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阿丙 于 2016-7-18 18:53 编辑
一份兼顾利益太多的周刊,最终,会被负担的辎重所拖垮。相对庞大的流派网,周刊要更像一支轻骑兵。在这样一个视时效为生命的时代,人们更需要一份生动活泼的,一次就可以读完的,启迪智慧安抚灵魂的周刊。
一,立足干预和创新,成为宣示流派创办思想的窗口
资本正是这样在误导、毒害我们的社会。继污染了空气、土地、河流之后,资本又在毁坏着建立在数据真实之上的人类诚信。
———韩庆成先生语
面对资本的渗透,诗歌应当拿出自己的力量。这是韩徐二位办网的初始愿望和坚持。另一个同样重要的目标,是通过干预和创新,为诗歌找到突破口。
一份周刊的编辑,首先应当紧紧地围绕这样的原则。而目前相对芜杂的选稿,则往往掩盖了主题。这是不利于创始人办刊思想的实践的。
二,立足流派和即时,成为展示精品的舞台
强大的搜索引擎,让我们每一个人都可能即时检索到这个世界上的所有诗篇。这使得周刊上连篇累牍的对外网作品的介绍显得多余。为什么不把周刊办成立足于流派本身的巨大创作力量的精品展示?
给流派广大会员更多展示自己的精品的机会,同时,也是树立自己品牌的过程。逐层的培养拔选精品,渗透精品意识,强化评论引导,并籍此激活竞争,进而形成论坛与会员的良性互动。
过大的篇幅会消弭读众的阅读兴趣。能坚持读完现在的每一期周刊的人能有几个?更大的篇幅只能是对更多精力的浪费。所以,应当把篇幅压缩在一个晚上(大约两三个小时)以内时间可以认真读完的篇幅比较适宜。
以质定量,以质胜量,以质促量,最后取得质与量的综合整体提高。
三,立足于现代电子技术,让版面丰富多彩
相对纸质刊物,周刊的版面本来可以有巨大的腾挪空间。为什么甘心于沉闷而拒绝本来可以拥有的更多读者?电子刊物对时空的突破,可以储存巨量的信息,一些图片,音频,视频,从多角度对诗意的阐释或补充,应当说是诗歌的与时俱进。这些适合现代人阅读习惯的出版方式我们不掌握,极有可能成为一种致命伤。阅读的意义,不只局限于眼的功能,我们完全可以去听,或者触摸。。。。。。
非常欣赏有一个栏目,叫做<读一首诗再睡>当睡眼朦胧之际,当优雅的乐音响起,有一个柔美的声音倾诉,有谁会拒绝一首诗的诱惑?
四,立足于大众和未来,给更多的人以机会
关于周刊的选稿,常常成为矛盾的焦点。为了规避这个问题,为什么不可以大胆一点,取消荐稿人制度。
如果取消了这一中间环节,不会有损与谁,反而可以让更多的诗人投身于创作,会有更多的精品涌现。同时带动编辑们的积极性,也必将有利于新人的发现。
至于各个栏目的上刊指标,可以依据他们各自的主题帖发帖量的变化,按百分比计算。实行动态管理分配。
相信这样的公平竞争机制的引入,不但会平息长久以来的纷争,坚持下去,一定能够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也会给更多的作者,尤其是年轻的新会员,创造上刊的机会。这样做的重大意义,是确保我们的创作后继有人,让先驱们筚路蓝缕开创的事业,得以可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