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58|回复: 2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散文诗》2015卷序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0 22: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散文诗》2015卷序言
                夏 寒

散文诗,在几代散文诗作家的坚持和努力下,经过百年的实践已经形成了别有新意的、无可替代的新的文体,其特征就是诗的内核,散文的外形。因此,人们通常都把散文诗称之为两栖文体,它介于诗与散文之间。说它是诗,但它比诗灵动;说它是散文,它又比散文简约而轻捷,充盈着浓浓的诗味。散文是它的形态,但它要比散文更精练;诗是它的灵魂,但它要比诗更自由而随性腾跃,它比散文多了一份诗美,又使诗具有了散文美。也正因为如此妙化兼得,散文诗便具有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
中国的散文诗,经历近一个世纪的生长、发展与成功积累,已然进入颇为繁盛的时期。无数作家作品超越性的生动呈现,让散文诗开始走出过往小格局里的小寂寞,俨然成为当今中国文坛一角不可小觑别具风采的景观。笔者以为,散文诗的秉性决不是暧昧的。作为高度自由而抒情的文体,散文诗适应了当今世人的现代情感结构,正施展着其他文体无以替代的抒情魅力,可以毫不逊色地去深刻反映大千世界,展现并深探纷繁的人生、久远的历史和多彩的社会,尤其需要反映出中国走向现代化过程中的人的多种现代性。
在散文诗创作的道路上,我们应该不断提升作品的风骨与品格,应该力戒平庸。刘虔先生强调指出:“散文诗创作,要力戒平庸,既要力戒无色无味无风无浪,搁浅于对事物表象的咏叹与描摹的平实;又要力戒只在个人一己私密的小圈子里无病呻吟,故作高深玄之又玄的呓语。力戒平庸,就是不要以“小”为小。“小感触”里应该有大胸襟大感悟大开掘,以小致大,寓大于小,举重若轻,才不致使自已的情感囿困于个人的屑小里。可以吟风弄月,但又不要止步于弄月吟风,还应该有黄钟大吕。可以在内心的幽深细微处开掘灵魂的富矿,但又不能全然沉溺于梦幻的密林走不出闭锁的自我。我们既要超越现实,又要回归现实。不要给散文诗画地为牢,以为只有描绘内宇宙的风丝云片涟漪波涛才是正道。而是要放开手脚,从内心世界隐蔽的情怀里走出来,向着社会大众,向着更广阔的生活的海洋,放出你的目光,发出你的声音,寻找属于自己的诗句,留下生机盎然大气蓬勃的文字。”
我非常赞成刘虔先生的观点,散文诗的特点是短小,但决不是因为它的短小,就无足轻重,恰恰相反,它的影响力,在某种程度上可能更甚于一些宏篇巨构,就像鲁迅先生的《野草》,虽然很短小,但它可以影响一代代人的心灵。事情的关键在于,是不是文本真的优秀,这才是最重要的。散文诗虽然短小,但也决不是有的人想象的那样好写,因为散文诗本身必须具备诗性的本质,一旦失去诗性,就谈不上是散文诗了。有的人,把“小散文”当作散文诗,这就像以“秃子”充当“和尚”一样的荒谬,一样的不可取。我们不得不承认,“散文诗”的文体概念在许多人的心目中还很模糊,弄不清到底什么是散文诗,散文诗该怎么写,所以就出现了伪散文诗。如何分辨“真”“伪”,去伪求真,仍然需要一大批致力于散文诗创作的诗人们以自己的创作实绩去标识与衍进的。
关于“诗人的个体写作与诗歌的社会性”,散文诗刊社主编冯明德先生曾作过比较详尽的阐述。他说:“散文诗人之所以越来越强烈地将内心世界、个体情感、生活经验诉诸于字里行间,是因为有一种精神的自身存在所致。散文诗人从个体出发,介入生存、生命,介入社会、时代,以一种独立的话语姿态,行使个人话语的权力,承担人类的命运的文学的诉求,它不是狭隘的个体的写作实践,而是广泛意义上的对群体的个人感受力和想象力的话语实践。进入新世纪,越来越凸显的散文诗人独立的声音、语感、风格甚至独特的词汇和句式,都是对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政治诗、口号诗的深层次的彻底的反叛。从诗为心声,诗言志等传统意义上来看,一个散文诗人自觉的、自然的、真实的呈现,是一种写作的必然,亦是真正意义上的诗歌写作。在当下,散文诗人的个体写作,已形成一个主要的不可或缺的创作态势。在当下,虽然看似个体写作的凸显导致诗歌的社会性弱化,但是对真正的写作而言,个体写作是对诗歌的社会性的更深层次的强化,也是写作的真谛。”
有关散文诗,散文诗创作,以及“时代感与现实生活”的关系,许多专家学者还有很精到的论述。著名学者、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孙绍振先生认为:“散文诗如果有诗的意味的话,它还不是一般的抒情诗,它必须有非常深刻的理性,这样才有散文诗的独立地位。独立在哪里呢?可以有散文句法的自由转换,可以借助诗的某种抒情甚至某种理性,但是要比诗更深刻,比诗更冷峻,比诗更有理性或者叫智性。”
首都师大教授王光明先生的观点值得深思。他说:“真正的‘时代感’和对‘现实生活’的把握,应该是一种超越了前人眼光的感知和审美判断,一种从人的基本问题出发切入了生活深沉脉动的发现和感悟,一种穿透生活实在的过去、今天和未来三位一体的观照。”
散文诗理论家王幅明先生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失去独特的审美特征,也就失去了文体存在的价值”。对此,李耕先生的观点,恰好作了完美的注解。他说“天赋、气质、学养、感悟生活的灵慧之气及表达方式的独异都是作为一个优秀的散文诗作家不可或缺的因素,但人品的高下却是制约作品的无形语言,因为作品的精髓,应出自诗人的本真,诸如作品的境界或品味,无不出自作家心灵人格力量的释放与抒发。”
