P/ B" H5 C9 J 刨地三尺" Y9 ]) i7 M# J5 ^+ p! i9 i
厚土之下葬着草籽4 l) y, q8 e7 R/ h
牛陷青山,再也寻不到了,可是,禅者寻到了:“草籽”。禅者寻到了永生的真谛。但他也能像《疏花》那样,从必须摘除不会结果的“空花”,发现生命的另一种意味:你惊叹着果农大姐是怎么从一朵花/看见了无边的空。9 M- g( G! i4 w7 N& E
展开三:差别心。诗以独特为要,诗意产生在差异性。禅修者不以差异为重,他所重视的是无差别。在他看来,《初夏》是这样的: H9 x/ E, b# f8 r
荷花开了,水没有瘦- V8 ?; H4 s3 M+ P% K
这是一个湛蓝的正午5 l [" f" s* C. {/ l
7 `, N L5 d. U, t) [- s1 R0 D. v3 R" ~% G; e. q' M; {) D; O) V7 G% e! W
我坐在湖边,观荷¬——0 G8 J# _! E( ^$ v& m* o2 C
一块饮马的垫脚石
' ?! m* B9 u+ M; x, L h1 M u2 j) p 悄然绿了
+ S: D: U: {- D, L0 L 人与石是合一的,有着共同的宁静,当然,也会有静默里的共同轰响。差异也是有的,在《天将黑下来》时,妻无法觉察我“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的意趣,而这正是生活禅——禅者,始终在寻找意会、契合。
" p! y( d8 r7 h6 ~0 k 展开四:随处作主。人在世间,世间在心,物我一体,无非如《湖边》所为:% |. L x7 [8 v
一个人,和一株柳树
9 E6 l. g9 F$ { d 对坐着说话$ m/ L' |" ]. i- m+ \# M/ T
一个人和一片闲云对坐着饮茶2 x$ |5 ?$ v X4 s, A0 {
——只是饮茶: h2 e* K- N* o# [! J$ ?; T# F7 E
% c Q" G0 A: j9 \/ C$ {' l
w$ x: E% s+ f9 \+ H; F7 S' n% Q" W 远远地,坐在风中6 c/ K3 s2 {' R
像这秋天的镜湖, y7 s# J: Y/ V/ i) Y" E! N* |7 R9 R
坐在风中,坐成一株柳树、一片闲云,虽只是饮茶,但也无妨坐成了这秋天的镜湖。境者,心也,人与物相互打量,评判。当然不排除现代大都市的生活环境,以《比喻:三十九楼的窗口》为例:
; u# z& F [* c8 D 我推开窗子。一架飞机3 d8 M' V9 T0 U1 S7 U) D
从脚下慌忙飞去
1 s3 p* n1 Q! c7 h; H
9 ?7 S3 \+ `+ K( K% y; l; x6 v8 q6 Z7 s2 ^: p
越来越小越来越小……
8 B! U) z1 ]- O2 _! a 最后,又像一枚图钉
/ Z7 K, V& ^. [3 q' f0 g! M 钉在了一张白云上面
$ \* N; S1 M8 }6 S- S5 f 这样的诗,只有现代人才能写出。他是禅者,更是现代诗人,所要表达的是人与物的关系,以及人毕竟是自由的禅意。
. ]! R3 N Y7 D7 R- m6 G: D* k0 O: L, C7 v# Y6 H7 c
# g/ f! o/ X3 ]
5 u6 N! H! l V' s. g2 C4 d
四,心虚静,人安宁
6 S& z/ `6 O$ H! I
$ p: z2 |0 L4 ~& u! } 禅修的目的是达到心灵的安宁,获得大安详,这在三明诗群的理论中,表达为“大时空、大心境、大技巧(执笔者莱笙提倡:诗人要充当“禅师式”的审美角色)”,其领军人物范方说过:虚静是最强大的。空,即有容。人在大时空里的苍茫感、无力感、虚无感、幻灭感、宿命感,通过仰望星空、俯看积水里的天空,感受尤其强烈。习禅,无非换个角度看人生,达观,从容,坚韧,对渺小者敬重,对天地万物敬畏,对生欢喜,对死淡定。诚如《新荷》:9 B% ], [) L' ^8 \
