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2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毕加索写诗 一样改不掉“立体主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3-25 15:4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毕加索写诗 一样改不掉“立体主义”


《毕加索诗集》收了多张毕加索的诗歌手稿影印图片,其中一张标注了“1936年4月4日于胡安松树林”。(译林出版社供图)

        本报记者 钱好

       据文汇报2016-03-25消息  画家毕加索,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诗人”身份。“守在床头的女士装满了清水的鸽子液态的羽毛被一个燃烧着蜂巢之油的形象照亮”,有好几年,他热衷于写这样不加喘息的长句子,像作画一样,纸上挤满了奇特的意象。
日前,《毕加索诗集》中译本由译林出版社出版,书中收录了这位立体主义大师创作的100多首法文诗歌,及多张手稿的影印图片。这也是毕加索诗歌的首次中文出版。
       用报纸、信封甚至树叶,狂热地记录诗句

       在毕加索生前,人们几乎接触不到他的文字创作,直到他去世16年后的1989年,他的文学作品才首次公开出版。2005年,法国著名艺术评论家、毕加索研究专家安德露拉·米夏艾尔编选了毕加索创作的100余首法文诗歌,并附上了多张手稿的影印照片,出版为《毕加索诗集》,引起了巨大反响。
米夏艾尔表示,从毕加索留下的手稿看来,诗歌和绘画很少会同时出现在一张纸上,但偶尔也会在文字中出现一幅素描。他对书写的空间性十分敏感,很注意从视觉上刻意安排书写的排版,通过文字的位置、排序来改变阅读的感觉。
       书中披露,1935年,54岁的画家毕加索刚刚度过在造型艺术上的危机阶段,并且与妻子分手,准备开始全新的诗歌生活。最初的一两年中,他几乎每天都写诗,后来仍断断续续地坚持,直至1959年。他会用报纸、信封甚至树叶来记录脑中灵光一现的句子,然后再把这些文字复写到纸张上。根据目前已有的资料,毕加索创作的诗歌共计350余首之多,其中法文诗歌占大多数,其余的均由西班牙语写成。除此之外,他还创作了3部剧本。
安德露拉·米夏艾尔在编者序中提到,毕加索曾解释他在绘画与诗歌间“跨界”创作的原因:“总而言之,凡艺术必为相通;人们可以写出一幅词语的画来,恰如人们可以在一首诗中画出种种的感觉。”但他更希望人们在关注自己画作之余,能更多地发现他的写作天赋:“但愿人们最终能相信,我真的就跟其他人一样,是一个作家。”

       诗如其画,浓墨重彩的意象扑面而来

       这次中文版《毕加索诗集》的译者,是《世界文学》前主编、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导、厦门大学讲座教授余中先。在他看来,毕加索的诗歌是一种“形态上的诗”,是画家将他脑中的种种意象,从画布、雕塑这些二维和三维的创作空间,灌注到线性的语言中去的尝试。
“毕加索诗如毕加索画。”余中先在译者序中这样形容,“想象丰富,词语奇怪,形象诡异,逻辑混乱,很有立体意味。在语言的线性流淌中,显然引入了平面乃至立体的物体意象。”
       毕加索的不少诗歌一气呵成,既没有标点分隔,也不分段落小节,更谈不上押韵,而是用碎片状的意象和色彩描写带来冲击,比如作于1936年4月29日的这一首:“再现那个姑娘脑袋样子的绘画去除了所有线条周围飘飘荡荡地显现白色的芳香阵阵打击落在天空的肩膀白色的骄傲奶酪大丽花白葡萄酒油炸在白色吹短笛者的泥鸽射击场鞭子的黄色叫喊被一只燕子的飞翔反射在紫色乳汁的眼睛上……”有评论说,这些凌乱费解的文字带来一种扑面而来的画面感,令人想到他的绘画作品中那些相似的破碎、断裂、浓墨重彩。
       除此之外,毕加索还会尝试不同的断句,甚至故意不按照正常语法规则来写诗,在反复的实验中探寻文字表现力的多样性。他曾把同一个句子中的词语拆开进行各种排列组合,针对一个主题留下了5个版本的诗句。
       余中先认为,毕加索文字中这种强烈的形式感、实验感,应该与他交往的几位先锋派诗人朋友有关,这其中包括斯坦因夫人、阿波利奈尔等。斯坦因夫人最著名的一句诗是“玫瑰就是玫瑰就是玫瑰就是玫瑰”。
       当然,如果纯粹从文学性角度来评判,毕加索的诗歌很难被归入“优秀”的一类。书中披露,在1960年代,毕加索曾跟朋友罗贝尔多·奥特罗这样说:“说到底,我是一个写得不好的诗人。你不认为吗?”不过,正如米夏艾尔所言,“他的写作贯通在他的所有作品中”。这些个性化的文字,为人们理解其艺术创作的思路,打开了另一扇窗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1-9 03:52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