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66|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死者的唇边,风是秘密的遗嘱——读周瑟瑟的诗集《栗山》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8-2 22:5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死者的唇边,风是秘密的遗嘱
     ——读周瑟瑟的诗集《栗山》

          宫白云

周瑟瑟是不愿意墨守成规的诗人,他的身上散发着一个优秀诗人与艺术家勇于创新的特殊魅力,他站在艺术的中央,就是艺术的中心。站在诗歌的中央,就是诗歌的中心。不管谁承认与否,他的文本就在那里,经得起任何的评说,文本高于一切。谈论写作实际上也是在谈论文本的高低。高端的写作是对世界万物及生命情感的深度介入和回敬。而周瑟瑟的“介入和回敬”往往带有鲜明的个人烙印,丰富而深厚,深邃而复杂。他总是有能力写出与众不同让人难以忘怀的诗。他的多才多思有目共睹,在小说、影视、书法、评论等其它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建树。
  在中国新诗迎来一百年之际,恰逢他的本命年,在这个盛大的年份,周瑟瑟又倾情贡献出了一部“开山”之作《栗山》,之所以称之为“开山”之作,是因为他的这部诗集是以“截句”这种独特的形式写成的,在蒋一谈主编的“截句诗丛”十九本诗集中,他的那一本独树一帜。
  说到“截句”当然绕不开对它的争议,每个人标尺不同,结论自然也不同。在我的眼里,“截句”除了“没有标题,四行以内”这样一个形式的限制外,其它的都没有什么问题。
  对于真正的写作者来说,形式不会限制你自由的创造,主要的是看你能不能写出好的过硬的作品,当然,任何新鲜事物的涌现都将伴随着泥沙俱下,不能因为那些写得不好的“截句”而去否定“截句”,这是没有必要的。有人说“截句”是碎片化的写作,没有足够的绵长的气息支撑,对一部分人来讲也许是这样,但在周瑟瑟这里是完全不存在的。
  他的这本《栗山》虽然是“截句”的形式,但绝不是通常人眼里碎片化的堆砌,他完全舍弃了在别人看来的“截句”写作的那些小技巧,他让诗句随着自己的情感走,每一首都是完整的一首诗,组合一起就是由一百首短诗组成的一首长诗,整个结构完全一体,他完全规避掉了有些批评者对于截句这种形式担心的那些问题。或者这样说,周瑟瑟通过他这样一种写作方式已经解决掉了诸多质疑的声音。他的“截句”不是“掐头去尾”的句子,他的“截句”就是诗,用他自己的话说:“截句是诗中之诗,是讲究速度与节奏的短诗。谁要想进入截句写作,必定要是一个出色的短诗写作者,否则只能在截句之外打转,不得要领,甚至误解了截句的先锋、冒险与试验。”正是由于周瑟瑟对“截句”的这种深刻理解,所以,他的截句写作才会鞭辟入里得心应手。
  周瑟瑟这部《栗山》恰好一百首,也与中国新诗百年不谋而合,我想也是冥冥中对中国新诗百年的献礼。这部出自他本命年的巅峰之作,共分为四辑:父亲的灵魂、怀乡、枯寂、爱是慈悲。每一辑对诗人来说都具有特别的意义。
  迄今为止,周瑟瑟的父亲离开他已经一年多了,诗人对父亲的怀念越来越强烈,写一本诗集献给父亲,是对父亲最好的怀念。而“栗山”是他“祖先的山”,诗人离开它也快30年了,诗人以“栗山”为名就是对故土的致敬与尊重,周瑟瑟在这本诗集的《后记》中说他把这座山写出来,“是对一座山的重新认识,是对我的精神体的靠近与确认”。
  的确如此,这部《栗山》是诗人为自己的写作,是他中年情感的一次集中的爆发。是他三十年诗写经验与诗艺的集中展现,他让我们再一次相信了他就是那个可以制造奇迹的人,无论什么文学形式只要到了他的手上,只要他愿意去挑战它,只要他愿意用心去想把它们写好,就一定可以写出好的作品。不管是元诗还是截句,短诗还是长诗,或者别的体裁,只要他肯用心去写,想去把它写好,就一定能出奇制胜。这丝豪也不夸张,当你全部看完他的《栗山》,你会由衷地赞同我的说法,他的《栗山》就是一部传奇,主角就是他自己,当他把一段段有骨有血,血肉丰满的画面截取到我们面前时,我们除了沉入还是沉入。