参破一层层囚水
2 Y/ C% C$ K i) d 探身天外7 b ]% O+ h# H! S1 W) I" N% u+ Z
6 H+ J& q) i( ?1 E9 {, H- R3 N) d
- w( h1 e% e9 l3 u, |0 ^0 d 听雨,一滴一滴的声音) P$ W& C/ T3 d4 X
欣喜而翩然
! c5 i- S5 d8 i. P2 D 有所挣脱,有所收获,生命正是这样参破一层层囚水,去听雨。这是生命的觉悟,面对纷繁,禅者认真,直取本来面目。他从《野渡无人舟自横》中,发现一个事实:" G0 }( I3 z m |9 K- H7 B# i
不愿上岸的船
6 ^# {+ g5 @* d$ \5 c1 V 才是,真正的船# @( Q" M: _+ E7 d& q4 a
1 K; a7 z7 U n$ i& k& V9 q( M6 Z! W* x6 r; y4 [( Z. x
停在芦花浅水边
- h+ _- E+ n+ T3 h 或者渡口。随缘任运
5 T) [) D) }6 T, t3 k; G5 d" c l% V
6 y/ l0 o4 F4 _* B- R
如果上岸——
$ e5 j% T0 i8 B 也会被人间烟火,慢慢7 l4 Z0 A0 _4 {+ G
烧成灰烬
% x( r. \, @$ Z+ a8 h z 当然,不止于船。禅,不可说,故而只能指东说西,各凭领悟。万物当在各自位置,脱离了,有可能自取灭亡,这也是道家观念。然而,时空无限,天地苍茫,作为个体的生命何其渺小,他的坚持是悲壮的,比如《马车》:
9 E9 u& q& A. ~ 街头停下一辆马车
2 `. F' {' {0 a7 s$ U, g9 d 这说明,夜色即将嘚嘚而来
+ x" r# D) H5 t0 l, K* \ h+ }4 n
0 W R" T J9 K- @ 我的远山、近水" w9 _+ m1 z4 ^' N3 c9 m
水墨的村镇即将嘚嘚而来0 C {- k4 f+ h+ o5 {- l
这架用风雨抽打过的马车4 Y3 |8 k8 T, e' X: I
四十八年后停在这里; c) w( _. e' R+ {
! w0 s: _& M3 L; L
7 M) Z' _) W$ T! e8 t/ Q* M3 _# s+ h9 ] 它要用别人饮剩的月光
! [ ^. f! A9 r% x# x4 g) h, b! f* c 漆一遍身子9 M8 r* J- n. J( C" z
然后重新上路
0 l" [# L. y+ d& o9 e+ A+ W 它能跑多远呢?尽在时空里!它的价值就在于明知夜色即将嘚嘚而来,仍然用别人饮剩的月光漆一遍身子,然后重新上路。这种淡定,来自于看破红尘真相。看破了什么?《侵晨。残星》写道:9 b) o# Y" M% G" A# E
是那种破了之后的通透
5 R2 z( K% k0 t 你望见,袈裟一样的天空
* g# s+ r$ L$ T5 d* w 补着几点疏朗的针脚
( O7 o2 q/ J0 [" k 是时空。一个伟大的诗人必有时空意识,必由广大的时空而生忧伤。此时,心境是否为禅境?它决定着诗人的态度。这是《观世音》:: {7 M9 m; y$ ~- B2 o% ^
一滴露珠跳入水中- h2 w+ t; C& d1 h3 e- e4 d
再也,打捞不出来了4 i+ d& m6 V# e$ [% E0 V
你走进光里……, W8 K+ s4 M! U. u8 R% w2 x% \
/ k4 l( u2 n+ f& ?
