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斯人》赏析 [打印本页]

作者: 吴谨    时间: 2015-8-4 21:12
标题: 《斯人》赏析
本帖最后由 吴谨 于 2015-8-5 09:06 编辑

《斯人》赏析
吴谨

       昌耀的《斯人》,内文32字,6个标点符号,系三行现代微诗。然此三行体式微小的诗歌,却是一首熔艺术与人生于一炉的大诗。
       昌耀其人,经历特殊、际遇坎坷;曾从军负伤,战东域而拘西土、生南国却驻北疆;21岁被划为右派,12年的艰苦磨砺,让他的生命意志变得坚韧而顽强。他49岁写的这首《斯人》,如大寺洪钟的发声,浑厚、沉闷、惊人。它集动静、远近、孤独与热闹、厚德载物与大音希声的艺术魅力与人生感嘘于一体,让人浮想联翩,爱不是卷……
       一、动与静的互衬与对比
       静极。二字言诗人处境之寂极,语句短促,达意精准、简洁。
       ——谁的叹嘘?承上发问。一声静极之境的叹嘘,以有声衬无声,静显得更静。动与静的互衬与对比,更反应出一种大地般承重的偶发呼吐之势,释放、叹惋皆在其中。且,以主为客的书写,让己非己,使自己成为一类人,即斯人。范文正公《岳阳楼记》有句:“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句中的“斯人”,就是那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之仁人。而夲诗中的“斯人”,可以理解为有此寄托的诗人本人。当然,以客为主的写法,古文人早已使用,《五柳先生传》中陶渊明就以这样写:先生不知何许人也,门前有五柳树……
       动与静的互衬与对比,除了前两句,诗之转合的后两句仍然是动静互衬对比,且与前文也形成这种艺术关系。静极的地球这壁,一人无语独坐,与风雨攀缘而走的密西西比河的地球那壁,无声寂然与风雨大作形成对比的张力之势,且结构与开头和谐呼应,不但传承了古律绝起承转合的传统章法,而且深刻反映了诗人的大沉重与大关照。可以说:动静互衬与对比的艺术,让《斯人》的艺术色彩更加靓丽。
      二、远与近的艺术联想与对比
      我们知道,地球是个实体球,体积之大,隔绝人类目力。然,人之联想,仍可将地球另一极的事物信息笼于一时,挫于笔端,置于尺纸之内。但这种联想,并不奇特,也不超越前人。《斯人》联想的不同之处在于将地球东西两种极端的情况——寂静的斯人与风雨的密西西比河进行对比,呈现了诗人对人类的大关照。此诗,诗人只留下了年份,并未留下具体日月,这为解读此诗留下困难。然按照一般情况,诗歌大多不留时间,若留时间,应该是诗人特意而为。那么1985年的美国发生了什么令诗人叹嘘之事呢?亦或与美国之事对比,中国有何让斯人叹嘘之事呢?不得确知。但我们可以由此洞悉,诗人对两国之事的关照应当是一定的。
       三、孤独与热闹的对比
       静极、叹嘘、一人独坐无语,从这些词语中,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处在一种大孤独中。他叹嘘什么?是对自己人生的一口吁气,还是对自己人生际遇不平的一声慨叹,亦或是对他物、他事、他人的一种怅然呼嘘,我看,这些皆有可能。如果密西西比河此刻风雨为自然或人类灾难导致的叹嘘,它自不关热闹一说。如果风雨另有所指,这种风雨通常是一种热烈的变革力量,它与斯人的孤独寂然形成一种对比关系。
       四、厚德载物与大音希声
       昌耀的际遇,让他的人生数倍沉重于常人。但这种沉重,由于作者胸怀的厚阔,又让他真正成为一个厚德大爱的担当之人。这一点,在他的诸如《慈航》等诗篇中能够得到应证。由于基于“在善恶的角力中/爱的繁衍与生殖/比死亡的戕残更古老/更勇武百倍”的认识,昌耀才得以甘愿领受苦难,且愈挫愈奋,让其为人与作品呈现出一种生命的抗争与悲壮之美。因此,他总能以德报怨,以苦难修身,勇于领受并担当。他似乎要以承受并超越苦难来证明生命的高贵,他以超越常人的忍受,让人们体悟生命像大地般承重、青铜般厚朴的力量。
       我读此诗,自然想到的词语是厚德载物与大音希声,因为昌耀其为人的胸怀之担当,作品之厚朴、之简洁。
       我喜欢昌耀的诗歌,不只是因为他的诗歌艺术上乘,更因为他的大地般的承当与遇挫愈奋精神力量之高贵,为身处困厄中的人们提供了坚持下去的精神营养。
       姑且以此文,再次缅怀诗人并向诗人致以崇高敬意!大家批评!


