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64|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读大卫诗集《荡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6-15 16: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读大卫诗集《荡漾》
(衡水 李艳敏)

严格地说,仅凭一本诗集去评价诗人是有点过于武断。但如若读懂,以一本诗集去认识一个诗人也就足够。近读大卫诗集《荡漾》,时时有不可言明的感动袭来,就有了如下的一些随感。

在我看来,贯穿这本诗集的是这个“残酷得美”的世界和世界里人们不竭的“爱”。那首同题名作被做成活页置于封皮内,打开扉页看到的就是《荡漾》,“亲,我爱你腹部的十万亩玫瑰,也爱你舌尖上小剂量的毒”,这野性与疯狂的爱惊世骇俗,固执得有点邪性,执拗得让人窒息,那份不管不顾,死不讲理,一意孤行,酣畅淋漓带着“死了都要爱”的风范,又随意挥洒着类似恶之花的生命之光。
如果你认定《荡漾》是最能代表大卫诗歌的作品,那就错了。《荡漾》只不过以其大胆直白的男女欢爱吸引一般读者的眼球,我本人却并不怎么看好。在这本诗集里,继《荡漾》之后的《写给父亲》(代序)才是真正抓住我心引我震撼的佳作。我想多数读者和我一样,更看重他写亲情的这些诗歌。读过《写给父亲》和第一辑诗作之后,这种印象更加深刻。比起那些任意抬高主题的解读,我更愿意认同的是诗人在诗中展现的属于个人的那部分。在我看来,我们与其强调这本诗集的普世情怀,说荡漾在整本诗里的是人间普遍的爱,不如说这是诗人大卫个人的心路历程更确切些,诗中荡漾不已的是一个成年男人隐忍多年的眼泪与酸楚,不甘与不舍。这些诗歌满含着坚硬中的柔弱,无助中的坚守,等等。
作于2009年7月14日的《写给父亲》以“不敢写到落日”引进了“父亲”。一个“不敢”把诗人的纠结敏感的内心写到了极致。平原之上,空旷辽远的地平线,落日即将谢幕,而在茫茫人世间挣扎着的父亲也即将停止他喉结的滚动。诗人选择了这样的两个意象,走近了记忆中病重的父亲。
那天,你预感到“即将熄灭的生命之火”,只想抱一抱“我”, 我却因为害怕退缩,拒绝了这一抱,留下了终身的遗憾。
“怕我一个人太冷”, “你把整个夏天留下,把你的女人留下,把绵羊留下,把山羊留下”,成年的诗人站在父亲的角度,把无常的命运拨弄写成了父亲有意为之的善意之举,赋予父亲慷慨无私,仁慈宽厚的长者形象。
由于父亲的早逝,“我们不曾争吵,不曾红脸,你不曾打过我,亲过我,所以我不能具体写到某个男人”,这是任何物质或者思想无法补偿的情感缺失,父亲的缺席使得诗人无法用确切的文字来具体描摹生活里真实的父亲。
“你我皆是没人疼的孩子,多年父子成兄弟——我们不是多年父子,所以,不是兄弟”,今生短暂的父子情分,让这句俗语在“我”的现实中失去了意义。生命的分量因此似乎变得轻到无处安放。
“今天上午,北京街头,突然想起你,泪水盈睫,不管一滴泪还是整个世界,凡是热的,我都得忍住。”突然想起,突然袭来的情感是诗人得以完成此诗的动力。整首诗以这样节制的情感收尾,“忍住”的有热泪,有言语诉说不尽的生命之痛。男人无言的伤痛与充满阳光的世界一样,都在不说中展现了超出文字本身的意蕴。
这些句子似乎平淡无奇,细品才发现这种平淡无奇背后的情感容量极大。诗人在琐碎的叙事中讲述往昔,回到现实,感叹世事无常,借以抒发对父亲的感念。诗中的情感始终是节制的,收敛的。但作者抓住了几个典型的细节,就把这首写给父亲的诗写成了另一种高度。对于人生中的生离,人们还抱有再相见的期待和渴盼,而死别,则最为彻底地粉碎了我们与亲人再叙家常的美梦。一个父亲临终前未完成的对儿子的一抱深深感动着每一个读到这句子的人。第二人称的使用,拉近了父与子两代,生死两界间的对话,仿佛那个父亲就在“我”的对面听“我”叙说。
如果说《荡漾》刺激了读者的感官,《写给父亲》则是真正柔软地打动了我们的心灵,分明产生着一种持久的钝痛。那些比起《荡漾》中的用语来明显朴素无华真情流露的句子,是一个在世事风雨中成长的儿子“欲言无予和”的哀伤。红尘里诗人那无言的孤独和无尽的遗憾在诗行中尽显无遗。我不知道大卫经历过些什么,但这首诗是一个儿子在清醒的疼痛里说给父亲的呓语。那来自心底最深处的不必修饰的真情实感,足以感动每一个读者。

