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浮山雨 于 2016-9-27 18:17 编辑
仰望聂耳铜像
文/浮山雨
上海淮海路与复兴路交界的绿地花园,有一尊铜像矗立在绿树掩映之中。
这是中国音乐家聂耳的青铜雕像。
铜像高4米,名“起来”,真实地展示了聂耳的精神风貌,栩栩如生。
只见他英姿勃发,目光炯炯,敞着外衣,左脚向前跨出,正展臂挥舞雄风指挥歌唱。
仰望聂耳铜像,我的耳畔轰然响起令人热血沸腾的国歌旋律——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聂耳(1912-1935),原名聂守信,云南玉溪人,1935年7月17日在日本海滨遇溺身亡;
聂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作曲人。
秋高气爽,陆陆续续来了十几位老人,他们于铜像前站成“一”字,
好似接受聂耳歌唱指挥,整齐有力地唱起了《国歌》——
……每个人都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
原来他们是在排演小合唱节目,准备上国庆节的居民小区晚会。
聆听国歌,我深深地陶醉在铿锵的乐符里,感受祖国的亲切和伟大。
是啊,没有什么力量比国歌更强大、更震撼我的心灵。
因为国歌容纳了神州大地所有的乐感,
每个音节都凝聚着长城挺立的骨气,
每个音符都滋生出泰山厚重的力量,
每个音律都爆发出黄河咆哮的强音。
几代人的使命在国歌里雄壮,并伴随着五星红旗不断前进……
历史证实,《国歌》唱出了时代危亡时期的最强音。尤“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句,
深刻蕴涵着“居安思危”的中国传统文化,传递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
我们向聂耳铜像三鞠躬!感谢他在五线谱上用血和泪串起中国的最强音,
好如一枚枚雄浑的力量种子,播撤在大好河山的沃土,播撤在中华儿女的心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