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81|回复: 2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黔东北,消逝的文明(组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7 1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高原农夫 于 2015-12-17 12:08 编辑

黔东北,消逝的文明(组诗)

文/高原农夫

《官舟常乐寺》

这是否是一片荒蛮之地,传说曾经土匪经常出没,漫山光秃秃的,除了一块残存的墓碑,再也找不到一丝古老的文明。

沿着碑文的痕迹,终于揭开了尘封的历史,自唐末以来,一座名叫常乐寺的庙宇,曾名震四方,兴盛一时,寺院宏大,钟声长鸣,方圆几十里均有僧侣化缘。

历史需要传承,文明需要发扬,可一千多年后,寺庙却消失的无影无踪,连世代生活在那里的百姓,也没有一丝记忆,这到底是岁月的无情,还是历史的悲哀。

我一直在探寻我的根源,可除了一本发黄的族谱,再也找不到任何蛛丝马迹,所有的村庄和城镇都像山峰和河流一样,从不知道自己的生日。

备注:官舟常乐寺,位于沿河县官舟镇黄龙村观门前(原名卜龟坪),始建于明代,为贵州省最早寺院之一,相传清初吴三桂之田妃在此出家,并葬于此,现寺已毁,墓尚存。


《后坪土司皇城》

都说后坪是野蛮之地,民国四任县长均惨死于土匪的刀下,街尾摇摇欲坠残存的衙门,并是血雨腥风的铁证。

近年来,在近郊的一坐陡峭的悬崖上,意外地发现一座土司遗址,一下改写了后坪那段近百年不光鲜的历史。

后坪皇城,你是土司文明又一传奇,翻开历史,“黔郡之首”崇贞手书的牌匾,湘西神人麻鹞子腋下的簸箕,黄号军胡黑二的义旗都曾悬挂于此。

沿着布满苔藓的石阶,走进你残砖砾瓦的废墟,眼前墙垣破败,城门残损,石井枯涸,几棵枯树与老藤缠绵,一段辉煌的历史就这样被岁月遗弃。
                                             
而今,老司城、唐崖、海龙屯土司都申遗了,你却依然躺在那里,是否在等待下一段盛世,还是不想让世人知晓那段忧伤的岁月。

备注:后坪土司皇城,位于贵州沿河县塘坝乡红竹村,据传始建于明朝末年,明中央政府在贵州设立司,土家人懿德相友因征渝有功,明庭赐皇命四道,将他功升宣抚使司,行参将事,责令镇守贵州,1652年懿德相友回贵州修建。


《洪渡古镇》

一条江从记忆开始,就沿着山谷奔跑而过,从未在意自己的年龄,突然一座古墓被发掘,一枚汉砖将一座小镇追溯千年。

洪渡,一位屹立在乌江边的古镇,历史记载唐代曾在此大兴土木,设县建城,对于逝去历史,犹如漂流的江水,满街找不到一丝古迹。

我曾途径过于此,对古镇之古一直质疑,或许古老的文明都封存于地下,就像遍地汉代的砖瓦窑、古石墓,以及零星的青铜器和宋陶瓷。

随着下游沙陀电站的兴建,古镇彻底消失了,整段历史也随之淹没在滚滚的江水中,只能听到波涛愤怒的咆哮,以及河风忧伤的哭泣。

而今,古镇的旁边一栋栋洋房拔地而起,一排排吊脚楼沿江而建,依然青砖灰瓦,依然飞檐雕窗,但走在新建大街上,再也嗅不到汉砖宋瓷的气息。

备注:洪渡古镇,位于贵州沿河县乌江土坨峡尾和王坨峡首的两峡之结合部,其发展历史可追溯至西汉时期,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设县,宋嘉佑八年(公元1063年)废,建县达444年,为古代贵州第一重镇,其经济、战略地位犹为特殊。
   
                                      (2015-12-17 福州)
来自群组: 民生诗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5-12-17 12:03 | 只看该作者
算是对历史的怀念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7 12:07 | 只看该作者
在线灵童 发表于 2015-12-17 12:03
算是对历史的怀念吧

是的,是我曾经生活和工作的地方,也是沿河县为数不多的历史见证。谢谢诗友关注,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5-12-17 13:27 | 只看该作者
黔东北的历史值得深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7 13:35 | 只看该作者
鲤鱼风 发表于 2015-12-17 13:27
黔东北的历史值得深究。

都荒废了,很少人去发掘,文化人太少,政府也不重视。遗憾和悲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5-12-17 13:41 | 只看该作者
感读新作,问候午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5-12-17 13:42 | 只看该作者
历史需要传承,文明需要发扬,可一千多年后,寺庙却消失的无影无踪,连世代生活在那里的百姓,也没有一丝记忆,这到底是岁月的无情,还是历史的悲哀。

我一直在探寻我的根源,可除了一本发黄的族谱,再也找不到任何蛛丝马迹,所有的村庄和城镇都像山峰和河流一样,从不知道自己的生日。


厚重而深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5-12-17 13:42 | 只看该作者
我曾途径过于此,对古镇之古一直质疑,或许古老的文明都封存于地下,就像遍地汉代的砖瓦窑、古石墓,以及零星的青铜器和宋陶瓷。

随着下游沙陀电站的兴建,古镇彻底消失了,整段历史也随之淹没在滚滚的江水中,只能听到波涛愤怒的咆哮,以及河风忧伤的哭泣。

而今,古镇的旁边一栋栋洋房拔地而起,一排排吊脚楼沿江而建,依然青砖灰瓦,依然飞檐雕窗,但走在新建大街上,再也嗅不到汉砖宋瓷的气息。



诗人的旅行绝不单单是“走马观花”。。。欣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5-12-17 13:43 | 只看该作者
一条江从记忆开始,就沿着山谷奔跑而过,从未在意自己的年龄,突然一座古墓被发掘,一枚汉砖将一座小镇追溯千年。

洪渡,一位屹立在乌江边的古镇,历史记载唐代曾在此大兴土木,设县建城,对于逝去历史,犹如漂流的江水,满街找不到一丝古迹。

我曾途径过于此,对古镇之古一直质疑,或许古老的文明都封存于地下,就像遍地汉代的砖瓦窑、古石墓,以及零星的青铜器和宋陶瓷。


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7 13:52 | 只看该作者
胡蝶 发表于 2015-12-17 13:43
一条江从记忆开始,就沿着山谷奔跑而过,从未在意自己的年龄,突然一座古墓被发掘,一枚汉砖将一座小镇追溯 ...

谢谢蝴蝶姐姐鼓励,我只是在无病呻吟,只想把曾经看到和听到的用文字记录,害怕提前患了老年痴呆,忘记了家乡的模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2-6 14:43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