今年5月衡水湖诗歌节上见到的大卫似乎粗枝大叶不拘小节,外向健谈。但在他的诗里,我接触到的仍旧是那个敏感细腻心细如发的叫魏峰的孩子。诗人大卫,与凡人魏峰在他的诗语里合二为一。第一辑《低处的苍穹》包括《父亲节写给父亲》、《某一个早晨突然想起母亲》、《姐姐》、《给母亲写一首情诗》、《母亲,我看你来了》、《低处的苍穹》组诗,《写给孩子》。每一个字都饱含着真情挚爱,其中写给母亲的两首诗注明是朗诵诗。其实朗诵总免不了表演的成分,而这些句子即使不朗诵不表演,默念起来也就感人泪下了。亲人,亲情,是再多的物质也无法替代的世间最宝贵的东西,是我们赖以活下去最大的情感支持。书写对他们的爱,是以文字为生的人的使命和天职。大卫酝酿出最好的语言,不吝啬自己的才情和诗意,作为诗人,他奉献给亲人们最好的礼物就是这些滚烫的句子。不论是离世的父亲,母亲,还是在世的姐姐和孩子,这些让他的生命充满了凡间的人世温情,是他在尘世得以充满劳绩生存下去的理由。这些诗让我认识了一个心怀感恩,眷恋人间烟火的普通人。达到这样效果的诗当之无愧于“好诗”的称号。

《大地是一个字》一辑里,多是献给故乡的诗歌。而实际上,我们逝去的亲人已经与故土融为一体。亲人在哪里,一个人的故乡就在哪里。“在故乡的土地上,随便一锹挖下去,出来的都是我的亲人”。
《一个人的节气》一辑里,同样看得见这种无处不在的亲情书写。
如这首《芒种:与母亲书》

没有辽阔可供挥霍
你走后,天天皆落日
别人家的麦子就要收割了
南风一遍遍地吹,原谅你
没经允许就把我生了下来
需要一阵风,把芒吹成芒
刺吹成刺

俗话说“庄稼都是别人的好,孩子都是自家的好”,每个母亲眼里的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宝贝。在别人家的麦子即将收割之时,催熟麦子的南风,让诗人想到在尘世风雨中成熟的自己,进而想到生下自己的母亲,感激之情油然而生,诗人以不露痕迹的诗句婉转表达了自己对母亲的感激。

把你种在地里都三十一年了,到现在
还没有长出来
我爱这个世界,因为她
残酷得美
妈妈,你走后,没有一个怀抱
值得我崩溃

慈爱善良的母亲给“我”生命,却不幸早逝。“种”字满含着孩子对母亲的深情,“你走后,没有一个怀抱,值得我崩溃”又形象表达了失去母亲后的悲伤与无助。
除此之外的《白露:致母亲》,《小雪:提前到来的书写》和《小寒:世界的柴火》,以及《大寒:寂寞与辽阔》都是比较有分量的好作品。

凉风吹来,你不在,所有的时间 与空间,都被我命名为夜
这么冷的天 无非是我们互相把对方拆开 世界才有了真正的柴火
——《小寒:世界的柴火》

在这一辑里,我翻遍书页,却不能找到那个天清气明的日子。后来我终于明白,这个节气或许正是他刻意回避的。这一天,写满了忧伤的诗行,这一天天空和大地清明,而对于失去双亲的孩子来说,每年的这一天必是淫雨霏霏,阴霾无光。
  
