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张三醉 于 2016-1-31 09:36 编辑 
 诗歌手记《笔墨纸砚》流沙先生作品
 文/张三醉
 
 读了很多年诗,直到今天,水平还是有限,前些日子买了本什么现代诗优秀先锋作品选,鄱了几页,就丢了。我是怎么也看不下去。那里面的大多数文字,我不把它当诗,其一,我读不出什么诗的意义,其二,每一首诗,都有不同的人喜欢,我是那个不喜欢那类文字的人。诗歌的词语乱叠、晦涩也是可以的,但必须要表达出一个主题情绪或意义。有人会说了,三醉,你娃子不懂,我这一通整下来的乱句子是为了表达我内心苦闷、孤寂、在现在生活压力大下的悲惶,你娃怎么就是不懂?那么,我想说,不是你内心苦闷、孤寂、悲惶,是文字被你整得内心苦闷、孤寂、悲惶了。艾略特的诗也是乱乱的一堆语言,可他给了我们明确的诗歌意义,他的乱原来就是不乱,这才是高明。再说,你那种玩文字的诗,还是一个人欣赏吧,这个人是谁,也许你自己也欣赏不了,不信,你自己给自己的诗写一篇赏析让大家学学,反正我自然是没法读下去了。
 我们读者读诗,总的来说还是喜欢语言精练、明白,诗意表达清淅的诗。
 流沙先生的诗,我读过几十首,总结来说,我觉得流沙先生不是一个为了写诗而写诗的人,在他的诗里,没有太多刻意要表达什么的墨迹,就是那么灵想到了,诗句成了。随意而生,是流沙老师诗歌的一个特色。
 
 文字
 文/流沙
 
 墨,异香阵阵
 字,疏疏落落
 瞳孔正一点一点
 被笔墨的鼠标轻轻点开
 色,浓浓淡淡
 线,起起伏伏
 心浪敲打着头颅的键盘
 让墨晕在思绪屏幕上幻想
 形,有点得意
 神,没有入化
 这不是梦中踩出的脚印
 又会是谁悄悄插入的模板
 收藏夹,爬满的
 满是宋元明清的藤蔓
 枝繁叶茂
 遮住了脸庞
 重启,必须重启
 不再让藤蔓肆意粘贴
 用清醒
 贴上一个自己的签条
 
 流沙先生《文字》这首诗深深吸引了我,令人眼前一亮,这诗所表达的不过是一个写书法的琐事,但他把他对书法领悟的独特的感受真实地传达给了我们。
 流沙先生的诗的第二个特色是画意美,可能也与他从事书法有关吧,我不可得知,因为从没有与流沙先生见过面,不理解他的生活经历。但他的诗的本身给了我这样的直视。
 
 深秋
 文/流沙
 
 日西斜
 秋风凉
 风把影子拉长
 渔火里
 月落乌啼满天霜
 
 月满弓
 秋夜长
 夜把思绪拉长
 星光下
 夜半钟声愁人肠
 
 美江南
 文/流沙
 
 看不够烟雨蒙蒙
 柳丝悠扬
 走不尽庭院深深
 百回千转
 不知道长廊曲折有多长
 凭栏独赏
 细雨中迷恋江南
 你的剪影似图画
 几分温柔几分沧桑
 好一个美江南
 
 听不够琵琶声声
 云燕低唱
 唱不尽吴侬软语
 余音绕梁
 不知道缠绵思绪有多长
 举杯微醺
 月色中沉醉江南
 你的容颜若桃花
 几分羞涩几分端庄
 好一个美江南
 
 《深秋》这首诗,准确的题目应该是深秋之夜或深秋夜景才对,哈哈,流沙先生不要怪我给你改诗的题目。我之所以说你不是为了写诗而写诗的人,就是这个原因。
 当然,这并不妨碍我欣赏这首诗,这首诗是从日西斜的一个秋日的傍晚着笔,铺衬出秋日美美的意景,并借用古诗名句升华意景。这首诗的画面很好看。日西斜、秋风凉的句子,也颇有借鉴古道西风瘦马的意景,这体现了流沙先生对古典文学颇有研究。
 《美江南》这首诗的画面更好看,这首诗从解析景观的角度看,无外乎就是:烟雨柳丝庭院、深深长廊曲折、凭栏琵琶云燕、举杯微醺月色,但沉醉的美江南的画美景致就是这样突出来了。这首诗比《深秋》还要更胜一筹。你的剪影似图画、几分温柔几分沧桑,这种拟人的主客体转换处理得相当精彩。
 下面我们再读四首流沙先生的小诗:
 
 记忆
 文/流沙
 
 记忆
 抽打着时间的陀螺
 试图还原
 曾经的对错
 把时间逼上绝路
 
 风月
 文/流沙
 
 池塘
 在午夜酣然入睡
 月
 悄悄潜入其中
 趁着夜色静静梳洗
 圆润的身材
 皎洁的肤色
 风
 痴迷的看着,想着
 一脚踏空
 跌入池中
 月
 羞涩的逃跑了
 
 墨韵
 文/流沙
 
 墨如酒
 蕴香迷醉
 梦醒时
 狼藉一片
 
 墨如雾
 弥漫缭绕
 恍惚中
 烟云几许
 
 墨如风
 欲静不能
 刹那间
 意象万千
 
 笔墨纸砚
 文/流沙
 
 笔
 藏头护尾
 力写性情的方正
 
 墨
 砥身砺行
 感怀心路的里程
 
 纸
 素面朝天
 倾听灵感的歌声
 
 砚
 沉声静气
 独守思想的单纯
 
 读完这四首小诗,加上前面分析过的诗歌,我想,不用我再啰嗦了,大家都明白了流沙先生的诗歌的第三个特色是语言精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