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484|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才似晴光气似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8-5 17: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才似晴光气似岚

罗望子



  子川先生赠过我三本诗集,《子川诗抄》《背对时间》和《虚拟的往事》。前两本是在出行途中,第三本是在单位开会时。结果走得匆忙,忘了带走。赶紧的打电话给同事,请她帮忙收起来,可巧她也忘在脑后。再次面对子川先生,我有些汗颜,不得不在微信上发布感叹:尴尬的是朋友送你的书,你遗失了,还让他发现了。更尴尬的是见面后,他再次送了一册。由此可见子川的执着。他的诗风就是这种执着的展现。所幸此前,我写过一篇有关他的诗歌短评,不然更加愧对兄长、朋友加同事的信赖了。当然,那个短文称之为评论有些自夸。我不搞文学研究,于诗更是业余菜鸟级,有何资格对诗人评头品足呢?读后感还差不多。
  但是现在我后悔了,在收到他的书法作品之后。如果诗歌与书法颠倒,先送我字的话,我情愿聊聊他的书法,绝对不敢谈他的诗。我是这样想的,虽然对于书法,我同样是个门外汉,但是无知者无畏,既然你不懂字,所以你怎么信口开河胡说八道,都没人屑于和你计较了对吧。
  子川前后送了我两幅字。一个斗方,那时他才开始拿起毛笔,抄写的是一首《上古卿云歌》,的确颇有上古之风。几年之后,他又送了我一个条屏。诗曰:马近南山问菊花,曾经北上羡荣华。今将东海千层浪,沏作西窗一盏茶。中国是诗大国,唐诗宋词更是我们引以为傲,为什么还要自己苦吟做对呢?子川有自己的解释,他认为诗为书魂,书法只是工具,是应用。诗第一,余皆次之。也就是说,书法只是诗文之余。让书法回到他的本体位置,服务于诗文,彰显个人情怀和悠远气象,这样的书法观念令我耳目一新,也足见他的境界上了一个台阶,可叹如今的书家大多舍本逐末了。
  收他第一幅字的时候,我和他同住一室。其实他本来没有送我的意思。只是把几幅字摊在床上,让我品评试试水的。说明他自己当时也拿不准写得如何。殊不知,我同样拿不准。此前,我知道子川的小说写得好,没想到他写起诗歌来了。我也知道子川的棋艺了得,用储福金的话说,子川在江苏作家中排第二。第一是谁不言而喻。但子川也有胜过储福金之处,他不仅围棋下得不差,国际象棋也拿过省里的冠军。象棋更早,同样拿过市里的冠亚军。我忽然明白储福金在写小说散文之外,偶尔也写写诗歌的缘故了。我很喜欢咱们江苏作家暗暗较劲的文化氛围,因为我是个喜欢瞧热闹的人,一个生机勃勃的围观者。子川还在写诗,但他更多的精力似乎都放在书法上。我知道,喜欢书法的人,每天不做三两个小时的临帖功课是不可能的。
  话说回来,那日我没有作任何评价,只是挑了一幅说,这个就给我吧。估计我是率先向他要字的人,是不是第一个很难说,但他很高兴,似乎要字这一行为本身,就是最好的评价和鼓励。的确,我不做任何评价,并不是觉得他的字不好。不过好在哪里,我又说不出来。再者,那时他刚刚习字,我要是胡乱吹捧,就有些假,我也做不出那样的肉麻。倒是叶兆言在一篇短文里说的话,给我解了惑。他说,子川的字,似乎一上手,就已经写得很好了。说归这么说,叶兆言大概和我一样心存疑惑,不踏实不确定。为此他特地把子川的字发到微信朋友圈里,请在南师大搞书法研究的同学点评,结果那同学说,人家这字肯定小时候练过的,怎么好比呢。
  子川倒是说了实话,小时候确实练过。父亲教他琴棋诗书,他承继下来的是诗,而非书。这是为什么呢。他被父亲的戒尺打怕了,也打没了信心。父亲教字,要求他悬肘,转笔。也就是说,父亲强调的是高标准高品质,从一开始就要求他习得二王风范。他父亲书法高超,当然不可能降格授教了。那么人过中年,怎么又重起炉灶呢。子川又推到叶兆言身上,说是受了后者的启发和触动。有一次他去叶兆言家帮忙修电脑,摆弄好了,自然而然走进书房,却发现下不了脚了。地板上、桌子上,到处是新涂的墨宝。叶兆言不仅自己写,夫人也写,同室操笔,时不时的互相比判一番,这是很有情调调的。兆言说,他写字,不求写得好,只求消磨时间,只求今天写过了。别人说好说丑,都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但是他长期伏案创作,腰酸背痛,老眼昏花,每天早晨写上三两小时的字,精气神好多了。
  兵有兵法,书有书法。书法之法,又在书外。解决了心结,再度拾笔,子川发现,父亲从前立下的种种规矩规范道道,在练笔过程中,渐渐豁然了。比如父亲论及书法,犹如纸上行走之太极,强调的是心动意动笔动。论及书法的黑白之趣,知其白方能守其黑,黑就是白,计白当黑,虚实相生,方为天下大势。这些都让子川顿悟,有茅塞顿开之感。
  聊到这里,我们总算晓得子川的字为什么写得好了。但是究竟好在哪里呢?圆笔。采风时看子川写字,总觉得他太随意了,随心所欲得轻描淡写。现在才知道那是童子功,是悬笔运转之妙。难怪他的字,没有棱角,也少现锋刃筋骨。他的一撇一捺都如绸带,柔润,柔和至极,绝无龙蛇之象,却隐雷霆之威,此乃以柔克刚的太极玄机。我一时想起储福金常常念叨的圆融之境。子川到达了圆融之境吗。还是他们俩一棋一书,殊途同归了呢。也许,看过他的字后再去读他的诗,或者他写字之后再写诗,又会脑洞大开别有滋味吧。
                                          
2016年8月5日,记于海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6-8-5 18:00 | 只看该作者
悦读,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6-8-5 21:58 | 只看该作者
犹如纸上行走之太极,强调的是心动意动笔动。论及书法的黑白之趣,知其白方能守其黑,黑就是白,计白当黑,虚实相生,方为天下大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6-8-6 23:31 | 只看该作者
阅读,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6-8-8 09:52 | 只看该作者
来看海安老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1-12 20:56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