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48|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浅析加里斯奈德诗歌《斧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2-26 14: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斧 柄》
作者:加里斯奈德 

四月最后一周的一天下午 
教卡伊怎样抛掷战斧 
转动一半它就插入树桩。 
他想起战斧的头 
没有柄,在商店 
去拿它,想把它作为己有。 
门后的一根断掉的柄 
长得足以作斧柄, 
我们按长度刻划它,把它 
与战斧的头 
还有工作斧一起拿到木砧上。 
在那里我开始用战斧 
给旧斧柄造型,最初 
向埃兹拉·庞德学到的警句 
在我的耳里鸣响! 
“伐柯伐柯 
其则不远”。 
而我对卡伊这样说 
“瞧:我们将通过核查 
那我们用来砍它的工作斧柄 
来给战斧柄造型--” 
他明白了。我又听见: 
在公元四世纪陆机的 
《文赋》里--序言中 
说:“至于 
操斧 
伐柯 
虽取则不远”。 
我的老师陈世骧 
多年前就译出并讲授它 
而我明白了:庞德是斧子, 
陈是斧子,我是斧子 
而我的儿子是斧柄,很快 
再次重新造型,模型 
和工具,文化的技艺, 
我们延续的方式。 

诗歌中提到的“甲斐”并不是一个日本人,而是加里斯奈德的儿子,因为喜爱东方文化而给儿子起了一个日本名。
这首诗歌从日常生活中制作斧子柄这件小事说起,谈到埃兹拉庞德研究过的诗经中的一句话 “伐柯伐柯,其则不远”,并对这句话进行了引申读解,最终思考到文化传承的方式上,这样的诗歌结构跟诗经以物启兴,继而言德的结构十分类似,可能是借鉴了诗经的写法。加里斯奈德是六十年代著名的垮掉派运动中崛起,而目前依然在世的为数不多的诗人之一。垮掉派运动是一场主张人性自由解放和反传统道德,无政府主义的民间文化运动,其兴起跟越战以及美国的反战思潮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代表人物是凯卢阿克,金斯堡,柯索等人,其中金斯堡因反其基督教的主张而提倡禅宗,不过金斯堡并非真正了解禅宗,而只不过推崇其中的某些自由思想和玄学成分。
不过与金斯堡不同的是加里斯奈德一开始就是修习东方文学的,跟垮掉派很多诗人受教育程度不高相反,他加入垮掉派之前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知识分子。加里斯奈德对禅宗有深入地了解,还在日本的禅宗寺院出家三年,这首诗歌中提到的陈世骧是一个在美国教学,研究我国古典文学和中西比较文学的学者,同时也是他的老师。这使得加里斯奈德的诗歌带有浓厚的文化背景,其晚期的很多诗歌当中有较为深入的文化思考,应该说只有早期的加里斯奈德风格上属于垮掉派,在融合禅宗,中国古典文化,日本佛教文化以后,加里斯奈德的诗歌已经难以归类为垮掉派。
这首诗歌中所提到的诗句来自于诗经中的豳风伐柯,其中提到的陆机的解释并不是伐柯的本意,而是儒家伦理化了的解释,加里斯奈德这首诗歌中对伐柯的引用取的是后者,因儒家伦理当中内容较多也较为深刻,比伐柯的原始含义更为丰富,这样进行引申读解的空间也要相对更大一些。伐柯这首诗歌中提到的伐木制作斧柄的事件被加里斯奈德在其诗歌中进行了哲学化的思考。将自己对于埃兹拉庞德的东方文化研究主张结合起来,认为庞德是法则的发现者,而自己是发展和继承者,而最终他的儿子甲斐也将继承和发展自己的思想。这种从自己生活中事件与历史文化中某一现象的相似性进行思索,最终落脚到文化思考的演绎方式让诗歌具有了很强的启示性和文化色彩,同时表现出加里斯奈德文艺主张的多元化和将美国文化与东方文化结合的主张。

注:加里·斯奈德(Gary Snyder,1930-),是20世纪美国著名诗人、翻译家、禅宗信徒、环保主义者、BG代表人物之一,2003年他当选为美国诗人学院院士,先后出版有十六卷诗文集,《龟岛》获得了1975年度普利策奖。斯奈德是是“垮掉派”目前少数仅存的硕果之一,也是这个流派中诗歌成就较大的诗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7-2-26 20:11 | 只看该作者
同上,欣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7-2-26 21:14 | 只看该作者

问好!感谢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6-4 00:05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