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81|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桃花灼灼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4-8 14: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桃花灼灼
冀卫军


      春天,是为美而生的,更是为女人而活的。
      缤纷的季节,斑斓的花朵,是春天的后宫。桃花无疑是后宫里最俊、最让人心动和心疼的女子。
      似乎是一夜之间,房前屋后的村庄和院落里,田间地头和山坳荒坡上,不约而同地披红挂绿,张灯结彩,像赶集似的,三三两两,神出鬼没。被冬日囚禁的心,一下子变得敞亮和澄明起来。
      红的花,绿的叶,在山寒水瘦的初春,显得格外醒目和浓烈,像一团团燃烧的火,像一朵朵出岫的红云,像一条条飘逸的丝巾,在山川大地上晕染和勾勒出一副醉人的水粉画,给大地一片温暖和生机。
      红,是摄人魂魄的巫师。绿,是让人春心荡漾的催化剂。红与绿珠联璧合,不费吹灰之力,便足以俘虏你的眼、你的心、你的魂。一旦相遇,似乎就注定无法再忘怀和分开。
      桃花灼灼,是绽放在土地上的东北大秧歌,热情奔放,风风火火;是遗落在江南水乡里的一阙宋词,风情万种,楚楚动人;是奔腾在黄土高原上的陕北腰鼓,激情四射,生龙活虎;是流淌在岁月深处的一首歌,低沉婉转,醇厚绵长。
      倘若说,女人是水做的,那么,桃花的前世,一定是一位江南的绝色女子,今生转世到人间探寻走散多年的情人,赴一场海誓山盟之约。
      春风,一度度弹拨响怦然心动的旋律,惊醒了沉睡的鸟鸣和蝶舞,也催老了一树灿然的花开,然后销声匿迹。
      看着桃花,一瓣瓣迎风飞舞,落地为红,我的心都快提到了嗓子眼,依然无法阻止一场生死离别的谢幕。她,却不管不顾,恣意妖娆,尽显绚烂之美,清秀之美,恬静之美,华贵之美,自信之美……
       韶华易逝,红颜易老。上苍的宽厚仁慈与不徇私情,盘根错节,莫口难辨。即使是貌美赛仙的桃花,也难逃香消玉损的劫难与宿命。
       人生如花,人生似梦。花开花落,梦起梦终,都不过是阴晴圆缺的翻版或变异,终将沦为过江之鲫,过眼云烟。
       常言道:“桃李无言,下自成蹊”,又谁人知“一朝残梦醒,似是故人来”。
       凝视窗外的一地落红,遂想起“烟花易冷,红颜易碎”的古训,不觉莞尔,释然于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6-4-8 14:26 | 只看该作者
韶华易逝,红颜易老。上苍的宽厚仁慈与不徇私情,盘根错节,莫口难辨。即使是貌美赛仙的桃花,也难逃香消玉损的劫难与宿命。
       人生如花,人生似梦。花开花落,梦起梦终,都不过是阴晴圆缺的翻版或变异,终将沦为过江之鲫,过眼云烟。

桃花片片,夹杂人生洞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6-4-8 14:27 | 只看该作者
首读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6-4-8 15:43 | 只看该作者
······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6-4-8 16:52 | 只看该作者
人生如花,人生似梦。花开花落,梦起梦终,都不过是阴晴圆缺的翻版或变异,终将沦为过江之鲫,过眼云烟。
       常言道:“桃李无言,下自成蹊”,又谁人知“一朝残梦醒,似是故人来”。
       凝视窗外的一地落红,遂想起“烟花易冷,红颜易碎”的古训,不觉莞尔,释然于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6-4-8 16:52 | 只看该作者
学习,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6-4-8 16:52 | 只看该作者
上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6-4-8 18:25 | 只看该作者
人生如花,人生似梦。花开花落,梦起梦终,都不过是阴晴圆缺的翻版或变异,终将沦为过江之鲫,过眼云烟。
       常言道:“桃李无言,下自成蹊”,又谁人知“一朝残梦醒,似是故人来”。
       凝视窗外的一地落红,遂想起“烟花易冷,红颜易碎”的古训,不觉莞尔,释然于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6-4-8 18:45 | 只看该作者
叶枫林 发表于 2016-4-8 14:26
韶华易逝,红颜易老。上苍的宽厚仁慈与不徇私情,盘根错节,莫口难辨。即使是貌美赛仙的桃花,也难逃香消玉 ...

谢谢老师鼓励!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6-4-8 18:46 | 只看该作者

谢谢老师,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2-19 13:49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