0 l7 v+ c# P* p+ W& ^$ L6 h# {
分明看不见。我喊——
" T2 J7 W9 I# N {3 X- T+ x4 d 你答:“在这里!”
8 O# A, c2 W3 u# W+ y. O' o 我曾评说:“关于破障的诗。露珠入水,自在,何必打捞?走进光里,分明,却看不见——因为有障。我喊,你答——我们以及万物,原本就‘在这里’。观世音,自在。诗在分节时,故意将行错断,暗示有‘隔’,这是在形式上的讲究——然而,不影响阅读,这是一首诗的自在。”: D$ {/ l# t) m8 C9 ^) q f
在我看来,现代禅诗是诸诗派之一,禅是它的思维方式,重视内在的精神观照,以期获取更大的表达自由。在此祝福也牛:以更自由的心态,写更纯净的禅诗。: L4 I+ ], L, C! K$ B* p, w
! j$ }! z; W5 ^7 G+ A; {4 G* p( s8 V* {( I) x
" ~! U @7 s, ^1 P 附笔:也牛,本名刘勇,字德才,四川德阳人。家住遂宁,现居成都。从1984年起,作品散见各大报、刊。《只手之声》是他的第二部诗集。
7 y. a% g& k) d& s: l1 @7 T* p( Z a2 A( T
2014.4.28于闽中三明2 L' }; T" b2 ] N4 M u \
推荐人:怯情
" v3 Y# f. Z0 k7 o+ d, V推荐理由:评论有独到的见解,对了解和研讨同人也牛的诗歌具有深远意义。( X: x& v% A3 |' V* b
6 H+ F; ~9 c. }; f- a【理论随笔】
5 n" |+ ?! L. B" S# c: l/ V1 @
5 `+ z8 D4 @: O6 L6 ^; s* s《对<“现代禅诗”流派命名的不确定性分析〉的质疑和反驳》
' `; b o0 i& i# D! i * M Z# N; N8 R# s6 b
作者:古石; m6 T8 J) o5 ^( O
N" A3 L$ t- O; N- m 首先要感谢徐保华女士对现代禅诗流派的关注,并花精力撰写《“现代禅诗”流派命名的不确定性分析》一文。细读此文后,个人觉得作者可能没有系统地阅读现代禅诗流派的理论和作品,认为这里面有些观点有失之偏颇之处,提出来与之商榷。
+ b- W' o1 G/ ^" k3 j" u( ^1、徐保华:“戈蒂耶在评述波德莱尔诗歌时的说法仍然值得当今诗坛借鉴:‘把诗和写诗的技巧分开,是时下一种疯狂的想法;这种想法确实不会有任何结果,只能导致艺术本身的毁灭。’……现代禅诗派宣言为‘纵横交融、禅为根本’,有脚踏中西、融合古今的理想。但如果坚持只讲诗歌本体之外的灵而避谈章法、句式、用韵等禅意赋形的过程,相当于逃离当下的写作语境和批评语言,主观沉浸在原始真实的想象世界中,又如何能引导和启发一代诗人?”
