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非》、《非非评论》联合评出——
2015年中国诗歌界十大新闻
■董辑 执笔
一、湖北脑瘫女诗人余秀华走红,“新媒体传播”和“草根诗人”现象受关注
2015年1月,湖北女诗人余秀华突然走红,其诗歌如《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我爱你》、《在打谷场上赶鸡》等在微信微博上被海量转发,一时间余秀华名声鹊起,而与之相关的“脑瘫诗人”(余秀华是先天性脑瘫患者)“农民诗人”“底层诗人”“草根诗人”等概念也被各种媒体以各种方式谈及。她的旋风式成名,缘起于2014年《诗刊》9月号的重点推荐以及2014年11月10日诗刊社微信公众号对她的推荐和2014年12月诗刊社在北京搞的一台诗歌朗诵会,其中诗刊社微信公众号以“摇摇晃晃的人间——一位脑瘫患者的诗”为题选发余秀华的诗,阅读量超6万次。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和湖南文艺出版社先后出版了余秀华的诗集并号称热销,各种报刊包括电视台、网络等媒体更是大量报道和关注余秀华及其现象,其中不乏中央电视台、《纽约时报》、《新京报》、《南方周末》、上海电视台、“鲁豫有约”等国内外重要媒体和电视栏目,其成名速度和成名后的曝光率,堪称是2000年以后中国诗歌界第一人。在余秀华现象中,微信等新媒体的传播力(余秀华诗歌在微信上的转发次数号称有上百万次)和“底层诗人”“草根诗人”等成为被反复提及的关键词,其社会学内涵和诗学内涵都值得深思。
二、同济大学诗学研究中心推出《原诗》《中华新诗档案(第一辑)》二书,开辟汉诗学术和研究新模式
2015年2月,经过近两年的筹备和工作,由上海同济大学诗学研究中心主办、刘强教授主编的学术集刊《原诗》第一辑《汉语诗学融通的可能性》由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发行。该集刊不同于国内已有的诗学理论刊物,其研究范围包括中国古典诗学、现当代中国诗学、西方诗学三个维度,进而从多角度和更大的视域切入了“诗学”这一核心课题并做深入探讨,对于推动中国当代诗学研究与建设,无疑具有极大的拓展意义。本期《原诗》,重点刊发了张汉良、刘梦芙、周伦佑、陈仲义、刘强、张光昕等海内外学者、诗歌批评家和诗人的理论和批评文章。同年6月,同济大学诗学研究中心主编的《中华新诗档案(第一辑)》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该诗选以广义的汉诗(华诗)为内容,分为中国大陆、中国港澳台及海外两大部分,收编了100多位海内外汉语诗人的数百首诗歌,同时标出诗人所处地域,是一部诗学视野广阔和开放的汉诗选本。
三、瑞典诗人、诺奖获得者特朗斯特罗姆去世,引发中国诗界的怀念和回顾
瑞典当地时间2015年3月26日,201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瑞典著名诗人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因中风在医院去世,享年83岁。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被公认为二十世纪中期以后瑞典乃至于欧洲和全世界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影响巨大而广泛。诸如布罗茨基、勃莱等著名诗人,皆承认特氏诗歌对其写作具有特殊的影响。特氏诗歌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即被译介到中国,李之义、北岛、李笠、董继平等翻译家、诗人都翻译过特氏的诗歌,其中李笠、董继平更是翻译有特氏的诗歌全集,其精湛的诗歌、诗艺对朦胧诗以来的中国诗歌和1980年代以来的中国诗人影响颇大,其本人堪称是近30多年来在中国影响比较大的外国诗人之一,被称为“中国诗人的亲戚”,“汉语的特朗斯特罗姆”成了另一种意义上的现代汉诗。其去世的消息传出后,中国的许多报刊和网络都对之进行了报道,北岛、李笠、王家新、陈东东等中国诗人各以不同的方式,对特氏进行了追怀,以表达对特氏的敬意和缅怀之情。
四、著名诗歌批评家、学者张清华主编的《中国当代民间诗歌地理》出版,以专家视角深度扫描新世纪以来中国民间诗歌版图
