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倚诺 于 2016-7-12 10:02 编辑
【雨】
作者/包尘
等天空下刀子的时候
我们就有用不完的铁了
而菜色的气候却一直不赏脸
终究没刀子下下来
任何天象的嬗变都伴随着充足的血腥
如果老天真要下刀子
就必有一种过死的决绝
我们需要铁来补充
但它只是在敷衍
用一场比一场更凶悍的雨
做游戏
天上下刀子亦不是不可能,古人有箭雨一说,近代革命,烈士们更是冒着枪林弹雨在冲锋。也没见谁拾到多少铜!要那么多铁做什么呢?打家具?还是打农具?再或者只是想集些破烂?
假如天上下刀子,也如今年的雨水一般,每个在外游历的人,身上难免会有一些贯通伤。即使不被刀刃割伤或划伤,也是有可能被刀柄砸伤。那肯定比箭雨可怕!还有就是这刀子的威力、体型(形状)、长度与宽度、重量或是质量值得我们去研究深思一番。
刀柄是什么材质,这场刀雨又是何人所为?是来自外太空?还是地球本体的自我生产与制造?是中国制造?还是欧盟的产品?下的是瑞士军刀还是日本的厨师用刀?又或许,这只是时空里的一场刀雨,他可以是古代士兵的兵器,也可以是集市上五金地摊上售卖的廉价刀具。
无论是哪一种刀,天上下刀子这种事,我信。现在中国的民用飞机很多,或是在指定的地点用现代的航空条件,完全可以制造这样一场雨。刀子,可以理解为一种利器,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凶器。一旦刀子上有了血,无论是动物的还是人的,总是可以称为凶器的。
现代的玄幻小说,古人修道,到一定程度可以御剑而行。那么,假如我们同样生活在江湖里,修为到了一定程度,也是可以要求上苍,下几天刀子的。
这想法在现实中实现很难,可能会遭受到一些阻力,那么,我们就可以心安理得的认为,这些想法都是超现实的。既然是超现实的,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它是有悖于常规的。那么包尘诗人在这首诗里也是运用了借喻,既借用喻体代替本体,只出现喻体的比喻。这样理解的话,刀子和雨可能都是喻体,而真正的本体,或许是作者借喻运用的太过高明,本体被隐藏进逼仄的字眼里。你只能用刀子使劲挖,才能挖出点什么来。
“菜色的气候”、“天气的嬗变”、“死的决绝”等等一系列用词,可以理解为所指,也可以理解为能指。在概念与符号中,可能是可以相互表示的原因,有些有悖常人思维的情绪,被参杂在其中。诗人貌似经历过“大炼钢铁”的时代,除此之外,没读到太多有益生活的元素。
诗人可能是一位官员,或是曾经关心过政治,从开头两句不难读出其身上的刚性。收尾的三段话,更是隐藏了或是说直接袒露了其政治倾向。隐藏与袒露一点都不矛盾,或许是诗中的政治觉悟,总使人觉得,那是氤氲在欢场的一种气息。
诗人的文笔很好,意境亦很通畅,想来没有一定党史研究基础的人,很难理解其中的深意。若不从这个角度去赏析,很难发现其中的诗意。这绝对是一篇流动着史实的佳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