- m5 R, ^" a9 L+ Y质疑和反驳:现代禅诗流派把诗和写诗的技巧分开了吗?现代禅诗流派主张把诗和诗的技巧融为一体,注重吸收和利用一些更利于现代禅诗创作的技巧,这是一个探索的过程。现代禅诗流派避谈章法、句式、用韵等禅意赋形的过程了吗?现代禅诗流派一个重要的主张就是现代禅诗的创作要运用传统诗歌表现手法,融合当下诗歌的写作语境,借鉴西方现代诗歌表现手法,细读现代禅诗流派的理论和作品,就不言自明。南北的系列理论随笔、碧青和张黎的有关论文、古石的《诗歌笔记》等对此都有阐述:如,“现代禅诗就是试图用崭新的诗歌表现手法,崭新的语言组合方式,来接通古老禅思中洒脱、反权威、发现自我和无畏追求的心灵自由之路,将禅的意趣智慧,在新的诗歌形式中呈现给世界。”(南北《现代禅诗的现代指向——现代禅诗系列理论随笔之5》)“艺术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是否抓住并呈现了具体的那些细节。……细节在一首优秀的作品中,看似信手拈来,实则深有用心。细节犹如铁匠铺子里四处散落的铁屑,只有在一块磁铁的磁场作用下才能使其有序的聚集和排列。这磁铁就是诗人,磁场便是诗人的思想和风格定位。这情况用禅家的说法,叫做‘观照’。”(南北《细节,细节,还是细节——现代禅诗系列理论随笔之18》) “作为现代禅诗,就是立足于禅之思想上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所以,从本质上就要求写作者必须遵循简单和朴素的原则,不要进行无意义的堆砌和铺陈,要利索甚至粗鲁的直抵根本,不留情面。在具体的写作实践中,其实也就是尽量使用日常的简练朴素语言,来传达内心真实的思想意念,传达现象之外你对于生命或事物本质的叩问。”(南北《简单点,再简单点——现代禅诗系列理论随笔之24》)“现代语言的气息鲜明,自然朴素。不泥古,不流俗,不晦涩,不堆砌,不废话。现代语言不是西方概念或名词的堆砌,而是运用富有自我个性的、朴素简单的生活语言,来表现神秘的自然之美和深远的思想之境。”(南北《一首“现代禅诗”所能达到的阅读效果——现代禅诗系列理论随笔之22》)“(十七)关于诗特别是禅诗的表达,我想最好是多用‘眼神’而尽量少用‘嘴巴’说话。(三十二)禅是一种朴素的不可言传的东西,禅思根本之根本精神在于自然。现代禅诗创作应通过一种朴素、简洁的语言和现代诗表现手法的圆熟运用来营造一种‘平中见真,浅中显深’的意境,让禅意自然渗入这种意境之中,如雾中花若隐若现,如水中月似幻似真。(三十三)一首好的现代禅诗,不是对禅理的直接诠释和对禅意的强制嵌入,而是将禅理和禅意融化于字里行间,产生一种‘无意为禅,禅意自显’的诗性语境,让读者凭悟性自己去体悟诗中所蕴含的禅理和禅意,就像拈花微笑,一切尽在不言中。(三十七)现代禅诗在禅意的表达上更注重的是一种呈现,这种呈现更注重的是一种具体入微的细节的呈现,在一种貌似客观的细节呈现中,不着痕迹地融入了自己对生命、生存、生活的一种直觉体悟,让人可触可感,又难以言传。(四十)一首好的现代禅诗在表达方式上,更注重的是呈现,而不是表现。并且,这种呈现,是蕴含了生命律动的一种呈现,是充盈着生命气场的一种呈现。唯如此,禅理和禅意才更具‘生机’和‘活力’。”(古石诗歌笔记)张黎在《中国现代禅诗发展的当前状况》、《现代禅诗是中国汉语新诗发展的终极走向》等文中,对现代禅诗流派成员如南北、碧青、张黎、何兮、古石等人的作品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呈现的艺术特征也进行了深入分析。碧青在《中国现代禅诗的重大美学贡献》一文中,从诗歌文本出发,就现代禅诗对美学的贡献也进行了详细阐述。另外,就现代禅诗流派作品实践而言,注重章法、句式等表达方式、技巧以及内容与形式有机结合的作品更是比比皆是,就不一一枚举了。
