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子一墙之隔,邻居上大学一年级的大男孩朝我打个招呼。
他谦逊腼腆,目光柔和含笑。
似乎知识和阅历已经抹平令他难堪的某些记忆。
那是燠热倦怠的一个星期天,念小学一年级的小男孩被他闲暇的母亲框架在青石板的门槛上。这位目前无所事事望子成龙心切的主妇,正准备传授给孩子一步登天的秘诀。
“一加一等于几?”“等于二。”“二加三呢?”“六。”
“哎呦你这个笨蛋!上课不专心,我打死你,打死你!”
文具盒噼里啪啦敲击手背的声音悲凉了我的同情心。
“说,五加六等于多少?”“等于、等于妈——你别打了……”
这情景不禁让我想起我自己孩子的童年。
同样焦灼沉闷的夏日。十二点已过,仍不见在幼稚园的女儿回家。心急火燎,我找遍她可能去的几个地方。最后在她小伙伴家的二楼听到她们嘻嘻哈哈开心瞎闹的声音。
不由分辩,我以爱的名义,扬手对着小家伙的脸面就是一巴掌。
似乎是报复吧。女儿的鼻血从当时、从家乡一直流到去年、流在千里之外大学四年级的寝室里。
半月前女儿通过qq责怪我:爸,最近咱俩好像生分了,电话也不主动打一个!
我回复如下:最安全的地方也许最危险。你的命运应该牢牢把握在你自己的掌心里。
【初稿暂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