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采凤 于 2016-1-22 14:25 编辑
之一:
记录片,他从楼顶跳下来
——用文字刻录现实
阿煜
他从楼顶跳了下去
嘭的一声
就死了
这和他在电视里看到的
情形不一样
电视里
那个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包工头
一听有人要跳楼
就马上还钱了
但是这次
没有人拦他
他就这么死了
嘭的一声
(选自中国诗歌流派网论坛90后诗歌栏目2012年12月25日)
之二:
探索片,他从楼顶跳下来
——用文字还原历史
上天给人创造空气、时间、历史
给每个人随身仅带的只有文字
当锄,当播种和果实
累了歇会
饿了吃自己种的文字和粮食
当人学会辨别善恶时
此时有些果实是有毒的
从今天的有毒食物和污染的水源
可以辨别“是”和“否”即是观念的分水岭
人类从大自然的楼顶空降到现实土壤
必定会以走出“非此即彼”的沼泽
而告成功
而得到永远的自由
而不会在时间的河流淹没、窒息
之三:
干预片,他从楼顶跳下来
——用文字偿还公正
他从楼顶跳了下去
一样的行为
不一样的结果
有人拽了他的衣角
有人提前给地面垫上了弹簧床
这还不是更高级的干预
人们给诗歌起了好听的名字
“赶在天’屎’坠落之前”
最好听的名字一定有最折磨的一幕呈现
一定的
不是说诗歌能拯救人心么
那么磨难提前折入了人心
不是说文字能解决纷争么
那么观念之争的排泄物牢牢驻扎心里
好了
在垃圾降落之前
在魔鬼遁形之初
亮出你的态度和活力
你听到的永远只是魔鬼的惨叫和无奈
之四:
惊悚片,他从楼顶跳下来
——用文字揭穿“悲悯”
坏喽,坏喽
他从楼顶跳了下去
嘭的一声
惨死了
惊悚片的票房源自观众的猎奇
观众很少想这一幕迟早会落到谁的头上
顶层设计者若想以票房振兴市场
惨痛的何止众人
惊悚片不会很快从票房收手
一方面,经济的局促和待兴振振有辞
主要的时间节点
一种落后的表态
一种亡羊之后的补牢
均滞后于发展中的事态
导演很想大喊一声
《他跳楼之前》怎会集体失踪
《他跳楼之时》争当群众演员
可怜导演身后还有一只手捂住他的口
那是《他跳楼之后》的总导演
可惜还是一幕惊悚片
虽然剧情很悲悯很激动
之五:
滑稽片,他从楼顶跳下来
——当文字贴近土壤
我们喜欢看到这样的场景,这里的“他”换作“诗歌”,从高高的楼宇跌进现实,文字不会遍体鳞伤,特别当文字卸下金色的王冠,以朴素亲和的耳语,泥土芬芳的姿态扎根百姓生活;空间得以延展,高度得以压扁,时间得以恒久,片刻得以匡正;这些正是文字的魅力,他可以替代人物一万次跌入厚土而毫发未损,他可以捏碎理想和现实的差距抚慰人心。
现实中需要太多的此类滑稽片上演,帮人们从沉重的生活负累中解脱开来;现实中有很多即将上演的纵身一跃,不成功则成仁,不成功则坠落,这些无奈或无聊的潜在发生机制,正走在“物极必反”的路上。
是的,指望自然法则的顺理成章,倒不如提前捕捉先机,文字是最好的神器;“物极必反”有一条成功之路,便是“物极必返”:反观自视,返回先天本性、精神家园,返回祖先为我们定制的文化之“根”,规律的航班,文字是少不了的助推。
化腐朽为神奇,变惊悚呈浪漫,换绝望吐生机,楼宇的高度实在算不得什么;搭载“诗歌”号航天器,完成奇妙的逆天之旅,或许是每一位现代人注定邂逅的机遇。
很多人葬身横亘在理想和现实之间的海沟,很多人去了,更多人还在路上;距离,无法弥合的缝隙几乎让世纪之光暗淡,文字也一样;而今走下神坛的文字不再用人物演绎春秋、演变历史;文字参与其中,亲自赶赴高涨的红尘,探视水温,测试民情,诉求民意;理想和现实、仰望和泥土终于架设了向下的扶梯 :土壤正显得润湿、可爱。
之六:
喜乐片,他从楼顶跳下来
——用文字穿越观念
诗歌,从传统的涤荡身心发展成针砭时事,人们已不再关注自身,或者说人类通过文字自我反省逐渐被淡忘,有其技术飞速发展的先决条件:垃圾派的崛起,下半身写作的再度复燃,等等,人性“灰色”空间的迅速被发掘,为东方人正视这块羞于提及的地带,提供便捷。
古语“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在今天被替换为“有欲者刚”;一个思想和体格健全的人,健康的人不应该把自己与生俱来的生理欲望,统统扫进人性的垃圾箱;珍视自然赐给人的欲望、权利,利用好他,发挥好他,而不是一味鄙视,远离;君子如水,心态中自能淡化欲望,利用欲望,征服欲望。
跳楼人寓意被欲望挫败的人,现实中不值得同情,其轻视生命所为更不值得提倡;此类病人大多游走在情感和理智、冲动和克制的两端,最终抵不住自心的诱惑,致使生命坠入云中;此类病人悲剧在于观念之争于发生之初没有得到及时重视和释缓。
欲想在人间建立喜乐,真正步入人生无常,职业无忧,生活无恼的高级愉悦之所:用文字的珠玉摩挲生活,用诗歌的思想抚慰精神,用观念的比对塑造偶像,经历从偶像中突围,最终得到自信、自省;实在是提升的便捷方法。
信念坚实耐得住最寂寞的象牙塔顶!心念能辩驳、辨别低到尘埃的风物!还有什么高度能使生命和躯体折服呢?!
