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安康古月 于 2015-3-24 09:54 编辑
秦岭南麓,大山横梗,树的坚韧牛的勤劳,把鸟语花香揉进田野,揉进梨树河与楼房河相拥的碧波,也揉进双河口镇,阳光明媚的日子,数以万计的青石板,不足三百米的小街,不足以铺开小镇古朴的风情。芳龄六百年的双河口,风姿至今动人。花草鸟兽是活着的,石雕中仿佛它们呼吸的声音,长凳上,长须老者是智慧的,就连阳光和雨露,也格外醉人。
屋檐上的霞光,有木门锁不住的忧伤。穿越时代的风,身披阳光的小燕子,好像要告诉小镇上所有的人家:打开汲取文明的窗,欣赏春天,就像德庆客栈,打开宽不盈丈的铺面。为了向游人展示双河口历史的变迁,院内至今保留着几辈人遮风挡雨的四合院,以及沧桑的泥墙,天井中的阳光。
再现小镇风情,镜子中的史实,碎裂成丝路驿站,田间的诗话,山泉叮咚的细语,小路上狂长的野草,牧鞭下的黄牛,地道的甜杆酒,苏醒的山魂。张开想像的嘴巴,咬破小镇这些年建设的伤口,揪心的痛,让飞鸟在自己这片生活天空,更加关注自己热爱的每一棵树!
水为什么北上,鱼儿一边思考,一边静听,三十而立的姐姐讲南水北调的故事。故事的源头,是诗意纵横的秦岭,是一棵棵树的诗话,是祖国南北分界线上雪的冷,是春天的百花,冬天的红梅。栖满诗意的小镇,有白云,有风筝,还有手捧唐诗和宋词的孩子,快乐的跑着,跳着。就像飞过田野的蝴蝶,每一朵油菜花都是她们想像的翅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