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45|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温暖,是一个被遗忘的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7 12: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温暖,是一个被遗忘的词
                                                                                                   艾华林
      那是个黄昏似的正午,天空朦胧如混沌初开的世界。在富源工业区旁的凤塘大道上,来往的车辆川流不息的奔跑着。工业园对面的塘美超市,因天气原因,也早早地点亮了闪烁的灯火。这时正值下班高峰,街道上一下子就涌出了很多穿着相同服装的人流,其中有许多是我认识的不认识的同事。两小时以前,我请假外出,就在超市旁的麦当劳内,我接受了《南方日报》记者张仁望兄的专访。开始采访前,我点了两杯冰镇百事,想要尽地主之宜,仁望兄抢着买单,我坚决不让,他便举起报社纪律的牌子,我只好主随客随,不再坚持。在采访的过程中,我们聊起了我的文学梦,以及诗歌和我们所在的城市与打工的生活。仁望兄是一个非常优秀的记者,他的提问赋有启示意义,这让我这个口才极差的人,也产生了一种才思敏捷之感。我们的对话非常轻松,那天我竟像变了一个人一样,滔滔不绝地讲了近两个小时。或许是喝多了冰镇汽水的原因,讲述中我不时激动到颤栗,像我们艰辛的生活。
      采访毕,已是下午饭点。留不住仁望君,只好相送到站台。等车的过程中,我们又聊起了这次采访的人物。那次采访的对象分别是70后的陈才锋,80后的艾华林,90后的许立志。陈才锋是我所熟知的,有过几面之缘。记得在塘尾村委对面的店铺前,当诗人李晃将我介绍给他时,陈才锋夸张地说:“原来你就是艾华林啊!”这话酷似粉丝之言,我非常惶恐,却大为受用。当仁望兄从口中蹦出陈才锋、许立志的名字,我既惊喜又愕然。惊喜自不待言,愕然的是深圳诗坛的90后终于有人冒出来了。这是我第一次听到许立志的名字,一个非常朴实又非常陌生的名字。那时,好像是十月的某天吧。其时,我并没有过多的留意过这个才华横溢的青年诗人。
       一天,我从公司前台的旧报处,搜集《深圳特区报》“人文天地”上的文章。在徐敬亚发表“助太子登基”言论的那次“90后诗展”上,我第一次读到了许立志的诗《故土》。其诗的语感和质地拿捏的非常精准,有一种打在七寸上的感觉。整首诗读来朴实无华,叙述如行云,轻风飘逸,气脉如流水,不急不缓的展开、递进、升华,在结尾处达到高潮,冒一下烟又瞬间熄灭,像夜晚的烟火,绚烂之极。可那次诗展,参与的诗人众多,其水准都非常高。而在阿煜、余幼幼、夕染等早已脱颖而出的90后诗人群体,许立志的名字被无情地遮蔽了。我不知道别人是不是这样看的,反正我有这样的观感。
      此后,我也没有关注过这个才华横溢的90后诗人。直到2013年12月3日,张仁望对我们的采访在《南方日报》人物栏目刊出。从那忧郁的眼神中,我知道这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诗人。看了陈才锋和许立志两位诗人的相片,我在心里说,何俊(《南方日报》摄影记者)为何把我拍的这么丑啊。
也是因为那次诗展的缘故,我知道了中国诗歌流派网,后来我注册加入,偶尔逛逛,发表诗歌,读点评论,写几句不痛不痒的读后感,或者干脆直接摘几句诗贴在别人的诗后面顶一下或者灌一下水。反正我没有认真地对待过网络上的文字。在这里,我也没关注过90后诗人许立志。倒是他好像加过我好友,印象中,他好像也进过我的博客,但都没有真正的交际。大概又过了一段日子。《南方工报》的一篇报道,把许立志认为是打工文学的继承者才引起我的关注。但印象中最深刻的记忆,还停留在2012年《南方日报》的哪篇报道上:《打工诗人,在深圳寻找温暖的词语》。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说说深圳了。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实验田,它是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孕育而生的新兴城市。这是一座移民城市,也是一座充满希望和憧憬的梦想之城。有人说深圳是天堂,也有人说深圳是地狱。其实这两种说法都是讲得通的。这里有很多被唤作农民工、打工仔、打工妹的人。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这个城市对他们的称呼也时刻在变,但无论称呼怎样变,很多人还是无法融入这个城市。30年来,深圳打好坚实的经济基础,这座年轻的城市也越来越重视文化内涵培养和精神支柱的铸造了,这本是一件大好的事情。可主流意识的某些作法,着实让人反感,以为打造几个草根人物的文化名片就可以摆脱文化沙漠的耻辱标签了。比如将90后诗人保安捧成励志典型,就是一个很荒诞的神话。像哪种志大才疏、急功近利、夸夸其谈、只图虚名,靠炒作制造所谓“正能量”声音的人,不知遮蔽了多少优秀的草根写手。从而将世人引入了歧途,让公众误以为只有炒作才能出人头地,获得丰厚的回报。富士康连跳事件,和最近英年早逝的诗人许立志事件,就是一个最有力的证明和深刻的教训?
      许立志离开这个他无限向望又失望到绝望的世界后,诗人们写了很多悼念他的诗歌,很多人都为他感到惋惜和悲痛。我也一直想表达点什么,但我真不喜欢写这种文字,也不擅长。我觉得这文字过于沉重了。但我还是强迫自己写了一首名为《温暖,是一把万能的钥匙》的诗来祭奠这位英年早逝的才华横溢的诗人。其实,诗不能这样写,所以,我在副标题前写了一个兼字。这样写,是想表达一个意思,诗人是不能游离在生活秩序之外的。在《给一个90后诗人的祭文》中,韩庆成说:“不能再发出有可能被误读的信号,尽管当初这样做完全是出于惋惜和哀痛。”我赞同韩庆成的观点,也不认同加缪所说:“猫和蚂蚁不是同一个世界的”。这是常识,是不能忽略的。
       如今,诗人许立志远游去了另一个地方,诗歌至于他,乃至于深圳,温暖,亦成为一个被遗忘的词语。再看哪些流传在网上的悼念文字,无非也是为了证明这被遗忘的存在罢了。而他在另一个世界能否感受到别人投之以关注的目光和温情了?
来自群组: 北京评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4-10-17 16:03 | 只看该作者
嗬……塘尾!我在塘尾待了三年了……有空可以一起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4-10-17 17:58 | 只看该作者
只能悼念了,其他不知道说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8 10:42 | 只看该作者
刘郎 发表于 2014-10-17 16:03
嗬……塘尾!我在塘尾待了三年了……有空可以一起玩……

问好刘郎,我现在云南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6-5 09:01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