  《栗山》它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灵感乍现,它是有诗歌结构有语言难度有精神体系的整体呈现,气息完整,气韵贯通。虽有“截句”之壳,但又有所不同,它追求的整体性完全颠覆了大众眼里的碎片化“截句”的认知,它是一个完整的个人的情感和历史,包括对过去生活的许多回忆,都是非常完整的。
  他把自己的情感,语言的感受力及对结构的控制与节制性都把握的恰到好处。他没有想着去为读者写作,而去迎合市场与大众的口味。到了他这个年龄,写作三十年,技术、语言、情感都已经水到渠成,已经完全没有必要迎合,他就是他独立成熟的自己,他的举手投足已经深深地烙上个人的烙印,剩下的就是挑战,挑战未知,挑战一切的不可能,让不可能成为可能才是他的方向。这部《栗山》就是他对一种新形式的挑战与尝试,无疑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书中的四辑代表了他的四个主题与四种情感方式。
  第一辑《父亲的灵魂》主要是写了父逝后的一些情绪、心理、回忆、依恋与怀念,这些复杂的情感诗人采取的是不直接呈现与对视的方式,而是把它们放置在蓦然回首的一瞬或悄然冥想的时刻,既有宏观的跨越又有微观的细腻,更有灵氛的自然。
  许多时候他都与物相依,物我同在,“父亲离世后/留下几只鸡鸭在池塘的青石跳板上昏昏欲睡/其中那只鸡冠通红的是可怜的我”;“我孤身一人回北京,机窗外白云的形状/像我的亡父”;“我怜爱松树瘦小的枝条,像父亲最后的身体”;“在异乡旅馆,我的头靠在白色枕头上/闻到父亲的气息”。父亲的灵魂对于诗人来说已经无所不在,俯仰之间就物我同在,仿佛唯有如此他才会再次拥有父亲,才会与父亲生死不离,彼此对视。
  “雷鸣送来死去的父亲/他的喉结上下滑动,他饿了/我们一起吃闪电,吃风中煮沸的麻雀”;这种大胆的臆想、超乎寻常思维的想象,传达了一种只可意会很难言传的感觉,它瞬间就击中了或者说打动了我们内心的柔软,使我们陷入失去与获得的共同悲伤之中,这种悲伤的感觉我很难准确地用语言把它说出,但那种强烈的撕扯不经意间就拽下了眼中的泪水。
  “父亲离世前半年,他租了一台推土机/在后山为自己推出了一块墓地,茂密的树林/黄土腥黄,天空碧蓝,记得那天我从北京回来陪父亲看墓地/鸟雀在新鲜的墓地飞舞,人生的欢乐永无止境”;这一首也是如此,它的悲伤是自然地落满字里行间,不诉悲伤,却悲伤无处不在,就像父亲的灵魂。
  第二辑《怀乡》直接道出了这一辑的主题,故乡是谁都绕不过去的那道门,对诗人周瑟瑟来说更是如此,他的故乡“栗山”之于他,像个巨大的时间容器,那里装着他少年的成长,盛着他稚嫩的回声,藏着他个人历史的一些证词,他“怀念栗山的每一棵树,它们都是九死一生的树/怀念栗山的每一座坟,它们都是埋葬生命的坟”;所以“我听到母亲讲某人去了血防站/一个曾经的地名让我心头一热/我血液里也隐居了一座血防站”;所以“我顺着墙上的电话号码/就可以买到鸡、鸭、鹅苗/它们在我的幻觉里潜伏/随时破壳而出”;所以“下半夜我到栗山塘洗衣服/是为了与化生子相遇,我洗衣像洗他们的亡魂/一个个幼小的亡魂在月亮下跳跃”。
  “栗山”就像他的自身,他的骨肉,他的梦幻,他的焦虑,他的神经元,他的一切嘱望、驻足、回首与追问都从这里开始,“多年过去了,我们回到栗山塘/池塘的水面突然冒出少年的脑袋”;“我们都爱穿海魂衫,没有见过大海/但少年的心里浪潮汹涌,趴在地上/玩小弹珠,每个孩子的裤兜里都有/彩色玻璃弹珠,像把大海随身携带”;“城南供销社墙皮发霉,老树披头散发/一座破败荒凉的生活博物馆/副食品的气味还留在空气里”;“池塘,稻田,山林,石桥……一个孩子要走过/多少路才能到达外婆家?才能吃到黄色米豆腐?”。所有的这些都成了周瑟瑟生命中最为温暖的情感色调。
  他对故乡栗山充满了深情厚意,栗山蕴含了诗人童年、少年无数的生活细节与刻骨铭心,诗人无数次地回头,把注视过它的视线一次又一次地拉近,“一生的温暖微暗,也比不过小学校里五年时光”;“睡在土豆地里的孩子,与睡在土豆地里的蛇/在午后的阳光下热醒,风吹蛇信子滋滋作响/40年后我记起蛇爬过我小腹时凉飕飕的恐惧”;“童年早夭的好友/他还活在猫头鹰的哀叫声里”;“少年在饥饿里贪睡/四处借米的妈妈呀露水打湿愁容”。诗人以他最真挚的情感承担起他的故乡栗山,它的伤悲和羞愧。