附:《斯人》

昌耀

静极——谁的叹嘘?
密西西比河此刻风雨,在那边攀援而走。
地球这壁,一人无语独坐。
1985

作者: 硬撑    时间: 2015-8-5 00:16
一种细读。赞。

期待下文。
作者: 吴谨    时间: 2015-8-5 08:55
硬撑 发表于 2015-8-5 00:16
一种细读。赞。

期待下文。

问候朋友,
作者: 芝麻.    时间: 2015-8-5 09:52
乐读家门兄高评!
作者: 吴谨    时间: 2015-8-5 17:48
问好,
作者: 吴谨    时间: 2015-8-6 21:15
芝麻. 发表于 2015-8-5 09:52
乐读家门兄高评!


作者: 芝麻.    时间: 2015-8-7 08:04
吴谨 发表于 2015-8-6 21:15

早上好诗人!
作者: 吴谨    时间: 2015-8-8 11:00
雨中诗,別有风味,问芝麻好,
作者: 吴谨    时间: 2015-8-10 20:20
提一下
作者: 柳鹤鸣    时间: 2015-8-10 22:39
之前我也以为在85年前后会有什么特殊事件发生,以至于昌耀有这样的写法。
继而又寻觅一番大西洋彼岸又有什么事件发生,或者是有什么特殊的纪念意义。
查了一些资料并且再次较为完善的了解昌耀的人生经历之后,突然觉得,并不是什么特殊事件将这首《斯人》置于昌耀的代表作之列,也没有所谓的特殊环境导致昌耀萌生这样的写作。特殊的外部环境似乎并没有太多的苛刻要求,反而是昌耀特殊的年纪,人到中年,五十不惑,已过半百之年,昌耀似乎应该又一个较为隐晦的表达来体现自己这半生的世事沉浮。

作者: 吴谨    时间: 2015-8-12 21:39
柳鹤鸣 发表于 2015-8-10 22:39
之前我也以为在85年前后会有什么特殊事件发生,以至于昌耀有这样的写法。
继而又寻觅一番大西洋彼岸又有什 ...

斯人为之奋斗的对立面突然伸过手来言和了,被对立面负伤的诗人被他流血牺牲的靠山划派圈禁了,呵呵,斯人怎不无语独坐,怎不静坐叹嘘......
作者: 采凤    时间: 2015-8-13 07:43
读过,问好诗人。
作者: 吴谨    时间: 2015-8-13 21:33
采凤 发表于 2015-8-13 07:43
读过,问好诗人。


作者: 张无为    时间: 2015-8-30 22:15
提读
作者: 吴谨    时间: 2015-9-2 19:58
张无为 发表于 2015-8-30 22:15
提读

问好
作者: 蓝星儿    时间: 2015-9-6 21:14
学习来了,问好吴谨老师!
作者: 里鱼    时间: 2015-9-7 09:31
学习佳评,问好!
作者: 重阳新韵    时间: 2015-9-7 17:18
《斯人》,无韵非诗。
作者: 吴谨    时间: 2015-9-8 09:55
重阳新韵 发表于 2015-9-7 17:18
《斯人》,无韵非诗。

咋又活了,奇诡
作者: 吴谨    时间: 2015-9-8 20:55
原草 发表于 2015-9-8 10:35
活了,不必奇怪。让他活,是为了要杀他。新韵者因为说无韵非诗,已被杀了三十多人,有什么奇怪的?!在流 ...

为信仰死,死得其所,何必再活?
作者: 吴谨    时间: 2015-9-9 21:08
本帖最后由 吴谨 于 2015-9-9 21:10 编辑
原草 发表于 2015-9-9 09:34
为信仰而死,死得其所。为信仰而活,活得坚强。难道你不想活了?


我不曾死,自然在活,以后死了,自然不活。死后又活,岂不为鬼也?
作者: 吴谨    时间: 2015-9-10 09:00
本帖最后由 吴谨 于 2015-9-10 09:55 编辑

我活着的时候就在死着,我一边活着,一边把死去的我装在文字里,纸张和文字是我不断死去留下的的墓穴。而当你看着我的墓穴的时候,你以为我活着,那是你错了,你以为我死了,你也错了。我活着的时候在死着,死着的时候又活着。我的矛是天下第一的,我的盾也是天下第一的。我的理论就是你的理论。
作者: 吴谨    时间: 2015-9-11 16:51
春花 发表于 2015-9-10 16:36
这还差不多!让我们好好的死,好好的活吧!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sglpw.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