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72|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精神诉求和语言最大化可能(1)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 21: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精神诉求和语言最大化可能(1)

          ------诗歌创作理论:芝麻开门之一

              文/潘加红

现代诗歌写作,可以看作一种心力书写,内心的观照较为强烈。然而这种心力书写和几乎遮蔽式的结果是对现实的漠视和逃离。时代的担当和责任被淡化。对于诗歌的发展是一种泡沫式的繁华假象。

然而,对于政治话语的僵直和直线式的空洞的抒情,早已被磨平抛弃。所以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难题:既要仰观天象,又要俯察地理。既要有关注现实的滞重,又要有鲜活的精神创造和担当。我做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就是想揭示或探讨一下,现代诗歌的内核,写作路径,表现手法,以及如何把真正意义的创造性纳入诗歌的理念。

第一,创造,从语言开始。从逻辑学来讲,语言有内涵和外延两大特性。而逻辑学告诉我们,语言的内涵越大,外延越小。这是关键的地方。好多诗歌理论含糊躲闪,不知所云,令后学生畏。现代诗歌的创作语言,从变形,断裂,歧义,隐喻,等等,都有一个直接的作用:那就是改变语言的内涵,从而扩大它的外延,从而实现我所追求的语言最大化的第一要素:削减,断裂语言的内涵,扩大语言的外延。而这一点尤为重要,这是要通过句式的错乱搭配,重新组合,修饰的方法,达到的。下面举例,余怒的诗歌《苦海》 :

          《苦海》

              我一生都在
              反对一个水泡

              独裁者,阉人
              音乐家,良医
              情侣,鲜花贩子

              我一生都在反对
              水泡冒出水面

这首诗歌一直争论不休,莫衷一是,因为余怒的作品,其个人一直提倡文本书写,离开大众的视角和主线。如果我们用解构的方法和以上我们讲的语言的处理方法,不难发现其中的端倪。“水泡”,它的内涵是水的泡。是球形的,里面含着空气。这些所有的内涵阻止我们去进行下面的解读:“反对一个水泡。”为什么?不合通常逻辑。“独裁者,阉人/音乐家,良医/情侣,鲜花贩子。这里面没有有效的衔接。但是诗人是通过把不搭界的组合轴上的一组意象和泡沫等同了起来,我们在丰富的内涵中寻找,发现泡沫的短暂性和不确定性。那么就能解读出他的合理性。这个水泡的内涵变了,不再是水的属性,而是变成了历史瞬间的嘲讽。无论独裁者,阉人,音乐家,鲜花贩子,等等都是有着某种特质的泡泡:短暂,易逝,徒有瞬间的假象。

那么诗人是如何达到削减或改变,淡化语言的内涵,读者不难发现,诗人首先用了一个“反对”。这种强烈的感情色彩的叠加和反常态组合,必然会带来语义的歧义的产生。从而扩大了外延,而扩大外延,是我们实现诗意空间拓展的第一步。

下一节,我们继续分析第二点,结构的断裂和重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4-1-21 22:02 | 只看该作者
赏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 22:09 | 只看该作者

谢谢筷子兄弟品读支持,晚上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4-1-21 22:09 | 只看该作者
拜读学习!问好加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 22:12 | 只看该作者
一休 发表于 2014-1-21 22:09
拜读学习!问好加红!

非常欢迎老弟加盟大诗歌群组,我们一起努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4-1-21 22:23 | 只看该作者
潘加红 发表于 2014-1-21 22:12
非常欢迎老弟加盟大诗歌群组,我们一起努力!

数银子

天大亮
不含糊
长脚的滴血的
伸出三尺舌头的
都退去

花朵
坐在院子里
一边是箩筐
一边是簸箕
她一会儿拿簸箕
一会儿使箩筐

她的婆婆坐在门槛上
一手喊  飞去
一手喊  来也

花朵湿漉漉地看着
白花花的银子
爬上了山


石榴

石榴没(mo)了
我也是要走的
只落下空空的院子
又一个空空的院子
石榴疯了
幸好有一个枣为伴
枣守着空院落
守着来而复往的日子
等一切都彻底空寂了
人们才会来此再相聚
不再诉说离别
只谈那泪水不干的日子
一直谈到石榴再次开花
枣儿扎下新世的
根芽



发两首新作,兄给指点一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 22:28 | 只看该作者

陌生化处理非常好,诗意的扩张很给力!尤其喜欢第二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4-1-21 22:30 | 只看该作者
潘加红 发表于 2014-1-21 22:28
陌生化处理非常好,诗意的扩张很给力!尤其喜欢第二首。

感谢指导,近期在反省,写了总是感觉不满意,也就不想发原创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4-1-22 11:47 | 只看该作者
这样的探讨非常受益,我也很喜欢余怒的作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 12:55 | 只看该作者
纯粹映像 发表于 2014-1-22 11:47
这样的探讨非常受益,我也很喜欢余怒的作品。

是的,理论和实战相结合,会更有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2-18 02:31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