' E( I+ ]( J7 F" Y2、徐保华:“对本派许多诗歌而言,禅更像是诗歌创作的一个复杂借口,一点不耽误语言嬉戏、形式割裂的诗歌的上演,理论的混乱和实践的平凡不足以支撑整个流派。”1 S7 ^6 u$ |. u' ~
质疑和反驳:在现代禅诗理论方面,现代禅诗流派主要成员南北、碧青、张黎等人进行了积极探索,撰写了大量现代禅诗理论文章,提出了现代禅诗创作的基本观点和主张,基本形成了现代禅诗创作的理论体系,系统地学习这些理论文章,个人觉得不存在徐保华女士所谓的“理论的混乱”。的确,目前现代禅诗流派在理论与实践方面还存在一些差距,有的作品与艺术主张不很吻合,部分作品质量还有较大差距。不过,现代禅诗流派的大多数成员都是本着诗禅双修的理念在静心进行现代禅诗创作,缩短实践与理论的差距也有个过程,同仁们都在努力探索中;而不是像徐保华女士文中所说的那样,“对本派许多诗歌而言,禅更像是诗歌创作的一个复杂借口,一点不耽误语言嬉戏、形式割裂的诗歌的上演”,这种说法个人觉得有些“胡言乱语”了,是没有充分依据,不符合事实的。
# l6 |8 a# P, v- ], K
' f. [, `2 T/ j% S推荐人:南北
. f6 R# [/ A8 y/ J: m- ~; o推荐理由:古石的质疑和辩驳理由充分,发人深醒。但愿被质疑的作者,也能有所反思。
) @( H6 _3 q# j ?& T) O1 f; \# E3 O
《关于现代禅诗的是与非》
; v; b. X, }9 }% U 作者:奥冬
4 `: k; C [. z% A+ C. Y6 j% B+ B! B1 O6 P. h0 N
最近读了一些关于现代禅诗的文章,基本上都有值得借鉴之处,感觉颇有收获,但也有部分观点不能苟同。在此提出,探讨交流一番,真理总是愈辨愈明嘛。
4 @) _+ h+ T5 O+ ~0 D9 E- g3 I3 J5 q. K
一、与徐保华老师商榷
* E! F/ a9 s( g- l! D/ O1 p1 Y$ [0 C8 B' t! s
徐保华在《“现代禅诗”流派命名的不确定性分析》一文中写道:“现代禅诗流派似乎是从创作结果是否符合禅意来判断流派归属,分类存在标准不定、边界模糊的情形。”从创作结果是否符合禅意来判断流派归属,这个有什么错?换句话说,不从创作结果来判断,又能以什么来判断?难道以徐文第一个小标题“以禅命名———创作主体还是创作结果”中与创作结果相对的创作主体来判断?非得是僧人写的诗才叫禅诗?僧人写的诗就一定是禅诗?打个比方,外国人写的汉字,难道不是汉字?中国人写的外文,难道也是汉字?汪精卫后来的表现,自是汉奸;但他的“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自是爱国诗歌。从创作结果判断归属,对诗不对人,正是客观、合理、公正的体现。而徐保华所提出的“从创作主体的意图出发”,所谓“意图”,才真正是模糊而虚无的。7 C& A! a) X& A0 K% ?0 t9 {