2015年5月,著名诗歌批评家、学者张清华主编的《中国当代民间诗歌地理》由上海东方出版社出版 。全书上下两卷,厚达800多页,张清华主编,杨斌华、张德明、黄梅任副主编。该书以专家的视角,全方位的深度扫描了新世纪以来的中国先锋诗歌版图,收入了“非非主义”“他们”“北回归线”“新死亡诗派”“存在”“独立”“诗歌与人”“第三条道路”“不解”“活塞”“低诗歌”等几十个新世纪以来葆有创作活力和独立诗学倾向的先锋诗歌流派和团体,分别介绍了该诗歌流派(团体)的简史、主要成员代表作、主要成员新作、流派(团体)理论(观点)和与之有关的评论,较全面介绍了该流派(团体)的创作和理论以及诗学的特点和倾向性。该书内容厚重,兼有全面性、史料性和诗学的深度与广度,是近20年来有关于中国民间先锋诗歌版图的一本权威选本。
五、鲁迅文学奖获奖诗人田禾、阎安身涉负面新闻,鲁迅文学奖公信力再受质疑
2015年4月,湖北省作家协会主席、著名女作家、小说家方方在自己的新浪微博上实名举报湖北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诗人田禾(在方方微博中称“T诗人”),认为“T诗人无论从职称年限还是个人素质上,都没有晋升正高二级资格”,并拿出了4条理由;同时,方方还在微博中明确写道 “我质疑的对象是湖北省人社厅。我不知道这样的文字是否被允许,但我还是决定试一试。”,方方提到T诗人“凡事用钱铺路。”,而T诗人目前在作协的地位和职称,都因为他获得过一次鲁迅诗歌奖。在该篇微博中(微博名为“我的一份质疑书”,主要内容为两部分:1、我为什么要质疑湖北省人社厅,2、我对湖北省人社厅的十点质疑),方方发出她的十条质问,其中包括:文学专业职称升级的条件是什么?以什么样的准则制定出台的?一个鲁迅文学奖,可以反复用来评职称,这个规定是谁制定的?等等。”。此质疑发出后,随即产生影响,当事双方都接受了正式媒体的采访,在采访中,方方提到自己发此质疑书的原因是之前受到了田禾的短信辱骂和人身安全威胁,而有关部门在评定职称的过程中并没有采纳她的不同意见,所以才发出此微博。方方的举报结果是:湖北省纪委决定撤销田禾正高二级职称和省作协文学院副院长职务,并给予其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2015年7月,网上出现了一条名为“陕西省作协副主席阎安被指用文物行贿中国作协副主席高洪波而获鲁迅文学奖”,陕西诗人、作协副主席、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延河》主编阎安和中国作协副主席、著名诗人、儿童文学作家高洪波被牵扯其中,该消息称阎安为在2014年获得鲁迅文学奖,曾以文物向高洪波行贿,并附上了高洪波退礼信的原件照片。此事件被发酵为“贿选门”后,高洪波和阎安都出面予以澄清,高承认接受了阎安送的古钱但已经退回,阎也表示“2014年春上,我去北京出差,去中国作协拜访高老师。为感谢之前他给我的诗集撰写评论,我带了小米、绿豆和装有40枚古铜钱的匣子赠送高老师,高老师回送了我两枚印章和一幅他本人的书法作品。2014年鲁奖颁奖之际,高老师在颁奖现场塞给我一个手提袋,吩咐我一定收好。我回酒店以后才发现原来是我送他的所有古铜钱,里面还有一张他写的信条。”此事件发生后,引发了网络上的热议和媒体报道。这两件事,再次将矛头指向了著名的“鲁迅文学奖”,鲁奖的公正性和公信力,再次被质疑。
六、大型民刊《湍流》《广场诗刊》《第三极》《诗》《大荒》等相继独立出版,弘扬介入写作,介入诗学薪火相传
2015年3月,大型诗歌民刊《第三极》总第七卷独立出版(陕西汉中,刘诚主编);2015年4月,大型文学民刊《湍流》独立出版(湖北公安,野梵主编);2015年5月,大型诗歌民刊《大荒》独立出版(贵州贵阳,孙守红主编);2015年6月,大型诗歌民刊《广场诗刊》总第一期独立出版(重庆,刘晓箫、张智主编);2015年12月,大型诗歌民刊《诗》总第22卷独立出版(福建漳州,道辉、阳子主编),这五种诗歌(文学)民刊,皆属大型刊物,内容丰富厚重,其中《第三极》强调的神性写作、《大荒》强调的地域性先锋诗歌写作和“续脉诗写”、《诗》一如既往的先锋化、探索化、大型化主张,在2015年的中国诗歌民刊中,皆独树一帜与众不同。尤其值得称道的是,《湍流》、《广场诗刊》二刊,旗帜鲜明地响应和延续了非非主义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介入当下的写作方向,关注现实,关注底层,介入当下,是近年所涌现出的品质优异的诗歌民刊。
