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皿成千 于 2016-6-26 12:34 编辑
第三只眼是诗人的,超结构是指诗作所指能指在语言框之外,可以认为是,一首诗的核,很难交流的个人化东西。难,不是不能。那么我们是与能定论,交流就需要沉得住气。
那么,结构,变得十分明确了。我们分自然结构和新生结构。一方面形式的:自然结构可以是旧体的七言五言和平仄格律,也可以是新诗的题图写景及一些状物的有机体等等,新生结构就不好一言概之,比如田字格,在诗经验中是作业本内部结构,可定性为自然结构,但田字格一旦反经验(有迹可循),李清照雁字归时,雁字与田字在同一结构上,当一诗中要启用这一结构时,这就是新生结构。
内容的结构一般也是建立在形式之上。很多作品或作品中的思考重点相近时,作者要考虑的就是如何联,是并联还是串联,形成方向性,只有这样,一首诗的内容表现才更有力,更趋于建设好诗者的思想和诗学体系。
关系到一个诗者,终点何为,我认为,写诗,完善与完成自我更有效些。所以,我认为,超结构之说,当以内核为重点讨论,这第三只眼,建立在诗者实际写作中的形式自觉,而后所及之处是过去和当下不及之处,也正是一种探索。说白了也只是一个真正诗者必须。一生为诗,只为能有一诗,这一,不是一首,是一句一首和一个整体诗性。
面对大量诗,从中挑出一些你认为好的诗,这时候,你会发现,没有或者少。这种现象,我认为是遮蔽现象,一者是诗作本身沉睡,诗者没有醒来,写的是自我梦语。另者是你在给自身经验陪葬,没有活起来。唯一能让你不睡不死的就是时常更新学识,走不同的路,让学识和途中的内容唤醒自己的经验,然后同样唤醒读者,也是一种活法。因为决定你诗写和评审诗客观高低的不是别的,是各人的视野和能量。第三只眼就是你更新中的窗口。
关于诗的新生结构,在这里进一步阐述,我想也是有必要的。
语言有语言的自然结构,物体有物体的自然结构(物质特性),因此,诗在言说过程中往往不能好好说话,比如没有每个词都能像“嫉妒”反过来也一样。虽说诗忌用词,却也有必需的时候,这样反过来用时,一般出于押韵或者语感会反词结构运用,我认为这当属新生结构的一种。再看物体特性,汽车四个轮子为自然结构,当诗性需要时,诗中出现八只脚十只脚的,我们也视作新生结构。如果诗中出现“七脚汽车八脚不等,急行于XX高速。”不奇怪。
关于诗者的沉睡期,我想也有必要谈谈。我认为诗者是有天生性特征的,有的人一辈子写不了一首像样的诗作,有的人一出道就佳作连连。这其中正是因为诗者还在沉睡期与被唤醒。换言之就是悟性。但我认为叫沉睡期确切,因为,有悟性的诗者也不一定写得出过硬的作品,因为诗需要的不仅仅是悟性。诗写是不断更新的过程,心中必定另藏活物,叫第三只眼不为过。要唤醒它就必须惊梦,不断学习、行走,不断充电加强能量,吸收精华知识,当与诗相遇时,就会产生火花,这样的结果就是一种经验唤醒。
此注:第三只眼由诗人叶如钢提出;超结构由诗人熊重阳提出;经验唤醒为诗人于坚提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