“‘现代禅诗’的命名不关注艺术构形,以禅境为标准追求感悟的事实而忽略艺术表现方式,逃离了对意象形式的言说,却也陷入偏离尺度无标准、批评标准虚无化的倾向。”徐文上面就提到“标准不定、边界模糊”,这里又说“偏离尺度无标准、批评标准虚无化”。事实上,一首诗有人觉得好、有人觉得不好甚至称不上是诗,不只现代禅诗,现代诗以及诗都是这样,自古至今一直存在。现代诗,在很多人眼中成了分行的文字,成了多敲几下“回车键”即可完成的东东,正是因为“标准不定”。再往前说,有着平仄、韵律等要求的旧体诗,不也有“打油诗”、“老干体”吗?比如“人”,如果从头、躯干、四肢等去定义,则塑胶模特比残疾人更像人。要从灵魂上定义,又哪儿有“明确而具体”的定义?诗之本身,就是主观的艺术。不像坐车,超过1.4米就买票,不过就不用买,客观而具体,标准明确边界清晰。诗,不可能也不必如此。徐保华说:“禅境……这个评价标准故意绕过诗歌的物质特性,……具有明显的反智主义、唯灵主义特征。审美回到了神秘的宗教神学维度,只有高度而缺乏体系,也就缺乏足够的操作性。”从物质特性来说,现代禅诗与“非现代禅诗”完全一样,都不过是墨水在纸上留下的线条(如果以电子方式来讲,只是电脑里的一堆0和1,也没有差别)。现代禅诗,再放大到诗、到文学、艺术,本来就都不能以“物质特性”来定义、来评判、来限制,必然不可能有什么“操作性”。有操作性的,只有工业化的批量生产。
9 V Y* U) t2 t6 E- j“现代禅诗派宣言为’纵横交融、禅为根本’,有脚踏中西、融合古今的理想。但如果坚持只讲诗歌本体之外的灵而避谈章法、句式、用韵等禅意赋形的过程,相当于逃离当下的写作语境和批评语言,主观沉浸在原始真实的想象世界中,又如何能引导和启发一代诗人?”。如果要说“章法、句式、用韵等”才能或者说能给“禅意赋形”,我不得不说,这就相当于以头、躯干、四肢等去定义人。不要说现代诗也叫新诗、自由诗,对这些没有限制;即使是对格律严格要求的旧体诗,也不能只重形式,也要对立意、意境等更加看重。吴乔在《围炉诗话》中说: “唐诗有意,其词婉而微,如人而衣冠。宋诗亦有意,惟赋而少比兴,其词径以直,如人而赤体。明之诗,字面焕然,无意无法,直是木偶被文绣耳。”正表达了这个意思。8 t% L: n i. q4 q4 I' B7 s# z# f
现代禅诗,首先是“诗”,其次是“现代”诗,第三是现代“禅”诗,三者缺一不可。这个定义很明确,并不“存在着命名本身带来的混乱和不确定”。5 A' G9 z) p/ a4 ?4 e: t
# @' n4 N- e, d6 q9 l; o0 V, A/ v7 ?
二、与魏鸿雁老师商榷
% X$ B. p" ^7 ?/ z- b' i2 `* m* O( E7 Z5 Z
魏鸿雁老师在《接受与再接受的向度偏移》中写道:“’新禅诗’是近年兴起的一个诗歌群体。他们以’现代禅诗探索论坛’为沙龙,……对“现代禅诗”的解释是“用现代诗的形式和表现手法写作的具有禅味、禅境界的诗歌”,这与旧禅诗有很大区别。他们虽然吸收了佛教的思想文化,但他们的视角是现代的,是用现代人的心灵观照大千世界和人类本身,拓展生命深处的诗意,寻求生命的自由。所以,他们虽然受到了禅的影响,但形式上却采用了现代诗歌的手法,移植欧美现代诗歌的元素,表现出鲜明的现代特色。……,正是因为它与传统禅诗的不同我们认为还是称其为“新禅诗”更确切。” / }) @# \9 X0 v
首先,魏鸿雁老师一上来就把我们的名字给改了,这不能算是一种礼貌的行为。跟别人交谈,一来就说“你叫张三,不好,应当叫李四”,算怎么回事?其次,他的理由并不充分,逻辑混乱。他说“他们的视角是现代的,是用现代人的心灵观照大千世界和人类本身”、“他们虽然受到了禅的影响,但形式上却采用了现代诗歌的手法,移植欧美现代诗歌的元素,表现出鲜明的现代特色”,“正是因为它与传统禅诗的不同”(传统的对面不是现代吗?),然后又说叫“现代禅诗”不好,叫“新禅诗更确切”,这种逻辑估计没有人能搞懂。再次,关于现代禅诗与新禅诗概念的取舍,南北老师在《现代禅诗和新禅诗——现代禅诗系列理论随笔之2》里有过专门说明,是因为“新禅诗” “是基于中国的旧体禅诗而言的”,只能说明“与(中国的)旧体禅诗的不同”;“但欧美没有旧体诗和新体诗的明显分别,更没有旧体禅诗的存在”,所以,“在世界这个舞台上”现代禅诗的概念更适合。推荐魏老师看一下。8 e: p8 y9 q2 K$ v
