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殷朋超 于 2016-11-29 08:15 编辑
《文房四宝》组章
《笔》
文―殷朋超
没有宝剑锋从磨砺出的豪气。
那弱小身板却肩负重担。
一个民族千年文化的传承,在那三五厘米的笔毫下,行云流水,笔走龙蛇。用那柔软的笔毫去书写不一样的人生。
挺起腰杆,在尘封的古宣之上落下点滴诗话,或许那是八大山人的眼泪。
一生清贫,不抽烟,不喝茶,酒更别说。唯一的嗜好――吃墨。
一生的梦想就是传承华夏古老的线条艺术――书法。
《墨》
不曾深知这配制的过程及原料。
每一次研墨,都有一种亲近自然的感受。在砚台的亲吻下散发出一股独特的墨香味,飘荡在这不大的陋室里。
常人眼里单纯的黑色,在我看来这定有一些故事需要去解读和澄清。所有的恩怨越积越黑,像这夜色一般。
公堂之上的包公黑着脸,为其审理,判定,洗清冤情。
抹去那最浓重的一笔黑。
《纸》
一生穷苦,无儿无女。
死守几亩良田,与飞鸟、昆虫、风雨雷电为友未伴。
历经千锤百炼,方能抵住今日这笔墨的考验。
摊开一张做工精良的宣纸,那些特有的白或者做旧,或者加花加麻。使我忘了茅草苦难的一生。
高堂之上的手工艺术品,在实用中扮演着传承和延续的化身,那些为数不多的艺人,苦恼,怕其失传,成为千古罪人。
千年的文明再次书写在你的身上,调兵遣将,谈说诗词歌赋,华夏的文明史将再次被添上多彩的一笔。
《砚》
从未和这些久居深处的能工巧匠们谋面。
从未和他们去探讨,学习过这制砚的秘密。
从未像弘一大师一样远离尘世,静心去和这些自然中的玩物来个心灵对话。
一个人承受了太多的委屈和不满,对于文明,对于历史,对于人生的理想和高度及见解怀揣着。
不大不小的胸怀之中,把一些故事潜藏起来,把一些恩怨研碎,再次被书写于纸面以公众于世。 |