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95|回复: 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诗人念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1-7 14: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秦人晓军 于 2015-11-8 16:07 编辑

                                                                                  诗人念旗   
   
        认识诗人念旗的时候,缘于读到她的几首诗,都说文如其人,对于念旗来说,正是诗如其人。在这个心气浮躁的时代,能静下心来写诗,尤其能够用内心的干净来展示诗歌的纯净,是需要精神上的定力和艺术上的执着,这些都已经成为念旗精神世界和艺术才华的组成部分。打开网络,诗人们和准诗人们的作品铺天盖地,诗歌界的各种活动也是名目繁多,一切似乎都在欣欣然中展示着。可当我每次读到念旗的诗时,内心会莫名的静下来,因为有一种清新的感觉在念旗的诗里流动,一种淡淡的极为干净的气息,在诗里弥漫,这绝非恭维之语,是一种读多了的内心自然感觉,一种透过文字的真实体会,挥都挥不去。
    “干净的内心才会有干净的诗歌”,这是念旗在对于诗歌的定位,或者说是对于写诗的态度。一个人内心的干净,缘于其对现实生活的精确定位,对自身情感的准确把握,对诗歌语言的精准驾驭。念旗能够以诗人的眼光,细腻过滤现实生活的风景以及风景以外的细节,这些过滤,都是以一个诗人最为纯真的内心世界作为参照的,所以,读念旗的诗,你会被一种自然的本真所吸引,一种对于生活和生命的独到体验,以灵动的意识,悄然的手法,闪烁在每一句话中,清新淡雅,一如出水的芙蓉,纯美而宁静。比如这首《我想用沙建一座房子》         
               
     
        你用誓言许诺的爱情
       一定很美,只是有些远
                 
       不如,我们一起去敦煌
       用沙子建一座房子
       只用沙做床

       你只需用沙子埋住我的脚丫

       甚至将我埋在沙下
       风干,连同你说的未来
       为爱,我不悲伤
   
       在这首诗里我看不到多余的修饰文字,一种爱情的纯美在字里行间自然而然的流露着,却又没有完全说尽,诗人把对于爱情的体验和向往以诗歌的语言表述出来,其间凝结的真挚情感,又在诗歌以外的地方,打了几个转弯,如同从沙子里流出来一样,干净而清晰。而隐藏于诗句中的哲理和意境却很开阔,给人留有想象的空间,一种内心深处对于爱情的回忆,会在读过这首诗后,自然而然地浮动在你的眼前,这就是念旗诗的特点之一。念旗的诗在用字上很是讲究,通常不直接说出某种心意,而是通过诗句的意境来渲染,来衬托,或者来暗示,让人在读后有一种回味和猜想的余地,这恐怕是诗歌创作难得的境界,而念旗却已经是驾轻就熟了。比如这首《今夜,写诗是轻浮的》
                             
       滴答滴答的钟声
        不是歌唱家
        和心跳不合拍
        窗台上的君子兰也想长的快一些
        它急促的呼吸
        让空气缺氧

        时光也短了一节
        今夜,写诗是轻浮的
        我只想描绘一幅画
        定格今晚圆圆的月亮
        它再也不会阴晴圆缺
   
       现代诗歌之所以让人沉迷,就在于诗歌意境的朦胧意味,在于诗歌意境总给人以想象的空间。读念旗的这首诗,给予我的启示就是诗,不能总把话说完,要留下一些想象的空间,给自己的同时也给读者,这些空间,就是诗歌得以生存的精神视野,也是诗歌唯美性的必然因素,如同作画,不能把整个纸面画满,画满了,那就不是艺术了,唯有留下想象的空间,艺术的气息和情感的体验,就会在这些空间里无限地生长与飘荡,无限地徘徊与起伏,这个过程,就是诗歌升华为艺术的发酵过程,就是诗歌让人痴迷的原因所在。这种感受是《今夜,写诗是轻浮的》的这首诗给我的体会之一,读过几次,反复回味其中的意境,体会诗歌的美妙,那种感觉只能于心头闪现,却似乎无力于笔下陈述。
      对于亲情的表达自然是诗歌永恒的主题之一,念旗的诗歌也不例外,当然,例外的是念旗诗歌的表达方式却是不同,如果有方式的话,那也是念旗式的,诗人会把对于亲情的独特体验,在心中过滤之后,通过一种平常的语言,平常的生活细节,在不经意间,表达出来,那些转折的句子,转折的思绪,都在营造着一种深深的情愫,让人读后有一种思念不断,又欲罢不能的感受,反复回味的韵味就会在胸中升起,这就是诗歌的魅力,比如这首《妈妈的记性不好了》
      
       每到周末
       妈妈的记性会出奇的好
       电话那头,把周四说成周五
       “今天周五你回不回来”
       这时的我每次都回答
       “今天周四,周五晚上回家“
       即使这样,妈妈的笑声还是从电话里传过来
       “哦,那还有一天了,也快了”
   