魏鸿雁老师说“他们认为并不需要去研读佛教经论或禅语公案”、“很多诗人并不去研究禅宗、研究佛典文本”,我不知道魏老师调查了几位现代禅诗(或者按他的叫法“新禅诗”)作者而得出这个结论。至少,我,以及我所接触到的同仁,好像都没有受到调查;从文中也看不出来。如果没有经过调查,就据此得出“因此他们对禅的认识就存在很多偏差”这一结论,未免有些过于轻率了。
' e: F7 h+ c0 w+ B6 V) ~. ]* O0 T# b: ]$ ~所谓“新禅诗鲜有上乘者”,其实是所有诗歌、所有艺术、所有世间万事万物的统一规律。冠军只能有一个,优秀者只能是少数,不如此就不叫冠军、不叫优秀。并且,即便是伟大诗人如李白杜甫王维,真正为世人所熟知、能让大多数人都记住的作品也只是那几十篇甚至几篇几句。以此相责,不为有理。而禅的观点,正是要即凡即圣、非凡非圣、无凡无圣,“日日是好日”,活在当下,享受当下。
) [7 c0 d( x7 |1 X! }9 D
5 v3 W8 f0 H- r5 h, N( f' N1 G% M三、现代禅诗的特征
# P2 g1 `8 _4 f! Y6 }+ t0 v( _
: i! v2 }, i2 z7 a- H) U现代禅诗,名字的四个字就已经给出明确的定义。而定义中,往往也就给出了标准。如我在《俳句,微型诗,与现代禅诗》中所写: ' _* f8 K. G+ v3 N7 r! _8 I
现代禅诗,首先是现代“诗”,即现代人用现代语言(对中国人而言,即现代汉语)写成的诗歌。对行数、字数、音节、韵脚、平仄等等,不做刻意要求。没有诗意、不是“诗”的仅仅分分行的文字,肯定更不是现代禅诗。其次是现代“禅”诗,要有禅意,“以佛陀的悲悯、无常、平等之心去体察,用禅的空灵、超越、自由思想去悟解”(南北《写什么和怎么写》)。“一首真正的现代禅诗,必定是禅和现代诗结合后的呈现。”(南北《真正的现代禅诗》)。不具备禅的精神、禅的意旨的现代诗,当然也不能叫做现代禅诗。& X7 `/ K3 E% c7 E
怎么叫禅意,有人在诗中用上一些寺、僧、打坐、涅槃等词语,就自以为有了禅意。实际上当然并不如此。南北、张黎、碧青等人的很多文章,都是这方面的理论建设。在此,我也总结几点现代禅诗的特征。限于水平和经验,肯定总结不全,所以这几点,也只是充分条件而非必要条件,也就是说,不符合的,可能是可能不是;但符合其中一条或几条的现代诗,应当可以叫现代禅诗了。
0 f2 d; `3 f& H1、众生平等。众生平等,自然先包含了人人平等,其次是所有的生命非生命平等。南北老师在《现代禅诗的自由精神和独立品格》中说“‘众生平等’是以所有生命体,甚至是包含了山川草木等无情众生在内的大关怀,大慈悲”。如碧青的“世上的万物原本在生长自己/就像天空生长着天空/土地生长着土地”(《世上的万物原本在生长自己》),如何三坡的“我和小兽们躲在洞里/苦练冬眠,向一棵松树学习安静”(《冬至》),如我的“来生,我将是小偷和警察/来生,我将是乞丐和富翁/来生,我将是骗子和诗人/来生,我将是匪徒和士兵来生,我将是疯子和医师/来生,我将是杀手和高僧/ /我将是地主,高官,将军,帝王/我将是农夫,小贩,妓女,铁匠/……”(《对镜》)。有诗友曾回帖说“何必做它世之妄想……奥冬兄过于执著也”,我回复说“不是执著。”如果执著,我会只求来生是将军帝王,不可能写将是妓女铁匠的,呵呵。