七、纪录片《我的诗篇》得奖和公映,“打工诗歌”收获“另类”关注
2015年6月,纪录片《我的诗篇》获得第18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奖。《我的诗篇》由作家吴晓波担任总策划人,诗人、诗歌评论家秦晓宇、电影人吴飞跃担任导演,是中国首部以“工人诗人”为内容的纪录片。该片以充鸭绒工吉克阿优、流水线工乌鸟鸟、爆破工陈年喜、制衣工邬霞、煤矿工老井与富士康流水线工人许立志这六位工人诗人的诗歌和人生故事为内容,进而将“工人诗歌”或曰“打工诗歌”这一诗歌概念影像化和具体化。2015年11月,《我的诗篇》在广州首映,上座率超过110%。这部纪录片以强势媒体为载体,关注打工诗歌和打工诗人,同时将镜头对准和深入到中国近十年来的工人生活之中,不但令“打工诗歌”收获了“另类”的关注,也直面了中国当下工人尤其是青年工人的人生和命运,是一部心力之作。
八、2015年诗歌奖众多,多种诗歌奖先后颁发
2015年,中国诗歌奖众多,比较重要的有青海湖国际诗歌节“金藏羚羊国际诗歌奖”(俄罗斯诗人亚历山大·库什涅尔获奖);第十三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诗人奖(诗人沈苇获奖);李白诗歌奖(洛夫、于坚 、西川 沈苇、欧阳江河、杨炼获奖);《人民文学》诗歌奖(雷平阳、江一郎、玉珍、莫小闲、杨庆祥获奖。);《十月》文学奖诗歌奖(沈苇、吕德安、刘立云、娜夜获奖。);“骆一禾诗歌奖”(西娃、朵渔获奖);《钟山》文学奖(周伦佑长诗《狂草奔马的诗》获奖);“第五届中坤国际诗歌奖”(邵燕祥、西川,俄罗斯诗人叶夫图申科获奖)等。中国诗歌奖的众多,无疑有助于中国诗歌的活跃,但是过多的活动和颁奖,也会混乱基本的诗歌标准,给人以杂语喧哗之感。
九、《东三省诗歌年鉴》正式出版,为“地域诗歌”和“地域诗人”寻找新方向
2015年9月,《东三省诗歌年鉴2010——2014年卷》由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正式出版发行,9月22日晚,黑吉辽三省有关诗人齐聚哈尔滨,在哈尔滨阅咖啡馆成功举办了该年鉴首发式。该年鉴由原哈尔滨诗人马永波动议发起,由马永波主编,黑吉辽三省诗人川美、马永波、王雪莹、佳然、王曼、蒋玉、鹰之、张晓民等任编委,采取编委众筹的方式集资出版,以接续2005年开始后因故停止出版的《东三省诗歌年鉴》。本年鉴收录了184位东三省诗人(含籍贯东三省,但现在工作和生活在外省市区的东三省诗人)近几年来创作的300多首长短诗歌,是中国第一本以大的行政区划为内容的诗歌年鉴。该年鉴中的诗人,多数是所谓的“地域诗人”,其诗歌写作带有一定的“地域诗歌”特点,本年鉴的出版,无疑为“地域诗歌”的文本成绩和“地域诗人”的写作,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和一种新的可能性,同时也探索和尝试了在新的出版条件下诗歌年鉴的出版方式以及内容构成。
十、微信成为诗歌传播和发表新场域,公众号、微刊和朋友圈大面积染指诗歌
2015年,随着手机微信的普及和微信技术的成熟稳定,微信作为一种网络媒体或曰自媒体被中国诗人们注意到和广泛使用,进而成为诗歌传播和发表的新场域。微信的公众号、微刊和朋友圈功能都被用来发表诗歌和与诗歌有关的文字图像和声像资料等,出现了如“为你读诗”、“读首诗再睡觉”、“第一朗读者”、“诗歌是一束光”等著名诗歌公众号。这些公众号的关注人数都在几十万以上,有关内容的转发次数也都在几十万以上。另外,“中西现当代诗学”、“诗刊社”等比较专业的诗歌公号也有大量的关注人群和转发率,诗歌的掌上阅读与发表时代似已开始,在朋友圈、微刊和公号中读诗、发诗似已成为诗人和有关人员阅读、关注和参与中国诗歌的一种常规方式。相比于传统的书籍、刊物、民刊等纸媒,微信作为媒体具有自媒体、快速、简捷、方便、共时、即时、互动性强、娱乐性强、信息立体化等优势,但因为是自媒体,所以毫无门槛,没有基本的权威性,自娱自乐和芜杂化、碎片化、平面化、过度娱乐化的缺点很明显,而且,因为信息的海量和过快更新,反而消解了信息的基本存在感。因此,微信与诗歌的关系以及二者之间的功能性给予,尚需观察和慎重对待。
◆本年度“中国诗歌界十大新闻”由《非非》杂志副主编、《非非评论》副主编董辑执笔撰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