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21|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启示录(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5-29 17: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启示录(二)


文 一牧



      意识的局限
   
    人的意识是由世界给予的。世界给予人以意识,使人意识到世界的存在。但人却首先将自我从世界中分离出来,把世界视作一个对等物放置于自我对面,然后又追问世界存在的意义。圄于人的意识这一种特质,人总是试图以图象、形状、语言和数字来阐释存在的意义。一个明显的窘境是,相对论之前的天文物理学总是无法理喻彼时观察到的时空深处无限巨大的空白,也无从知道宇空中除了灿烂的星辰还有什么。直至暗物质和暗能量的发现和证明,才稍微填充了人类认知上的这种巨大空白。

    然而显而易见一种致命的疑虑却是,人类意识的这一种特质,真的能够穷达存在最根本的奥秘吗?以这一种科学和技术的角度,以实体的形状、运动、生长、耗散,或者,最终以数学来阐释存在,真的是一条正确的道路吗?这个疑问即便以我们目前的智慧水平也能够作出否定的回答。我们可以预见,无论科技多么发达,理论物理多么先进,最终我们将发现,存在的奥秘将不会是依赖于人的意识的科学研究、技术进步而实现的。况且如我们眼下所体会,技术的进步带来的人类认知的提高,远远无以解决存在之为何存在这个根本的问题。相反,从现在所拥有的一切知识,却将人从上帝的脚边拽开,抛向了泡沫在其中须臾消散旋转的的无边虚空中。

    神的逃逸

    那亘古照耀大地海洋山川的金色阳光,高天上遮蔽着无垠宇空的冷暗,赋予大地和生灵以温暖之云卷风驰、烟波丹霞,皆被描绘为流转的星空中,不值一提的须臾光线。人,这上帝曾经的宠儿或罪人,竟然成为更加不值一提的沙砾之上寄生的微小细菌。依凭现代天体物理学的所谓进步,从无边的虚空、飘忽的星球,到我们的躯体,世界成了由石块、元素和粒子构造的机械组织。即便太阳月亮已然被证明尚能燃烧几十亿年,银河能盘旋几万亿年,如许的观念已深入人心,已然将人的存在物化为粒子的运动、细胞的呼吸。人的生死成为一种须臾消散的物理过程,人生除了满足物质欲望,根本毫无意义。诚如海德格尔之言,这个世界黑夜里,弥漫着黑暗,在这个黑夜,不光神和上帝逃遁了,而且神性之光辉也已经在世界历史中黯然熄灭……


     疑惑与崩溃
  
    如此,我们当然会疑惑,这个世界存在的意义在哪里?人为什么要活着?如若我们认知的所谓存在,是这一种存在,或这一个世界,那么,世界之外是什么?难道我们人类,能如此意识到存在之存在着的人类,真的只是无边虚空中飘浮着的石块上,微不足道的芥子?如若果真如此,我们的意识、智慧所为何来?造物是否完全没有必要使人有此意识与智慧?如若我们的生命和灵魂,真的只是粒子随机组合里偶然的幸运,存在的一切岂不荒谬?人引以为自傲的意识,和产生无数问题和疑惑的所谓思想,岂不毫无价值?

    如若无以解决这些问题,凭着令人恐惧的愈来愈发达的技术机器,我们必将遭受精神破败之后,文明崩溃的灭顶之灾。

     永恒的悖论

    人的意识,使人具有意识到其存在的能力。人因为意识的存在,而能够说“我是”,“我在”“那是”“那在”。这都是一种表述。而表述其实就是客体化。首先,有表述即有主谓之别,只有有了表述者与被表述者,表述才能完成。无论被表述者与表述者关系如何,它们之间必然有联系。而“联系”则表示二者是不同的事物,它们中间必有割裂。事物作为其本身是不存在表述的,也是不必要表述的。人的语言就是对事物和事件的一种表述。造化赋予人以意识,使人能够依凭意识感知世界,并用语言说出对世界的感知。这是造化的恩赐。而同时,我们也可以体察出,正因为语言这种表述方式的存在,人本身却与世界发生了割裂。从一种较为浅显的情形来看,意识的这一种特质,包括认知、思想和语言,在使人之所以称之为人的同时,经由认知、思想和语言,与世界的本质发生了背离。这是世界中,存在之存在的永恒的悖论、无从化解的矛盾。