  在栗山面前,他低下他虔诚的头颅,让身体回家,让灵魂回家。仿佛他在栗山的根扎得越深,他的心就越能无限的伸展。也因此在他眼里“故乡活色生香,连猪粪也是香的”;也因此他才“能感觉到老年农民夫妇均匀的呼吸”,得出“天下的父母都有一副旧面孔”这样的神来之句;能“闻到课本、教室与女老师的气味”;也因而“虫子的低泣暗合了我还乡之心”。诗人在他的故乡栗山抚摸和追索。他在“栗山散步/看鸟在空中亲嘴/看我的眼神像情人”;他“看见另一个世界:九位幼小的神仙正在长大/而我无法进入他们的生活”。
  周瑟瑟以他高超的语言艺术、充满人生况味与人性温暖的诗写捧出他的“怀乡”,让我们在感受他超脱的心灵与情感的温润的同时,唤起我们自己对故土的情愫,而当这种故土之情如同插条与砧木接枝那样连结起来时,诗人的所有行为与思维活动都有了顺理成章的归属感,当我们反复咀嚼“在死者的唇边,风是秘密的遗嘱”时,不经意间就无限接近了诗人某些人生的深邃之境。
  第三辑《枯寂》是诗人的静修篇,它是诗人超越自身的某种东西,体现了诗人清静无为、返璞归真的精神诉求。
  当诗人闲来枯坐,向内心、向时空、向自然、向万事万物投以凝视,他体验了“认识枯寂比认识自己更难”。在接下来的宣纸与墨汁的修行中,诗人的生命与精神的内部开始通畅、觉醒,禅意之门一扇一扇地开,“羞于宣纸的柔忍,她完全接纳了一个暴力的诗人/羞于墨汁的包容,她逐渐改变了一个肮脏的商人/我这一生基本上可以用二者来下结论--/暴力已经过去,肮脏被心洗尽”;这是一个获得的过程,诗人在书画的静修中,获得了对过往的省察与检视,获得了内心的柔忍与包容,他已完全改变,“暴力已经过去,肮脏被心洗尽”。过去的“花天酒地与悲欣交集”诗人庆幸地说“总算过去了,现在我喜欢枯坐,喜欢画鱼/喜欢把头埋在清水里”。诗人从俗世的牵绊中摆脱出来后,渐渐归于生命的沉思和灵魂的宁静,一切变得更为从容与舒缓。
  “所有死去的都曾在雪地上留下过脚印”,诗人很好地完成了生命意义的还原和生死界限的衔接。他“在家擦洗碗筷,在外只与圣贤往来”;诗人变日常为自觉的禅意生存,他宏观的视野日益开阔,“杭州旧时约有两千余所寺庙/我想总该有一所属于我”。当禅意的开启越是自然澄明,越会赢得禅心的亲近。西方思想家本雅明在他的《光晕》中说:“每一秒的时间都是一道弥赛亚可能从中进来的窄门”,弥赛亚是上帝所选中的人,而周瑟瑟则是佛主所选中的人,他一身的佛性注定了他彻悟的寺庙。
  第四辑《爱是慈悲》糅合了弘一法师关于“爱,就是慈悲”的经典与玄学等维度,更具深度与广度地拓展了爱的意识范围,其语言活力与对事物的触及更加地鲜活与深入。
  “慈悲已经是爱/转身走了的爱人不要再回头”;“而我只是想体验/并不愿意舍弃肮脏的名声,不舍让我羞愧”;“鹧鸪化身为亡父向我扑过来/我终于等到阴阳相拥的时刻”。这样的诗句是经典中的经典,寥寥一两句,历史感、现实感、迷茫感都出来了。在世人的眼里爱是一个巨大的谜团,只有真诚的人才能说出接近真相的那个答案,而周瑟瑟用他的修行与智慧把爱的慈悲布满每一个日常的日子。“爱人,见了老妈妈要淡定/她丧失了伴侣,悲伤控制了她的心/等我离开人世的那一天,你才能放声痛哭”;“父母要先于我们离世/留下我们相依为命,把彼此视为故乡”;“到院子外废弃的水渠里去找/爱人,那里有老妈妈养的一只母鸡/它曾带回一窝小鸡,现在它又在偷偷孵蛋”。通过这些诗句,诗人要告诉我们的是,爱就是干净的慈悲。他写下它们,不是为了释放情绪,而是凝聚一种爱的力量,爱的温暖。
  另外在这一辑里,周瑟瑟诗歌的炼金术更加地炉火纯青,许多个人独创性的诗句让人过目难忘,如“爱人的鼻息是一队温柔的战马/被黑夜吞噬的人浮出花被子/大汗淋漓的马头在黎明时分左右甩动”。这独有的生动,让人世之欢皆出于爱的时刻。
  在各种艺术中,诗歌的语言是最凝炼的艺术,诗歌不是别的,是一种特殊的招法,凌驾于自然或存在之上的现实或心灵的观照,它靠极少的语言说出我们对社会的、感情的、灵魂的等多方面的理解或顿悟。博尔赫斯曾在他追求的“极端主义诗歌”中留下这样的观点:“浓缩诗歌,只留下最基本的要素——比喻;舍弃无用的承启句、连接句和形容词;摈除一切浮艳矫饰、剖白心曲、状写环境、训诫说教和晦涩冷僻的文字;将两个和更多的形象合而为一,以扩大其启发驰骋联想的功能”。纵观周瑟瑟这部《栗山》无一不与这个观点相吻合。
  周瑟瑟以他超脱的智慧,另类的截句体,独有的“个人情感质地与语言节奏”给当代诗歌贡献了一种完全不同的文本与审美。毫不夸张的说,它的这部由一百首短诗组成的长诗《栗山》可以算得上一首宏大的故乡史诗了。
2016-8-1于丹东辽宁