       思念母亲有很多种理由和表达的方式,而念旗却选择了母亲的记性,这个司空见惯又在情理之中的感受,来抒发对于母亲的思念和热爱,一种深深的情感表达,于平常生活的细节之中,用一个电话来表述,却又留下一些想象的空间,母爱就在那些空间里被不同的人想象成不同的样子。当然,念旗诗歌写的很多,已经出了诗集《羽化成蝶》,当我看到这个诗集名字的时候,我似乎找到了一种对于念旗诗歌的感受,那些长长短短的句子,多像春天里盛开的花朵,而念旗,却似一只煽动着翅膀的蝴蝶,于万花丛中,寻觅着精神的皈依。现实生活之中,我不知道念旗要用怎样的疲惫来打发工作,并在工作之余,写出那些闪动着纯美诗意的句子,这种现象本身就是一种诗歌的品质和境界。这些都应该缘于诗人有着干净而纯美的内心世界,不论现实如何变换,诗人总能用一种儿童般的纯真来观察生活,体验人性,这肯定是写诗的前提和根本。我本不善长于写诗评,只是把自己读诗的感觉写下来。对于我来说,念旗的诗又像是一朵晶莹的雪花,在无限的天空中自由地飘飞着,永远在寻找着属于那朵雪花落脚的枝头。有时感觉读念旗的诗,如一湖秋水,表面平静,而内心却有一股劲流在不经意间流过。总体感觉到念旗的诗纯净而凝练,如洁白的月光,表面朦胧而意象深远,一些生活的体验就在诗歌以外的地方,悄然站立,读来别有一翻滋味有心头,发人深思,让人在回味中升华对生命的感悟,对生活的体会,这些感悟和体会不是表面的,而是深深的藏于诗歌里面。这就是我对于念旗诗歌的感觉,时常会不自觉的打开空间,读一读,安慰自己的内心。我也喜欢写诗,自己也知道写不出好的诗作,只是随心就手写一写感受而已,一直没有大的突破。念旗就曾经直言不讳地批评我的诗歌,功利性太强了,思想上阴暗,我为诗人念旗的坦然而敬重,为诗人的真诚和直率而心生敬意。多少年了,自己于烟火苍苍的尘世之内奔波,在一团烟酒之气盛行的环境里生存,看到的听到的,既有社会正面的一面,也有一些负面的,肯定有一股功利之气,只是一般的朋友不明说,幸好有了诗人念旗,一言道破了。所以我要真诚地谢谢诗人念旗,也祝福念旗的诗歌,能够在这个寒冬的季节,绽放出生命的绿色,用那一份纯美而干净的气息,温暖更多的读者,让诗歌的百花园中,又多了一棵长青树,并且我有理由相信,念旗的诗作,会虽着时间的积累,写出更多给人以美好感受和灵魂启示的杰作,这肯定是诗人念旗内心的渴望,祝福念旗,祝福诗歌,让生活多了一些可以回味的理由。
      夜晚有梦,梦一蝴蝶从书中破茧而出,一身灿烂,于月光下振翅飞舞,越过花丛,越过湖面,在一株仙树上定格下来,熠熠生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5-11-7 15:50 | 只看该作者
而隐藏于诗句中的哲理和意境却很开阔,给人留有想象的空间,一种内心深处对于爱情的回忆,会在读过这首诗后,自然而然地浮动在你的眼前,这就是念旗诗的特点之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5-11-7 15:50 | 只看该作者
喜欢这样的陈述
摆观点,说理由,有新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5-11-7 15:57 | 只看该作者
采凤 发表于 2015-11-7 15:50
而隐藏于诗句中的哲理和意境却很开阔,给人留有想象的空间,一种内心深处对于爱情的回忆,会在读过这首诗后 ...

谢谢朋友关注,问候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5-11-7 15:57 | 只看该作者
采凤 发表于 2015-11-7 15:50
喜欢这样的陈述
摆观点,说理由,有新意。

确实是有感而发,是念旗的诗打动了我,才会有样自然的表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5-11-7 19:07 | 只看该作者
尘星童云 发表于 2015-11-7 18:53
夜晚有梦,梦一蝴蝶从书中破茧而出,一身灿烂,于月光下振翅飞舞,越过花丛,越过湖面,在一株仙树上定 ...

谢谢关注,问候朋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5-11-7 19:42 | 只看该作者
感谢晓军厚爱,友谊永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5-11-7 19:53 | 只看该作者
念旗 发表于 2015-11-7 19:42
感谢晓军厚爱,友谊永存!

感谢念旗诗友,是你的诗温暖了我的内心,是你开启了我的诗歌感受之门,衷心祝福你和你的创作,问候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5-11-7 20:2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阅读,关注念旗诗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5-11-7 22:14 | 只看该作者
尘星童云 发表于 2015-11-7 18:56
采凤晚上好,
尘星新发拙稿《雨夜,谁在德令哈》,可否请您批阅

好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6-17 02:49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