之七:
针砭片,他从楼顶跳下来
——用文字迅速表态
针砭一:在以上几个版本中,倾心于干预,鉴于此,原玉作者拿跳楼事件作为第一中心内容,在时间的提前切入上提供的素材过于单薄,局限于“电视里/那个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包工头/一听有人跳楼”;意思很明了,是假想主人公尝试学习那位侥幸的跳楼人,掩藏画面之外的是妄图通过侥幸心理,鱼死网破式的一搏,这显然不是干预的手段,更不是目的。心理干预只是其中一种方式,更多的在于社会干预,制度干预,而这些远非一首诗歌所能承载。
针砭二:语言平淡,缺乏诗味,算不上大多数人心目中承认的“雅诗”,“俗”倒是具备的,和篇名一样,用文字真实记录生活的片段,一段微型小说,几乎看不到艺术加工的痕迹,猜想作者试通过“真实”来打动读者。
针砭三:态度很重要,这首诗中几乎看不见作者的态度,很头疼的事情;看到很多本网推荐的诗歌都有这种特质,好在很多读者给予很多诗后的评价,才使得原玉逐渐丰满、水落石出、思想凸显,这种倾向很不好,或者说作者在投机,因为不显身自我主见和态度,带来最大的利处是左右逢源,适合容纳各种思想甚至偏见,得到最广大的认可、赞同,若说用于诗赛倒是可以,若说用于时势的准确表态,表决器永远握在读诗者手中,很麻烦的一种倾向,距离“真诗”以情动人、以感化人、以态服人远了。
针砭四:纪录片不适合入诗的理由——在时间上不及提升阅读欣赏水平的传统类诗歌,传统诗歌以德育人,以情动人,在事件没有到来之前已经为长期接受德育诗育的人扎好心灵防范的篱笆,绝望、悲观、厌世等等心灵疾病在文化的提前干预下,人和人的交往趋于理性,社会和谐根基强健,外来因素很难侵蚀人心;而纪录片现场纪实类诗歌在时间的切入上远远落后于传统诗文熏陶,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是其特征,很难切入到病情的根源,类似于西医诊断,仅仅止于消炎,而病之源心灵的疗伤效果仅仅止于揭示、曝光、痛诉,起不到从根本上恢复良善。此种苗头很有问题。把诗歌写作引向向外找,而不是从心灵上指引写作和欣赏,如不提醒,不及时扭转会带动写作氛围走向虚浮化、表面化、攀比化。恕直言
之八:
总结篇,谁从楼顶跳下来
——用文字拧紧欲望
跳楼的人为何不敢、不习惯、不会用文字检举逼迫自己跳楼的背后人物、关系、决策和制度。或许检举会带来很直观很便捷的解决呢。把生命交给愚蠢的的冲动和逼迫,再愚蠢不过的选择。
或许不能仅依赖以上的检举和揭发,但是检举确实对付该检举的人很有效。记住,在跳楼之前一定要看到逼迫我的,先我之前跳楼,登上楼顶只为看看不懂及时收敛的无耻之徒,看看他们跳楼的惨样,才开心的。
自食其果的跳楼者,会眼巴巴看着自己因为贪念的逼迫,把自己送上断头台,他们已经没有勇气揭发比自己更为“龌蹉”的人了。答案是:欲望,没有扎紧欲望的笼子,才是断头台的铡刀,而非制度,而非决策,而非拦与不拦等法律层面的制止,只类似“防君子不防小人”,一把再好的锁怎能锁得住人心。自心的欲念和魔障不消灭,不提前警示自己,把自身行为规范在一定准绳,结果很明显。
勇于担当警示者是诗歌的使命,自我预警先于警示旁人;自我批评优于批评的态度;文字要想从单纯的自我陶醉迈出,充当 时代的警语,敬告,红红脸,出出汗是常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