  欢迎关注订阅我的微信公号:
       诗赏读    gbyshisangdu


     (长按此二维码或扫一扫添加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6-8-4 09:40 | 只看该作者
文本高于一切。谈论写作实际上也是在谈论文本的高低。高端的写作是对世界万物及生命情感的深度介入和回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6-8-5 08:59 | 只看该作者
学习问好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6-8-5 09:05 | 只看该作者
何谓诗?

诗是韵文。是一种有节奏有韵律的文体。
文体,与内容无关,与好坏无关。
是这个样子的是诗,不是这个样子的就不是诗。
诗是韵文的主代表,诗是韵文的主标签。
韵是诗的本质特征,韵是诗的独特标志,
韵是诗的命根子,韵定是非,无韵非诗。
(重阳j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6-8-15 16:26 | 只看该作者
尘星童云 发表于 2016-8-2 23:08
周瑟瑟这部《栗山》恰好一百首,也与中国新诗百年不谋而合,我想也是冥冥中对中国新诗百年的献礼。这部出自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6-8-15 16:26 | 只看该作者
尘星童云 发表于 2016-8-2 23:11
在各种艺术中,诗歌的语言是最凝炼的艺术,诗歌不是别的,是一种特殊的招法,凌驾于自然或存在之上的现实或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6-8-15 16:27 | 只看该作者
尘星童云 发表于 2016-8-2 23:13
白云老师晚上好,悦读,学习了

谢谢您的阅读。。问好。。祝秋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6-8-15 16:28 | 只看该作者
陈红为 发表于 2016-8-4 09:40
文本高于一切。谈论写作实际上也是在谈论文本的高低。高端的写作是对世界万物及生命情感的深度介入和回敬。

问候陈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6-8-15 16:28 | 只看该作者

谢谢。。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6-9-15 19:11 | 只看该作者
中秋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11-17 11:45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