     意识的鸿沟
   
    但究其实质,人其实并无法真的将自我摆置于世界的对立面。“我们向来已生活在一种存在的领悟之中。但同时,存在的意义却都隐匿在晦暗中。”但在一般情形中,人只有在面对客体时才能说:“这是”,“那是”,因而,当人试图发问,存在是什么时,人便模糊地把自己放在了世界、和他自己的对立面。如此而来,人在以语言发问、表述的时候,便已经形成了世界与人的互相映照(而不是归一)的镜象关系。意识和表述,成了人与世界归一的难以跨越的一道鸿沟。

     本身的道路

    但其实,“存在总是意味着存在者的存在。因而,在存在问题中,被问及的恰就是存在者本身。”(注)这样,表述仿佛回到了存在者本身。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作为表述者的存在者,人却又难免陷入存在与存在者映照关系之第三者的嫌疑。即便被问及的事物就是存在者本身,因为“表述”的存在,人便仍然貌似超越于存在与存在者之上,并试图以某种适当的表述来涵括存在与存在者的一切关系。正因如上论述,其实这是不可能的。除非有一种如存在者本身如是的那样,找到一种通达本质的正确道路和方式。


    “意义”的谬问

    “意义”是意识赋予其认识对象的重要概念之一。“意义”来自于意识,即来自于人的本质和人对自我及事物的感知。人之为人,乃缘于其能区分自我与周围世界。但人的意识将人放置于世界的对面。对存在的“意义”的问询,就象是人将自我和世界的一切活动映照于镜中,然后再从自身出发,观照这些镜中的映象,并试图寻找映象的轨迹。“意义”的概念试图对人和世界作出终极解释,无论肯定还是否定。否定亦是一种规定。起码在人的意识中,否定亦是一种意志力的反映。

    沉浸者
   
    “意义”的概念指向一种观照。而观照即表示其主体----人,超越于其本身和世界之上。人清醒且观照。人甚至能够观照自我的活动。这正是人之为人的可贵之处。然而也是其产生疑惑之处。一个沉浸者是不需要观照的,也是不能观照的。沉浸者只向内观照。沉浸者面向存在之微渺的中心,聆听世界万物运行之潮起云涌的律动。于此向内而非向外的观照和沉默中,沉浸者消融了自我,体验到本我与世界的同一。

    时空烟波起伏流转,须臾而来而又须臾而去,生生不止,万世不歇。沉浸者聆听这流转的节拍,心魂已随时空流转的洪流而去。于是沉浸者再不发问,亦再无疑惑、妄念和恐惧。

    死亡?那只是存在的一段音韵,一个节拍。

    所谓死亡,如同诞生,只不过是存在映照于意识之中的表象。

    于肉体之生死之外,定然有某种神灵般的光辉,栖居在人的魂魄之间。从渺渺亘古到茫茫未来,从无限之幽冥到无垠之星空,它一直如神光般照耀着时空,也照耀着人类。否则人也不会于此须臾的生存间,聆听到世界这无边的美妙音韵。

    于是这沉浸者,这超越生死者,心魂回归入宁静的虚空,身躯却如挺拔的巨树站立于大地。

    四季之风吹拂他的衣襟,金色阳光莅临他明净的额际。他的眸光温柔、坚韧而广阔,恰似烟波浩渺之海天一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4-5-29 18:04 | 只看该作者
这是永不停歇的探索,给人启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4-5-29 18:20 | 只看该作者
提读,问好诗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4-5-29 20:1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欣赏!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4-5-29 20:34 | 只看该作者
探索性诗学。学习欣赏!问好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4-5-29 20:38 | 只看该作者
死亡?那只是存在的一段音韵,一个节拍。

    所谓死亡,如同诞生,只不过是存在映照于意识之中的表象。

    于肉体之生死之外,定然有某种神灵般的光辉,栖居在人的魂魄之间。从渺渺亘古到茫茫未来,从无限之幽冥到无垠之星空,它一直如神光般照耀着时空,也照耀着人类。否则人也不会于此须臾的生存间,聆听到世界这无边的美妙音韵。

    于是这沉浸者,这超越生死者,心魂回归入宁静的虚空,身躯却如挺拔的巨树站立于大地。

    四季之风吹拂他的衣襟,金色阳光莅临他明净的额际。他的眸光温柔、坚韧而广阔,恰似烟波浩渺之海天一际。


很深刻!有哲理。欣赏并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4-5-29 21:0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内蕴,哲思。问好诗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4-5-29 21:42 | 只看该作者
欣赏,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4-5-29 21:52 | 只看该作者
欣赏!问好!所谓死亡,如同诞生,只不过是存在映照于意识之中的表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4-6-5 09:32 | 只看该作者
谢各位抬爱支持。多多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2-24 04:24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