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高和寡正解
文/多梦的江南
阳春白雪,下里巴人,曲高和寡。这个典故我们都熟悉,源于战国时期,宋玉与楚襄王的对话。宋玉很机智地用唱歌做比喻,向楚襄王表明自己的操守德行。现在却成了某些权威者,屡试不爽的护身符和挡箭牌。
比如,当大多数诗歌爱好者,对看不懂的“诗歌”提出质疑时,某些权威者就跳出来辩解和鼓吹。说什么:诗人担当着时代的使命,是永远站在时代的最前沿的勇士,猛士和急先锋;应时时感知生命的疼痛,用生命体验写作,才能捕捉到灵魂的闪光点;文字只是形式,已不重要;诗人的作品要能够洞穿灵魂,抵达生命深处;诗人探求的是人类共同的命运和宇宙的密码,书写的是天地间的大我;所以写出的作品具有高度,深度,广度和密度,大多数人看不懂是正常的;真正的诗歌就是这个样子的,自古以来,曲高和寡等等。
够吓人的吧。真能忽悠。如果权威者还发着烧,就当是胡话;如果体温正常,那一定是疯了。说这些貌似深刻,却空洞乏味的大话,无非是为了掩饰内心的苍白。不懂装懂,更是怕失去了颜面,影响了权威性。
作为权威者,既然站在时代的最前沿,为什么没看清楚,这是个不再迷信权威的时代。倒是让我们明白了,为什么那么多年轻的诗人,拿宝贵的生命做体验。不客气地说,就是被这些荒唐的谬论谋杀的。
试问:那些天书一样的“诗歌”,真的那么深邃吗?它们对人类及宇宙有什么积极意义?推动了什么又促进了什么?如果一首诗能探求宇宙的密码,宇航员早就就该失业了。
依我看,天书“诗歌”最大的功能,是制造出了大量的垃圾。而垃圾的存在,让原本热心的读者,和真正的诗歌爱好者们绕道而行。诗歌就这样被孤立了。
回到典故上来,曲高和寡,说的就是唱歌。唱歌的人当然要懂宫、商、角、徵、羽,否则也不敢去凑那个热闹。
先是很多人唱,后来唱的人少了,因为要求更高了。如同时下歌曲选秀节目,海选,淘汰,晋级,入围。因嗓音,音域,乐感,曲风,还有外形等客观条件,淘汰了一批人。能入围的自然是少数,跟听得懂与听不懂没关系。相信没有一个评委,会让巫婆神汉唱着神曲晋级的。
总之,曲高,是为了严格追求宫商律的完美,对演唱者的客观条件要求高,绝非是指曲子难懂。
现代诗歌面对读者稀少的客观事实,应找自身的原因。看不懂就是看不懂,没人笑话,不丢人。作为权威者,更应往正确的方向积极引导,不要自欺欺人。糟践了诗歌还不够,别把典故糟践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