; E) s. H& V5 z7 q) }& z& l2、直接呈现。自然事物直接呈现其本来面目,省去了中间“我”带着有色眼镜的转述,也即王国维所说“无我之境”。如冰河入梦的“寺门外的杨梅树上/年年梅子酸酸甜甜”(《大觉山上》),如昌政的“夏雨一下一下打在铁瓦上/小寺盘坐在/苍茫里”(《铁瓦寺》),如孔孚的“佛头/青了”(《春日远眺佛慧山》)。直接呈现的,并非只能是自然,也可以是自己的情绪与心境。南北老师在《简单点,再简单点》里说“尽量使用日常的简练朴素语言,来传达内心真实的思想意念,传达现象之外你对于生命或事物本质的叩问”。例子如怯情的“一盏孤灯/点亮内心的温暖”(《夜宿深山》),以及石上硫的“此刻,夜晚很美/有光亮的后背/温暖,冉冉升起/不间断地向上流淌“(《放下》)。( U+ I5 q- ?) r9 ?" b) O* |$ ~
3、宁静安祥。南北老师在《一首“现代禅诗”所能达到的阅读效果》里说“禅,是净化的,是安静的,犹如深秋境界”,在《超越现实烦恼和苦难的一种努力》中说“给人一份信心和淡泊之美”。诗例如大蓄的“四月也淡成一杯清茶”(《山寺》),如古石的“现在,月光轻轻地披在你的身上/别说话,一说话月光就从你身上滑落了”(《别说话》),如何兮的“山水都安静下来,众荷亦不再喧哗”(《转山》)。植物的生长,是宁静的,也是充满力量、生机勃勃的。大自然中存在各种声音,然而天籁并不会破坏宁静,“鸟鸣山更幽”。
5 _4 @' N( M" r. u; A% u7 H4 Q4、活在当下。回忆过去和展望未来,都是人为地在自己的心里制造分裂。回忆过去,不好的就会遗憾会后悔甚至悔恨,如一直在喃喃“我真傻”的祥林嫂;好的会沉迷会陶醉,甚至有的没有的都虚构出来,如“想当初”的阿Q。展望未来,容易产生比较,进而造成焦虑,对当下不满而产生烦恼。诗例如南北的“一束阳光/穿行在寂静的客栈/一壶茶,弥散着氤氲烟气//无思,无念/时间在芭蕉的叶柄上/聚水成珠”(《束河的早晨》),如樵野的“带着春意/用目光画一幅山水/朦胧是朦胧了一点/但无须装裱”(《雨望》) ,如图书拥百城的“月光如水静静流淌 /桂花树抱起大地沐浴洗去尘世的尘埃”(《月明之夜》),如也牛的“把脚步再放慢些/便听见/月光的叮咚声了”(《独步》),如朱枫的“清淡的香,在身体的内部/这黑暗里附体的花魂,静静的/抚过血脉的颤动。”(《夜莲》)。全心全意,活在当下,享受当下。吃饭时吃饭,睡觉时睡觉。行、住、坐、卧,无不是道。
+ t% U, P, m' O* ^; O! e1 b最后,列两条当初加入现代禅诗研究会时对禅的认识:
6 f' S$ ~4 v2 K( p禅不是学的,而是活的。在生活中自然而然地体现出来,才是禅。诗亦如此。- X2 {" D4 M P
诗与禅的结合,更需要自然,不能硬捏,否则既不是诗又不是禅了。4 I7 q. m: ?5 W0 R+ ^/ o' e
" c! t, f" G* h推荐人:南北
' C0 x# b+ \/ S推荐理由:奥冬的这篇质疑辩驳文章,与古石的一样,都充分的展开了说理,并且公示论据,对两位大学教师“以偏概全”、“谬误百出”的论点提出了质疑和辩驳。这不但对于两位论文的作者是一种善意的“棒喝”,而且对于之后同人对于现代禅诗的认识和写作实践,也将是很有益处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