《祈祷书》与《一半是玉,一半是兰》这两辑把目光转向了俗世的情爱。大卫爱用玫瑰,桂花与百合等花儿来比女子。但他最喜欢的显然是用玉兰这一意象,这多半是既取玉之温婉,又取兰之芳馨。《一半是玉,一半是兰》的诗全部是给玉兰一样的女子的,或者“一半是玉,一半是兰”的女子,就是他心目中的理想女性。这些诗一改在亲情书写上的语言特色,肆意泼墨,率意书写,和《荡漾》风格一致,大有对世俗的主观背离与反叛之态,也极易给人情色诗的感觉。作者的用意在此我不再妄加揣度,但此后大卫的写作重心显然不该放在这一方面,而应有更值得期待的诗歌出现。

总体上看,这本诗集彰显了大卫诗歌的如下的几个鲜明特性:
首先是诗歌意象的选择与组合独具匠心。如上述《写给父亲》即是诗人意象运用成功的典范。“橡皮”是出现较多的一个意象,“母亲,时间这块橡皮把你轻轻擦去,大地多干净,再也找不到你的脚印、你的踪迹”(《母亲,我看你来了》),在《大雪:完整与破碎》中,“一场大雪,就是一块橡皮,把一个人轻轻地抹去”。 “月亮这个橡皮擦子”“会把夜空擦得越来越蓝”。(《明年五月》)
其次是诗歌用词嵌入部分文言词语,适当增加了诗语的陌生化。“皆”,“上邪”、“此乃”等是他常用在诗歌中的文言词汇。这些个别的文言词语夹杂在现代诗语里,使得诗句给人一种新鲜的感觉,增加了诗歌内在的张力。
再次是极度个人化的诗语,比如他爱用“不敢”,把诗人那种唯恐碰触心中最柔软之处的心态尽显出来。如《写给父亲》一诗的开头,以及《夜宿》里这样的句子“不敢写这山,我怕写着写着就写俗了,还把一座山写出性别”。
大卫说,“我看上的风景,皆有性别”——《立春:解冻的河流》,给万物以性别的修饰,赋予它们灵性是他的另一种写诗之法。“不能说出蝴蝶的性别,相对于天空,它是女的;较之于大地,它又是男的”。而在另一首诗中,他可以把南唐后主李煜比作南唐最后一棵树,——“你是高大的常绿乔木,也是低矮的落叶灌木”。
此外,层层推进式的言说方式也是大卫的语言之一,比如“风是多余的,风吹更是多余的”,“或许,死亡是一次 更大的风吹,所有的人都将被它吹得干干净净”(《风是多余的,风吹更是多余的》)。“不说远山,只说远山有什么在堆着砌着”(《且饮》),读到这样的句子总能发现诗人试图做着的是那种探寻,探寻大于事物本身的更多意义。

在衡水诗歌节发言时,大卫谈了许多自己对诗歌的理解,他说好的诗歌应该是温润如玉的。“温润如玉”——内敛,含蓄,却不乏内在的沧桑之美,散发着恒久的光辉,不因时光的流转而褪色,不因无常的作弄而改变初衷,它温暖人心,照亮人间。
有此认识,大卫的诗理当向着如玉的质地再迈进。

(燕敏草成于2014.6.9衡水学院,改于 6月10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4-6-17 13:48 | 只看该作者
好诗好评,,值得细品。。。问好李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4-6-17 13:49 | 只看该作者
在这本诗集里,继《荡漾》之后的《写给父亲》(代序)才是真正抓住我心引我震撼的佳作。我想多数读者和我一样,更看重他写亲情的这些诗歌。读过《写给父亲》和第一辑诗作之后,这种印象更加深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4-6-17 13:49 | 只看该作者
他说好的诗歌应该是温润如玉的。“温润如玉”——内敛,含蓄,却不乏内在的沧桑之美,散发着恒久的光辉,不因时光的流转而褪色,不因无常的作弄而改变初衷,它温暖人心,照亮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4-6-18 08:22 | 只看该作者
握手问好!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4-6-22 12:44 | 只看该作者
有学理思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4-6-24 15:43 | 只看该作者
《荡漾》无韵,何以为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4-6-24 17:13 | 只看该作者
先生,韵不是评判当今诗歌的标杆。内在的诗性才是一首诗必不可少的要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12-30 03:43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