贵州民族学院教授、散文诗理论家徐成淼先生认为:“没有深刻的人生体验,没有对现世苦乐的博大情怀,没有精锐的艺术敏感力,是难以产生足以撼动灵魂的散文诗的。”
中国散文诗研究中心主任、《文学报▪散文诗研究》特约主编箫风先生认为:“散文诗不能脱离现实生活,更不能沉溺于“喃喃自语”,应更多地关注社会现实,力求在深度反映现实生活上取得新突破。我们散文诗人应敢于为弱者“喊疼”,勇于对邪恶“说不”,以悲天悯人的情怀,关注时代发展,关注社会现实,关注民生疾苦,努力实现诗美追求与社会担当的统一。”
这些观点,每一种声音都是掷地有声的!我们纵观以上的各种观点和不同角度的论述,似乎可以找到散文诗的发展之路了。因此,笔者认为,一言以蔽之,人的精神高度,才是决定作品精神高度和审美品位的决定性因素。真正优秀的散文诗就应该具备“诗性的抒情,诗性的意境,诗性的哲理,诗性的深邃”。如此,也才会真正受到读者的欢迎。关于这一点,不妨看一看许多大家、名家的作品,自然会得到正确的答案。
当下中国散文诗坛可谓热闹非凡。散文诗作家嚼华吐英,如火如荼,各种散文诗流派蜂起。应该说,散文诗的发展与繁荣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与高度。从近年呈现的各种年选本越来越多这一现象就可见一斑。2014年以前,就有:《中国年度散文诗》《中国散文诗精选》《中国散文诗年选》《中国年度优秀散文诗》《中国当代散文诗》《中国散文诗》《中国散文诗人》和《大诗歌》(散文诗和分行诗于一体)这8种版本。自今年起,《世界华文散文诗年选》和《中国诗人作品精选》(含散文诗和分行诗)又问世了,这十种年度选编本的编者在选编时,每一种都有自己的风格和特点。有的版本选编各种散文诗和各种文学报刊发表过的精品力作,有的选编原创作品,有的选发网络精品,也有的注重挖掘新人新作。总之是,各显其能,各有侧重,不一而足。
我们这个选本,则坚持“继承传统的同时,力求挖掘新人,培养新人,以推动散文诗发展,繁荣散文诗创作”为编选宗旨,除了选编一些代表当今散文诗坛代表人物的作品,每年都尽可能地选用一些具有发展潜力的散文诗新人的作品。关注旧人新作,更要彰显新人新作,就是我们编选的初衷。目的就在于,力求通过连续几年来的努力,使新人新作走出其些不公的遮蔽,得以在散文诗坛暂露头角。《中国散文诗》(2015卷)入选作品题材丰富而广博。无论是抒写人生感悟,时代与社会变迁;或是回望历史,温习过往风骨,凝眸城乡风光,指点山水胜迹;还是礼赞祖国人民以及人人心中倍加珍爱珍藏的亲情友情与爱情……无不带着诗人独特的领悟和诗意蓬勃的体温。语言风格各尽其美:或雄浑凝重,豪迈奔放;或婉约柔畅,舒缓飘逸;或梦幻迷离,绮丽冷峻。而在创作技巧上,传统写实的,先锋派的,意象派的,象征的乃至梦幻与魔幻,无论是哪一种风格特点,也无论是哪一种流派,都表现出了不凡的功力。不少作品更以语言的“陌生”给散文诗注入了新鲜的血液,给读者带来了新鲜的感受。其中不少作者,还是分布在在各省市区的宣传文化部门,如:宣传部、文化局、文联、作协、文化馆、群艺馆等党政军机关、行政事业单位或文学报刊担任了重要的角色的。对于他们的加入并成为散文诗坛的一支力量,我们甚感欣慰。
作为《中国散文诗》的编者,我们真诚企盼与热爱散文诗的广大同仁携手并进,共同推动中国散文诗的发展与繁荣,进而不断开创中国散文诗的新天地!
2015.11.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5-12-10 22:33 | 只看该作者
首读学习,问好夏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5-12-10 23:43 | 只看该作者
作为《中国散文诗》的编者,我们真诚企盼与热爱散文诗的广大同仁携手并进,共同推动中国散文诗的发展与繁荣,进而不断开创中国散文诗的新天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5-12-10 23:43 | 只看该作者
学习,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5-12-10 23:44 | 只看该作者
上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0 23:46 | 只看该作者

谢谢京凌再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5-12-10 23:59 | 只看该作者
夏寒 发表于 2015-12-10 23:46
谢谢京凌再提!

问好老师。《中国散文诗》2015卷目录,似乎没有散文诗界竭力而作的主持人和编辑。可能是每天忙于回帖,没有时间去看这样的征文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5-12-11 06:28 | 只看该作者
作为《中国散文诗》的编者,我们真诚企盼与热爱散文诗的广大同仁携手并进,共同推动中国散文诗的发展与繁荣,进而不断开创中国散文诗的新天地!


当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5-12-11 07:27 | 只看该作者
精彩的序言,学习!夏老师辛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5-12-11 08:57 | 只看该作者
祝贺并感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2-11 23:20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